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迎朝阙 >

第7章

迎朝阙-第7章

小说: 迎朝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宛蓉闻声加快脚步,生怕他跟了过来。傻里傻气的,谁是他妹妹!没走几步,见前头有间别致的雅园,看起来分外精致,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门前还站在太尉府的人,似乎那刘绍刚才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她正想过去瞧瞧,刘绍却一把拦住:“蓉儿妹妹不可。”
  见他面上一本正经,宛蓉心里也跟着打鼓,刚迈出的脚又收了回来,疑惑道:“有何不可?”
  刘绍低眉一笑,“此间是男子们玩乐闲聚的地方,妹妹去了怕是要污了眼睛。”
  “男子能玩,女子怎么不可以,我偏要进去。”宛蓉说着就要往里面走!
  刘绍急忙拦着,“太子和几位王爷正在里面,妹妹贸然闯进去,怕是冒犯了太子威严。”
  她心下一惊,“太子不待在宫中,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这里牡丹花虽好,也快要凋零了,再说皇宫里什么样的花没有,不至于是来这里赏花的吧。
  “蓉儿妹妹有所不知,太子平日里喜欢作画,每逢初八都要叫上一些舍客出门,今日碰巧来到了牡丹园,众人偶尔兴趣来了也会提上几句。”
  宛蓉瞧了瞧门前,难怪会有太尉府的人把手,再想想今天可不就是初八吗。迈出的左脚又收了回来,“看来你也是太子的座上宾了?”
  刘绍呵呵一笑,也不言语,拉着宛蓉的衣袖悄悄离开了。边走边道:“里面除了太子还有暮凉王和楚王,都是当今太后心尖上的人。尤其是太子,他可是你将来正经的姐夫。”
  宛蓉点点头,大姐姐要嫁入太子府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只是不知道这太子生的是什么模样,为人脾性怎样,将来大姐姐嫁过去又能不能顺心?此刻大姐姐也不知道她和太子也就隔了几步路的距离吧。她叹了口气,有些无精打采,诗也作不成,画也作不成,真是没意思。只得找了个凉亭小憩一会,这凉亭坐落在花丛里,四面围满了花,有些安静得出奇。离了人前的喧嚣,这会就连空气都显得愈发宁静。
  刘绍挨着宛蓉边上坐下,“为何蓉儿妹妹总不爱理我?”
  宛蓉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那日在我家后花园你为何一直盯着我?你可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刘绍哈哈一笑,“原来是为了这个,那日听见你们主仆对话,大病初愈的你,可不就是个活脱脱的病西施吗?所以我就情不自禁多看两眼,父亲说妹妹以后也是要嫁给我的。”
  “谁要嫁给你了,看你这呆头呆脑的样子。难道你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以后是什么状况还不知道呢。”
  他忙道:“妹妹可说不得这话。”
  见他说话没个正经,傻里傻气的和初次见面一样。宛蓉也不想再搭理他,只闭着眼睛歪头养神去了。
  大约刘绍在旁边也无所事事,见宛蓉不搭理他,只能看着花默默道:“瑾年花开独三季,倾城颜色冠芳颐,北风吹落花满地,陌上粉黛亦怜惜。”
  她虽闭着眼睛,耳朵里却是听得真真的。心里暗赞,这首赞美牡丹的诗作得不错,虽没有提及牡丹,却句句是牡丹,韵脚也压的不错。
  她和姐姐原本是要来和诗的,因为遇见薛氏一行便搁置了。此刻见刘绍张口既来的诗句也按捺不住想要试试。略微思索一会,心中便有了一首。
  “我也有一首,你可要听听。”
  “妹妹快说。”
  “梨花先雪别如斯,花相并蒂滕连枝。春来百花尽争时,独有牡丹占天姿。。”
  刘绍面露惊讶,点头赞道这首绝不输他刚才的那首,甚至比他作得还要好上几分。
  “春来百花尽争时,独有牡丹占天姿。”他细细品着这两句,面上满是惊艳之色。
  “太妙了,妹妹有大才。”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第12章 姹紫嫣红
  【二】
  看着他那憨态可掬的样子,宛蓉噗嗤笑出了声,心情也跟着好了些。
  两个人借着诗词一时间打开了话题,你来我往,竟是谁也不输谁。又对了几句后,刘绍却渐渐落了下风。
  等到燕绡来找宛蓉的时候,太阳已经到了正中午,她该回家去了。
  此时刘绍还意犹未尽,“时间过得也太快了些,不知不觉都这个时辰了。”
  “看不出来,你诗书倒是挺通。”
  “跟妹妹比起来,还是差了些。”
  “刚才你是有意让着我,若是拿出真本事未必会输给我。”
  刘绍只是笑笑,也不答话。
  临走的时候,宛蓉回头朝他挥了挥手,“刘绍哥哥,回见啦。”
  他怔了怔,大约是一时间不习惯宛蓉这么称呼他。只是没多久,便露出温暖的笑容,一口洁白的牙齿整齐干净,明朗的面容上满是欣喜,也冲宛蓉挥了挥手。
  “回见,蓉儿妹妹!”
