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我乃路易十四 >

第207章

我乃路易十四-第207章

小说: 我乃路易十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丈夫与妻子年龄差在十几岁上就不说了,他难道还要小路易到了三十岁才结婚?到时候一定会有人怀疑小路易在男性能力上有问题,也许还会多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譬如奥尔良公爵的儿子,十几年后他正值婚龄,路易不会怀疑菲利普,但就怕有心人从中生事。
  这样下来,能够被选择的竟然只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大公腓特烈的幼女,另一个则是葡萄牙国王佩德罗二世的长女。
  这两者都有缺憾,勃兰登堡大公腓特烈在法国与荷兰的战争中,旗帜鲜明地站在哈布斯堡这边,同时他也是曾经的奥兰治亲王,现在的威廉三世,一个徒有虚名的乌德勒支大公的姑父——威廉三世是在尘埃落定后才被放出伦敦塔,回到荷兰的,可以想象那时候他有多狼狈,绝大多数荷兰人都相信他将荷兰人出卖给了英国人,换来了乌德勒支,他先祖的荣誉都因此蒙上了耻辱的灰尘,但威廉三世不愧为是奥兰治的后人,他顽强地坚持了下来,将乌德勒支管理的井井有条的同时,还不忘搜罗那些愿意相信和帮助他的人,勃兰登堡大公腓特烈在这方面给了他很多帮助。
  这样的行为不免给法兰西的荷兰总督蒂雷纳子爵带去了一些麻烦,但他终究也是莫里斯·奥兰治的外甥,也有着奥兰治家族的血,他战功赫赫,也得到了一部分荷兰人的支持。
  路易并未想过处理掉威廉三世,他还需要威廉三世成为英国与法国在荷兰的缓冲,但这不是说,他就完全不在意勃兰登堡大公的行为了。
  而且霍亨索伦曾经是哈布斯堡的臣属,普鲁士则是波兰的附庸,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平起平坐,波兰的路德维希一世甚至曾经在阶下为臣的路易十四可不愿意给将来的法兰西国王挑选这么一位王后。
  至于葡萄牙国王佩德罗二世呢,也有问题。
  葡萄牙王室始于勃艮第,勃艮第的亨利之子娶了卡斯蒂利亚(尚未合并之前的西班牙的一部分)国王的私生女为妻子,获得了葡萄牙作为伯爵领地,在1139年独立,但后来哈布斯堡曾经在1580年借由联姻得到了葡萄牙,但又在1640年重新被若昂四世夺回,这位若昂四世又是谁呢?他是最后一位勃艮第王朝的葡萄牙国王的私生子。
  即便不论这个,现在的佩德罗二世又类似于曾经的英王亨利八世,甚至比亨利八世还要令人忌惮,因为亨利八世的兄长确实是遇到了不幸,但佩德罗二世的兄长确实是被他软禁的——他现在也只是一个摄政王,虽然迫不及待地与曾经的嫂子结了婚,单在69年生下的这位伊莎贝拉公主实在是……身份尴尬。
  就算现在的葡萄牙王后萨伏伊公爵之女已经以前夫阿方索六世无能解除了婚约,但这位公主还是不免被人有意忽视,据说她出生在一个偏僻的修道院而非王宫,王后对她十分冷漠,摄政王也对她不闻不问,路易真怀疑这是不是葡萄牙人的一个阴谋?但就使臣送来的画像来看,这位摄政王又诚意十足——路易的意思是,这幅画像极尽美化之事,看上去甚至不像是个四岁女童——至少画像上的孩童应该与大郡主年龄相仿。
  除了这个之外,萨伏伊公爵甚至亲自来到了巴黎,为自己的外孙女说项,萨伏伊的领地分别占据了法国、神圣罗马帝国与亚平宁半岛的一部分,虽然小但十分重要,虽然这个萨伏伊公爵的头衔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但从姿态和言语上,这位公爵几乎已经愿意承诺与法兰西签订秘密合约。
