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晓文只能带上了一丝威胁:“老将军即便不降,巴郡五十六处关隘,多半也是望风归附,有顽抗者,不过让孤多费一点手脚罢了。届时巴郡一地,都将归于我手。老将军不考虑子孙的福荫,只想着自己的身后名,是不是太自私了?”
这一句话,正说进了严颜的心坎之中,他低头不语。
白晓文亲自解开严颜的捆缚,道:“孤必不薄待老将军的家小,望老将军熟思。”
严颜只能叹了口气,跪地请降。白晓文便封他为关内侯。
白晓文又叫过魏延:“孤在乱军之中,看到你放走了刘备。这是何故?”
魏延低头不敢说话。
白晓文道:“你不听军令,本应斩首。不过念在你新降之将,不忍直面故主,也是人之常情。接下来,孤再给你一项命令,你要不打折扣地完成。”
魏延精神一振:“末将万死不辞!”
白晓文说道:“诸葛亮尽起荆州剩余兵马,来援救刘备;而江东孙策,也重兵集于合肥。荆州九郡守备空虚,只有刘表遗留的孤儿寡母,可以说是无主之地。我命你率领三千精兵为先导,走巴郡陆路,星夜袭取襄阳!沿途关隘,自有严颜为你开启。”
这种孤身入敌境,直夺大功的命令,最合魏延的胃口,他急忙躬身领命。
有人看魏延不爽,劝道:“燕公,魏延乃是荆州降将之一,猝然委以重任,不加节制,并不妥当。”
又有人道:“倘若魏延袭夺荆州之后,生出非分之念,拥荆州之地自重,该当如何?”
左右的进言,让魏延脸色狂变,急忙指天画誓:“某誓要为燕公夺下荆州。若有非分之想,死于天雷之下!”
白晓文点头笑道:“用人自当不疑。你去吧!”
在魏延领兵走后,白晓文便对众将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魏延并非目光短浅之人。在见识到了我军兵威之后,他应当明白天下大势,所谓拥荆州而自立,他是做不出来的。就算真的做了,魏延不得人心,也守不住城池。到时我大军横扫荆州,无不臣服。”
之所以起用魏延,就是看在他荆州降将的身份,对荆州知根知底,能够最有效率地完成袭取襄阳的任务。
换做张郃等其他大将,至少要多花两倍的兵力和时间。
接下来白晓文还要收服西川,让刘璋乖乖就范,自然不可能划拨大军,去夺荆州。让魏延带着三千兵执行这一任务,是最佳选择了。
白晓文随后下令重赏三军,前来助战的李严、张松,也被封侯赐爵。
李严还在犹豫是否接受,张松劝道:“以公之才智,莫非还看不清天命所归吗?刘璋已是日暮西山,生死存亡都在燕公的一念之间。公因刘璋而拒绝朝廷爵位,岂不是舍美酒而取糠糟?”
李严顿首谢道:“听别驾之言,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于是接受了白晓文的封赏,跪地叩谢。
白晓文命人前往涪水关废墟,招降诸葛亮、接引韩旭的援兵;又遣人到巴中,带关羽到来。
至于白晓文,则是整备大军,前往成都。
第1352章 平定益州!(2/5求月票~)
成都。
白晓文以朝廷名义,发来诏书。
刘璋接过诏书,读过之后,不由心慌,说道:“燕公大捷,兵马已经来到雒城,让我前去劳军迎接。我该怎么做?”
从事王累说道:“主公不可,这是燕国公之计,要赚主公出城。”
黄权沉默不语。
法正笑道:“若是主公推托不去,就是对抗朝廷。岂不是把派兵相助的一番情义,都全部捐弃了?”
王累道:“我本来就反对派兵相助。坐看燕公和刘备厮杀,岂不最好?即使是现在,捐弃情义,也比送死要强!”
法正道:“西川之兵,面对刘备时,败多胜少;而刘备之军,面对燕公时,不出十日就全军覆没。主公度西川之兵,能对抗燕公大军吗?”
