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进化之眼 >

第616章

进化之眼-第616章

小说: 进化之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刘备兵锋直指成都。然而成都城高墙厚,仍有精兵数万,内部粮草足可支用一年,在外部有希望的情况下,刘璋不会马上投降,成都尚可支撑一段时间。
    “燕公等到雒城陷落之后再发兵,好处有二:其一,可以让刘备战线拉长,来不及回援葭萌关、涪水关,而后路已被燕公截断,首尾不能相顾!其二,刘璋失了大半个西川,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也没有能力阻止燕公收取西川。这便是一举两得。”
    白晓文笑道:“张松曾言孝直多才,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你为孤设下的计策,还有一项好处尚未说出:其三,刘备若是困在西川,则荆州之地无主,孤便可命一上将,趁势取之。”
    法正称赞道:“燕公思虑宏远,在下不及。”
    当下白晓文设宴,让荀攸和众将作陪,宾主尽欢。
    席间,忽然有人来报,邺都有急信送至。
    白晓文拆阅信件,展开看时,不由眉头微皱。
    荀攸察言观色,便问道:“主公,邺都可有事发生?”
    白晓文摇头说道:“并非邺都出事,而是江东孙策,有了动作。”说罢,将董昭写来的信件,传示给在场众人,法正也不例外。
    荀攸阅读过后,吃惊说道:“孙策发兵北上,进攻皖城,兵锋直指合肥古作合淝!主公,合肥乃是淮南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江东若得合肥,则可以北向徐、豫,争雄中原;中原据有合肥,则可以扼江南之喉而拊其背。若是合肥有失,则淮南之地,不复为主公所有。”
    席间众人,要说谁对合肥的战略意义最清楚,就只有曹操旧部的荀攸了。
    白晓文又何尝不知道合肥的重要性?
    在三国演义之中,赤壁战后,孙别人家的好儿子十万仲谋同学,曾屡次亲征,就是为了占领合肥。当然,他也不幸沦为张逍遥津文远同学的经验大礼包,传说中的八百破十万的神话,在演义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于张辽面对孙权的出色表现,合肥一直牢牢掌握在曹氏集团手里。
    张郃说道:“中原是我军根基,两川的重要性还在其次。主公不宜迟疑,应该作速返回邺都,提兵南下,解合肥之困!”

第1329章 此匣胜过十万雄兵!
    法正急忙说道:“那收取西川之事,岂不是成了泡影?”
    荀攸说道:“西川虽然重要,但不及中原,乃是主公根基。”
    法正叹息:“孙策这次进攻合肥,或许并非全力进攻,而是吸引燕公的兵力,为刘备收川,创造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在下敢断定,刘备和孙策之间,必然达成了某种协议。”
    席间众将似有不信之意。
    毕竟,刘备和孙策,一直在争夺荆州,人脑子都快打出狗脑子了。
    白晓文点头说道:“此言有理。或许刘备已经向孙氏承诺,夺取益州之后,就将剩余的一半荆州割让给江东。如此一来,江东、西川两家,便可合力抵抗朝廷大军,避免被我统一。”
    白晓文的眼界,比荀攸这样的原住民谋士,更开阔一些。
    他知道诸葛亮的外交能力;更知道江东有顶级觉醒者切入。
    两家联合,甚至结成同盟,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经过历次大战,近乎算无遗策的表现,白晓文的谋略深远,在部下众将中已经是共识,听到他确认孙刘联合,众将都不再怀疑。
    “那么燕公的意思是”法正低声询问。他觉得,白晓文在接到这一消息之后,过于镇定了,仅仅是稍微皱了皱眉头。
    要么是燕公年纪轻轻就有了惊人的养气功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要么就是燕公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也作好了应对之策。所以,法正试探性地询问一句。
    白晓文笑道:“我出征汉中之时,已经命两员大将:张辽、徐晃驻守豫州。合肥告急,可命二位将军屯守,加派精兵良将。西川,断不可让给刘备,否则三足鼎立之势一成,短时间内天下再难平定。”
    法正大喜,离席拜道:“燕公高明!”
