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鬼怪入我图-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
白婕摇头,她端起茶壶,给吴奇和自己各倒了一杯水:“其实是桃花府想要让邴汗青来承担所有后果,只有结丹修士才有分量担责,不过出了一点小小意外,邴汗青死了。”
“师弟,喝茶,茶里没毒。”
她率先喝了半杯,呡了呡湿润的嘴唇。
吴奇也饮了一口茶,茶是粗茶,平凡而真实。
“我杀了邴汗青。”
白婕露齿一笑,笑容里带着两分妩媚与愉悦:“所以这件事让桃花府掌教大怒。当然,他生气的地方不在于邴汗青死,而是死的不是时候,甚至连尸体都不全,所以他的计划没法落实。”
“若是不能找到代罪羊,桃花府遭蝗灾袭击,培育数百年的灵桃树将毁,最大责任就要落在他头上,这才是他不能忍受的事。”
吴奇心里一动:“但我记得,师姐不是与邴汗青道友一向感情极好么?尚且在浮云观时,邴道友就经常送来礼物给师姐。”
“不错,他曾对我感情深重,这毋庸置疑。”
白婕叹了口气:“可惜真正结为道侣,我才知道,许多事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好。”
“师弟,你能理解,一个男人为了争取利益,故意设计让妻子去陪酒陪睡,从而胁迫拿捏对方么?”
“他就这么做了,而且非常自然地告诉我,修士一生很长,只不过皮肉之欢,比起修行精进,不足道哉。他还说许多修士都这么做,这只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她笑了笑,半边脸都在黑暗里:“然而,明明是他做出的计划,最后他却对我破口大骂,认为我是被任何男人睡都能笑着迎合的婊子贱货。”
“骂过之后他又抱着我痛苦,骂自己没用,他是一个很分裂矛盾的人,他为自己的无能而痛苦,又无法抗拒捷径可能的诱惑。”
白婕站起来,解开领口,露出道袍之下的躯体。
里面只有一件简单的白色抹胸系住胸脯,手臂,肩胛,腰腹,与整个后背都暴露在月光下。
白皙的皮肤上布满一条条深红色伤痕,这些伤痕很新,有的才凝结了血痂。
“上次见过你后,他又用鞭子打了我。”
“我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和修行,暗无天日,永远没有出头之地,还要不断包容一个长不大的结丹修士,我累了……所以我就用准备好的药杀了他,将他切成十几块,藏在了地窖的坛子里。”
白婕穿上衣服,系上腰带,仿佛没事人一样说着:“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当时选错了人,这也是我要付出的代价。”
“我的确是杀了自己的道侣,不过要我去策动蝗灾和幽鬼,那就太看得起我这个筑基修士了。”
她脸上带着笑,看起来比此前要轻松许多。
吴奇心里叹了口气。
这种事外人总是难以评价,因为不置身其中,就无法体会到种种切肤之痛。
他收敛心绪:“师姐一直谋定而后动,想来是找好了下家?”