刘璋下意识摇头。
法正道:“主公有此明鉴,为何不归顺朝廷。”
王累抗声道:“主公不可。现在涪水之西,沟堑已经挖掘竣工,营寨联立,我军据涪水之险,足以拒敌!燕公之前已经烧尽雒城周边野谷,军无资用,同样无法久留,不出三月必然退兵。”
法正仰天大笑。
刘璋很配合地问道:“孝直何故发笑?”
法正笑道:“我笑王累不通机变,不识时务耳。燕公岂是刘备孤军可比?且不提他富有中原,单是汉中一地,就足粮足兵,可作为燕公后方,提供粮草。王累妄图以对抗刘备之法,对抗燕公,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番话说动了刘璋。他最后一遍问群臣:“公等之意如何?”
一直沉默不语的黄权,开口道:“在下之前不言,是因为事情已经到了无可选择的地步。主公派遣李严、张松,带着两万兵马去相助燕公,恐怕这些兵马,已经被燕公收服吞并。主公既然无力抗拒燕公,不如顺应对方心意,就在劳军之时,献上益州户籍图册,博取一份恩典。”
王累怒道:“黄权!你不能全忠孝之节,反而劝主投降?我羞于你这等人为伍!”拂袖愤恨而出。
黄权不为所动,拱手对刘璋说道:“燕公素来没有杀降恶名。曹操之子曹丕,被封为安乐乡侯;东川张鲁,被封为阆中侯。有这二人为先例,如何抉择,愿主公慎思。不论主公如何选择,在下都会追随主公左右。”
刘璋惊问黄权:“李严果真会投靠燕公?”
话音未落,就有人传来张松的书信。刘璋拆开观看,信中李严、张松已经归顺朝廷,受爵封侯;张松还劝刘璋顺应天命,归顺朝廷等等。
刘璋大悔,对黄权道:“悔不听你忠言,反被小人所累!”
刘璋也无计可施,大哭一场,带着印绶文籍、户口簿册,以及金珠绢帛等等,前往雒城慰劳朝廷大军。
白晓文亲自下阶,迎接刘璋,道:“公能应天顺命,实为俊杰。孤必定不会薄待,便封公为西川侯,食邑万户,可携带家小,搬到邺都荣养。”
刘璋唯有拜谢。
白晓文率军渡过涪水,经绵竹,入成都。传令成都文武官员,悉数前来拜见。
白晓文的超级大脑的威力也体现了出来,所来拜见的官员,无分大小,在提及名字之后,白晓文都能一口说出对方的优劣功过;这也多亏了张松、法正等人的事先介绍。
有功者赏,有过者罚,总体来说以勉励为主。
不出三天,西川文武官员,都已经投靠白晓文,气象一新。
张松私下里对法正说道:“燕公真乃命世之英主,不仅有武略,更有文事。假使刘璋有燕公一半的能力,也足以保住益州,坐观天下之变。”
白晓文仍用原本的文官治理西川,任命张松为益州牧,法正为蜀郡太守。不过在军队方面,还是进行了一波换血,在各郡设置都尉,巩固自己在益州的统治。
西川平定,白晓文设宴庆贺。
这倒不是白晓文喜欢浪费时间。设宴庆贺,本来就是三国位面的一个重要习俗。
前往涪水关废墟招降诸葛亮的使者,也传回了消息。
诸葛亮夫妇二人,在涪水关废墟布下八卦阵,阻拦韩旭大军两天一夜。而在刘备、张飞被擒之后,诸葛亮夫妇便不知所踪。
如今韩旭已经率军出阵,两万大军,暂时驻扎在江阳。
此外,使者还带回一个好消息,庞德已经病愈,主动请战。
恰好高干征募了一万新军、钟繇征募了两万新军,和之前的西凉降兵一起筛选,最终得到了两万五千精兵,交予庞德率领,经汉中、投益州而来,现在已经到了南郑,数日内就能抵达西川。
这就是白晓文的优势所在,握有天下四分之三的土地,战争潜力不是只有半个荆州的刘备所能比拟的。
白晓文走的还是精兵策略,那些老弱残兵,都派去屯田了。如果不计优劣地征募大军,一个月时间就能拉起三十万以上的规模。
这也是诸葛亮竭尽智力,也难以抗衡的原因所在,大势所至,命不可违!
