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第6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个儿子都有些担忧,照常和荀攸一起处理州郡事务。
不多时,便有人来报:“不好了!丞相兵败,在长垣城自杀身亡!袁熙带着十万兵马,径奔许都杀来!现在已经到了陈留。”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炸的曹丕等四人惊慌失色。
就连荀攸都有些难以相信,道:“主公已经击败袁绍,袁氏诸子内斗纷争,更不可能是主公的对手。为什么会败?而且败的这么惨烈?”
曹丕手指颤动:“假的,这消息一定是假的!是是袁熙又来偷袭许都了对不对?他故意放出的假消息,好动摇许都人心!”
那人跪地禀报道:“公子,军师,这是长垣残兵逃回,传来的消息啊!”
荀攸很快镇定心神,用缓和的语气说道:“你且不要激动,把那些败兵召过来,我问几个问题。”
很快,几名溃兵被引到了相府大堂。荀攸提问,问题很简略,比如曹操第几天到的安阳?有几天攻城?败退的时候,何人殿后?诸如此类。
很快,荀攸已经模拟出了大致的战况。他叹息一声说道:“公子请节哀。”
曹丕等人都语音发颤:“军师,难道父亲他真的”
荀攸沉重地点头:“主公用的是声东击西之计,诈言分兵,实际上去劫安阳城西的袁军营寨。不过,此计被敌人识破,在营寨之外设伏兵,我军因此战败。”
曹植说道:“父亲征战以来,也曾吃过败仗,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荀攸摇头说道:
“丞相之前败于吕布、张绣,却能够保全自身,乃至反败为胜,一方面是因为对方欠缺谋略,另一方面是主公身边有典韦这样的猛士保护。
“以臣下看来,袁熙用兵,实在是诡计多端,在击败主公之后,又连续诈了白河南大营、黎阳城,让主公没有可供休整的安身立足之地,就只能一退再退!就连虎卫将军许褚,都死在了乱军之中。
“袁熙又擅长千里奔袭,率领精骑疾追,在长垣城围住主公。到这个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曹丕四人大放悲声,曹冲哭得晕厥倒地。
荀攸赶紧劝道:“四位公子,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主公薨逝,河南各州危如累卵。为今之计,还是禀明夫人,尽快决定继承主公大业的人选才好。”
荀攸召集原丞相府属官,询问曹操的发妻卞夫人。
卞夫人自然也是悲痛交加,不必多说。在众人劝勉之下,她勉强收住悲声,说道:“我一介女流,不懂国家大事。各位都是亡夫的股肱之臣,不如商议之后,择一子立嗣。”
这次商议的速度很快,曹植虽然有少数几人支持,但“废长立幼,取祸之道”早已是众人的共识,所以曹丕还是以绝对优势,继承了曹操的兖州牧之位,兼管司、豫、雍等州。
然而曹丕还没来得及高兴,就有急报过来,袁熙大军已经进入颍川境内。并且,还派人送来了曹操的棺椁和遗命!
最让许都文武吃惊的是,来使还是一个熟人。
第1292章 河南!传檄而定
时间转到三个时辰之前。
白晓文已经带兵杀入颍川郡内。
不过,荀彧却是主动请缨:“主公不用兴师动众,在下愿携曹公棺椁遗命,前往许都,招降四位公子。”
白晓文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荀彧固然是一个极好的人选,而且白晓文也愿意相信荀彧。
但是,谁知道许都那帮人,怎么看荀彧?又怎么看待曹操的遗命?
