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路易十四-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爵与奥尔良公爵,“待会儿我要去见一些人,”路易说:“你帮我照看一下卢西。”
菲利普公爵让微笑继续留在自己的脸上:“好的,哥哥,我们也许可以去湖边走走。”
“别去招惹天鹅。”路易吩咐说。
……
王弟和科隆纳公爵才告退,房间的轻松气氛也像是缭绕在银盘上的甜蜜气息那样迅速地消失了,路易在邦唐的帮助下换上了他最华美与繁琐的一套服饰,国王的胸前挂着项链,手上戴着戒指,长长的卷发披泻在因为有着过多的金银线刺绣而厚重的犹如板甲的外套上,他活动双脚,银鞋跟在地上铿锵作响。
在对阿姆斯特丹,也就是对荷兰的最后一战之前,国王还有一场艰难的战役要打。
在十七世纪的欧罗巴,有件事情是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的,那就是没有那个国家能够单纯地以国家力量发动一场战争,直白地说,就是如路易十四这样,将国库,自己的私产,王弟与王太后的所有资产,诸侯的收入,以及所有能够收取的税金加在一起,来发动一场如对佛兰德尔,或是荷兰的战争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时,按照传统与客观条件,即便路易十四在夺取了佛兰德尔之后,立即实行了严苛的军管制度,从佛兰德尔的躯体上抽血,极大地缓解了十二万人的消耗,却依然要向国内与国外的商人与银行家借贷——也就是发行战争债券。
战争债券,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那时候古罗马军团中的士兵需要自己配备武器与盔甲,他们就经常先向商人借贷,购置自己需要的东西,然后用自己在战争中掠夺到的战利品还贷,后来随着古罗马军团的逐渐私有化,军团的统帅要为自己的士兵配备军械与保证补给,于是这样的行为就愈发普遍与大规模起来了。
而荷兰之所以能够成为欧罗巴的财富集中地,也是因为荷兰人将金融信贷业务首先应用在了他们的武装力量上,就如之前描述过的,荷兰人的海军战无不胜,是因为荷兰的商人有此需要,战船一样是他们的商品,每支舰队需要养护与扩增的时候,商人们就购买债券予以支持,他们的回报就是战船护航与劫掠所得,还有战败者的赔偿与赎金,以及殖民地与奴隶。
路易十四要在今晚面见的人,就是一直以来,不断并且大量地购买债券,让他得以连续发动这两场战争的商人。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商人之中居然还有荷兰人,他们对于这种等同于叛国的行为毫不愧疚,姿态十分从容,甚至称得上傲慢,路易知道他们在私下里会说,荷兰的陆军虽然败给了法国人,但这位伟大的太阳王一样要向荷兰人借贷,而且哪怕是法国国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也一样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在这个时代,这种想法可以得到不少人的理解,毕竟,在很多人的心里,国家的概念完全不如后世那样清晰,若说信仰,若说理念,他们可以为之献出财产甚至生命,但国家……这也是因为此时有很多地方、地区甚至公国都在不断地变换所有人。譬如说,若是路易十四能够达成所愿,那么一半的荷兰将来就是法国的一个大省。
“哦,好邦唐,”路易抬起手遮住脸:“把蜡烛拿远一点,太刺眼了。这件外套上镶了多少钻石?我觉得我可以穿着它去为我的士兵们照亮。”
“您是太阳王嘛。”邦唐煞有其事地说道,“我觉得你在讽刺我。”路易说,邦唐点点头:“你的智慧犹如圣奥古斯丁。”
“那位睿智的圣人命运多舛,”路易紧了紧领巾:“我只是一个希望能够一路平顺的俗人。”
