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朝阙-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后宅中有名分的,只有一位正妃和一位侧妃。太子妃乃是太原王家老尚书的孙女,侧妃是柳江左的嫡亲女儿,两位妃子至今为止,皆无所出。
女子无所出,便是大过,尤其身在皇家。太子太子妃两人大婚至今五年,一点动静没有。
老尚书一家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寻了好些偏方妙药送到东宫。
太子妃一碗一碗求子药喝下去,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外加看热闹笑话的,更加不怎么出门走动。
如今太子要扩充后宫,延绵子嗣。太子妃也无话可说,只能贤德。
太子膝下只有一个八岁的女娃,还是身边服侍的通房所生,因膝下只有这一个孩子便记在了太子妃名下,由她亲自教养。
关于太子,宛蓉自然没什么好感,若不是他哪来的那么多阴差阳错。
她和罗伊粘着手中的丝线,准备给父亲做几身新衣。
“大人喜欢这种清灰的线。”
“样式裁好了吗?”
“前两日就已经裁好了,在那里放着。”
燕绡从门外进来,“刚刚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在画馆门前碰到十六卫将军司马卿的府上和徐大人的家眷,两家人在画馆门前大打出手,围观了好些人。”
“在画馆?想必是为了争画师?”
“小姐猜中了,就是为了画师。”
“这几日外面都在议论太子要选侧妃的事。”
“可不是,别说外面了。就是咱们府里,也有人在说这事。”
“想来太子是准备大选一次了。”
“有圣上和太后的授意,听说内侍省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这几天长安有名的画师都成了香饽饽,几家公门争相邀请,难怪司马大人和徐大人家眷都打起来了。”
“当初柳家接到封侧妃旨意的时候,在江南大摆了几天的宴席,如今这几年过去他家闺女怕是过得也不轻松吧。”
“上次和小姐在花园里遇见她,似乎还和从前一样,和我们小姐又起了冲突。”
宛蓉轻置一笑,“大约我们俩,八字犯冲。”小的时候就不对付,多年不见还是依旧不对付。
罗伊愤愤道:“天道好轮回,苍天有眼保佑她生不出孩子才好。”
宛蓉抬头瞧了瞧她,“怎么你这么讨厌柳侧妃,似乎你们也并未相见过。”
“用不着见,他们柳家一门有几个好人?”她一家人的惨死,柳家包庇一案,她的祖母也因此诉状无门遗憾终生。她跟柳家的仇恨,又怎么能用三言两语可以说尽。
“表小姐现在也是柳家的人呢。”
说起二表姐熹宁,那年一别,宛蓉再也没有见过她。
“听说表小姐都已经有孩子了。”
“他们扬州韦家,趁大人落难,去跟柳家结亲,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每次一说起柳家的人,罗伊总是这般疾言厉色。”
“真希望苍天有眼,让他们柳氏一门死绝了才好,怎么圣上就是不处置他们?”
燕绡道:“罗伊这蹄子真是被小姐惯坏了,平时里说话嘴上也没个把门的。朝廷的事岂是我们可以随便议论,若是被有心之人听到,拿来大做文章如何是好?说说别人闲话也就罢了,这种话可说不得。”
罗伊吐了吐舌头,“真真是个管家婆。”
燕绡谨小慎微,心思细腻,母亲一直夸她是个稳妥的。罗伊心直口快,十分灵巧,有她们两个在身边陪着,宛蓉也多些欢声笑语。“缘分的事谁知道呢,总是意料之外,也许哪天就同在一个屋檐下。”
“从前屋里的嬷嬷就说罗伊的眉眼和小姐有些相似,如今仔细看着,确实有几分相似小姐了。”
宛蓉和罗伊互相瞧了眼,咯咯笑起来。
罗伊要比宛蓉大上一岁,陈怀泫刚把她带来时比宛蓉矮了半个头,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如今长开了,和宛蓉差不多的身高,体态,眉眼微微上挑,乍一看过去确实有几分相像。
太子选良人,京都名门贵府纷纷送上妙龄女子画册,以备内侍省送至东宫参选。
可是太子这次也是清奇,往常宫中选人都是请画师画了正面肖像呈上。这次却要求待选的世家女子画上一副侧面图呈上,另辟蹊径。
第56章 影生疑
难得延朗从国子监早回来,陪着佟氏和宛蓉三人一起用膳。余妈妈见小公子在家吃饭,特意嘱咐小厨房多做了几个小菜。
“这道雪月羊肉,你最喜欢吃了。”宛蓉夹了些菜放在延朗碗里。
“谢谢四姐姐!”
