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进化之眼 >

第593章

进化之眼-第593章

小说: 进化之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曹操说“无用之三辅”,并不是随口说的。
    郭嘉又说道:“在交割之前,我们还可以把三辅之地的人口,强行迁徙至司州,充实司州人口。”
    强行让民众迁徙,历史中的曹操就干过这种事,在他攻取汉中之后,见到汉中人口繁盛,便强令迁徙至关中地区(也就是三辅),重新让长安地区变得兴盛起来。
    郭嘉要求迁徙三辅之地的人口,既是对曹氏集团有利,又考虑到了三辅之地的百姓。
    按照他的谋划,三辅之地未来一段时间必然陷入战乱,反倒不如司州和平稳定。
    宗族之中,曹仁出列道:“马腾倒还行,但是张鲁,不过是个守成之人,如何敢和西凉兵争夺城池?见到马腾,必然退缩。若是按照郭军师的计策,我们就等于拱手把三辅之地让给了西凉,反而将自己的腹背暴露在西凉铁骑之下。”
    郭嘉、戏志才笑而不语。
    程昱见到曹操采纳了郭嘉的计策,自然是尽力帮助曹操完善:
    “不然,我们可以先和张鲁交易,换得粮食,再和马腾交易。等到马腾来时,张鲁已经占了关隘;长安城高墙厚,足以据守,张鲁又有粮有民,必然不会轻易舍弃。”
    曹仁听懂了,点头表示再无异议。
    曹操看着郭嘉,又看了看自己左边的一个空位,叹道:
    “奉孝的二虎竞食之计,堪称绝妙,让我想到了当初平吕布、刘备和袁术时,献出二虎竞食、驱虎吞狼之计的荀彧。假使荀彧在,必会和奉孝之计略同!我原本还痛惜失去了荀彧,但有了奉孝,就足以填补这一空缺了。”
    郭嘉躬身说道:“主公信重,臣下必殚精竭虑以报。”
    曹操猛然起身:“就依奉孝之计行事。我先遣一支先锋军,渡河攻黎阳;等到汉中交易的粮草到时,我自统大军北进。谁愿做先锋?”
    一时间,厅中众将,如张辽、李典、曹仁、夏侯惇等等,纷纷出面请战。
    忽然听到一个声音说道:
    “各位将军且慢!要为兄弟报仇,怎能少得了我?父亲,儿愿为先锋,誓要将袁熙之头,献于阶下。”
    众人视之,说话的是四公子曹熊。
    曹熊在官渡之战中,亲自斩了袁绍,功劳极大,所以在军中的威望,已经迅速攀升,就连很多大将都对他颇为钦佩。
    见到曹熊出列请战,众人倒也不觉得突兀,毕竟人家有这个实力,而且已经证明过自己了。
    曹操颔首笑道:
    “袁本初有子袁熙,我有子曹熊,足以匹敌!不过,熊儿你尚未统领过大军,资历不足。我命你叔父夏侯惇为先锋正印官,带张辽、许褚、徐晃和你四员猛将为副,并力攻取黎阳!你需要谨慎听从你叔父的军令,须知军法无情,若是触犯,我也救不了你!你还愿意去吗?”
    曹熊大声说道:“儿愿往!”
    “好,真吾家千里驹也!”
    曹操大笑,亲自走到了曹熊面前,握着他的手说道,“你做先锋,你的四个兄弟,除了冲儿年龄太小,留在许都之外,其余三人都会随中军而行。我要以此战,观看你们四人的文韬武略!不论是建言献策,还是战场杀敌,所建功勋,都会记在为父心中。”

第1273章 形势陡转!袁谭凉凉
    天晴了,雨停了,曹熊(理查德)觉得自己又行了。
    曹操把仇算在了袁熙头上,这对曹熊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虽然理查德和阿伯塔私下里议论,觉得曹操未必就真的放下了猜疑,但是接下来,作为先锋军副将进攻河北,本身就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若是曹操对己方动手,那么就只能放手大杀曹操麾下大将,赚取宝箱收益补偿损失。
    现在进攻冀州袁熙,可以杀袁氏大将,有宝箱拿,还有己方的声望拿,何乐而不为?