    荀攸说道:“主公,孙策骁勇,江东之众也是精锐之师。如果他们攻破合肥,该怎么办?”
    白晓文说道:“如何屯守合肥,我已有定策了。”
    白晓文当即传令,命张绣、乔蕊两将,带领各自部下兵马,星夜返程,回援合肥。
    在两人出发之前,白晓文交给张绣一个长匣,说道:“张将军抵达合肥之后再打开。此匣中藏有十万雄兵,若能善用,足以拒孙策。乔将军从旁协助守城,不可懈怠。”
    张绣不明其意,接过长匣,与乔蕊同时领命而去。
    白晓文微微叹了口气,江东孙策此时出兵,虽然说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不过确实还是打中了他的七寸。
    原本收川,要面对刘备麾下的文臣武将,就已经压力很大了。
    刘备此行,谋臣带上了庞统、徐庶,武将带上了关羽、赵云,还有新近收服的黄忠、魏延。
    而白晓文为了防备东吴,已经把张辽、徐晃安排在了豫州屯守,现在又不得不遣走张绣;麾下除了张郃外,就只剩了一个刚收服的马超,是领主级猛将。
    在兵力方面,白晓文也不占什么优势。
    唯一的优势点,在于白晓文麾下有韩猛、韩琼、高览等一群稀有首领级的战斗武将,比刘备麾下那些歪瓜裂枣级的普通首领武将,要强得多。
    当然,目前大方向战略,是有利于白晓文的,刘备正在进军雒城,对葭萌关全无防备,只要拿下关卡,荆州对刘备的支援,势必要迂回绕远路,效率大打折扣。到时候就能形成刘璋、白晓文夹击刘备之势。
    当然,此时并没有经过赤壁之战,就算是两线作战,兵力也不会捉襟见肘,随便就能再拉出二十万大军出来,防守合肥。所以,对于合肥,白晓文并不是过于担心。
    在益州,己方没有压倒性力量,白晓文更要采取法正的缓进策略,坐视刘备攻取雒城,深入川中之后,再出兵入局。
    当下,白晓文命张郃作书回复刘璋。
    在白晓文的授意之下,张郃写到,燕公已经在返回邺都的路上,没有看到这封求援信。他已经快马加急,前去禀报燕公,必定说服燕公南下救西川,望刘璋能够善保城池,不要被刘备钻了空子云云。
    法正携书而去。
    张绣带着本部兵马,出汉中,返回中原。
    行军途中,张绣一直对燕公赐下的那只长匣,深感兴趣。
    贾诩见了,奇道:“将军为何独爱此匣,莫非匣中有什么玄机?”
    张绣对贾诩,是毫不隐瞒,说道:“在打发我出兵之前,燕公赐下此匣,说匣中藏有十万雄兵,必能抗拒孙策。只是燕公吩咐过了,要到了合肥之后再打开欸!先生你这是做什么?”
    贾诩听了,毫不犹豫地上前,撕开长匣封条,将其打开。
    听到张绣惊疑,贾诩笑道:“早开晚开,有什么打紧?只要能帮燕公守住合肥,他不会在意这些细节。我心中已有猜测,开匣只为验证而已。”
    张绣便凑上去看。只见长匣之中,静静躺着一柄连鞘长剑,还有书信一封,并未封口。
    贾诩指着那封没有署名、没有封口的信笑道:“燕公没有署名封口,这封信便是传示众将共览,我正好先睹为快。”说完拿出信件阅览。
    张绣有点忐忑,但还是好奇心比较重,没有阻拦贾诩。
    贾诩看过信之后,怔怔不语。
    张绣道:“先生,信中说了什么?这柄剑,好像是燕公随身佩剑,名叫倚天。他为何将此剑封存匣中,难道真的抵得上十万雄兵?”
    贾诩没说话,将信件递给了张绣。
    只见信上写着:“合肥之战,我军有张辽、徐晃、张绣三位将军,武力已备,只是智力不足。今封贾诩为军师中郎将,持孤佩剑,在合肥城中,如孤亲临。三军将士俯首听令,有不从者,可以此剑先斩之!”
