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妖魔鬼怪入我图 >

第22章

妖魔鬼怪入我图-第22章

小说: 妖魔鬼怪入我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魑敛鬼王可不是靠不死道君称霸成都府,而是他本身够强。不论五道七寺还是各路妖鬼,到了蜀县附近,就得按他的规矩来。”
  话虽如此,炰烋还是对神像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这一幕看笑了吴奇。
  “道友不要笑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炰烋嘿嘿自嘲:“魑敛鬼王都拜的道君,我当然也要拜拜,讨个彩头。”
  藤妖表现出的分裂和矛盾,吴奇倒是能理解。
  炰烋口中说着强者为尊,因他认清现实规律,但他又相信那存于遥远传说的不死道君,因他也有所期许。
  就如师兄陈皋一样,他每天都在想方设法赚银子,因为财侣法地,无财不行。
  然而陈皋心中却有一方净土,那是对修行最本真的理想。
  芸芸众生,成日忙碌,为求一饭一饮,但不妨他们心念期许,畅想天穹仙光。
  “再做一次自我介绍,我叫炰烋,江湖人,薜荔(bili)藤妖。”
  藤妖从衣袖里翻出三支香,轻轻一吹,香头泛红,青烟徐徐。
  他将香插入香炉。
  “现在没有江湖了,大家都只认银两和利益,出了事找官府,调解找三教,妖鬼与人倒是和睦很多。”
  “以前不这样,那时候法律没有用,江湖上只有规矩、道义和恩怨。”
  炰烋目光扫向这座古庙的四周:“虽然很多年过去了,这里还是那样子。当年我就在这里斩鸡头,发血誓,成为八位老大的妖兵。”
  “誓师大会那天,所有妖鬼都群情激奋,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周围到处都是。”
  他指向庙外空地:“八位老大就在那说,‘今天我们要告诉道门一件事,蜀县是我们的蜀县,不论谁来,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那时候大家年轻气盛,什么都不怕,认为天师也不过如此,八位老大一定能搞定他。小弟们只需要堵住下山的修士,以壮声势。”
  “谁知道八位老大上青城山后,再也没有下来。”
  炰烋跨过门槛,走到庙外,目光越过远处西面蜀县,那里是青城山所在的方向。
  “当大哥的,有时候要出来摆摆场面,目的就是让那些跟着的小弟知道,你还很猛,还很仗义,罩得住。”
  他嗤笑一声:“他们以为是对下面做做样子,去山上谈判,没想到天师只想要把他们全部干掉。”
  “五道七寺也好,天师也好,之前对这里按兵不动,是因为魑敛鬼王。鬼王一走,这里地盘势力就要被重新划分。”
  “跟对老大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跟错了人,就很难回头了。”
  炰烋背对吴奇挥了下手,肩膀摇摇摆摆地走入林中。


第45章 张碧云
  这几日,严长老交给吴奇一个任务:抄书。
  峨眉普贤寺有两本散佚的佛门杂书,都因纸张损毁严重,无法修复,内部处理时被严长老搞到手。
  一本是《杂宝藏经》,由元魏吉迦夜与昙曜二人共译,讲的是佛陀与其弟子种种事缘。
  还有一本《佛异录》,笔者为南北朝时北魏丞相府记室柳虬,记叙了种种佛寺轶事,以儒士习惯整理后注释,进行详细考据。
  这两本书中有诸多遗漏与缺失,但吴奇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浮云观里藏书,绝大多数是儒道两家著作,佛门书籍较少。
  佛门修行方式特殊,佛法佛理繁多,对注解要求也高。
  南北僧寺有诸多不同,收集相关书册不仅耗资巨大,还需各寺文僧注释,否则难以理解里面字句真意。