  回去的路上,她思索着刚才的情景,刘绍虽说看起来有些玩世不恭不着调的样子,内里却不是个草包,墨水也喝了不少。性情开朗,心思细腻,也懂得谦让,心下对他先时的误会也消除了大半,仿佛也没有那么讨厌他了。
  五月十一是嘉禾公主定亲的日子,薛崇原为户部郎中,忠义候又是勋贵世家,再门当户对不过。
  如今两人正式定了亲,薛崇便不能在朝中担任要职,如今只是在部里挂个名,大多数时间赋闲在家中。
  皇上可谓是极为疼惜这个女儿,为彰显恩宠下旨大赦长安三天三夜,御赐了北郊行宫作为驸马府,那里是个难得的清凉居所,紧挨着便是柳家府邸。
  定亲当天,整个长安街道上被装点得琳琅满目,喜气洋洋,百姓们也沉醉于公主定亲的喜悦中。
  为着这个,陈怀泫一行原定五月初十回江南的计划便推迟了几天。宛蓉跟随父亲母亲前去祝贺,宛仪则被邀请去了嘉禾公主那里。
  这驸马府原本就是皇亲们纳凉所在地,所以看上去自有一股皇家威严。朱红的金漆大门前人来人往,送出迎进,好不热闹。驸马公主定亲,前来祝贺的人自然不在少数,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在大门口迎接往来的女眷。
  佟氏低声道:“这是忠义侯的夫人,切不可失了礼仪。”
  原来这就是薛崇的母亲,宛蓉上前见礼,“给薛夫人请安!”
  薛夫人忙上前迎道:“原来是陈夫人,有失远迎!”
  说话间又拉着宛蓉瞧,“这是宛容吧,早就听说陈大人夫妇带着孩子们来了长安,奈何今日才相见。”
  “是,这孩子一到长安就生了病,最近才好些。”
  “南北有些差异,怕是一时间无法适应,如今可好些了?”
  “多谢薛夫人关心,好多了。”
  “如今陈大人仕途正好,膝下女儿又这么乖巧,真是令人羡慕。”
  寒暄一阵后,便由着管事的婢女领至女眷大厅,陈怀泫则被男宾迎着往别处走了。
  院落里亭台楼阁到大厅的一应摆设皆是富丽堂皇,前来祝贺的人众多,夫人,公主,县郡,王妃,多的数都数不清。
  宛蓉照着佟氏的吩咐,一路上遇到的都按照礼仪叩拜。只是来来往往的士族贵人实在太多了,只觉得那姹紫嫣红,插满珠钗的脑袋晃得眼睛疼。
  她摸着酸软的膝盖,恨不得找个无人的地方好好休息一下。
  终于等到宴席开始,她趁佟氏跟人寒暄之际,悄悄溜了出去。
  虽说是夜晚时分,驸马府装扮得灯火通明,仿如白昼一般。宛蓉顺着廊下坐着,缴着手中的帕子。五月的天色清凉如水,这里没有了前头的吹吹打打和嘈杂,一下子安静不少。
  盛夏将至,此刻这廊下难得的夜幕就像冬季的寒温还没有尽数褪去一样,徒留几分清凉。
  天上繁星点点,月光如尘,偶尔飘散着几缕薄薄的云雾。她仰着头,捏着手中的帕子,欣赏着令人如痴如醉的月光,美轮美奂的和牡丹花一样好看。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大约歇了有一会,心中记挂着母亲找她,于是匆匆起身穿过走廊朝里间走去,丝毫没注意到身后何时多了两个身影。
  身穿浅蓝色华服的男子眉头舒展,朝旁边的侍卫道:“前头匆匆走过的绿衣女子是哪家的闺女?”
