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妖魔鬼怪入我图 >

第123章

妖魔鬼怪入我图-第123章

小说: 妖魔鬼怪入我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奇心下腹诽。
  也有你这种分类很细,明明是丹灵,却只会炼丹魄的……
  “你是不是在嘀咕,说九天神丹的龙相虎相的事?”
  红眼少女一眼看破:“那不一样。低阶丹药的丹灵,大多较为纯粹,炼丹、融合、精炼就是它的本能与识神。可到了九天神丹这一层面,已接近先天灵宝,各有神异,就不可一言而定了。”
  吴奇试着梳理这一段话:“也就是说,相对简单的丹药丹灵,所孕育的丹灵比较纯粹,丹灵只会专精于炼丹,对么?”
  “不错,这部分丹灵犹如白纸一张,没有被各种天材地宝扰乱与诱惑,其实反倒是更好的帮手。”
  “高阶丹药的丹灵,一个个鬼精鬼精的,管起来也麻烦,而且可能特性比较独特,很难直接派上用场。”
  “如果要培育丹灵的话,补气丸、辟谷丸、清虚丹、练骨丹、筑基丹,这五种丹药丹灵代价最便宜,而且也会最听话,诞生时也不会有天劫落下。”
  补气丸不必提,堪称修士必备。
  辟谷丸果腹。
  清虚丹缓解修行疲劳与烦躁。
  练骨丹治愈体魄伤势。
  筑基丹让修行者跨过第一道修行门槛。
  吴奇脑子里已经有画面了。
  各种丹灵在浮云观里捣药炼丹,丹炉火焰熊熊,药味白烟弥漫之间,它们不知疲倦地将成品丹药炼制成一个个小瓶,这些小瓶被工人们收集起来,卖到婆娑世界各地。
  丹灵流水线,或许还真有机会。
  黑白君说,有了丹灵丹药不愁,从这一角度来看确实如此。
  不过吴奇生性谨慎,虽然确定了七八分,还是继续求证:“这可靠么?风险高么?”
  “可靠。”玉兔抿了抿嘴,对吴奇的质疑有点不高兴:“很简单的一件事,虽然我并非玉兔本体,但依稀记得,月宫里丹灵都是这样,各司其职,炼制丹药……”
  她脑内记忆模糊,毕竟只是一介鬼神相。
  再问更多月宫的事,玉兔就一无所知了。
  “那就劳烦你,最近多多帮忙培育丹灵。”
  “没问题,这个我在行,不过丹药数量要管够。”
  吴奇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请放心。就先培育补气丸丹灵吧。”
  他从朝廷要的大量物资几乎堆满了浮云观诸多茅屋,补气丸这种丹药因为使用场合最为广泛,消耗巨大,现库存就有数十万粒。反正只是精炼,并无实质上的大量损耗,若是不够还能再去要。
  比起龙骨这样的稀缺物,补气丸在大唐朝廷库存是最多的,因长安太医署本身就会炼制,每年还会继续贮存。
  “还有,捣药对我消耗很大,你要确保肉的供应。”
  玉兔强调。
  吴奇总觉得,这纯粹是玉兔爱吃肉,修行者消耗,补给都是以灵气形式……
  他嘴上还是一口应下:“当然,请放心。”
  于是玉兔便成了长期显化的鬼神相,哪怕仅能持续一刻钟,吴奇还是可以不断用道君符劾召。
  这让吴奇也变得格外忙碌,不断绘制道君符,还得观察留意戴奕那边的进度。
  半月过去。
  玉兔进度很快,以捣药之术重新精炼了约五万粒补气丸,丹灵已有了雏形。她说,按照这种进度,再有半月就能孕育出完整的补气丸丹灵。
  另一边,「疏蝗丹」依旧问题重重,戴奕等人愁眉不展,每天都在不断做比对测试,观察各种蝗虫的耐药性。
  二月初五,许叔静带来一条长安情报。
  “道长,山南道房州宗门「驭虫舍」做出了第一味应对大规模蝗群的虫药,名为「十里杀」,能击杀周围数十里的蝗群。”
  “陇右道甘州的「万碑洞」也引来了一种红嘴鸟,专门以飞蝗为食,也在剿灭虫群。”
  “长安太医署也研制出了一种奇香「虫辟邪」,对蝗群有奇效,能让其不敢靠近。”
  许叔静笑容里又有几分苦涩:“看来咱们开始得最早,这次却是落在后面了。”
  吴奇倒是不以为意:“这才是开始,各方有成果,是好事,也能为我们争取时间。”
  这次蝗祸不仅是天灾,还是人祸。
  若是不能发起一场决定走势的大总攻,只要让蝗群缓过来,更迭一两代,此前的药物就已用处不大。
  就像「虫见愁」,如今效果已远不如最初。
  蝗群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第242章 京师震怒
  二月二十五,阴。
  长安大明宫宣政殿。
  “真是脸都不要了!”