……
虽然说是接见,商人们是没有资格直接与国王交谈的,他们被允许觐见国王,更像是为了求取一个切实的承诺与保证,毕竟法国的胜利近在眼前,而路易则要求他们继续追加投资,他的十二万大军就像是一只饥肠辘辘的野兽,如果路易不能让它吃饱,它就能反噬国王,商人们无不面有难色,为了这场战争,他们已经投下了近千万里弗尔的钱财,虽然这可以说是必须的投入,但他们的库房也快干涸了。
没想到的是,第一个站出来的竟然是荷兰商人,“伯爵先生,”他说,一边小心地从垂下的眼睛后窥视国王在烛光下愈发耀眼的衣角,单单这一件外套,可能就在百万里弗尔左右,不算国王佩戴的珠宝,也足以偿还这几个月的利息,只是虽然这位国王并没有其他君王的拖延毛病,但他得知道——“先生,”他重复了一遍:“若是可能,我们能够知道您们为什么还需要这样庞大的一笔支出吗?”他谨慎地说:“据我所知,您们的军队战无不胜,阿姆斯特丹的大门即将向您打开,若是辉煌的凯撒,可敬的太阳王想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凯旋式,我们可以为您奉献上十成十足的诚意,只要您说,先生,我们就去做。”
“陛下无需这些虚名,”卢瓦斯侯爵代国王回答说:“他需要的是诸位的诚意。”他停顿了一下,“不必担忧你们的投资,国王愿意增加一分利息来安抚你们无谓的不安,而战争结束之后,”他说:“在这里的每个人,都能获得一份皇家特许状——”这句话方才落下,商人们便骚动了起来,或许有人无法理解特许状是什么,那么这里有个比较清晰的例子,那就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就是在荷兰议会颁布的特许状下成长为现在的庞然大物的,它可以让你垄断某种商品的买卖,或是一条航道,也可能是一座城市的自治权……等等,也许法国国王还不至于慷慨到那个程度,但一个君王手中的权力,即便让渡出很小的一部分,也足以让他们改换门庭,甚至成为一个显赫姓氏的源头。
荷兰商人退回到商人的行列中,他们交头接耳地小声谈论着,路易向卢瓦斯侯爵点点头,他在这场谈判中已经起到了应当起的作用,他一起身,那些商人们就立刻鞠躬行礼,直到门扉开启又关上,他们才重新焦灼地计算与考量起来,荷兰商人一直犹豫不决,因为推举他做代表的那些商人,是想要让他请求法国国王降低荷兰商船,商品的关税的——自从路易十四对荷兰宣战,就一口气将荷兰的商品与商船的关税提到了百分之三十,这种疯狂的举动让荷兰商人们叫苦不迭,在这样的高关税下,他们的买卖根本无法继续下去,荷兰的大门确实快要对路易十四打开了,法国的大门却还在对荷兰人紧闭着,也就是在那么一瞬间,一个念头滑过这个商人的脑海——也许让法国夺得荷兰也不是一件坏事。
这样的念头就像是坠入艾瑟尔湖的一枚石子,很快就不见了,商人们在几分钟过后就做出了决定,愿意为国王的战争追加投资,只是债券的面额与数量,还有偿还的日期与利息都要重新谈过,卢瓦斯侯爵将这件事情交给了下属,去见国王回报结果,他被允许进入国王卧室的时候颇为受宠若惊,因为路易十四在这方面很像是清教徒——他并不喜欢时时刻刻都被大臣和贵族们簇拥着。
国王这时候早就换下了那件沉甸甸的外套,套着柔软的天鹅绒袍子,冬天就快要到来了,房间里的壁炉烈火熊熊,火光令得房间里的每个面孔都在不定的明暗中徘徊,卢瓦斯侯爵说出答案的时候,虽然无法端详国王的脸,却听到了一声轻轻的喟叹。
第二百三十五章 阿姆斯特丹!(2)
没人知道路易也快要到极限了,无论是躯体,精神还是财政上的压力,对荷兰的战争开启的太快,与对佛兰德尔的战争连接的过于紧密,但路易在看过有关于荷兰的情报后就意识到,如果他想到得到荷兰,就还有这么一个机会了——荷兰看似强大,内部却已经腐朽不堪,推崇奥兰治,也就是君主制度的橙带党与坚持议会制度的共和党人相持不下,甚至不惜以国家与人民做赌注,而他夺取佛兰德尔的行为已经惊醒了很多人,若是奥兰治的后人,威廉三世与荷兰首相约翰·德·维特升起了警惕心,从而在法兰西的威胁下相互妥协与联合,事情就要变得可笑起来了。