  那侍卫手握长剑,面容冷峻,顺着华服男子视线瞧了眼。只是那绿色身影走得太急太快,根本来不及观察就不见了踪影。
  况且今日薛府人员众多,光是穿绿色衣服的都数不胜数,现下只凭一个背影更是无从认起。拱手道;“属下这就去查。”
  那浅蓝男子挥手,“不必了。”
  今日他是前来贺喜的,这订婚宴自然不是他的主场,如若大肆宣扬,也不合时宜,日后慢慢寻吧,只是那一抹倩影当真是如月光般清静,实是佳人难得。
  等宛蓉回到宴席上时,佟氏大约没有注意到她的离开,正聚精会神和一位姓甄的夫人深聊,她悄悄松了口气放松不少,缴着手里的帕子也听听她们闲聊些什么。
  两人谈论的是御史台钟正大人府里的事情,那钟正是京官,为人正直,在长安上下口碑不错,只偏偏赶上家里有个不着调的老母亲和夫人,二人斗得水深火热。
  老母亲天天张罗着给儿子纳妾,凡是能气着媳妇的事也不管合不合适都做。
  媳妇呢天天琢磨着送老太太回西北老家,眼不见心不烦。
  二人你来我往,婆媳大战好不热闹,最后谁也没占着便宜,倒是有人借机参了钟正一本,说钟正罔顾人伦,不孝不仁。
  好在平日里和他关系好的人众多,在一众大臣的力挺下,圣上斥责了几句倒没有降罪。
  家中二人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悔不当初。
  佟氏听见好玩的地方忍不住笑笑,宛蓉也只得跟着众人傻笑,虽然也不知道笑什么。
  人群里忽然安静下来,只见一个身躯高大,相貌不错的人走进来。有人压低声音道:“这就是驸马薛崇。”宛蓉顺着众人目光看过去,大约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整个人看上去精神焕发,春风满面,喝了两杯酒便退出去了。
  宴会上臻王妃的妹妹叶氏也在,因上次荷包的恩情在里头。宛蓉左不好越过她去,于是上前问安。
  叶氏见是宛蓉,面上露出几分欣喜,拉着她寒暄几句,宛蓉都毕恭毕敬一一对答。末了,宴会结束后才跟着佟氏回府。
  她坐在马车中,回头看了眼灯火辉煌的驸马府,这订婚宴都如此气派,更不要说大婚时的情景了,也不知道将来又是什么境遇。
  天空阴雨延绵,一连下了数日的暴雨,回江南的日子也跟着又推迟了些。
  刘绍说看,就连老天爷也知道我的心思,帮我留着你呢。
  见他又说傻话,宛蓉也不搭理他,一个人坐在书桌前练字。
  近日陈怀泫不知道从哪寻回一位才高八斗的先生,学问高深不说,更是写得一手好字,下笔如行云流水一般轻快。写出来的字气魄恢宏,凛然大气,就是千万个人中也怕难以找出一个。
  宛蓉央求父亲将他聘作府里的老师教她写字,那先生也不推迟便留了下来。
  张先生说她的字缺乏韧性,看上去秀丽有余,笔劲不足。先前别人都是夸她写得不错,连她自己也沾沾自喜了。如今看完先生写的字,这才恍然大悟明白差在哪了。
  张先生叮嘱她临摹王羲之的帖,他让宛蓉描五百篇,实际上她已经悄悄临摹了一千篇,这几日吃饭手都不好使了,刘绍知道后特地送了一瓶活络筋骨油来。
  被宛蓉打趣道:“难道只有你家才有不成?我们虽是江南小户人家,疏通筋骨的药膏还是有的。”
  刘绍笑道:“妹妹家自然是有的,也都是好的。只不过我这瓶妹妹是没有得的,东西一样,心意哪能一样呢?”
  宛蓉见他呆呆地,竟说些傻里傻气的话,忍不住捏着毛笔莞尔一笑。
  “你这十日有八日都来我家,不用去国子监吗?”