    张绣惊了:“燕公所说的十万雄兵,就是先生你啊。”
    贾诩长叹一声说道:“燕公早已知道了我的心思。而我两次筹谋,都没能走在燕公之前;却还能得燕公如此信重,岂能不竭尽智力以报?”

第1330章 绝策毒士
    贾诩对白晓文,已经是心服口服。
    两次筹谋,都没有超过白晓文,这是智计上的折服。
    不计较贾诩的小心思,在危急关头委以重任,这是胸襟气度上的折服。
    张绣问道:“燕公如果要任用先生,只需一封诏书即可。封这口佩剑,难道也有深意?”
    贾诩说道:
    “原因有二。其一,我本是在逃之人,骤然成为燕公麾下重臣,必须要有燕公信物;而张辽、徐晃二将,本是曹公旧部,更是认得这倚天剑的。其二,合肥军将,大多是燕公旧人,我一个新近归顺之人成为统帅,难免有人不服,军令不齐,也是兵家大忌。”
    张绣明白了,点头说道:“所以燕公命先生持此剑,就好比是封疆大吏的节钺一般。”
    贾诩说道:“有这口剑在,就等于是借了燕公虎威,三军将士,莫敢不服。燕公思虑深远,胸襟宽大,让我不得不服啊。”
    张绣忽然笑道:“燕公未曾亲眼见过先生,也没有验证过先生的忠心,就敢以重任相托,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假如先生有投靠东吴之心,岂不糟糕。”
    贾诩大笑说道:“将军不了解燕公,难道还不了解我吗?以我观察,燕公、曹操和我,都是一类人。此行燕公虽然以令剑托付给我,但必有伏手以防万一。将军以为那名乔姓女将,作为燕公亲信,为何一同到了合肥?”
    张绣恍然大悟,点头称是。
    ……
    白晓文仍然令张郃在南郑屯守,另外加派侦骑,去川中探察情报,自己则是每日阅读天书。
    李淑仪等队友,听了白晓文在匣中的布置之后,都觉得不是很稳。
    李淑仪说道:“贾诩貌似不是忠臣吧,你把合肥大权交给他,合适吗?”
    白晓文笑道:“贾诩不会忠于任何人,万事只求自保为先。不过,他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准则底线的,比如跟随张绣时,就曾拒绝过曹操的招揽,说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弃之’。退一步说,就算他没有这一底线,在合肥一战上,我也可以放心用他。”
    停顿了一下,白晓文解释道:
    “先平马超,后破张鲁,这两次大战,已经让贾诩看清了我的谋略;再加上我已经占有中原,势力也是天下最强!以贾诩明哲保身的性格,只能选择我的阵营,绝不会舍大就小,去投奔孙吴。
    “这次派乔姐同去,主要是为了清查合肥城内,有没有觉醒者奸细潜入,毕竟我们面对的江东孙策,麾下是有顶级觉醒者切入的。
    “为了以防万一,我还给了乔姐一道亲笔诏命。假如贾诩真的靠不住,也足以反制。”
    忽然,白晓文得到了一个灵界规则提示:
    “绝策毒士贾诩选择你作为君主辅佐。贾诩的特殊技:绝策生效。”
    “绝策:被动,使用离间、收买、偷袭、伏击类型计策时,成功率提升25%;当上述类型的策略成功后,该场战役俘获(斩杀)敌人首领的几率额外提升25%。该效果仅在贾诩忠诚度高于80点时生效。”
    得到这一消息之后,白晓文晃了晃脑袋,笑着把信息共享给了队友。
    李淑仪:“贾诩是稀有首领啊,我还以为是荀彧那种级别的领主呢。这个增加计策成功率,是什么意思哦。”
    白晓文说道:“有两种理解。第一,是单纯运气型的成功率提升,比如我们用伏兵,恰好敌人的斥候没有侦察到。第二种理解,就是‘降智光环’,在对敌人用这些诡计时,敌人的智商自动下降25%……”
    李淑仪摇头说道:“第二种可能性也太扯了,我比较倾向于第一种理解。”