  天子怒视下面群臣:“一个个上奏说得洋洋洒洒,比什么都好听!药到虫除,决胜于千里之外,邪祟辟易,幽鬼伏诛……”
  他深吸一口气,从王座上起身。
  “「十里杀」,击杀数十里的飞蝗,的确,在山南道两个州有效,然后呢?然后丢到前线,蝗群一点不受影响!毫无作用!”
  天子冷冷道:“朕很难不相信,这是张显成这山南西道节度使的邀功。”
  “再说「万碑洞」的红嘴鸟。”
  “这次倒好,开头蝗群还被吃了不少,后面呢?”太子气笑:“数千红嘴鸟,反而被蝗群给吃了!”
  他闭上眼,揉着太阳穴:“太医署算是最尽心尽力的,「虫辟邪」耗时最长,效果也最好。的确给许多百姓转移提供了时间,只是如今效果也越来越差……”
  “平日一个个在朝堂上谈笑风生,仿佛天下之事,都不过是唾手可得,断水开山,犹如提笔写词。”
  “真正遇到天灾,一个个又噤若寒蝉,恨不得置身事外,装病在家的朕懒得再提!”
  天子睥睨一众沉默的大臣,抬起手里最新的前线战报:“这便是我大唐多年培养的肱股之臣,奇人异士,三教护法么!”
  他一把将奏章摔在地上。
  下面诸多大臣都低垂眼脸,不敢与之对视。
  “右相。”
  天子看向右首第一人。
  “陛下。”
  杜如晦应答。
  “你是监幽卫中郎将,宣帖可有发到阁皂山?”
  “禀告陛下,从一月初一至今,监幽卫已对阁皂山连发六道宣帖。”
  “结果如何?”
  天子冷冷看着这位左膀右臂。
  杜如晦平静道:“阁皂山称其与龙虎山同门在宗门配置虫药,一直拖延不曾来京,声称流程繁琐,又加之阁皂山各种材料紧缺,不知何时能做出来。又道「接仙桥」事关阁皂山丹药命脉,不让监幽卫入内观摩,参与虫药种种事宜。”
  “好,很好。”
  天子点点头:“好一个听诏不听宣。”
  “大难当前,身为三教五道七寺之一,罔顾百姓死活,有失德仪,有小节而无大义。”
  “从今起,取缔阁皂山「大唐护法」之称,封山一年,禁止阁皂山修士下山,以示惩戒。”
  杜如晦拱手作揖:“尊天子令。”
  下面文武百官一个个脸色惊诧,目光彼此交错。
  这惩戒不重,但意义重大。
  大唐朝廷从今日起,将不再承认阁皂山这一宗门在三教里的顶层地位。显而易见,阁皂山在各地丹药经营,都将受到监幽卫的核查……这是做给三教其他宗门看的。
  哪怕五道七寺,也依旧得在大唐王权面前听话。
  “同时,太医署下「大唐医药局」正式对外开放,在各道开门坐诊,售卖丹药。各道、都督府、州府都需积极配合。”
  天子道:“监幽卫从旁协助,务必保证丹药价格平衡。”
  “是。”
  右相杜如晦领命。
  堂下百官这才明白,原来这才是后招。
  五道之中,阁皂山百草园、茅山元符宫算是两个专精宗门。
  茅山专门制作法器与符箓,售卖对象依旧是修士,停留在修行界内,还算规矩。
  阁皂山则不然,其药品生意遍布整个婆娑世界,又因丹药是硬通货,不仅与五道七寺乃至诸多二三流宗门利益密切,也与朝廷里不少实权大员彼此联合。
  修士眼中,佛门看白马寺,道门拜龙虎山,但这两个对大唐反而不是威胁。
  反而是阁皂山,一方面紧紧抓住世俗力量,一方面又依仗修行者的威慑。其不断渗透各地,积累财币多年,稳固强化人脉,如今已变成了一个尾大不掉的庞大势力,融合了权贵、商人、修行者乃至各地宗族。
  太平时期还好,阁皂山也就抓紧赚钱,拉拢五道七寺。