“这些日子在学中还习惯吗?”
“慢慢就习惯了。”延朗道。当初他刚去国子监的时候,被人嘲笑,说他是蛮夷长大的土包子。也没什么人愿意同他往来,只有张大人府上的公子愿意同他说话。
“柳家的公子还有为难你吗?”宛蓉问道。
“最近好多了。”自从楚王上门提亲以后,那些经常捉弄欺辱他的人,好像都收敛了些。
“多吃点。”宛蓉道。
“夫人,大人的书信到了。”陈忠拿著书信站在门外道。
“是吗?快拿过来。”佟氏沾了沾嘴角。
待管家将书信递过来的时候,佟氏眉头紧锁,直到看完了书信才舒展开。
“父亲大人说什么?”延朗道。
“你父亲说一切安好,不要牵挂。”佟氏微微放下心来,自从陈怀泫走后,佟氏嘴上不说,其实心里十分牵挂,只有收到陈怀泫的书信才会放心一段日子。
他们夫妇二人自结合后甚少有这样长的分别时间,就是从前颠沛流离的苦日子,佟氏也都是守在身边。如今儿女渐大,左右有了牵挂,上无人托付,下无人帮扶,不然亦是夫君在哪她在哪。
宛蓉给佟氏布了菜,打断她的思绪,“厨房新做的小菜,母亲尝尝。”佟氏身子孱弱,时常的多愁善感。
延朗也借机转移话题,“太子殿下选良人阵仗之大,长安都在议论呢。”
“怎么连你也对这事提起了兴趣?”宛蓉道。
“我才没兴趣呢,只是外面人都在说。”对于这位太子,他们全家都没好感。
“说什么?”
“国子监的人说太子殿下此举清奇,为什么只看半张脸,要是另一半奇丑无比怎么办?”
宛蓉轻轻掩嘴一笑,“又不是你们要娶亲,替太子殿下担心什么?”
“就是觉得奇怪,哪有人选秀只看半张脸的,能看得清吗?”
佟氏闻道:“我朝自太||祖开国以来,皇室男儿秉性豪放随意,太子此番选举不同以往讲究规矩,也说得通。”
延朗却摇摇头,“怕是没有这么简单。”
“为何?”宛蓉夹了些青菜放在碗里。
延朗意味深长道:“倒像是打着选举的名义再找什么人?”
“找人?这话听起来更费解了,他贵为太子,还需要找什么人吗?”宛蓉道。
“也不是我信口雌黄,这几日听国子监的人说太子府中挂着一副佳丽图,据看到的人说是一位身着绿衣的曼妙女子侧影图。”
宛蓉手中的筷子顿了顿,和延朗互相看了看,佟氏觉得他们姐弟二人有些奇怪,“怎么不吃了?”
“没什么!”宛蓉又添了些菜放在碗里,心里一时有些慌乱。
“皇家之事,不要妄言,赶紧吃饭吧。”佟氏道。
宛蓉和延朗得了令,一人夹了些菜开始吃起来,饭桌上一时有些沉闷。她和楚王议亲在即,应该和她没什么关系才是,想到这里微微放下心来。
御书房里,宣宗一身黄袍坐在伏案前,手里捧着本书。
太子恭敬地站到下面道:“此次大选,儿臣想求个恩典。”
“什么恩典?”宣宗翻了页书道。
“既然是要大选,儿臣此次想选些合心意的女子。”
宣宗抬头,“什么叫合心意的女子?长安世家的这些女子不好吗?”