至此,第三阶段的大一统主线任务得陇望蜀,也宣告完成,可以提交了。
大一统主线任务,没有奖励,所以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完成后直接提交就是。
这次收取东川、西川,总共用了三十二天,比预定的30天要多出两天来。
战事不算太激烈,主要是很多时候,要等待最佳时机,所以耗费时间比较长。
就比如攻取汉中之后,何时进入西川?是很讲究的。
如果白晓文急匆匆地进入西川,表露出收川之心,当时还没有决裂的刘备、刘璋合力抗拒的话,仅靠着两关天险,就能阻挡白晓文相当长的时间。
能不能收取西川,都是未知数;就算能收,也至少耗费多一倍的时间。
由此可见,并不是成为阵营领袖、有了良好开局之后,就一定能完成大一统。后续推进大一统进程,一个不慎,就容易超支时间,功亏一篑。
益州已经平定,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刘关张三兄弟,还有赵云了。
第1353章 名场面!当堂对质(3/5求月票~)
白晓文一直放着刘备军的一干降将,除了益州初定,事务繁忙之外,还有更深层的目的,那就是马超。
马超上次连云栈道伏击战的指令,贸然去追击刘备,结果被断后的赵云击退,麾下两三千骑兵,被杀散大半。
马超自觉羞惭,便收拢散兵惊马,总算三千骑兵没有蒙受太大的损失。
不过,马超又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错过了江阳之战。他本来就智谋不足,哪里想到白晓文会率军在刘备、张飞汇合的时候截击。
不听军令,贻误战机,两条罪过扣下来,马超更是无颜见白晓文了。
不过,听说刘备已经被擒,马超心急报仇,还是主动求见白晓文,除了自领罪罚之外,还希望白晓文记得之前的承诺,让他和刘备对质,报杀父之仇。
对于这一幕名场面,白晓文颇为期待。
在做好充足准备之后,白晓文就在刺史府大堂上,召见刘关张三兄弟。
“大哥!三弟!”
“大哥,二哥!”
“二弟,三弟!”
这些日子,刘关张都是分开关押的,彼此并未见面。
如今兄弟相逢,三人都是热泪盈眶。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本来并不是囚犯身份,但他来到成都之后,见到大哥、三弟都在狱中,便自请关押入狱。
“三位这几日过得如何?”白晓文笑道,“我已经吩咐狱吏,善待诸位,看你们气色,倒还不错。”
刘备神色复杂,转身面对白晓文,拱手一礼说道:“将死之人,还能再见到兄弟,余愿足矣。燕公便请斩了刘备,放过我的两个兄弟。”
关羽嗔目说道:“大哥说得什么话!我兄弟三人,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弟在葭萌关中计被擒,没有当场殉志,就是顾念着桃园结义之情,要留下有用之身,冀图再会。今兄弟齐聚,共赴黄泉,不负结义誓言,乃是一大快事!”
张飞一拍大腿:“俺也一样!”
关羽又说道:“兄长一人赴死,我与三弟苟且偷生,又有何面目见天下人?求饶之言,再也休提!”
张飞重重点头:“俺也一样!”
刘备眼泪刷刷地往下流,一手一个,挽住两个兄弟,叹道:“好,好!刘备这辈子,也没什么大成就。得两个兄弟,肝胆相照,此生无憾了。”
张飞热泪盈眶:“俺也一样!”
白晓文咳嗽了一声:“抱歉打扰你们三位的兄弟情不过,孤还有一件要紧的事,需要问清楚。”
刘备三人,都露出了疑惑之色。
白晓文说道:“召马超进来。”
内吏一叠声通传,很快,马超大步登堂。
张飞脸上的疑惑之色更浓,关羽若有所思;不过刘备,却是脸色微变,显得有些心虚。
马超先拜见白晓文,随后怒目看向刘备,那双眼眸,如同利剑出鞘,几乎要把刘备洞穿。
张飞上前一步,喝道:“你这厮好生无礼!”