  吴奇此前脑里只有一个大概认知。
  佛教圣地是灵山,灵山也是佛主佛陀所在,按佛门地位从高到低分别是佛陀、菩萨、金刚、罗汉。
  佛门修士的修为划分也是沿用此法,佛修入门后先是成为寺僧,再勤加修行争取成为游历僧。
  然后获灵山罗汉认可,得罗汉金身所化佛兵,这即是罗汉僧,等同于道门结丹。
  《佛异录》中详细讲述了金身显化的过程。
  ——僧人口念佛偈,以请灵山菩萨,得金身佛甲佛兵,显金刚怒目,以此斩杀幽鬼,超度业障。
  吴奇回想释然使用拳甲那一幕。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释然口念佛偈,双臂上显出罗汉金身佛兵。
  佛兵与佛修的力量来源是功德,依靠万千生灵对佛陀、菩萨、金刚、罗汉的愿力获取功德,行善积德,可以说是货真价实。
  这也与无常图中香火之道不谋而合。
  三教中,佛门修行速度最慢,获取功德需要许多时间。
  由于修行方式使然,佛门僧人不是历练红尘,就是长期闭关参禅,钻研佛理和参悟。
  只要不到罗汉,僧人寿元就与常人无异。
  但极少数佛门高僧能转世或隔世重修,一世世岁月积攒下来,基础也就无比牢固。
  与佛门截然相反的是儒门。
  三教中儒士修行速度最快,但本身寿命也最短,不到亚圣寿命丝毫不增。
  儒门中地位自高而下却是:圣人、亚圣、大儒、翰林、进士、儒生。
  另一方面,儒士不看出身,不问性别与年岁,可凭一篇文章、一首诗赋从无名小卒一跃为举世大儒。
  儒士以文光定强弱,有天地为证,杰出之作很难被埋没。
  文光增长看作品本身带来的影响和共鸣,因此儒士也需要将其昭示四方,供人览阅,以敛德气,闻道天地。
  相比佛门儒门两个极端,道门就代表了折中,可缓步徐行,扎实基础,也可悟道成真,一日登天。
  此外,道门还有一项独有的优势:长生。
  道门修士,修为由强到弱分别为真仙、元神、元婴、结丹、筑基、炼气。
  即使是摆不上台面的炼气期修士,也因炼气入体而体魄强健,百病难侵。
  修士只要到筑基期,就有一百二十年寿元,进入结丹期大限就变成了五百岁,到元婴更是能活一千八百岁!
  许多富家翁都专门捐赠佛道两家,佛门能一日悟佛,道门能增长寿元。
  尤其是道门,因道家有丹药辅助,只要有门路、舍得花银子,就能强行跨入炼气期,若是有筑基丹,吃得多了也能筑基——斗法实战另说。
  至少延年益寿不是问题。
  穷文富武,就是如此。
  普通人家尚且能抠抠搜搜抄书读书,以争取儒林中一线进士机会,但要修道筑基……没有钱和宗门,却是万万不可能。
  吴奇边抄边看,五日过去,《杂宝藏经》已誊写了一遍,《佛异录》也仅剩最后三章。
  第六日,小张传信说,三清像上香客再显。
  ……
  东庙外,刘伯文又带人在外面忙碌。他花钱请人将庙外山路重新清理,修补石板,以方便其他人来东庙上香祈福。
  他是替母李钤而来,
  监幽卫将益州司春季政务详略呈交大唐朝廷,文内提及游鬼李钤与武充聚鬼互助、照拂误丧鬼群体事迹。朝廷特此对“误丧鬼”发起者李钤、武充嘉奖,宣各府县效仿学习。
  李钤要求下,刘伯文二度过来还愿感谢。
  刘伯文此番看起来垂头丧气,生意似乎不顺利,吴奇只是和他互相行礼,就匆匆进入东庙。
  走入庙内,吴奇见神像上浮现出一年轻男子身影。
  “……也不知她在何处,是否安全,能否饱腹……”
  男子自顾自碎碎念。
  小张禀报道:“尊者,此人似要寻找一人,具体尚不清楚。”
  吴奇点点头,心念:“你有何事,速速说来。”
  那男子声音戛然而止。
  他开始哆哆嗦嗦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念了一段论语,男子又小声道:“还在么?”
  吴奇说:“我乃黄道君,我问,你答。”
  “黄道君是何方神圣?不是我不相信……只是阁下真是神仙?”
  吴奇不语。
  等了一会儿,那边终于绷不住了:“道君,请道君恕我无礼……道君,道君?”
