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我乃路易十四 >

第337章

我乃路易十四-第337章

小说: 我乃路易十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有这样的待遇,那时候他们有多狼狈,多恼怒,现在就有多快乐。
  放在平时,这种欢庆活动必然会有奥尔良公爵这个大宝宝的一份,但他现在正忙于处理亨利埃塔的身后事,还有大郡主的婚事,根本无法脱身,只在晚餐的时候痛快地喝了好几大杯葡萄酒。
  “少喝点吧。”路易说:“接下来我们只会越来越忙。”
  奥尔良公爵用责备的眼神瞥了兄长一眼:“这时候就别提这种扫兴的事儿了,陛下。”他感慨地说:“约克公爵竟然都没有提出去见亨利埃塔最后一面。”
  “有血缘关系并不意味着必须感情深厚。”国王说。
  “您让蒂雷纳子爵打造的北荷兰…格罗宁根与弗里斯兰一线一定会让查理二世感到惊喜。”奥尔良公爵喃喃道,“如果亨利埃塔知道,一定会感到高兴的。”
  “不,”路易摇头:“她虽然说自己是个法国人,但事实上,她仍然有一部分顽固地属于英国,只是她无法选择,就索性自欺欺人了。”他拿过奥尔良公爵身前的杯子,握在手里:“你说,如果大郡主真的嫁去了西班牙,生下了孩子,那个孩子还是应当属于哈布斯堡,而不是波旁吧。”
  “这当然。”
  “这样,西班牙就会变成哈布斯堡与波旁的战场,就像是威廉三世曾经被英国人与荷兰人争夺教导权那样,若是如此,你觉得最大的受益者会是谁?”
  “英国人。”奥尔良公爵叹着气,“英国人自从失去了在欧罗巴的最后一块土地,他们就致力让整个大陆陷入混乱。”
  “不然的话,他们又如何对抗他们的敌人,”路易看向窗外:“无论是哈布斯堡,还是波旁,又或是别的谁,任何人想要成为欧罗巴的霸主,英国都会不惜一切地阻止,因为……一旦欧罗巴重新凝聚在一起,那么英国也不过是个资源匮乏的孤岛而已。”
  “您想吗,”奥尔良公爵低声问道:“您想要成为凯撒吗,想要成为罗马的皇帝吗?”
  “凯撒受了二十三刀。”路易说:“当人们跪在你脚下的时候,想要做的可不单是求告或是感谢。”他微微一笑:“我暂时不能回答你,弟弟。”他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
  “事情总有那么多,时间流逝又是那样的快……菲利普,谁也不能预料到明天的事情,不过我们至少可以做好准备。”
  ……
  “结束了,殿下。”以拉略说:“您可以出来了。”
  利奥波德一世的长女,哈布斯堡的公主安东尼娅从祈祷室里走了出来。
  她的申诉将会在救主诞生日前得到教皇的允许,经过一系列复杂繁琐的手续后,他们正好可以在之后的复活斋期间为这桩受诅咒而不得不解除的婚约举行大弥撒来赎买当事人的罪过——因为这件事情已经经过了利奥波德一世与路易十四的手,罗马教会也没有拒绝的权力。
  但对于西班牙的保王党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他们受不了自己的祖国与人民就像是摆在砧板上的肉那样被法国与奥地利争夺,无论是奥地利的腓力还是法国的夏尔,他们都不想接受。卡洛斯二世那个看似健康的儿子就成了他们的救世主,而跑到罗马揭穿了这个骗局,同时对西班牙王太后与国王卡洛斯二世的死亡有着一部分责任的安东尼娅就成了他们迁怒与拖延时间的目标。
  但路易十四将安东尼娅交给以拉略,可不是一时兴起或是随心所欲。
  以拉略对路易十四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相处并不愉快——因为过去的经历,以拉略对位高权重的人都不怎么信任——但路易十四,以拉略只能说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如果他还是保持着原来的态度,就连他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
  他也是来到罗马后,才发现也不是不能理解巴拉斯——对一个教士来说,梵蒂冈确实是地上天国,法国国王有两千万子民,教皇却有十倍于此的信徒,他们的钱财就如同河流的分支,每日汹涌不绝地流入圣彼得的领地,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权力与威势——这还是经过宗教改革之后的教会。
  就连他也不由得想,如果教会能够回到最鼎盛的时候,作为教皇的大臣,红衣的亲王,一个主教握有多大的权柄?