为了能够将这场战阵催化成法兰西的胜利,路易十四可以说是已经押上了最后一枚筹码——他不但向王太后,王弟与蒙庞西埃女公爵借贷,也向国内的诸侯与商人借贷,甚至提高了关税与军役税,最后一种税赋是直接针对平民的,如果有可能,路易并不想走到这一步,而后就是各种秘密契约,只有少数人知道,路易甚至抵押了枫丹白露宫——这个消息若是传出去,必然举国震荡,甚至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后果不堪设想,但世界上没有那种秘密是可以永远维持下去的,除非这个秘密无关紧要,这也是为什么路易必须尽快夺取荷兰的缘故。
幸而他麾下的孔代亲王,蒂雷纳子爵,卢森堡公爵等将领也相当支持国王的想法,他们也认为,放弃那些小城和态度暧昧的地区(如泽兰),暂时不设驻军,将主要军力全都集中在以阿姆斯特丹为首的格罗宁根、弗里斯兰、乌得勒支与南北荷兰五省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就像猎人捕猎一头巨熊那样,过多地将力气耗费在巨熊厚重的毛皮或是粗壮但不致命的躯体上根本就是一个愚蠢的错误,唯有直接将子弹或是匕首刺入巨熊的咽喉或是心脏才能够一举解决所有的后患。
阿姆斯特丹就是荷兰的心脏,这是荷兰的最后一战,也可以说是路易十四对外的第一战或是最后一战——那些没有料想到法国军队会如此迅烈凶猛,荷兰的内部竟然会相互倾轧到这个地步的国家,正在匆忙地招募士兵,聚拢军队,他们和路易十四都在争取时间,如果路易十四没能在其他国家插手这场战争之前得到阿姆斯特丹,那么他们就会悍然举兵,逼迫路易十四让出之前获得的所有胜利果实,至少也是一大部分;若是路易抢先一步,成为荷兰之主的话,那么他们再想要介入就要以另外一种温和的方式来了……他们能够从路易这里得到的东西,也要看路易是不是愿意给。
路易今天甚至不敢向本国的商人继续借贷,今天来的商人不是英国人,就是意大利人,或是荷兰人,而国王向他们借取的最后一笔贷款,也是用在最后一战上的——商人们取走了厚厚一叠的债券,送来的是真金白银,这些英镑、荷兰盾与弗罗林,被装在箱子里,抵达纳尔登城的时候,拉拽马车的夏尔马的蹄子都在不断地颤抖——这种四蹄粗壮的马匹从来就是运货的一把好手,但它们也大概没有拉过这样“贵重”的货物。
这些箱子被国王的税务官检验过后,直接被送往纳尔登前方的一座小城,这座小城在阿姆斯特丹的下方,叫做默伊登,说起来也有趣,默伊登既不是被攻打下来的,也不是主动开城奉上钥匙的,而是几个士兵,连同他们的士官在探查战场情况后迷了路,看到城墙和门就走上去问路,结果他们等待了几分钟后,城门打开,市长捧着钥匙走出来了,原来他们以为法国人已经打过来了,作为一座小城,他们看看还不足百人的雇佣军,觉得还是不要麻烦彼此了——士官也被下了一跳,不过他是凡尔赛人,负责教导他们的军官有提到过这样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理,于是士官马上派出了一个士兵去报信,这个士兵在半路上就遇到了沃邦上尉,虽然只是一座小城,沃邦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他一边让那个士兵继续去给蒂雷纳子爵报信,一边带着他的连队,大约三百人左右,进入了默伊登。
他们到的不可谓不快,不及时,因为默伊登的人已经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们正策划着在宴席上杀了这几个愚蠢到在敌人的领地上迷路的傻瓜呢——沃邦的到来打破了他们的幻想,他们立刻就重新变得温顺起来了——不过他们还想设法迷惑住沃邦上尉,但这位塞巴蒂斯安上尉有着一颗钢铁般的心脏,能够让它动摇的只有国王与战争,等蒂雷纳子爵的使者连夜骑马赶到,才知道沃邦掌握住了城市里的几个重要人物,并让他们写信给距离他们不远的镜像城市,维斯普的市长和议员们,要求他们也如默伊登一般向法国国王投降。
