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妖魔鬼怪入我图 >

第173章

妖魔鬼怪入我图-第173章

小说: 妖魔鬼怪入我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都拱手、作揖、双手合十,道谢之后,一个个从金梯走入那天门,消失在龙宫之中。
  ……
  外面海风呼啸,天色阴沉,南海上果如万岁山所说一样天气恶劣。
  吴奇对吕青青和谢白象道:“师姐师兄,你们先回武当,我先回一趟浮云观处理一点事,稍后就来。”
  吕青青道:“那师弟一切小心,我们会竭力说服师叔和师祖,想来问题不大。”
  谢白象也笑:“我这南海总教头也得禀报师门,龙王令我两日内返回,倒是没法和师弟走一趟,师弟路上小心。”
  双方分开。
  吴奇御剑而起,一路飞往剑南道。
  沿途路过一些州府与村落,他发现一桩怪事,监幽卫开始沿途设立官哨,不仅查路过的百姓,空中飞行的修士和妖鬼也不放过,极其严格。
  一名监幽卫舍人带队拦在自己前方。
  “道友,监幽卫例行公务,还请出示度牒、宗门证明,以及请画个押。”
  对方对吴奇这结丹修士很客气,但流程一个不能少。
  吴奇出示了法宝「神胜万里伏」与武当符。
  对方脸色微变:“得罪,原来是武当山的吴道长。听闻道长此前进入南海秘境,秘境重开了么?”
  “不错。”
  吴奇点头,反问:“南方一带是出了什么事?怎么到处查人,沿途我已被两队监幽卫询问。”
  “此事……”
  监幽卫舍人低声道:“说来话长。道长回宗门便知,在下只能说,这是朝廷命令,十道都在肃清幽鬼奸细,此事已持续了两年。”
  他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怎么都不肯再说。
  吴奇也无奈,只能画了个押,就御剑而去。
  离开之后。
  有一名幽卫小心问:“舍人大人,那真是浮云道人么?”
  “法宝和符箓符合。”
  舍人正色道:“符合程序。”
  他却没有正面回答。
  “大人,那个方向似乎是剑南道……”幽卫小心翼翼道:“若吴道长回到浮云观,看到现在那模样,怕是……”
  舍人不惊不喜:“此事是朝廷命令,不得多嘴。”
  “是,是!小的嘴瓢了。”
  ……
  吴奇心里隐隐感觉不妙。
  直到他飞回成都府,来到分栋山处,这里竟然被设下了阵法,才一靠近,阵法就散发出一道金光,雷鸣阵阵。
  “道长?”
  地上有人驭其一道文光飞了起来。
  此人一身圆领袍衫,银銙革带,熟悉的面容有几分憔悴。
  许叔静有些难以相信,上下打量了一番,这才大喜:“道长终于回来了,太好了!道长无事就好,无事就好。”
  吴奇问道:“为何浮云观被封了起来?”
  “此事是司都尉大人的命令。”许叔静叹了口气,神色复杂。
  “龙女又发什么脾气?”
  吴奇有些郁闷。
  “不是……是新的司都尉大人,曾是中书舍人的薛稷薛大人。”
  吴奇这才想起。
  也对。
  戢水龙女是大唐朝廷从珉水龙宫借调过来,任期两年,自己陷入南海秘境已有五年,任期已满,当然是换人了。
  “薛大人又是为何封锁?”
  许叔静有些尴尬,吐出一句:“薛大人说,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怎么说。”
  吴奇敏锐意识到,出事了。
  “此前,太岁幽王来过浮云观,曾招揽过道长和戴奕道长,因此薛大人认为,必须要做出限制措施,暂停浮云观鬼市巡监,限制浮云观修士下山,查清之后才解除封锁。”
  吴奇觉得奇怪:“五年前,我离去之前,浮云观才被天子亲口表扬,还赐予「大唐护国」牌坊,表彰于天下,新任司都尉这样做,符合规矩么?”
  “此事薛大人请示了朝廷,右相同意批准。”
  杜如晦?