    白晓文笑着说道:“不管是哪一种,贾诩的加成也足够给力了,比给我加几点属性,要实用得多。”
    离间、收买、偷袭、伏击这些计策,都是常用的奇兵阴谋,和荀攸的奇策刚好相辅相成。
    白晓文如今已经是燕国公,需要他亲自上战场厮杀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增加几点属性,还不如增加魅力值、幸运值、计策成功率来得靠谱。
    贾诩没有领主级也很正常,主要是因为流传度。
    另一方面,贾诩不是王道谋士,走的是歪门邪道,所以在灵界三国位面的评价,肯定要比荀彧低。
    说到这里,白晓文忽然拍案说道:“不对。算算时间,张绣应该刚出武关,离合肥远着呢!贾诩这时候效忠于我,肯定是不听我的命令,提前打开了长匣!这孙贼……”
    李淑仪:“……得了吧你。”
    白晓文露出了笑容,说道:“接下来我们暂时没有其他事情,不如做回觉醒者的老本行,潜入西川,见证一下刘备和刘璋之间的大战,也好认一认刘备手下的大将,不然以后山河地理图都搜不出来。”
    其实刘备、关羽、张飞和赵云,白晓文都已经见过。但是军师庞统,新收服的黄忠、魏延,还没见过呢。
    “好啊,我跟你去。”李淑仪说道。
    塞西莉亚和韩旭也有点意动,不过却被无情拒绝了——理由很简单,白晓文还需要两人遮掩行迹,免得张郃发现燕国公失踪,那就麻烦了。
    如果有军情,可以先报到塞西莉亚这里,通过渡鸦信使联系即可。
    ……
    刘备攻取涪水关之后,长驱直入,兵锋指向雒城。
    刘璝等四将商议之后,留下刘璝、张任在城中固守,泠苞、邓贤两将,提兵向前,各设一座营寨,互为犄角,以拒刘备。
    黄忠、魏延立功心切,几乎上演了一波全武行。刘备于是派遣两将,各引一军,分别攻打两座营寨。
    虽说期间出现了一些波折,但最终的结果,还是攻取了两座营寨,阵斩邓贤,生擒泠苞。
    这一过程,白晓文和李淑仪都亲眼目睹。可惜两人根本没机会去偷袭杀死黄忠或者魏延,这两员领主级武将本身就很耐打,更别提还有亲信部将、麾下大军。
    刘备惯用仁德之法,当即命释放泠苞,然后进逼雒城。

第1331章 落凤坡
    在演义之中,泠苞在被放回之后,还曾经想挖开涪水,水淹刘备的前军,也就是黄忠、魏延的兵马。
    不过,现在时节不对,只是初春,涪水并不像演义之中那样湍急,这一水淹前军的策略,自然也是行不通的。
    祸兮福所倚,泠苞没了这次立功的机会,但也因此保住了小命在演义中,他请缨去挖开涪水,结果被刘备军早有准备,派黄忠魏延轮流巡视,然后再度生擒泠苞,这次就被斩首了。
    从泠苞、邓贤的营寨到雒城,有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
    刘备率军从大路直进,以黄忠为先锋,进逼雒城东门;而军师庞统,从小路进发,以魏延为先锋,进逼雒城西门。
    刘备对庞统说道:“我最近心神不宁,昨夜梦见一神人,以铁棒击我臂膀。要不然我和军师换一下,我走小路,军师走大路。”
    庞统笑道:“大路必然有敌军阻拦,黄忠为先锋,主公领关、赵二位将军接应便是。我走小路,最是隐秘。”笑声之中,却是剧烈咳嗽了起来。
    刘备叹息说道:“军师自从随我,不过半年光景,却早生华发,咳嗽不止。莫非天妒英才?”
    庞统咳嗽得差不多了,笑道:“主公勿忧,小小咳喘之疾,不足挂齿,还是取雒城要紧。”
    刘备想了想,说道:“我有二弟随军,足可当大路敌军。子龙随军师而行,务必要保护军师周全。”
    赵云应诺。
    刘备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