  有国王的支持,一个教士,尤其是他原本就是一个意大利人,在罗马立稳脚跟并不难,以拉略以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披上了紫红色的大主教袍子,也许再过几年,他就能身着红衣——隐约中他能感觉到,国王对他的期许不仅于此——只要路易十四,他的支持者能够继续胜利下去,或者说,哪怕不是完全的胜利,只要保持现有的位置,以拉略想要更进一步,几步都不会是妄想。
  有了这样的想法,以拉略当然不会如巴拉斯那样甘心情愿地做一枚棋子,他要做的是执棋的人。
  数年经营,他在罗马已经有了不小的势力,绝妙的地方在于,教士们觉得他是他们这边的,宗教裁判所也这么觉得,他在两者之间娴熟地走着钢丝,不断地将他认为可用的人收揽到麾下——不过如安东尼娅这样的关键之人,他还是会亲自出手的。
  安东尼娅迟疑着,以拉略面容秀丽,在年轻的时候还显得有点阴柔,年长后就显得愈发温和可亲了,在罗马,谁不说以拉略主教是个慈悲宽容的好人?但安东尼娅不是一般的妇人,她见过死人,见过被凌虐的人,能辨别鲜血与发酵的死血的味道,看得出血凝结或是渗透进衣料后留下的特殊颜色和质感……
  以拉略身着主教便服,也就是说,在黑色的长袍外系着紫红色的腰带,小圆帽和鞋子也都是这个颜色,还有披肩的缀边……这种颜色,又是在用蜡烛照亮的晚上,按理说是很难分辨他身上是不是沾染了危险的颜色与味道——但安东尼娅就嗅到了,那种她时常在卡洛斯二世和他的行刑手……不,应该说,这种感觉更近似于那些宗教裁判所的教士,他们不管之前才做了怎样可怕的事情,神情与姿态都是这样轻松自若的……
  “别怕,”以拉略柔声道:“只是一些扑火的飞蛾罢了。”
  他想起这位殿下正是遇到了那样的事情才逃到罗马来,祈求路易十四的庇护的——托莱多宗教裁判所的教士虽然与他不来自于同一个里世界,但他们接受的训练与教导还是同一根源——来自于早期的罗马教会,他们有相像的地方一点也不奇怪。
  “您应该知道吧,”以拉略略微后退一步,“刀子并不可怕,要看它们被握在谁手里,我的主人是路易十四——您既然愿意向他求告,那么就应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轻轻摩擦了下戴着手套的手:“他不是个圣人,但他确实有着许多赘余的感情与底线——您不是他会去伤害的人,所以,请相信他,也相信他派来的我。”
  “我保证您看到的都是干干净净的。殿下,睁开眼睛,尽管大胆地往前走吧。”
  安东尼娅感到了一阵轻微的羞惭,她深深吸了口气,如以拉略说得那样,大步往外走去。
  外面果然如以拉略所说,干干净净,什么都没留下。
  ……
  几乎与此同时,在罗马郊外的圣迦尔女修道院,一个修女的门被轻盈地打开,一个人影闪了进去。
  “小德兰姐妹,”那个人俯视着和衣躺在小床上的修女,声音嘶哑:“还是应该称您——克里斯蒂娜女士,又或是——女王陛下?”