  前后风格有点不对劲,此前右相杜如晦一向是稳稳当当,监幽卫也进退得度,很少这般激进,以及到处查岗。
  吴奇问道:“右相是不是出了什么情况?”
  “如今右相是昔日吏部侍郎、光禄大夫梁载言,梁大人。杜大人因身体欠佳,加之年事已高,一直卧病,三年前便已辞去尚书省右仆射一职,后梁大人由吏部侍郎迁尚书,又因调度应对蝗祸时出色,东都变故时梁大人又妥善处理了东都官吏事宜……后被天子提拔为右相,接替杜大人。”
  许叔静又压低了声音:“此外还有两桩大事。”
  “一是四年前,魏征魏大人不治而亡,对朝廷上下造成了极大震荡。”
  吴奇心里一凛。
  魏征就这么死了?
  儒士不到亚圣,寿命就与普通人相差无几,按照这个世界线的大唐算来,魏征已有一百零几岁高龄,的确是行将就木。
  “另一桩是三年前,蝗祸几乎彻底消弭时,御使大夫程芝程大人当朝以死谏诤,道太子殿下私通妄周幽王,绥靖幽冥,并提出以若干小宗门所有修士换取一州一地之安稳。按律当重罚!”
  吴奇脸色凝重了起来。
  太子通幽。
  大唐朝廷出大事了。
  “此事程大人拿出了切实可行的证据,包括东都河南府少尹王尧策、司录参军事饶靖、方蟠等人当朝作证,并有捕获之十二天象大幽「雨」被太史局李淳风以国运推演,事实确凿。”
  “最后太子殿下也亲口承认了这一事实,他承认与妄周幽王有过接洽商谈,是因蝗灾局势危机,为减少百姓伤亡不得已为之,但宗门换取百姓一事只是话术权宜之计,并非真意,目的是用时间换空间。”
  可惜,光是私通幽王一事,就已让太子陷入万劫不复。
  这样的事暗地里不少官员也许都做过,但摆上台面摊开,还是未来大唐天命的太子,这就是对大唐王朝威严与公信力的一次巨大损伤。
  事实上,程芝死谏的同时,相关留言已在东都与河南一带流传,显然是妄周幽王的计量。
  天子大怒,将太子押解回到京都长安,着令三司会审。
  前后耗费了两年时间,最终结果是太子被废黜,留在地宫守陵,无天子令,永世不得离开。
  连带着,太子以前一力主张的包容妖鬼、争取魔修的休养生息政策,也遭到朝廷百官频繁质疑。
  也有许多人求皇帝开恩,以黔王李沐、山南西道的梁王李澈、工部侍郎陈宪、户部右侍郎方徊之为首,都遭到天子训斥,太子党和其提倡的稳发展政局彻底失势。
  与之相应的,原本大力提倡与幽鬼直接对抗,主动出击的少壮派一下子占据了朝野。
  岭南道肃王李隽发出“诛幽陈情表”,请求朝廷能剿灭大唐境内幽鬼,以及借幽鬼之名的邪魔外道,剔除这些害群之马,以正本清源,还百姓一个朗朗青天。
  地方上,河东郡王李钊、陇西恭王李守义、密州刺史元希古、广州都督府别驾李玄奇、雍州刺史弓嗣初等纷纷响应上书,河南、河北、江南诸多都督府也陆续请求朝廷允许剿幽。
  京城朝廷内,右相梁载言、大儒孔颖达、礼部侍郎赵义、中书舍人薛稷、兵部员外郎裴皓等也在竭力促成此事。
  天子最终许可,令监幽卫与各地都督府,肃清各地幽鬼与幽鬼有染者。
  此后,监幽卫与各地驻军与幽鬼展开了一系列激战,最终太岁幽王都现身,被画圣吴道子重伤逃走,更是振奋士气。
  少壮派更是气势如虹,连同佛道两教都受到波及。
  轰轰烈烈的诛灭幽鬼,仍旧在继续进行。
  目前更进一步的,是查出幽鬼在修行者和百姓中安插的奸细,因此查得更加频繁。
  由于手段严苛,又是都督府总领此事,军伍做事,强硬有余,细腻不足,连带导致了许多冤假案件,各地一时间都风声鹤唳……
  吴奇听完,久久不语。
  他稍微梳理了一下前后脉络。
  大体是,魏征死,杜如晦又重病,导致原本三位宰相共治的局面失衡,作为左相,房玄龄只能尽可能稳住局势。