万一把荀彧给剁了,白晓文得亏死荀彧给他带来的可不仅仅是全属性10的福利,更重要的是1点优先级!其余还有内政擅长、提高宜居度等等能力,都是可以长期见效的。
荀彧既然提了,白晓文有心不让他去,但又知道拗不过。
荀彧看到了白晓文脸上的担忧,说道:“主公不用担心。族侄荀攸,目前就在许都。况且还有主公义释曹公四子的义举在前,在下绝不至于遇到危险。”
白晓文握着荀彧的手说道:“令君若去,需要同意一条,让我攻下鄢陵关,兵围许都。”
荀彧摇头道:“主公又何必如此。”
白晓文笑了笑:“你我都有各自的坚持,我能为你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就算曹操的四子、旧部还有什么非分之想,那么兵围许都之日,他们这点幻想也应当破灭。”
荀彧垂手说道:“军机大事,自然是听凭主公裁决。在下护送曹公灵柩,先行一步。”
白晓文笑道:“我送你。”
丞相府大堂,临时搭建起了一座灵堂。
白晓文给曹操准备的棺材质量还是很好的,檀木质地,木料厚实,还有随葬的明珠数十颗,生前穿戴的铁甲也擦拭一新,只有倚天剑被白晓文自己留下了。
其实那柄倚天剑,也没什么用处,因为没有灵能粒子共鸣,白晓文挥舞起来,跟烧火棍差不多。
白晓文不能用,不意味着倚天剑没用,他可以赐给麾下的原住民武将啊。
如此宝剑,跟曹操一起埋葬了岂不可惜
曹丕等人,也没在意一把剑,他们看到曹操的尸首之后,灵堂中就响起了阵阵哭声。
荀攸带着其他丞相府属官,拱手问道:“令君此来何为?”
虽然两人是叔侄,但此时分属两个阵营,自然要公事公办,所以荀攸称其为“令君”,已经算是客气的称呼了。
荀彧道:“特来请各位,劝说曹丕公子遵从曹公遗命,投降我主。”
有一名丞相府属官讥讽道:“令君改换门庭,还有什么面目来劝降?”
荀彧默然,没有理会那名小吏,转而对荀攸说道:“如今战局已定,曹丕公子再无半点机会,相信你也能看得出来。负隅顽抗,只会让地府多一批枉死冤魂罢了,又有何益?”
曹丕披麻戴孝,忽然站起身,来到荀彧面前:
“荀令君,我知道你投降袁熙,乃是有隐情,是为了让袁熙放回我们四个兄弟!这一点,我绝不怪你。
“不过,我父亲刚被袁熙所杀,我就要屈膝投降,将基业全部让给仇人,天下人该怎么看我?我宁愿战死城头,也不能堕了父亲的威名!”
荀彧直视曹丕:“曹丕公子认为,曹公为什么在临死之前,留下这封遗命?”
曹丕垂头说道:“是为了保全我们曹氏满门。”
荀彧道:“公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曹公已经把统一天下的志向,托付给了他最大的敌人!曹公在世之日,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最大的愚蠢行径。望公子体察曹公之心,不要辜负他挥剑自刎的一片苦心!”
忽然,有探马来报,袁熙大军已经兵不血刃拿下鄢陵关,来到了许都城下。五万大军,已经把许都围住。
曹丕有些六神无主,看向荀攸。
荀攸何等聪明,已经看出了曹丕的动摇,便开口问荀彧道:“若是我主愿意归顺,袁公真能保全曹氏满门性命?”
荀彧斩钉截铁地说道:“在下愿以性命担保。”
荀攸目视曹丕:“袁熙此人,还是颇有仁义之风的,上次攻破许都,便履行承诺,放回了四位公子。主公,您意下如何?”
曹丕看着丞相府属官们的表情。
听到袁熙大军围困许都之后,丞相府属官一个个面露惊慌,脸上没有任何战意。
此时的许都,虽然有些粮食,但士卒短缺,根本无法守城上次袁熙可是用两万军就攻破了许都啊。
曹丕一缩脑袋:“此事还需与母亲、诸弟商议。”
荀攸道:“主公既然已经继承基业,凡事可自决之,何必再问他人。”
曹丕:“好吧,我愿意归顺朝廷。”
曹丕强调的是归顺朝廷,而不是归顺袁熙,也算是给自己找个台阶。
属官:“主公英明!”
曹丕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在说出归顺的话后,属官们好像都松了口气
白晓文有些焦虑地等待。
不多时,许都大门开启,城头一片白旗。
曹丕率领曹氏亲族、丞相府属官,捧着印绶、户籍册等等物品,出城献降!