  “说。”
  对方急忙开口道:“小生名碧云,张姓,本为荆州一儒生,到蜀县省亲,见叔伯张成路……”
  张碧云拜访时意外得知,叔伯之女竟与自己同名。
  这堂妹仪容娟秀,颇为羞郝。
  同姓不婚,两人因礼教伦理,彼此只能遥遥行礼,甚至不能互相交谈。
  后来张碧云返回荆州不久,就收到一封信。
  信中道,堂妹听闻要嫁于他人妇,成日以泪洗面,郁郁早夭,皆因对他情根深种,一片痴心。叔伯盼他能再来一趟蜀县,送别堂妹。
  张碧云吃惊之余又深受感动,于是不惜花掉所有财资,夜以继日赶路入蜀,替这位有缘无分的女子送行。
  在她坟冢前,张碧云情难抑制,挥泪做了一篇祭文。
  「碧云碧云,卿耶我耶,如影随行,如响应声,如萧艾之同香,如笙簧之同韵。」
  这时,坟头上跑出一只小玄猫,它天生一对鸳鸯眼,左眼似碧玉,右眼如琥珀。
  这猫一点不怕生,过来跳上张碧云肩头,用舌头舔着他脸上泪,对他极为依恋。
  张碧云看着玄猫那清澈猫眼,不由大哭,这是堂妹魂兮归来,要与自己再续前缘!
  他给玄猫取名云妹。
  张碧云有感于堂妹情谊,在城里租了一间屋,准备与猫为伴,就在蜀县念书备考。
  最近玄猫突然不见踪影,张碧云茶饭不思,成日浑浑噩噩,只觉得少了魂儿一般。
  他因此焚香烧烛,许愿能让玄猫平安回来。
  “……”
  吴奇听得气笑。
  请神就为了找猫,都当神仙是闲的是吧?
  “道君,碧云所化的猫有灵,能带来财运。”
  张碧云深深作了一揖,郑重道:“近来听闻城里不少人家被盗,极可能是云妹被歹人威逼……还请道君为小生做主。”
  一只招财猫?
  吴奇这才有了点兴趣。


第46章 家有仙猫(感谢‘小麦她爹’的打赏!)
  第二日辰时,吴奇背负木箱,脚踏朝霞下了分栋山。
  张碧云住在西市金纱坊,过去曾是蜀锦纺织之地,现已迁移到北门,名字却是留了下来。
  大唐坊市制令:坊为住所,市乃集市,彼此泾渭分明,不可坊市混杂。
  正所谓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
  各地坊的数量也有讲究。
  诸州府中,京城长安有一百零八坊,东都洛阳为一百零三坊。
  此外,并州太原、岐州凤翔、益州成都、蒲州河中、荆州江陵、梁州兴元府、华州兴德府各有七十二坊。
  长安与洛阳连同这七地共称九府,设府尹。但除两都之外,其余七城均府尹空缺,由州刺史兼管。
  相比而言,富庶更甚的苏州、扬州均为六十坊,不如九府,仅代表朝廷所定州府地位。
  坊即是后来的居住社区,大多画地方正,管辖严格,各坊以墙围拢,邻里相识,也让可疑人士难以隐匿。
  明德坊、米来坊、金纱坊都是同样。
  市就是各种货物的交易区了,蜀县东西市各有不同顾客群体,售卖商货也彼此差异。两市由州府设市令监管。
  ……
  金纱坊墙外站了几位府兵,均腰系横刀,背负弓矢,神色肃穆。
  但有人想靠近,即被他们阻止。
  “判司巡案,回避。”
  判司是一个统称,指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市等七曹参军事。
  吴奇心里奇怪。
  难道司法曹也到金纱坊查案?
  吴奇拱手问其中一位士兵:“小哥,敢问是哪位大人在巡案?”
  府兵很客气地答道:“是司法曹许大人。道长是被许大人请来的么?道长自然是能进的。”
  他原来认得自己。
  吴奇还未答复,就见里头许叔静风风火火走了出来。他头戴冠帽,一身绿圆领袍,腰系银銙,面容严肃。
  许叔静身后两名士兵架着一男子,这人头戴幞头,一身皂袍,目光惊慌,不敢与周围人对视。
  “道长原来也在?”