    尤其是还能给袁熙添堵,损人又利己,简直太棒了。
    阿伯塔也同意作为副将进攻河北,只是提醒理查德要多长一个心眼,留神友军——也就是曹氏集团的大将,免得被闷了。
    虽说阿伯塔是一个利益至上者,但能在不影响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让敌对阵营的觉醒者袁熙吃瘪,他自是乐见其成。
    在领命之后,夏侯惇调集两万大军,从疲困的河南各州郡府库!袁熙捆着我们,出了魏郡,来到巨鹿郡境内后,才把小人放回。”
    袁谭脸色煞白。
    侦查骑兵小心翼翼地说道“主公,袁熙还有一个口信,让我带给您。”
    “讲。”袁谭有气无力地挥手。
    侦查骑兵咳嗽了一声,用“袁熙”的语气说道“兄长,之前说让尊号给你,可惜天子不允许。弟唯恐兄长责怪我失信,所以亲至巨鹿,向兄长解释清楚虽然大司马之位无法相让,但此前所封的前将军之尊位,仍然有效。望兄长审时度势,倒戈卸甲,仍不失封侯之位,到时国安民乐,还能全兄弟情义,岂不美哉?”
    袁谭听得怒气填胸“无信无义之徒,我与你势不两立!”
    郭图怪问那名侦查骑兵“你为何背的下这许多文字?”
    侦查奇兵有点害羞地低头“袁熙对我们几十个被抓的兄弟说了,谁能第一个背出,就放谁回去。小人年幼时认过一些字,所以背得快。”
    进化之眼

第1274章 破巨鹿
    袁谭挥手让那名侦查骑兵下去,苦着脸问道:“诸公,现在大势已去,袁熙很快就会提兵赶来。该怎么办?”
    一个个文臣武将,也蹙眉苦脸,没有办法。
    这种形势下,即便是顶级谋士在场,也无力回天,更不用说郭图、王修这种二流的谋士了。
    郭图心中惴惴不安,道:“主公,现在青州是回不去了。不如趁着袁熙大军尚未围城,弃城北逃,夺取幽州!幽州乃是袁熙的兴兵发家之地,他带领的两万幽州兵,一直尚未归乡;幽州空虚,肯定无法挡住主公兵锋!”
    辛毗心中看不上郭图,说道:
    “不可,北上幽州是取死之道。大军攻城,必然不能迅速拔城;我方兵临城下之时,袁熙大军已经到了我军腹背,如此两面受敌,我军必败无疑。
    “主公不如从袁熙之言,交出兵权,就安享前将军俸禄。这样既可以保全妻小,又不伤兄弟情义,使两军免刀兵之祸,何乐而不为呢?”
    袁谭怒道:“你是让我投降吗?”
    郭图道:“辛毗此言乱我军心,其罪当诛。如此看来,辛氏兄弟想要投靠袁熙之心,昭然若揭。否则长兄辛评,为何一夜之间失了青州?着实可疑!”
    袁谭怒气填胸,当即喝令左右,把辛毗拖出去斩首。
    别驾王修劝道:“主公勿要动怒。辛毗说这种话,也是出于形势所迫,想要为主公保全身家性命啊。郭图一力主战,乃是私心作祟。我听说郭图、逢纪在官渡时,一直在老主公面前,谗言迫害二公子袁熙。所以袁尚被收,逢纪便被斩首。揣度郭图之心,免不了兔死狐悲四个字。”
    袁谭仍是怒气不消,指着辛毗说道:“若非你兄长失了青州,我又怎么会落得如此境地?你还有脸在我面前劝降!今天要不是看在王别驾面上,必斩汝头!”
    辛毗羞惭而退。
    袁谭问王修:“以公之见,北上幽州究竟可不可行?”