“成功了!荀彧果真说到做到!”
白晓文压抑着胸中的兴奋,从怒爪背上下来,亲手扶起了曹丕。
看着这个在演义之中夺取了他袁熙的老婆甄宓,甚至最终称帝的曹丕,白晓文心中涌起了感慨。他笑着压下了这些思绪,带领大军入城,接管许都城防。
白晓文封曹丕为安乐乡侯,其余曹氏诸子,都封为亭侯。
四人的封地,设为兖州陈留,不过侯府却安置在了冀州魏郡。这样做,能够让曹氏诸子始终处于邺都的监视下,与封地分离,也能将曹氏死灰复燃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白晓文当然不能杀曹丕,除了道义因素外,还有现实因素。现在天下未定,诸侯并起,要是杀献降之人,以后征讨敌人,势必都奋力死战,绝不投降了。
在荀彧的建议之下,白晓文传檄xí河南各州,把曹操的遗命,连同天子诏命一同送出,命令各个州郡县城主官,入许都述职,限期三天。如果三天内不到,就视为违抗天子诏命和曹操遗命,将遭到大军征讨。
这果然是个好手段,各地州郡主官,纷纷入许都,表明归顺朝廷之意。
其的老熟人曾经在黄河孟津,半渡截击他的司隶校尉钟繇。
钟繇对忠于谁,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倾向,面见白晓文的时候,也丝毫没有担心害怕之色。
白晓文开玩笑道:“孟津之箭,何其多也?”
钟繇答道:“彼时恨少,此时恨多。”
白晓文哈哈大笑,随后正色说道:“公守司州,能解西顾之忧,更能充实人口,有大功于社稷。”他随后下令,让钟繇持节,继续镇守司州。
钟繇拱手说道:“此时司州还有一个难题,需要向主公禀明。”
第1293章 信任与猜疑
白晓文笑道:“是不是三辅之地,曹操之前的计划出现了偏差?”
饶是以钟繇的见识,仍被白晓文吓了一跳,心中暗忖,这位新老板,难道真有千里眼、顺风耳?
钟繇老老实实地回答:“正是。”
原本曹操采纳郭嘉的二虎竞食之计,以三辅之地向张鲁换粮,随后又向马腾换马匹,一女许两家,最终结果是张鲁先占了城池,马腾随后而来,也不肯放弃,攻打长安。
原本凭着长安城高墙厚,马腾的西凉铁骑,是打不下长安的。
但是偏偏就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
钟繇安插在三辅之地的耳目地位不高,只报知了结果:马腾攻下了长安,抢占了三辅之地,张鲁大败,狼狈退回汉中。至于如何攻下的,却并不了解。
此战两家还结下了仇怨,据说张鲁使用了妖术咒法,咒得马腾卧病在床,连连呕血。
钟繇说道:“主公,马腾不足为虑,不过他还有几个儿侄,如马休、马铁、马岱等等,都是一时之俊杰;尤其是长子马超,骁勇善战,西凉羌人称其为神威天将军,不可小视。此人占了三辅,对于潼关是一个很严重的威胁。”
白晓文点头说道:“我军刚夺取河南,还需要一段时间稳定局势,不宜妄动刀兵。不过,马腾既然被咒法所伤,马超必定视张鲁为仇敌,短时间内不会进犯潼关。此外,潼关我也会加派大将固守。”
在钟繇告退之后,白晓文又重赏袁军将士,对于荀攸等一班许都降臣,都加以分封。
值得一提的是,荀攸也是个有特殊加成的谋士,不过不是给主公加成的,而是部队加成。
这一特殊技叫做“奇略”。
奇略:荀攸随军时,将对奇兵部队有额外攻击速度、移动速度加成,最高可达25。