马超骂道:“黑厮!你还有脸说某家无礼,自己不要脸面么?”
其实张飞、刘备还处于重伤未愈的状态,面对马超肯定是不敌的,只不过胸中一口气不能输。
关羽的伤,倒是已经痊愈,恢复了战力。再加上这里是白晓文主持的大堂,马超倒也没有轻举妄动。
白晓文笑道:“且慢争吵。”他侧脸看向葛玄:“道长,马超将军的父亲,马腾老将军的前后死因,你都是亲眼目睹的,不如请你分说清楚。”
葛玄稽首道:“此事贫道已经沾染因果,自然不会脱身事外;正要为两家分说此事,辨出是非曲直。”
于是乎,葛玄便把祈禳之术、咒杀手段的原理,以及马腾送到邺都之后救治、死亡的过程,前前后后说了一遍,一直说到马超报父仇兴兵攻打潼关。
张飞道:“这件事与我大哥有什么相干?不是袁熙做的,就是那张鲁做的。我等兄弟,不似那些宵小,敢做不敢认。”
白晓文呵呵笑道:“当时马老将军被送到邺都,我如果治好了他,就能不费半箭之功,平定雍凉。至于张鲁,已经失去了争夺关中的机会,也没有必要和西凉军结怨。可以说,我和张鲁做这件事的动机都已经被推翻。现在看来,最大的嫌疑人反倒是刘备。”
白晓文没有理会张飞的叫嚣,平静说道:
“第一,刘备麾下,有足以发动祈禳之术,咒杀马老将军的能人异士。
“第二,挑拨西凉军与朝廷交兵,可以为刘备收川争取时间。如此一来,有动机、有能力,刘备自然就有了抹不掉的嫌疑。”
刘备沉默,关羽沉声说道:“你可有证据?”
白晓文笑道:“当初劝导马超,将矛头对准我的说客,是刘备帐下的简雍。”
话音刚落,圆乎乎的简雍就被带到了堂前。
马超戟指说道:“正是此人!”
简雍有些惊疑不定。
白晓文又说道:“而且,劝导张鲁放弃关中,撇清自己嫌疑的说客,也是刘备帐下谋士。请上来吧。”
徐庶被带到了堂上,他的表现要比简雍镇定得多,看了一眼刘关张,又看了一眼简雍、马超,心中便知晓了大概。
白晓文道:“徐庶,你化名单福,到了张鲁麾下,劝说他写信给马超,放弃关中之地;是受了何人指使?”
徐庶沉默不言。
白晓文摇头笑道:“你莫非是要抵赖?没用的,张鲁虽然已经去往邺都,但他的亲信部下,多半都见过你。”
很快,几名张鲁的部下文武,以阎圃为首,被传召而来。白晓文稍稍一问,阎圃便说道:“燕公说的不错,当日化名单福者,正是此人。”
马超恨得咬牙切齿。
徐庶忽然开口说道:“不错,马腾正是我咒杀的。这些事情,都是我瞒着主公,与简雍合计之后所做,与主公和其他人都没有半点关系。”
简雍先是小眼睛瞪圆,不过随后又缩了缩脑袋,默然点了点头,居然也承认了。
马超厉声喝道:“奸贼!还我父亲命来!”掣出腰间宝剑,便要来斩徐庶。
第1354章 徐徐落幕(4/5)
当时那柄宝剑,离徐庶只有零点零一公分,但最终却没能砍下来。
因为白晓说了句“且慢”。
马超喘了口粗气,重重将宝剑收回鞘中。
葛玄说道:“马超将军,暂且不要冲动。以贫道观察,此人并不通晓祈禳之术,恐怕没有咒杀马腾老将军的能力。”
白晓笑着说道:“徐庶,你要为人顶罪,孤很理解你的心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