  可一旦世道不对,他们就可能变成影响世俗大局的背后力量。
  这是朝廷无法容忍的事。
  眼下,阁皂山是舒服了太久,完全不会想到,天子敢在蝗祸危机时刻悍然下手。
  封山一年,就让阁皂山不敢再堂而皇之与外界世俗力量联合。
  同时「大唐医药局」出马,接替阁皂山的空缺,正式将丹药在民间的供应掌揽在朝廷手里。
  轻描淡写下令后,天子又道:“画圣吴先生已到蝗群肆虐之地,短时间里,蝗群扩散不开。诸位卿家,还请积极出谋对策,早日解除此次危机。”
  众人哗然。
  难怪陛下如此果决,原来画圣真的回来了!
  ……
  阁皂山,接仙桥。
  这里与外界所想不同,接仙桥并非是一座事实上的桥梁,而是以众多法器组合为基,以符箓为辅而成的一道接天虹桥。
  虹桥之上,是以一座金碧辉煌的云中宫殿。
  宫殿名为「万寿一天门」,为一座地阶法宝,也是阁皂山的标志之一。
  此时,殿内正剧烈争吵着。
  副掌门吕季书脸色难看:“此前我就说过,不能过于依赖于龙虎山,这策略难以有效。阁皂山必须维持中立,这才是我们宗门根基所在!”
  “此次蝗祸,本该是宗门与大唐朝廷重建关系,减少猜疑的大好机会,眼下却白白丢失!反而遭到大唐朝廷施压封山,这是宗门不能接受的事!”
  他目光看向对面之人:“罗掌门,你需要对宗门有一个交代!”
  站在对面的,是阁皂山另一个副掌门罗先声。
  他绑了个纯阳巾,一身淡蓝道袍,两撇胡须,面容保养得当,却因大腹便便而有几分痴肥之态。
  “吕掌门,如何应对大唐朝廷的宣帖,可不是我一个人做决定。”
  罗先声不急不缓道:“你我只是就不同角度,发表了一系列的看法,让大家明白,会得到什么样的不同结果。阁皂山如今决断,都是我们所有人表决得出来的结果。”
  吕季书气得牙痒痒,却不能发作。
  因罗先声所说的确属实。
  阁皂山虽也有掌教,但涉及宗门大事,都是采用众人表决的法子。即掌教,两位副掌门,三位圣手,九名护法,一共一十五人做决断。
  做出了基本决断后,再由掌教衡量尺度,进行具体安排。
  原本其实不是这样。
  早年间,阁皂山分内外,内部事务由宗主葛家处理,外部诸多事务是吕家来协调。
  可两大家族后来分歧越来越大,于是葛家主导下更改了阁皂山的管辖体系,纳入了更多成员决策,将吕家权力进一步稀释,导致吕家如今越渐失势。
  对宗门来说,这却是一招昏招。
  可对葛家而言,先安内后攘外是必要的,阁皂山不会倒,但若是不能处理吕家,葛家就有被夺权的风险。
  看似是众人一起决断,其实依旧是吕家与葛家的博弈,只是吕家已经大不如以往。
  面前的罗先声,看似中立,实则是掌教的传声筒。
  “罗掌门既然故意冷淡朝廷,想必也有办法,愿闻其详。”吕季书收敛心情,再度发问。
  “既然吕掌门问起,那我也就借这个机会说了。”
  罗先声摸了摸两撇胡须,脸上带着莫名笑容:“打蛇打七寸,朝廷与阁皂山之间纠葛复杂,哪怕没有这次的事,也会找机会处理宗门。这次其实是示弱,做给五道七寺看,让他们感同身受。”
  “然后呢,等朝廷面对蝗祸久攻不下,万分困窘之时,我们再献出特制除虫药,不顾骂名与冤屈,朝廷就不得不领情。而且由于百姓感恩,三教关注,再加以助长声势造就舆论,数年之内,朝廷没法对阁皂山动手。”
  吕季书心里一凛:“你做出了除虫药?”