  许叔静略微惊讶:“是到金纱坊做法事么?”
  吴奇道:“贫道为许大人身后之人而来。”
  “道长受人所托?”许叔静面不改色。
  “道君托梦,贫道随缘而来,正要找这张碧云。”
  “原来如此,道长且与我一同回衙门。”
  路上,许叔静说起事情原委。
  张碧云在蜀县亲友唯叔伯张成路一人,但自女儿逝世,张成路已搬离此地,携妻去了太原府投奔亲友。
  身无分文,又未曾外出劳作,张碧云却吃穿不愁,这引起了邻里街坊的注意。
  三月前初来乍到时,张碧云全靠叔伯张成路给的租金,本人是身无分文,每日愁苦于三餐,甚至到邻居处借过两次钱。
  邻里见他一儒生无依无靠,也就慷慨解囊。不久后张碧云还上了钱,还给每个借钱与他的邻居送了茶与绢。
  张碧云父母务农,叔伯张成路也只是一账房,都非大户人家子弟,因此这钱到底来自何处就令人奇怪。
  有人揣测,说是张碧云或许被哪家小姐看上,偷偷资助他读书。
  毕竟张碧云生得俊秀白皙,有一副好皮囊。
  许叔静停顿了一下:“几个金纱坊邻居还谈及道长。”
  “贫道?贫道此前从未来过金纱坊,不知为何?”
  “他们说,东市的浮云观吴道长就是生得一张讨人喜欢的脸,哪怕不言不语,也有不少富家小姐与贵妇围着他转。小姐们花钱买无用的竹具,就为与他说说话,逗逗他,想看他笑脸……”
  吴奇面色有几分尴尬。
  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出卖色相,对一群不认识的女人曲意逢迎呢?
  许叔静打趣了两句,继续说正事:“此前拮据的张碧云一下变得富裕,有人见他在东市买了昂贵的文房四宝,茶也选的是锦茶,还买了一个青釉纹花瓷枕,耗资少说十几两银子。”
  “他还买来鱼肉、鸡鸭胗肫,专门喂猫。这让许多人想到,城里近来多有宅邸被盗,不少金银钱财被盗。”
  “近来张碧云的猫丢了,他急得要命,到处询问邻居,生活又一下子拮据起来……有人就报了官,说张碧云豢养猫鬼。”
  吴奇瞥了一眼后面垂头丧气的张碧云。
  还是太年轻。
  不懂闷声大发财的道理。
  人心思变,不可轻易试探,有人能好意对你雪中送炭,但真当你发达时,他又可能难以接受。
  因事关猫鬼,这事就被移交监幽卫审理。
  监幽卫暗室中,张碧云坐在凳子上,脑袋低垂。
  “张碧云,还不实话招来!猫鬼到底得之何处,它又是如何盗取他人家里财宝!”
  许叔静一拍桌子,吓得张碧云一个激灵。
  “小生没有养猫鬼,云妹也没有偷东西。”
  “那你家里金银是从何而来?”
  张碧云一时语塞,好一阵才嗫嗫嚅嚅开口:“都是云妹招来的。”
  “玄猫招财?”
  许叔静冷笑:“用一只失踪的猫来替你担罪,你是在糊弄本官,还是在消遣监幽卫?”
  “没有,没有,小生不敢。”
  张碧云急了眼:“吾日三省吾身,谨记圣人教诲,怎会做出此等之事?皆因云妹生而有灵,见我处境艰难,因此才遍寻意外之财……”
  当初抱了玄猫回来,张碧云心神激荡之下寄信回荆州老家,告知双亲自己今年有感于先贤文气,就在蜀县读书,明年科举直接进京。
  没多久,张碧云就体会到吃穿度用的难处,囊中羞涩又不甘去坊市劳作。叔伯又离了蜀县,父母远在荆州,四下没了依靠,自己又抹不开面子灰溜溜回去。
  正当他痛苦时,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