    王修道:“在下听说,二公子袁熙深通兵法,有鬼神不测之机,最擅长千里奔袭;所到之处,攻必克,战必胜,威震黄河南北。主公若提兵去幽州,恐怕不到半途,就会被袁熙追上。以敌我的力量悬殊,我军恐怕难逃败亡一途。”
    袁谭听了更是心烦意乱。
    郭图见势不妙,又进言道:“主公,如今的河北并不太平,曹操失了天子,如何肯罢休?或早或晚,必然会进攻冀州。巨鹿城坚,主公可依托大军暂时屯守,等到天下有变,再做计较。”
    王修道:“主公与曹操有杀父之仇,本就应该与二公子同心协力,以拒曹操,怎能做出这种掣肘的事情来?”
    郭图的口才那是相当不错:“就算要投降,也要挑个好时机。现在袁熙兵临城下,仓促投降,必然得不到什么优待;等到袁熙和曹操打的难分难解之时,主公再以大义而投,岂不是赢得天下美名,而且袁熙给主公的待遇,必然十倍于当下。”
    王修还要再说,但袁谭已经被说动了。他挥手道:“郭军师所言不差。传令下去,各部严守城防。谁敢再提及投降之事,立斩不赦!”
    白晓文的十万大军,很快就到了巨鹿城下。
    见到袁谭没有投降之意,白晓文便命令全军,安营下寨,将巨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军摆开阵势,张郃、高览等武将请战。
    不过,量袁谭帐下那几个普通首领级的武将,哪里敢和张郃高览斗将?禁闭城门,任凭白晓文麾下军士如何叫阵,都坚守不出。
    这种缩头乌龟式的打法,倒还真的能够扬长避短。
    白晓文看到天色已晚,士卒远来疲乏,便下令埋锅造饭,休整一夜,再行进攻。
    谁知,夜半时分,有军士来报,拿住了一个细作。
    白晓文叫带上来。
    那人不是细作,而是城内有人,派来的使者,送上了一封书信。
    白晓文拆阅之后,传示众将:“袁谭麾下谋士辛毗,愿意作为内应,在四更时分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内。诸君之意如何?”
    此时,乔蕊、塞西莉亚和韩旭,还在青州城中。跟在白晓文身边的队友,只有李淑仪一个。
    李淑仪连升三级之后,已经是高级将领,有资格在帅帐之中议事。她说道:“是辛毗发来的书信啊?我还以为,是田氏的使者呢。”
    其他人都深以为然,巨鹿田氏,是巨鹿郡大族,族长正是田丰。所以,田氏正是袁熙大军的绝佳内应。
    白晓文笑道:“郭图素来忌惮田公,既然辅佐袁谭驻扎在巨鹿固守,又岂有不防之理?田氏一族,就算不被下狱,也肯定被严密监视,不可能有开门的机会。”
    张郃道:“辛毗虽然来信投诚,但主公也要防备袁谭使诈。”
    白晓文笑着说道:
    “张将军是良将,深通韬略,却不解人心。现在袁谭的想法,我已能够猜到:无非是固守城池,等待曹操攻我黎阳,在战局焦灼之际,再决定如何行动。所以这个时刻,他的心思必定保守,但求无过,不求有功,断无可能使出这种高风险的计策。”
    李淑仪在白晓文的队伍频道示意下,主动请缨:“主公不可轻身犯险,不如由末将领军,入城一探虚实!”
    白晓文点头说道:“好,就由李将军作为先锋,等探明之后,诸将再随我引大兵入城。”
    当下,白晓文命令军士准备妥当,四更时分,果然见到巨鹿城西门,白旗飘动,城门大开。
    准备已久的先锋部队,在李淑仪的率领下,直入巨鹿城,果然没有伏兵,畅通无阻。
    白晓文麾下大军,长驱直入。袁谭部下士卒,在反应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
    再加上这些士卒,都是青州兵,家小都在青州。青州陷落之后,兵士们都毫无战意。
    白晓文命焦触引一军,去田氏府邸保护;又传令诸军,降者不杀。青州军放下兵器、跪地请降者无数。
    乱军之中,袁谭被李淑仪生擒。到了天明,巨鹿城已经易主,白晓文得到了两三万青州降卒。

第1275章 势力之主,大一统主线!