  “罗某不才,也是在掌教指点之下,才摸索出了一些门道。”
  罗先声笑容略显矜持:“这药名为「虫眠」,能让蝗群陷入长睡,剩下的事,普通孩童都能解决。”
  吕季书质疑道:“蝗虫在不断异化,又遭幽冥之气感染,有幽鬼背后推动,一种药是无法处理不断变化的蝗灾的。”
  “吕掌门说得对。”
  罗先声神秘一笑:“但我这药,却也是能不断异化的。它可不是死物哦。”
  吕季书瞳孔猛地一缩:“天魔……你要用天魔对付蝗群……”
  “唯有怪物,才能对付怪物啊。”罗先声淡淡道。
  ……
  浮云观里,吴奇连续打了几个喷嚏。
  这是什么情况?
  “师弟,师弟,药做出来了,做出来了!”戴奕欣喜的声音从老远传来。


第243章 点烛为王
  戴奕让吴奇随他来。
  浮云阁后二十丈外有一座不大的独立宅邸,这宅子通体以竹子搭建,形如苗人的吊脚楼。
  宅子外面贴了一道道符箓,黄纸朱字,一眼就能看出里面封了什么东西,外面幽卫站岗,禁止闲杂人等靠近。
  戴奕走到门口,推开竹帘:“师弟,快进来。”
  吴奇进去,发现里头十分黑暗,墙上挂了灯笼,昏暗烛火下,屋内更是阴森。
  戴奕拧开一个机括,顿时明亮了起来,是头顶的一簇明珠在发光。
  吴奇还是头一遭来这试药的宅子,心道还是朝廷有钱,凭空以法器搭建起这么一座宅子,前后只用了三天。可见朝廷只要下决心真正做一件事,还是很快的。
  “师弟,你看着。”
  戴奕从袖里摸出一个竹匣,小心翼翼打开竹盖。
  匣内躺着一支短短白蜡烛。
  这蜡烛表面有一层层紫黑相间的纹路,让吴奇想到了雨花石,看着有一种诡异又协调之美。
  戴奕用炼气术点燃这紫纹烛。
  他撕开墙上的一张符箓,递给吴奇:“师弟,待会儿你再贴上这张符。”
  吴奇才说了声好,耳边就传来一阵嗡嗡声。
  天花板和房梁之上突然冒出众多蝗虫,它们从天而降,就如小雨一样倾撒在了这不大的屋子里。
  这些扑扇翅膀的虫子很快便围绕在了戴奕身边,将里面的人包裹拱卫了起来,形成一个松散虫球。
  虫群环绕,却又不敢过于靠近。
  戴奕手托紫纹白烛,有些骄傲地说:“这便是「疏蝗丹」,做成烛,用蜡封存能最大程度保存药性,只要未曾燃尽,就能引动附近数里的飞蝗随行。”
  成千上万的飞蝗簇拥,显得他犹如虫王。
  “师弟,快贴符,这个要省着点用。”
  吴奇将手里符箓往墙上一贴。
  戴奕也用手指掐灭烛火。
  蝗群顿时四散开来,到处兜兜绕绕,大多回到了房梁之上。
  戴奕带吴奇从宅子走出,口中说着:“此次「疏蝗丹」,或者说「疏蝗烛」能三个月里做出来,让我都没想到,多亏了大家。”
  此时,其他参与「疏蝗烛」研制的成员也一个个靠过来。
  他们比吴奇知道消息更早。
  显而易见,在成品出炉前,已有许多对照测试。
  戴奕笑道:“首先,马翔的虫气,是「疏蝗烛」的核心药性。”
  蝗妖马翔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蝗妖化灵很少,加入宗门的就更少,所以大家不太了解。”
  “不必谦虚。”
  戴奕认真道:“马兄忍住幽种痛楚,能在这里一直坚持,感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