白晓文看到荀攸的特殊技,就明白过来。曹操一直让荀攸随军,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战,让荀攸守许都,大概也是因为没了荀彧,无人可用了吧。
白晓文便封荀攸为军师祭酒,随军参赞军机。
哪怕当一个吉祥物摆在大营里面,只要对奇兵部队的加成生效就够了。再说荀攸的智计,也不比郭嘉差。
至于被俘的曹营良将张辽等人,白晓文让荀彧回冀州的时候,拿着曹操的遗命绝笔书信,进行劝降。
白晓文还是蛮有把握的。因为现在是群雄割据的早期,曹操得到这些良将的时间还很短暂,忠诚度并不像三国后期那么夸张。
就比如张辽,是吕布死后,归顺曹操,时间是公元198年,距今只有一年;徐晃是197年曹操迎驾的时候归顺的,距今只有两年。
两名领主级武将的官职也不高,白晓文又有天子大义的名分,两将很有可能投降。
当然,除了张辽、徐晃,还有于禁、乐进这两个稀有首领级的武将,荀彧都会一起招降。
而在荀彧返回冀州的路上,还专门去了一趟顿丘。
顿丘地势较高,曹仁、曹洪等人,率领一支残兵,在土丘上固守。
曹仁虽然知道了曹操死亡、遗命要求投降的消息,但坚持不降,应该是抱着玉石俱焚的想法,追随曹操于地下。
荀彧和曹仁相见之后,只用了一句话,就改变了曹仁又臭又硬的态度。
“将军不以自身为念,难道四位公子的安危,也不管不问吗?”
曹仁微微变色,躬身说道:“请令君指教。”
荀彧道:“主公已经封曹丕公子等人为侯,对于降臣来说,已经是恩遇之至,但谁又能保证一直如此?若将军能归顺效力,在主公帐下立功,那么四位公子就一定能够保全了。”
曹仁迟疑说道:“但恐袁熙不能容我。”
荀彧摇头:“主公已经有令,曹氏旧部,大到州郡刺史,小到县城掾吏,全部留用;其中优异者另加擢升。有此一条,足见他有容人之量,和袁本初完全不同。”
曹仁于是引军投降。
白晓文得到曹仁、曹洪之后颇为喜悦。曹氏宗族,还是有很多稀有首领级武将的,曹仁、曹洪,以及尚未崭露头角的曹纯,都是如此。
曹仁的特殊技是守城,曹洪的特殊技是护主。
至于曹纯,虽然现在还没有特殊技,只是一个普通首领,但白晓文却知道他是一支潜力股,将来可以招募一个新的特殊兵种虎豹骑!
所以,白晓文作出了决定,封曹仁为镇西将军,率军把守潼关;然后封曹洪为骑都尉,宿卫的安全;曹纯也封为都尉,成为白晓文的直属部将。
这一决定,让很多人都有疑惑,认为白晓文处置有些欠妥。
董昭认为,这些人都是曹氏余党,心中难免怀有不平之意,不应如此重用。
让曹仁守潼关,万一和西凉串通,给曹操报仇,司州局面很有可能瞬间崩坏。
更严重的是让曹洪宿卫中军,简直就是送报仇的机会给曹洪啊。
白晓文说道:
“现在河南各州,虽然已经臣服,但尚未稳固,军民官吏,心中都有疑虑。我要是再对他们心存怀疑,就更容易受人挑拨,导致横生祸乱。只有表现出信任的态度,才能收拢河南各州人心。曹仁等将军,我是知道的,素重忠义,绝不是背信叛国之人。”
荀彧对于白晓文的宽容大度,佩服之极,直言道:“主公胆识,天下少有。”他心里还有一句没说,即便是曹操,也没有白晓文这种胆略。
其实白晓文是不怕的。
曹仁等人,本来都打算死了,因为荀彧的劝导,为了曹操后嗣能够延续才投降。有曹丕等人在手里,曹仁即便是死,也是不会背叛的。
至于曹洪宿卫中军,看上去很危险,实际上也是稳如泰山。
作为觉醒者,白晓文要是能被曹洪给暗算了,那才叫笑话。
荀彧回到冀州之后,去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