  这样,国王的天平就不得不向那位伊莎贝拉公主倾斜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阿方索六世之死
  辛特拉宫位于葡萄牙都城里斯本的北郊,这是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之地,十四世纪的时候葡萄牙国王约翰一世在这里建造了行宫,贵族们也大多在这里有自己的宅邸,不过近几年来,已经很少有人到那里避暑,不为别的,只因为葡萄牙名义上的国王阿方索六世就被软禁在这座行宫里,虽然人们都说他是在这里“养病”。
  佩德罗二世的使者在一座丘陵上勒马驻足,注视了那座行宫很久,就像是要穿透那厚厚的城墙看见里面的人,他的视线中有轻蔑,也有无奈和怜悯,过了好几分钟,他才一提马缰,疾驰而下。
  经过重重关卡与验看后,使者终于来到了阿方索六世的面前,在这个时代,病人的房间从来就是密不透风并且阴暗潮湿的,即便点着昂贵的香料,那股子混杂着陈脂与腐肉般的恶臭还是如同液体或是固体那样在房间里堆积,使者压低了自己的声音,尽可能缓慢地代为转达了佩德罗二世的问候与——真实的来意。
  他说完就走了,甚至没有等待帷幔中的阿方索六世垂问或是回答,应该说,他的使命就在于此,若是画蛇添足,反而会让他受到责备——因为佩德罗二世也不需要得到一个回答,不,他所需要的回答不是用舌头和喉咙讲出来的。
  守候在床边的仆人无法阻止使者的离去,他虽然忠诚,但和他的主人一般,无论宫内宫外都没有任何权力,只一听到阿方索六世的喘息声,他就连忙拉起帷幔,摇曳的烛光照亮了锦缎深处犹如地狱般的一幕——那是一堆滚动的脂肪,从被称之为嘴巴的缝隙里酝酿与吞吐着酸臭的气息,同时,连着上方的另一道缝隙——鼻子,它还在不断地流出浓稠的白色,灰色或是黄绿色的液体。
  仆人见惯不惊,抽出一旁的法国毛巾——这是从加来商人那里买来的新货,因为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毛圈而格外厚实,吸水性好并且柔软,以往需要十来条亚麻布巾才能擦干净的脸现在只用一条就能擦干净。
  只是今天他随手将毛巾丢在地上的时候,微微一顿——上面有血。
  他连忙掰开国王的嘴检查,发现陛下只是咬伤了舌头,他定了定心:“我去给您拿瓶药水。”他说。
  那团肉猛烈地颤抖了一下,发出几个音节,仆人听懂了只有几个人能够听懂的意思,国王是在说,不要药水。
  他站在床边,十分难过,因为他知道阿方索六世不要药水不是因为他没有感到痛,而是受到了威胁。佩德罗二世的口信没什么可质疑或是责备的地方,他只是简单地告诉兄长,自己与曾经的嫂子结婚后,生下的女儿伊莎贝拉很有可能成为法兰西的王太子妃,记住,是很有可能,他的口信中没有提到最大的妨碍是什么,但谁都知道,伊莎贝拉公主最大的劣势就是她虽然是摄政王与王妃的女儿,但如果只是摄政王的女儿,那么她就没有资格成为现今欧罗巴大陆上最强大国家的王太子妃。
  谁都知道,摄政王只是在等着阿方索六世死去,因为他不愿意担上弑杀兄长与国王的罪名,但阿方索六世——虽然他三岁就出现了偏瘫的症状,之后的十几年里一直由他的母亲代为管理朝政,当然,这位王太后缺少政治天分,心胸狭隘。卡特琳娜公主,也就是阿方索六世的妹妹嫁到英格兰的时候,带走了葡萄牙的两处殖民地锡兰与孟买,已经让葡萄牙宫廷里的大臣与贵族很不高兴。而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葡萄牙在与荷兰,与西班牙的战争中都一再失利,这位王太后就更是成了葡萄牙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这样的局势下,年轻而勇敢的麦略尔伯爵毅然决然地发动了政变,在62年的时候推翻了王太后的统治,以他为首的葡萄牙政府与军队顿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不但连续打退了西班牙的进攻,更是就此让葡萄牙在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出来。