“师弟聪明。”
白婕笑道:“我通过了九幽山的考核,今日就将离开剑南道,下次回来不知是何时。”
吴奇点点头。
这倒是符合九幽山的风格,来者不拒,只要有符合他们要求的能力。
白婕虽然修为不高,但心智坚毅,狠辣果决,如今婆娑世界形势复杂,这样的人才符合九幽山需要。
吴奇犹豫了一下:“师姐若在九幽山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麻烦,不妨去找侯莫陈魏前辈。他是九幽山执事,又是元婴中期修士,与我也算相识……就说沈驹的事他还欠我一个人情,以他的性格想来不会赖账。”
侯莫陈魏在龙虎山前大战死对头邱长明,吴奇当时帮他出了一口恶气。
不管怎么说,白婕在浮云观时对吴奇的确很好,有时候甚至好到没道理……背后原因不提。
吴奇琢磨着,这也算是给昔日吴奇的青春懵懂画上一个句号,有始有终。
“没想师弟在九幽山也有关系。”
白婕有几分惊讶,随即微笑:“那就多谢师弟关照了。”
“师弟大方,我这师姐虽然不是什么好女人,但也要有所表示。”
她从袖里取出一截树枝,放在了桌上:“这是桃花府最重要的灵桃树的灵根,本有三根,可孕灵桃树。灵桃树遭蝗虫啃咬,桃花府掌教取了灵根,自己留下一根,让邴汗青保管两根,本是要陷害他。如今这两根在我手里。”
“我手中两灵根,一根给了九幽山做投名状,另一根原本想要留着,如今想想,还是给师弟吧,留个念想。”
白婕走到窗口,脸上显的有几分伤感:“师弟一定要记得我啊,不要把师姐忘了,哪怕只是一个名字也好。”
说罢,她从窗口跳了出去,踪影不再。
第227章 剑南大捷
京城长安,大明宫宣政殿。
天才蒙蒙亮,殿外百官已等候在列。
此处本是大唐天子受朝之地,但如今已取代昔日较狭窄的含元殿,早朝一并在此。
仗卫林列,文武四品以下依班序立于庭,侍中内外呼应,天子缓步自两门出,升御座。
侍中宣朝。
于是,众官于在各自座椅落座。
众官中,谏议大夫魏征起身而出,他咳嗽了两声,忍住身体不适:“蝗灾肆虐,民不聊生,河南道郓州刺史贾粱庸、亳州刺史黄齐山瞒报灾情,消极应赈,欺上瞒下,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据河南道监幽卫沿各县、镇、村统计,十一月初至十二月初,郓州因蝗灾传播疫病饿死、病死七千六百余人,亳州更是有数股盗匪因此横行,邪佛黑幢天子信徒再次作祟,九幽山也四处出没,前隋余孽兴风作浪,百姓死亡近万人,更有数千平民被邪佛蛊惑,大建淫祀!天怒人怨!”
他带病面容蕴含怒意,声音略显嘶哑:“臣,请斩贾粱庸、黄齐山!以正视听!安抚民愤!”
魏征杀气腾腾,让一干朝廷大员都噤若寒蝉。
谏议大夫执掌朝廷议论,更是言官之首,比御史台的御使大夫更为清贵,上监天子言行,下查百官风化政务。
坐于御座上的天子目光沉敛,慢慢道:“此事朕正困惑,河南道死了那么多百姓,朕却在半个多月后才知晓……在座诸位,你们是大唐栋梁,国之重臣,正所谓兼听则明,对此有何看法?”
下面鸦雀无声。
让人难以忍受的沉默持续了半刻钟。
大唐国君终于再次开口。
“着龙武军出京,带贾粱庸、黄齐山,由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寺三司会审。”
“召河南道节度使张介然回京,令观察使诸遂良暂领河南都督府,总办应对蝗灾诸多事宜,便宜行事。”
天子轻飘飘做了决断,堂下相关众官纷纷领命。
“禀告陛下,如今蝗灾紧迫,三教修士无法参与应对,需加快赶制应对虫患之器。请陛下能准工部暂停此前船只建造,拨付款项,鼓励匠人全力赶制驱逐虫患之器具,应对眼下蝗祸。”
说话的是工部侍郎陈宪。
他正色道:“不到万不得已,国运不可动,工匠历来诸多奇思妙想,反倒是可能有奇效。”
中书舍人薛稷起身:“陛下,薛稷认为,陈侍郎此言差矣。士农工商各有所职,匠人身处长安,甚至未曾亲眼目睹河南虫患,以至于根本不了解蝗灾之恐惧,如此闭门造车,实乃下策。”
陈宪一听,压着火气道:“那要到听听薛大人高见!”
“高见谈不上,薛稷倒是有一个办法。”
他摸了摸胡须:“此前就曾听闻,未有智慧的野兽不会遭天劫反噬,广州海外南蛮岛屿,有不少以虫为食的凶兽。不妨将其捕获,驱虎吞狼,岂不美哉?”