  太子被内部政敌与外部妄周拿捏,导致被打入冷宫,失去了太子之位,连带着,太子曾经主张的发展协同政策彻底报废。
  少壮派上位,大唐朝廷政策一下变得激进起来。
  又由于连番大捷,太岁幽王都被正面重创,新的大唐朝廷对外方针进一步强势张扬,应对妖鬼与魔修更加森厉严苛,动辄拘役惩罚,再无此前克制包容。
  吴奇俯瞰着被封锁的分栋山。
  仅仅五年。
  谁能想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大唐方针的转变是好是坏?他不知道。
  他知道的是,各方摩擦和冲突将会越来越多。
  持续多年的和平时代,暂告一段落。
  大唐王朝,内有太子之争,外有幽鬼之患,内忧外患下,冲突必定不会少。
  接下来的日子,绝不会风平浪静。


第346章 大唐方术范律
  被限制出行的浮云观里。
  吴奇的安全返回,让众人都非常振奋。
  南海秘境向来是难易交替,若上一次秘境开启较为平静,下一次必定会凶险,这也是神枢内神力潮汐对外形成的一种规律。
  五年不见,严长老依旧一点没变,他挺着肚子,穿着洗得发白的道袍,面容和煦。
  “人没事就好,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就是最大的机缘。”
  他笑呵呵道:“只是婆娑世界发生了不少变故,你还需要适应。”
  吴奇点头:“沿路的确了解了一些。看起来,朝廷风向也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向。”
  此前宽松包容政策,已改为了严格清查。
  这改革是自上而下、由内而外。
  内因起点是太子被曝出与妄周幽王的私下接触妥协,御史大夫程芝在朝堂以死相谏,又有东都一干官员出面作证,太子出事,动摇了皇权之本。
  此事要拆成两部分来看。
  一是储君之争又将开始,太子所主张的政治方针也将连带受到批判和清理,激进的少壮派抬头。
  二是朝廷背后有力量在推动,只可能是亲王站队,这才给予了程芝他们发难的契机,这是内部出了问题。
  天子收紧权力,即要重整秩序,也是要敲打这股不安分的力量。
  钦定的太子他们都敢染指,这已经是对皇权的僭越。
  对外表现出来,就是连带相对独立的三教和妖鬼,都变成了被整饬的对象。
  “《大唐方术范律》,这是半年前朝廷颁布的一条新律。”
  严长老从书架上取了一个小册子,递了过来。
  吴奇大体翻阅了一下。
  这范律用来约束大唐行走的所有修行者,有三条最重要规范:
  禁止没有朝廷授权下对百姓使用术法;禁止在州府等聚居地非法斗法;禁止私自招募弟子(收纳弟子需要对朝廷监幽卫申报名单,让朝廷登记在册)。
  吴奇脑子里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是要禁武?”
  “大抵如此。”
  严长老饮了一口茶,坐在椅子上:“朝廷进一步扩大科举名额,继进士科、明经科增加了术数科,各种术士、方士等修行者都能参考。”
  佛门僧人开始大规模行走人世间,其中武僧降妖除魔,文僧宣扬以和为贵。
  五大道门则是被朝廷要求自我审查,以肃清道门之内的不法之徒、与幽鬼邪道有染害群之马,甚至派出了监幽卫到各宗门去“配合行动”。
  原本道门修士入世极多,现在则是更倾向于出世,要么居于宗门潜修,要么在深山老林悟道。
  连带着,本是武风盛行的民间百姓们,在一系列宵禁、禁刀令等补充措施下,也变得越来越趋于保守。
  吴奇联系许叔静此前讲过的朝廷变故,心里有了一个猜测。
  “长老,我猜,此举是天子为了稳定外部环境,因此以高压策略一刀切,他要清理朝廷内部的一些派系了?”