第四百四十一章 开战之前——罗马…克里斯蒂娜
  小德兰修女,原先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女士,几乎已经快要被人遗忘的人,又一次出现在了法国。
  她离开法国的时候,凡尔赛尚未完工,她居住在卢浮宫,后来是枫丹白露,即便如此,巴黎的繁荣依然让她深深地叹息……因为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与之相比简直就是一座色彩暗淡的普通村镇。如今,她站在凡尔赛里,涌上心头的更不知道该说是愤怒,还是庆幸,又或是一点无从查找来由的喜悦。
  她的国家与人民抛弃了她,但她必须承认,他们做得对,那位大公主只要能够为瑞典带去法国的十分之一,她就不愧为瑞典王后,也不算辜负了卡尔十一世对她的深情款款——她是知道卡尔十一世为王后在“王后岛”上建造了一座专属于她的王宫的。
  路易十四也在看着这位曾经的女王,现在的修女。
  他第一次见到克里斯蒂娜的时候,她退下王座不久,骄傲而狂妄,甚至在他的一再提醒下,依然坚持在枫丹白露宫处死了出卖她的侍从。
  枫丹白露是法国国王的领地,城堡,也就是说,从克里斯蒂娜开始,所有人都是被他盛情款待的客人,就算克里斯蒂娜要惩戒叛逆,也应该在回到瑞典后,而不是不顾法国国王的颜面,杀死他的客人之一,这是对国王与“宾客法”的挑衅。
  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路易十四彻底抽回了对克里斯蒂娜的支持——身为女性与对天主教的倾向,原本就是这位年轻女王的两大弱点,让她在很多方面处于劣势,不过这种情况也有利于法国设法收拢瑞典,所以说,路易十四原本是想要与她结盟的,但短短几天,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位女士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说,无法看懂局势,认为自己无需控制——她不适合成为一个统治者。
  路易十四立即与克里斯蒂娜的表嫂,也就是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的母亲达成了协议,对瑞典王太后来说,克里斯蒂娜女士一直是她与孩子的心头大患——谁都知道,她的丈夫是卡尔九世的外孙,克里斯蒂娜才是卡尔九世的孙子,更别提他们是在三十年战争的时候才从德国回到瑞典的,被瑞典人视作外国人也不奇怪。
  卡尔十世即位后又经常在外面打仗,并不常在斯德哥尔摩,瑞典人对他十分陌生,他去见上帝的时候,卡尔十一世也只有五岁,那时候已经有人叫出,应该让退位的女王重新回到瑞典,而克里斯蒂娜也说出类似于如果卡尔十一世不能做一个合格的国王,她要重回王座的话来,并且付诸于实行——开始周游各国寻求支持。
  法国国王不在这时候落井下石,已经足够卡尔十一世与其母亲感念的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公主开始议婚的时候,瑞典拿出的诚意是最足的。
  但对克里斯蒂娜来说,这就是不折不扣的背叛与欺骗了。
  更别说,这里卡尔十一世与大公主伊丽莎白的婚事一定,这边路易十四就让米莱狄夫人为被软禁在罗马的克里斯蒂娜女士送去了修女的头巾。
  长达十多年的囚禁生活让克里斯蒂娜完全失去了原先的颜色,就像是被岁月灼烤过的玫瑰花,憔悴,单薄,空洞,只有那双眼睛还残留着一点属于女王的光芒,哦,对了,还有一刀刺穿了“意外访客”的胆魄与身手。
  被很多人遗忘了的克里斯蒂娜女士又被一些人想了起来,毕竟法国国王的弱点实在不多,在大战将临的时候,让瑞典陷入内乱显然也是一个好主意,针对原先的西班牙王后安东尼娅的刺杀,不过是他们放出的烟幕弹,在法国国王在罗马的人手正在忙于保护这位前王后的时候,他们就去找了瑞典的前女王。