    袁谭麾下的文臣部将,基本上都被擒获,只走了一个郭图。
    白晓文暗暗称奇。郭图逃跑的本事,真是有点厉害了。要不是李淑仪见过郭图,确认这货不是觉醒者,白晓文真的会以为郭图是觉醒者切入进来的。
    张郃、高览虽然深恨郭图,但这个结果他们也能接受,毕竟郭图这一跑,等于是放弃了一切,成了一个逃犯。
    白晓文也不是非杀郭图不可。
    很快,袁谭被捆缚着来到了白晓文面前。
    考验功力的时候到了。
    白晓文起身,亲自为袁谭松绑,叹道:“一家兄弟,何以至此!”
    袁谭低头说道:“谭有眼无珠,冒犯大司马虎威,望乞恕罪。”
    白晓文道:“诗经有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今国贼未除,家仇未报,我等需团结一致,扫平曹贼。落得这一局面,我也不忍看到。”
    袁谭纵是铁石心肠,也有所感动,或者说不敢不感动。他流泪说道:“是愚兄受人挑拨之过。”
    白晓文随后说道:“兄长已经被朝廷封为前将军。今后就和三弟一起,留在我身边,参赞军务。我等兄弟同心协力,才能击败曹操,让父亲九泉之下得以瞑目。”
    袁谭想不到他还能保留前将军的尊位,感动得单膝跪地拜谢。
    白晓文让开了正面,道:“兄长这一拜,是拜的天子。”
    开玩笑,他可不能接受袁谭的跪拜,毕竟还不是皇帝呢。要是大喇喇地接受袁谭的大礼,虽然说未必有太严重的影响,但始终会让部下文武觉得不舒服——毕竟是个孝悌观念浓重的时代,白晓文的根基还不算深。
    对于袁谭、袁尚,白晓文早已经有了主意。这两个表面兄弟,肯定是不能外放的。
    如果在邺都圈禁起来,难免被人说凉薄;再加上两人在冀州也有一定的根基,一旦白晓文出征在外,有心人把两兄弟放出来,就是祸乱的根苗。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削去两人的兵权,让他们随军,做有名无实的前将军、右将军好了。只要不离开白晓文的监控范围,两人就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白晓文帐下的文武将官,除非傻子才会去和袁谭、袁尚结交。
    真要有这种傻子,白晓文也不介意杀鸡儆猴。两个亲兄弟不能杀,旁人还不能杀?
    如此一来,两兄弟在军中被孤立,就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白晓文得胜之后,亲自去巨鹿田氏一趟,赐予金银珠宝、婢仆田宅,以示恩宠。
    在率军返回邺都的路上,白晓文终于得到了等待许久的提示信息:
    “你已成为袁氏阵营唯一领袖;袁氏阵营在三国位面世界,具备重要的影响力。”
    “你取得了位面世界大一统的资格。”
    “你获得了特殊权限:制定国策。”
    “制定国策:你可以自由制定阵营发展的计划。你制定的发展计划越宏大,对阵营总体实力提升越高,就越容易触发【大一统主线任务】。”
    很明显,大一统主线任务,是一个专有名词。
    白晓文眯起眼睛,查询了一下:“大一统主线任务,和普通的主线任务有什么不同?”
    灵界规则提示:“大一统主线任务,目标在于促成位面大一统,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a:只能由阵营唯一领袖触发,且触发难度逐级递增。
    “b:每一个大一统主线任务,都会为你带来30天的自由探索时间。
    “c:提前完成一个大一统任务,剩余时间将自动添加至下一个大一统主线任务的时限之内。”
    在发完这几条信息之后,灵界规则提示信息又传来消息:
    “你的主线任务2:河朔立威,已完成并强制提交。”
    “你目前拥有的自由探索时间为:12天4小时51分57秒。”
    “请在自由探索时间耗尽之前,使用‘制定国策’权限,触发大一统主线任务!”
    白晓文明白了过来,现在拥有的12天自由探索,是前两个主线任务省下来的时间。
    接下来,灵界规则不会给他普通的主线任务了。因为他已经成为势力之主,需要自己给自己定目标!
    如果定的目标很小,就不会触发大一统主线任务。
    但要是定的太大,在探索时间内无法完成,同样不行。
    白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