宣宗膝下子嗣单薄,只有太子和三皇子两个儿子。这江山社稷迟早要交到太子的手里,可是太子却迟迟无男嗣,他和太后看着眼里急在心里。
“长安世家的女子固然好,只是她们娇生惯养,养尊处优习惯了,难免会有些脾气,儿臣就想选些合心意的。”
太子妃总是端着,面上表情淡淡的,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每次看见他都是江山社稷为重,也没有别的话。时间久了,他也没什么兴趣。柳侧妃虽然样貌艳丽,但是行事嚣张跋扈,动辄打骂下人,这样的脾性也不讨喜。
“太子想怎么选?”
“儿臣想,长安中不乏新贵,既然是要大选,就该一视同仁才对。”
宣宗想了想,“既然这样,这次大选太子自己看着办就是。”毕竟于国事上子嗣也是关键,这南秦江山总得后继有人。
这几日朝廷忽有诏令下来,凡长安五品以上,家中年满十四至二十的未嫁女子皆由画师入册,送去宫中以备挑选。议亲女子暂停嫁娶,赫然在列。
宛蓉坐在廊下缴着手中的帕子心烦意乱,也许是她想多了,画馆的画师才刚刚走。
都说一朝送东宫,他朝即后宫,长安尚未出嫁的闺中女儿们欣喜若狂,等着中选。是啊,什么都大不过皇权。
太子一身常服坐在书房里,手上正拿着笔画着什么。一旁服侍太子二十年的老奴端了杯参茶过来:“太子殿下,画了这么久,先喝口水。”
太子喜欢画画,这是长安人尽皆知的事。时常叫上三五人一起去外面题诗作画,诺达的东宫书房,除了书画还是书画。
太子闻声,放下手里的墨笔,一手接过参茶,眼睛却没有离开画上。那上面是一个亭亭玉立的侧面少女,正仰着头。
“这幅画,太子殿下来来回回画了多遍。”
太子喝了口参茶,“连十分之一的神态也画不出来。”
“这画上的姑娘到底是谁?”那老奴忍不住问道。
“本宫也不知道她是谁?”他要是知道的话,也不会只能一直在画上看了。
“殿下,太子妃过来了。”
“她过来干嘛?”
“太子妃请太子去前殿处理政务。”
“烦死了,比太傅管得还要宽。”
“就说本宫已经歇下了,请太子妃回宫好好教导郡主就是,其他的不要管。”太子心里烦乱,自己的这个太子妃,张口政务闭口政务,江山社稷,听得他头都快大了。
“殿下不要动怒,娘娘是为了殿下着想。娘娘是老尚书的孙女,老尚书曾经教导过殿下,如今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殿下。”
“听得本宫耳朵都快长茧子了。”
“让太子妃一直站在外面也不合适,殿下。”
“让她进来!”
太子妃进来的时候,太子背对着她坐着,对着眼前的画像又描了几笔。
“殿下!”她屈膝拜了拜。
“有什么事吗?”太子声音里一丝温度也没有。
“前殿的公文已经堆了几天,殿下该去看看才是。”太子妃缓缓开口道。
“都是一些冗长无关紧要的事,本宫自会处理的。”
“殿下应该以国事为重。”婚嫁时,祖父教导她一定要时时规劝太子,自己一刻也不敢忘记。
“本宫知道了,若无别的事,先退下吧。”太子淡淡道。
“殿下!”
“还有事吗?”
“臣妾刚才说殿下该以国事为重。”
“本宫听到了,自然会去的。”
“还请殿下移步前殿!”
“本宫看太子妃是太闲了,过些日子这宫里人就多了,太子妃该好好准备才是。”太子冷冷道。
太子妃浑身一震,太子选良人,人尽皆知,她就是满心的不愿意,也无可奈何。“是!”