  极具讽刺意义的,麦略尔伯爵获得的胜利,被冠在了甚至无法独立行走的阿方索六世身上,他被称之为“胜利王”。
  这位“胜利王”不曾有一天掌握过权力,先是王太后,再是麦略尔伯爵,因为无法运动,以及不加限制的饮食,他的身躯愈发肥胖,又因为没有接受过任何正统的教育,所以就连正常地和人交流也不能,但不知道是不幸,还是幸运,他居然有个十分聪慧的头脑与坚韧的意志,哪怕只有仆人的唠唠叨叨,他也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了解他的人都说,他并不是如西班牙的卡洛斯二世那样,只是一头狂暴的野兽。
  也许是有着这样的考量,在百般权衡下,麦略尔伯爵为他选择了萨伏伊公爵之女,这种选择一开始没人反对,现在的葡萄牙属于布拉干萨王朝,这个王朝,如上所述,并不正统,所以哈布斯堡一直在质疑他们的合法性,所以他们不可能从哈布斯堡体系中选择新妇,而萨伏伊公爵的女儿,妙就妙在虽然论父系,她是哈布斯堡的臣女,但论母系,她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的远亲。
  但麦略尔伯爵就算是将灵魂卖给了魔鬼,也没想到这位公爵之女是个怎样雷厉风行而又果断凶狠的人物,这位公爵之女只和阿方索六世过了一夜,就确定了后者没有生育能力,不能让她有孩子,她就当机立断地与国王分房,三个月后,她就突然离开王宫,来到里斯本大主教的面前,请求他宣布自己与阿方索六世的婚约无效。
  与这个雷霆般的消息同时抵达麦略尔伯爵面前的是佩德罗二世的支持者与他们的士兵,这位为葡萄牙立下了无数功勋的伯爵大人也只得黯然退场,之后的事情无需多说,佩德罗二世成为了摄政王,而后与萨伏伊公爵之女结婚,伊莎贝尔公主就是在第二年的年初降生的,所以从法律上来说,她是合法的,但从正统性上来说,她只能算是亲王之女,过分点说,若是今后发生了什么意外,阿方索六世复辟,她可能只是一个叛国贼的女儿。
  所以虽然佩德罗二世表现的非常热切,但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还在犹豫不决的原因,佩德罗二世的使者带来的口信,也就是一封催命书,他依然如同一个伪君子一般,仿佛只是来告诉自己的兄长这个重要的好消息,但最重要的,还是希望阿方索六世自己去死。
  阿方索六世会甘愿去死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他从三岁起就卧床不起,双腿萎缩,身躯臃肿,他永远记得自己的母亲,父亲和弟弟是怎么看他的。萨伏伊的公爵之女曾经是他的希望,她也确实是个勇敢的女士——即便面对这么一个丑陋的躯体,她也尝试过,阿方索六世永远感激她的尝试,但她的勇敢也体现在她的背叛上——葡萄牙的贵族们最终倒戈或是选择中立,正是因为王后公开了阿方索六世没有生育能力的秘密。
  就像是路易十四在和大臣们商讨大郡主与卡洛斯二世的婚事时,卡洛斯二世再愚蠢,再残暴,再丑陋与扭曲都没关系,但一确定他没有生育能力,大臣们立刻坚决地站在国王一边,因为一个随时会被宣布无效的婚约根本没有必要讨论下去——人类的婚姻原本就是为了繁衍而存在的。
  阿方索六世成为了所有人的弃子,他先是被迅速地送往了亚速尔群岛,而后又被带到了辛特拉,也许是佩德罗二世觉得,还是把他放在身边比较安心——他是一个高贵的囚徒,永远离开了他的大臣与军队,身边只有仆人,前来问候他的只有海鸟和松鼠,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坚决地要活下去——就算是为了嘲弄他的弟弟佩德罗二世,佩德罗二世想要干干净净地登上王座,不可能!