陈宪听罢哈哈大笑:“薛大人果然是久居内廷,凶兽一旦放出,其危害更甚蝗群,它们只知杀戮猎食,如何让它们乖乖吃虫?真正遭难的是百姓,这叫火上浇油!”
薛稷一时语塞,也反唇相讥:“不懂兵事与蝗灾的工匠,绝非良策。”
天子揉了揉额头。
虽然这样的场景已发生了太多次,官员互相争辩攻讦,在朝廷早朝上简直是每日必备,但他还是有点烦了。
“既然两位都没有良策,那就先坐下休息,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天子发话,两名官员也只能闭嘴,再次坐下。
“诸位同僚。”
这次发话的人坐在第一排左手第一位。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慢慢站了起来。
房玄龄声音四平八稳:“据监幽卫观察与太史局推演,蝗虫群聚时,数量在三个月内便可增长二十余倍,密集程度可达到每一亩地五万只蝗虫。每只蝗虫每天可以吞食若干草木,每一亩地的蝗虫每日消耗的食物相当于二十二人的进食。”
“若虫祸占了一千亩地,便有五千万只蝗虫,每日消耗都是二万两千人份的粮食。”
听到尚书省给出的详细评估和数字,文武百官顿时脸色都不好看。
他们中哪怕有不精于算术者,但也知道这个粮食损耗量代表了什么。
蝗灾是另一种更加恐怖庞大的流民暴乱。
它们不仅吃掉可见的一切食物,还会制造大量无家可归的难民,死者带来后续的瘟疫与盗匪……若是不能及时剿灭,后患无穷。
房玄龄陈述:“……蝗灾成因复杂,想要短时间消除却是较为困难,不过也不是拿蝗群毫无办法。”
天子催促:“房卿不要卖关子,快快道来。”
“是,陛下。”
这位当朝二相之一的左相继续道:“十日前,剑南道监幽卫益州司司都尉敖姝找到臣,告知成都府有奇人钻研出了一味针对蝗灾的药剂,名为「虫见愁」,调制成药水后,能鸩杀蝗群在内的众多毒虫,效果斐然。”
“不过当时紧急,却没有足够证据支撑,敖大人只是找臣要了一些药材去配置。”
“但今日才收到了剑南道观察使、兼益州刺史陈季友的公文,上列剑南道应对蝗灾若干措施,以及目前蜀地得到的成果。”
房玄龄顿了顿:“监幽卫益州司派出众多幽卫,背负「虫见愁」与工匠所制「喷药桶」,在益州、彭州、蜀州、汉州、嘉州、眉州、邛州、简州、资州等州,对有规模的蝗群发起了主动出击,已毒杀蝗虫九百余万,剑南大捷,战果颇丰。”
天子一脸惊讶:“竟有如此奇药?”
“陛下,我大唐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危难之际总是不乏能人相助!此乃天命!”
百官看得心里腹诽。
这一君一臣明明彼此心知肚明,还要装作不知来搞这一出戏码……
房玄龄又道:“「虫见愁」由司都尉敖姝,与当地浮云观戴奕、吴奇两位道长一同揣摩测验出了配方,在当地农田、林木、滩涂间大量喷洒,从而将大量虫卵扼杀于地下和林中,让其难以团聚成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众,从而分化瓦解剿之。”
“不过因药引难寻,要制作更多「虫见愁」支援其他道还需要时间。”
天子微微点头:“三教之中也有如此古道热肠之士,实乃典范。”
“有过必罚,有功必赏,乃我大唐立国之本。”
“浮云观力挽狂澜于危难之际,堪称诸多小宗派之典范。赐「大唐护国」牌坊一座,从此每年进贡例岁,品类不限,朝廷回礼法钱五百钱,铜钱一千贯。至于发明上贡「虫见愁」,其赏赐灾后再算。”
大唐朝廷给予三教五道七寺为首的重要宗门补贴,都是采取这般形式。
释道通过名义的纳贡,获得事实上丰厚的每年实质奖励,但场面上是大唐朝廷更好看。
浮云观之名,第一次传入了百官们耳中。