“德安,叫上幕僚们去郊外!”太子朝身边的老奴厉声道。丢下墨笔,转身朝外面走了去。
等太子走远,那老奴道:“娘娘,奴才说句话,您不要把殿下逼得太紧了。”说完急忙去追太子。
太子妃瘫坐在地上,她只是按照祖父交代的去做而已。可是没有想到,太子厌弃她这样,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天一早,陈怀泫一行又去了仲之良家中。除了仲之良的尸首和地面已经整理干净外,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变。门外一直有人把手,就是怕哪个不知轻重的闯进去破坏现场。
他慢慢走动,这次过来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线索,所以书房里的每一件物品都不能放过。
“咱们是不是多虑了?”薛常顺着墙壁敲了敲,见没有什么异常。
陈怀泫没有答话,顺着地面看着,墙角的四周都积了些灰尘,只有那一排公文架连着地面处的缝隙却是干干净净。他蹲下身用手摸了摸,这里似乎太干净些。一般角落里是最难清理,也容易积灰的地方,通常容易遗忘,为何这里这么干净。
“把这个挪开。”
薛常听见陈怀泫的吩咐,也走过来看看。这个架子上面放着文书,倒也不重,还没使一半的力气架子就动了。
那下面果然藏了一个小小的暗格,“真的有东西!”薛常惊道。
“先打开看看!”
暗格上有个玄关,怎么也打不开。“咱们把它砸了算了。”
“我来试试。”张言松道。他平日里对这种玄关按钮也有些研究。
“让张先生试试。”
张言松蹲下身,先仔细看了会,并没有着急动手。他顺着玄关左边轻扭了三次,又顺着右边扭了两次,只听一阵轻启的声音,暗格打开了。
“开了。”薛常欣喜道。
里面只放了一封书信,什么也没有。陈怀泫拿起书信打开看了看,眉头紧皱。张言松看了眼落款署名“钱大人?”
第57章 八年前
九月的这天,宛蓉正摇着手中的扇子,坐在湖边的台阶前。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低头沉思。延朗也不知道从哪急急忙忙过来,“四姐姐,我才打听到一件事。”
宛蓉见他气喘吁吁也不知是为何事:“怎么了,出什么事?”
他缓了缓:“我今天在太子府看见一副画。”
宛蓉站起身迎着延朗走过去,“什么画,把你急成这样子?”
“姐姐的画像,就挂在太子的书房里。”他看见的时候吓了一大跳。
宛蓉愣了愣,“我的画像?”
“是,就是姐姐的画像。上面还写了两句诗,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他看了几遍,十分确定。那画上是一个身穿绿衣女子的侧影图,乍一看上和四姐姐一模一样。他在太子府如坐针毡一般,喝茶的时候水都洒了。
“怎么可能,我和太子殿下从未有过交集,他怎么会有我的画像?”
“我亲眼看见的!”延朗道。今天太子殿下叫了一些文人墨客到府上赏诗论赋,国子监的穆师傅也被邀请在列。穆师傅觉得他文采不错,想着带他出去多认识些人。太子邀约这是个好机会,便带着他一起去了东宫。
宛蓉愣了愣。“这怎么可能?”她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我还打听到一件事,东宫的侍卫说太子早年在嘉禾公主的定亲宴上,见过一个绿衣女子,那幅画就是八年前所画。此次太子大选不同以往,据说就是为了找八年前的那个人。”
“八年前?”宛蓉更是一头雾水。
“四姐姐是否在嘉禾公主定亲宴上见过太子?”那画上的人和姐姐实在太像了。
宛蓉摇头,“没有。”东宫太子不是人人都能得见的,何况是八年前,她只来过长安一次。
“姐姐可还记得那日太子惊了马?”延朗原本就觉得那天情况有些不对,为何太子忽然调转马头,直奔过来,大约是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要是这样再加上他今天在东宫看到的,听到的,也就说得通了。
宛蓉左右想了想,塞外胡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