  为了这个,阿方索六世可以忍耐任何痛苦与折磨,没什么,他早就习惯了,他已经坚持了三十年,大可继续坚持三十年,也许佩德罗二世还会死在他前头,这么一想,阿方索六世都要笑出声来。
  他觉得自己能做到,尤其是现在,他的身体状况甚至要比以往的几年都好。卧床不起的人最怕的就是身体起了脓疮——那些和床单紧密相贴的部分,据说脓疮溃烂,人会发热,就会死了。所以仆人每天都要为他擦拭和用药,一开始的时候他的医生沿袭传统,给他放血,灌肠和涂抹药膏,这些药膏有时有用,有时没用,不过自从仆人秘密找来了法国的医生,他们现在改用烈酒和一种紫红色的药水为阿方索六世擦拭身体,这种药水可以内服,也可以外敷,效果出色,刚才仆人说要给他拿的就是这种药水。
  但现在阿方索六世不敢相信他们了,他担心仆人端来的会是一瓶毒药,之后的几天,他一直只允许他们给他外敷药水。甚至忍耐着只用白煮的鸡蛋和牛肉,撒上一点盐,不喝酒,只喝清水——这种行为与其说是为了防备有人刺杀他,倒不如说是在向所有期望着他去死的人宣战,不,他绝对不会去死!
  于是,那些曾经在他的生命中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大臣和贵族们又都出现了,他们看似都是来殷勤问候的,事实上却用眼神和微妙的身体语言来催促阿方索六世——您应该回归天主的怀抱了,人世间已经不再有您的位置,您应当为了葡萄牙牺牲,他们用无声的语言这样说道,就连亲自为他洗礼的里斯本大主教也是如此,他甚至带来了圣油,不顾阿方索的反抗与仆人的喊叫,给他提前做了临终圣事。
  阿方索六世固然没有佩德罗二世那样健康,但他的生命力还是十分顽强的,他喷了大主教一身臭烘烘的口水。
  然后第二天,麦略尔伯爵来了。
  这位伯爵先生如今已年逾不惑,但在阿方索六世的记忆中,他一直要比同龄人更强壮敏锐,他虽然一手遮天,但对国王陛下依然保有着足够的尊敬与爱戴,在他掌握朝政的时候,他经常来拜访阿方索六世,有时候也会提起一些重要的政事,阿方索六世说起那种别人无法听懂的语言时,他也会耐心地听下去,直到阿方索六世感到疲倦为止。
  现在回想起来,他掌权的那几年,反而是阿方索六世最愉快的时候。
  麦略尔伯爵一走进房间,就看到了两点浮现在黑暗中的光亮,仿佛一瞬间,他就回到了1665年的时候,那时的他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发誓要为自己的国王与国家奉献终生,他这么说的时候,阿方索六世也是这么看着他的——那双眼睛,今天也在闪闪发亮。
  他慢慢地走到床前的椅子前,坐下,而后一言不发。
  那双眼睛慢慢地黯淡了下去。
  在圣母升天节前的一个礼拜,王太后也来了,她一直不喜欢这个孩子,因为他幼年时就成了一个不堪用的废物,她以为自己会说出许多残忍的话,但她一看到阿方索六世,就抬起手蒙住了面孔,哭了起来。
  最后来访的人,出乎意料,是年幼的伊莎贝拉公主,她怕得都不敢直视床上的阿方索六世,在乳母的催促下,她一点一点儿地靠近床边,跪在阿方索六世的身前,求他赐福于她。
  阿方索六世看着她,他应该憎恨她的,她是耻辱的证明,是两个叛贼的结晶,是罪人的报应,但——那是个很小,很小,很小的女孩,在她的脸上他能看到自己的弟弟,也能看到自己的妻子,他知道她的身份是如何地尴尬——她的父亲一日没有登基,她就一日无法拥有一门称心的婚事,不,更大的可能,她连出嫁的机会都不会有,因为她孩子的血统也会遭到质疑……布拉干萨王朝原本就有很多被人诟病的地方,那些位高权重的人为何要选择这样一个人来做自己的妻子,徒增隐患呢?
  伊莎贝拉公主在那里跪了不知道多久,她只知道对她一向冷漠的母亲对她说,这是她唯一拧转自己命运的机会。
  直到她浑身僵硬,她才感觉到一样沉重而又宽厚的东西落在了她的头顶,几秒钟后,她的乳母上前来抱走了她,她在乳母的肩膀上看过去,只能看到在阴影里的一团朦胧的白影,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