他们都是多年伴君之臣,自然明白,这浮云观在恰当时机出现,被陛下看中,必定要作为扶植三教小宗派的一个典范。
简而言之。
不管浮云观多小,它从此便是大唐护国宗派之一,而且必将越来越好,此为大唐天子意志。
……
武当山。
七十二峰的吐雾山上。
殷罗浮脸色阴沉。
吕青青小心翼翼道:“师叔,吴师弟他这次也是为家乡出力,想来才耽搁了。”
殷罗浮冷冷说:“他处理不了蝗灾,便该回山修行。你即日下山,将他带回来。”
“是。”
吕青青领命,心里叹了口气。
师弟啊师弟,你这次可是惹怒了殷师叔……明明说好几日后回来,这都半个月了。
到底能不能带回吴奇,她心中着实没底。
第228章 香火滚滚
此时此刻,浮云观。
吴奇和陈皋正坐在院子里,各自捧了一杯茶。
下午申时,宜饮茶。
吴奇感受着唇齿间的茶香,呼出一口气:“好茶确实不同,锦茶贵有贵的道理。”
陈皋笑呵呵道:“师弟,我少年时跟随一个掮客大哥混饭吃,那大哥走南闯北,上山出海,见识不凡。他说过一句话,我至今没忘。”
“贵的东西最大的缺点便是贵,但那是我们的问题,不是它的。”
他看着茶盏上冒出的热气:“确有几分道理。”
“师弟,你看我们捣鼓千机书坊,《鉴妖谈》卖得如此之好,至今才千余册,利润五百多贯,这在昔日浮云观已是难以想象的可观利润。可与「虫见愁」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光是戢水龙女给出的一次性报酬,就有两千贯铜钱,两千法钱,法宝「月宫杵」,卖书却是不可能得到如此丰厚的回报。
“可惜还是便宜了。”
吴奇笑了笑:“倒是让戴师兄吃了亏。”
“师弟你已尽力,那也是没法子的事。”
陈皋倒是看得剔透:“「虫见愁」虽然对蝗灾威力非凡,但唯有朝廷出手,这驱虫药才能大量研磨制作,短时间里就覆盖剑南道。”
“这种东西,浮云观不可能拿住不放,既然要对外使用和传播,朝廷是最好的选择。”
他饮了一口茶:“只是我没想,师弟你竟然没有任何提价,就让戢水龙女去朝廷游说……看来师弟很信任龙女。”
“也不全是信任……戢水龙女两年任期,灭蝗堪称是她在位时重要的政绩,她的性格是容不得有沙子,会按照规矩办事。”
吴奇坦然:“加之「虫见愁」已算与她本人绑定,不论怎么考虑,龙女都得尽力得到朝廷支持,这也是她的利益所在。”
“至于价码问题,这却是不好定。”
侍立一旁的李宓见吴奇茶盏中没了茶水,端了茶壶过来,给他续上了半杯。
吴奇接过茶盏,这才继续说道:“倒不如大大方方交给龙女处理,她对这套官僚程序可比我们擅长多了。”
“确实。”
陈皋点头:“只是觉得有点可惜,依我看,「虫见愁」至少价值万贯,法钱五千钱,法宝至少两件。”
没拿到的钱只是空头承诺,目前拿到的只有两千贯铜钱,两千法钱,以及法宝「月宫杵」。
“师兄却是想得太美。”
吴奇反而笑了:“若是能彻底消灭蝗灾,那至少值数十万贯。可惜,「虫见愁」并不能做到。”
“哦?可「虫见愁」不是已经杀死了剑南道上百万蝗虫么?”
陈皋有点不解:“许参军昨日才说,剑南道但凡有规模的蝗群都被清剿,地上树上也被撒了药水,短时间里蝗虫很难再凝聚。难不成有假?”
“当然不是。”
吴奇放下茶盏,解释说:“眼下的「虫见愁」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生效,是因蝗虫从未见过这种虫药,没有与这种药对抗的经历。”
关于蝗灾应对问题,吴奇与戴奕、戢水龙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三人意见一致:「虫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