  刘绍慵懒地面上挂在一抹明亮的笑容,像是得了什么便宜一样。摸着后脑勺转了个圈坐到椅子上,“国子监的师傅们忙着编年史,自然顾不上功课了,我们得了这机会也落得轻松自在。”
  她放下笔墨,捏了捏已经泛酸的手臂。“这就成了脱缰的野马,改明儿刘世伯要是问起你功课,难道你也要似这般懒散不成?”
  刘绍拿起桌上的金丝玉笛把玩着,左右瞧着。“父亲那我自然有应对的方法,只不过妹妹这只玉笛难得,一般玉笛都是十二孔,这把九孔倒是稀罕。”
  宛蓉绕过宽大的书桌,行至他身侧,顺着边上的椅子坐下,又喝了口茶。“你倒是识货,这是嘉禾公主送个大姐姐的,大姐姐又送给了我。”
  刘绍点点头,是了,这把九孔长笛像是藩邦贡品,一般这样的稀罕物只有皇亲国戚才会有。
  作者有话要说:
  诗词多少有点费头发,收藏嘿,谢谢小天使


第13章 市井长巷
  从刘绍手里取过长笛,她打量了下:“可惜我府上没有通音律的师傅,我又不懂音律,不然倒真想听一听这长笛的曼妙之处。”
  刘绍想了想一拍大腿,“这个容易,妹妹交给我就是。在长安城东边有个庙街,庙街中间有个畅音阁,那里有个姓何的馆主是个有名的乐师,最擅古筝和长笛。这两日也可带妹妹去瞧一瞧,说不定有缘还可学上一学呢!”
  “真的吗?我可以去吗?”宛蓉闻言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追问道。她从小在江南长大,平日里除了跟着母亲出门会友,还从来没有去过什么乐馆。
  刘绍嘿嘿一笑,“有何不可,有我在,妹妹放心!”
  次日傍晚时分,得了母亲的允许,宛蓉便坐着马车出门了。来到与刘绍约好的地方,城安庙街!
  雨后的天气分外清凉,大街小巷的人来来往往,贩卖之声跟着此起彼伏,这里好不热闹。
  燕绡打开车帘对宛蓉说刘绍过来了,她这才下了马车。
  只见刘绍穿了件月白长袍,腰间坠着一块如意玉佩,倒还真有些世家公子风范。
  他的笑容明朗干净,总能让人觉得如清风般舒适自在,宛蓉也是爱玩爱闹的人,跟他在一起倒挺轻松,也不拘谨。
  刘绍脸上挂着笑容,慢慢走过来。“蓉儿妹妹。”
  忽然一辆马车疾驰而过,街边的人也跟着惊了一跳,大家只得匆匆忙忙避开。
  宛蓉一个不稳差点就要跌倒,还好刘绍眼疾手快扶了下。“妹妹没事吧。”
  望着那一路飞奔的马车,已经绝尘而去。她摇摇头,“没事,这谁家的马车,肆意穿梭在市井中,也不怕冲撞了人。”
  “还能是谁,这是横海节度使程权的家眷,平日里张狂惯了。”
  “天子脚下,怎么也敢这么放肆。”
  “如今节度使势力之大,就是朝廷也忌惮三分。”
  关乎朝堂之上的事,宛蓉也不大感兴趣。“咱们走吧。”
  两人并肩穿梭在市井长巷里,火红的云霞也慢慢聚拢了起来,照耀在大地上。眼前这繁华锦绣,还真是同江南不太一样。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却依旧没有看见刘绍说的乐坊。
  她心里有些疑惑,边走边道:“是什么地方,为何还没到?”
  刘绍瞧了瞧她,嘿嘿一笑。“其实早就到了,只是我想和妹妹多走一走,故而多绕了这么一大圈。”
  宛蓉嗔了他一眼道:“再欺负我,我可要回去了。”
  刘绍忙拉住她衣袖,“好妹妹,我下次不敢了。”
  又指了指高处,“已经到了。”
  她昂起头瞧过去,云霞的余辉有些耀眼,她只得用手挡了挡。只见这间乐坊藏在庙街深处,从外面看上去并无任何奇特的地方。
  都道大隐隐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