这里就要提到纳尔登与阿姆斯特丹之间的地形了,在纳尔登与阿姆斯特丹之间,是一片如同女人腰肢一般的狭窄地带,而维斯普与默伊登就恰好在腰胯两侧,他们之间的平原地带恰好可以满足路易的驻兵要求——当然,就算路易十四没有将军力全都投注在阿姆斯特丹一战上(实在是没有那么大的战场),这里的士兵也达到了三万人之巨,这个数量的士兵可不是如纳尔登这样的小城可以接纳得了的,因为一个误会而投降的默伊登,还有被它陷害了的维斯普,正好与纳尔登形成了一个拉长的三角形,三个城市正好可以满足国王的军队所需。
而这个三角形里的士兵们,正如同国王之剑,指向了只有十法里之遥的阿姆斯特丹。
……
路易十四难得地在睡前服用了巫师的药水,保证自己能够得到一个安静无梦的夜晚,醒来的时候,他精神奕奕,目光明亮,今天他没有穿着接见商人时的华服,而是选择了一套虽然也是皇室蓝色,但样式与他钦定的军装十分相似的外套,只是他的帽子上缀着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根鸵鸟羽毛,它不但长,而且蓬松,待在国王头顶就像是国王拖带了一条闪光的云雾。
沃邦上尉依照“传统”,为国王建造了一座高台,高台上架设着巨大的白色帐篷,垂挂着太阳王与法兰西的旗帜,国王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高台之下,在看到一个人被大臣与将领们簇拥着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顿时爆发出一阵响亮的高呼!
国王只做了一个手势,他们就安静了下来,这样的威势不由得让旁观的商人感到一阵深重的寒意,他们在与卢瓦斯侯爵讨价还价的时候,别说国王的权威,就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了,但现在,他们倒是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位君主的可怕,只要他一个示意,这些粗鲁的士兵就会扑上来把他们撕成拼凑不起来的碎片——路易十四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我的士兵们……”他说。
三万是个相当可怕的数字,就算是有沃邦的高台,单凭路易的喉咙与声带,就算他叫嚷到声嘶力竭,也只有不过百尺的士兵们能够听到他在说些什么,但既然路易敢在战地医院里用女巫,现在他也敢用巫师扩大自己的声音,保证每个人听到他的声音,士兵们感到惊讶,纷纷好奇地转头,当然他们什么都发觉不了,只能认为这是一种奇迹。
“我的士兵们,”路易问道:“你们拿到你们的面包了吗?”
没想到国王最先抛出的竟然会是这样一个问题,士兵们在错愕之余也不禁露出了微笑:“拿到了!”他们喊道,那是最好的白面包,加了糖和盐。
“肉呢?”
“拿到了。”
“葡萄酒呢?”
“也拿到了!”之后,还有士兵们在喊着:“万分感谢,我的陛下!”
“那么,今天,你们还能拿到另外一些亮闪闪的小东西。”路易说,而后一辆辆马车就从高台后,慢腾腾地转到阵列之间的通道里,虽然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但一些老道的士兵已经猜了出来——毕竟这些车辙深的都能放下一根手指,他们激动起来,不断地交头接耳,军官们飞快地打开箱子,里面果然都是亮闪闪的小东西,每个士兵都可以领取三个金弗罗林,或金磅,或金荷兰盾,十个银币,每分发一个人,军官就说:“国王感谢您为他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