  他们说的很动听,听起来也很有实行的余地,作为在位的统治者,总会被一部分人厌恶与不满,也有些人会有意乘着暴乱与政变谋取攀升的机会,克里斯蒂娜在位的时候,虽然有不少反对者,但也有很多支持者,尤其是那些被她拔擢到贵族阶层的平民,“他们时刻记得您。”那些人这样说,竭力劝说克里斯蒂娜和他们回去瑞典,他们甚至说,只要克里斯蒂娜愿意,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将会是她的庇护人。
  克里斯蒂娜倒记得这位皇帝陛下,当初卡尔十世才是他的被庇护人,毕竟卡尔十世的父亲是普法尔茨…茨魏布吕肯公爵的子嗣。
  她假意顺从,在对方疏于防备的时候,给了身边的人——也是他们之中发号施令的人一刀——她很清楚,在一群人中,身份最尊贵的人突然倒下,生死不明,其他人一定会先想着救护他而不是抓捕逃走的人,至少也会混乱一阵子。她猜得不错,她和那个人并肩坐在马车上的时候,从修女的长袍下拔出的刀子刺入了头目的腰侧——克里斯蒂娜虽然没有上过战场,她的父亲却是把她当做一个儿子教导的,她知道腰侧是一个相当致命的地方——没有骨头的妨碍,肌肉单薄,刺伤后引起的剧痛会让人叫都叫不出来。
  然后她迅速地跳下马车,穿入了黑暗的街巷。
  这些人的话她听了不是不心动,但在修道院的十年里,她也不是没有思考过,米莱狄夫人的话虽然残忍但也很实际,她都五十多岁了,不可能再有孩子,没有继承人的结果是不是她从卡尔十一世这里夺来的王位依然要还给他和他的后人?而且就算她还能坐在王位上很多年,她要怎么应对路易十四的怒火?
  路易十四谋取西班牙王位的计划可能失败,但瑞典怎么能对上拥有十五万甚至更多常备军的法国?
  瑞典也是父亲留给她的瑞典,她失去了它,但不意味着她就愿意为了一己之私看着它成为两大势力倾轧下的牺牲品。
  让她感到惊讶的是,没有忘记她的人居然还有那位米莱狄夫人,她居然早就守候在修道院外,在那群人正在忙于救援他们的大人,以及追捕克里斯蒂娜女士的时候,他们反被路易十四的人一举擒获——虽然这种说法会让罗马教会感到气恼不已,不过现在的罗马已经不是克雷基先生担任大使的时候了(就是罗马热闹滚滚一章的男主角),这里到处都布满了法国人的势力,从商人,到教士,再到骑士以及官员都有。
  克里斯蒂娜对米莱狄夫人还是有些熟悉的,这位法国国王的秘密情人经常前来修道院探望或说是监视她,她需要什么都可以和米莱狄夫人说,这让她的修道院生活不至于艰难无趣。
  米莱狄夫人带着国王的命令——国王说,如果克里斯蒂娜听从了那些叛乱者的唆使,那么她将要接受的惩罚就与那些人一样;但如果她反抗或是逃跑了,哪怕未遂,米莱狄夫人可以听听她的请求,看看她对国王有什么要求。
  克里斯蒂娜沉默了一会后,就说,她想要觐见法国国王。
  ……
  克里斯蒂娜第一次见到路易十四的时候,她是个成熟果敢的贵妇人,而路易十四还是一个少年。
  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路易十四已经完全脱去了稚气,现在的他如同一头威严的雄狮,令人无法直视,而克里斯蒂娜呢,十年来的幽禁生活让她迅速地老去,虽然因为体型瘦削而没有露出多少老态,也只在眼角唇边有着细细的纹路,但那头银白色的短发似乎正在不断地述说着她的不甘与苦难。
  她的行为已经表明她不会再成为卡尔十一世的威胁,路易也不会对一个曾经的统治者咄咄逼人,他们对视了一会后,路易说:“有件事情我也是刚知道,不过我想我可以告诉您……女士,我的外孙,您侄孙已经出生了。”
  克里斯蒂娜露出了恍惚的神情,一瞬间她甚至不理解路易在说什么,但下一刻她就想起来了,路易十四的女儿大公主伊丽莎白现在正是瑞典王后,路易十四的外孙,她的侄孙可不就是瑞典王太子吗?
  “也许我该说声恭喜……”她说。
  “我们可以同样感受这份喜悦,”路易十四说:“既然我们成为了毋庸置疑的亲眷,克里斯蒂娜女士,现在我愿意给您一份恩典,您可以告诉我,您想要用怎样的方式度过之后的三十年或是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