  “谁知道呢?”
  严长老放下茶盏:“倒是有一件事很明显。范律颁布后,佛门兴起,二三流宗门想要获得民间资源,会困难许多,更加仰仗朝廷鼻息……若局面不改,道门将会日益衰弱。”
  此番《范律》颁布,强势宣告了大唐朝廷的宰制力。
  五大道门都毫无议价能力,一方面是因朝廷的确足够强力,二是千年幽劫在即,作为幽王最重要猎物的道门已无暇他顾。
  陈皋也补充道:“据我所知,许多道门修士都朝着朝廷流入,变成了朝廷的舍人。”
  过去修士们不愿当舍人,但如今动荡复杂的环境下,一家独大的大唐朝廷反而是最有力的靠山。
  于是一部分修士偷偷答应了朝廷招募,脱离了原本宗门。
  人往高处走,实属正常。
  “师弟,你离开这几年,前后剧变简直像梦一样。”陈皋摊手:“现在就连浮云观都要被封锁,也不是完全不能离山,只是需要报备,许参军这方面已经算是大开方便之门了。倒是白玉箫和红绫,取材很是困难……这几年里光是找素材都到处被关卡阻拦,一本书都没能成书。”
  “他们如今想要做一个大部头的妖鬼图鉴,却是难上加难了。”
  吴奇看向陈皋身边的白玉箫和红绫。
  这两人都笑容苦涩。
  此时,戴奕说:“不过朝廷承诺的灭蝗奖励,也到了。总计加起来有五万法钱,这笔钱倒是足够支持观里很多年了。”
  吴奇笑了笑:“都是戴师兄的功劳。”
  戴奕此时头发依旧很短,在一干长发挽髻的道士里有些鹤立鸡群。
  他温和笑笑:“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后续的药却一直没做出来,实在惭愧。”
  “这种事急不得。”
  吴奇也不在意。
  众浮云观修士里,蔡蜓和方陆远很快融入了这一个宗门,每日炼丹制药,不理凡俗,赵晟依旧每天在山上悟道,曹吉利、郑仁、郑义这三个师兄则是肩负起去鬼市和附近出售丹药的职责。
  鬼市巡监被取消后,浮云观反而更加自如。
  吴奇换了个话题:“此番在南海秘境倒也发生了许多事……”
  他从秘境三圈层局势说起,一路从太阳神鸟对决弥天青龙,说到最后三方各显神通,先天鬼神二足金乌现,「黑幢天子三昧法身」大战五首烛龙,「朱甍碧血」偷家神枢……再到最后熬夜笑到最后,问鼎南海龙宫。
  浮云观众人听得屏气凝神,异色连连。
  鬼神、神祇、幽王、龙族、修士之间的混战,又兼具前代幽祖恩怨,复杂迂回,可以说要素齐全。
  “也就是说,师弟你和那南海龙王搭上线了?”
  陈皋最为敏锐,脸上一喜:“是不是有机会?”
  吴奇淡淡一笑:“急匆匆回来,甚至没有去武当,就是为了告知观里一件事。”
  “南海海域上,将会开启「南海神市」……”
  听罢后,众人一脸震惊。
  神祇公然经商?
  这事还证没听过。
  或许暗地神祇间会有交易,但从没这么摆在台面上过,在很多人心目中,神祇是距离天道最近的大能,经商就有点降格调……如此高高在上的存在,搞商业交易算怎么回事?
  “神祇坐镇!”
  陈皋却是呼吸粗重,他立即读出了其中重点:“南海那可是龙王的地盘,龙王要做这件事,那必定是能做起来!咱们可不能错失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师叔,咱们一定要去神市做生意才行!”
  严长老微微点头:“此事倒是不错。”
  “卖书可以吗?”白玉箫问。
  “当然,买卖不限种类。”吴奇点头:“除虫药也会很受欢迎,因南海上会种植灵草,戴师兄,这才是「虫见愁」大展拳脚的时候。”
  戴奕腼腆地笑笑。
  众人一番讨论,很快确定了浮云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