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朝阙-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到合适的媳妇吗?落井下石,背信弃义,都是读书人家所不耻。传出去,以后谁还敢同咱们家结亲,往来?还有那一万两聘金,还要得回来吗?”
士族人家联姻都是看门第,或者看名望。有时候毁掉家族名望是一瞬间的事,但是建立名望,却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的累积。这样突然同范家退亲,况且女方无过错的情况下,传出去只会让人指指点点,哪怕当面不说,也没有人敢同这样的人家往来了。
“亲事退了,聘金自然也是要退回来的。”
“糊涂,要退亲的是咱们孙家,女方有什么过错?聘金还想往回要,他们范家不去官府告咱们就要烧高香了。万一惹恼了范家,一纸诉状递到府衙,说咱们背信弃义,私毁婚约,不往里搭钱都要庆幸,还想往回要?你这样做分明是陷咱们孙家不仁不义,把咱们都往火坑里推。”
攀氏吓得一惊,“谁要去告?”
“自然是范家去告咱们孙家。”这信上写的清清楚楚,若孙家坚持要退亲,毁了范珍那孩子,陈老太太也只能豁出老脸,去衙门告官,替范珍讨个公道。
对于自己的这个闺中密友,孙老太太十分清楚,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抛开彼此情分不说,这可是个有名的泼辣主,什么都敢干。若是真惹恼她,不管干出什么事,她都不奇怪。别说去衙门告官,就是来他们孙家大闹,再放把火,她都相信。
攀氏多少有些不信,“也就唬唬咱们算了,还能真去告?”
孙老太太摇摇头,“你不相信愿意去试,就试,不要连累天宁,我孙家的名声更开不得玩笑。”别人不知道,她却清清楚楚,陈老太太是有名的言出必行。
要是陈老太太真的去官府告,孙家必定名誉扫地,那天宁以后再想寻个好的亲事可就难了。
樊氏面露惧色,之所以要退亲,也是为了自己的一片私心。没有想过那么远,更没有想赔上孙家的名声。
孙老太太几乎一眼就将她看穿,“素日你那外甥女,天天缠着你干嘛?别以为我不知道,想退了范家,娶她,只要我在,你们最好赶紧死了这条心。赶紧把人给我送走,送回家去,孙家不欢迎她。”
樊氏见老太太动了真格的,一颗心七上八下。只因姐姐膝下有个闺女,平日里也懂得讨好自己,对于姐姐的意思,自己自然看得出来。
只是天宁先前是同范家定了亲的,自然没有办法,现在范家出了事,刚好可以借机退了这门婚事,所以就擅自做主弄出了现在的事。
从来没有想过退亲以后会惹出这么多麻烦,也是自己思虑不周。只得收了退婚的帖子,小心翼翼退出去。
她的这位婆婆,平时不大管内宅的事,既然管了,肯定就要管到底。
原本还想着退了范家,也好改娶姐姐的闺女。现在看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自己瞎忙活一场,还平白挨一顿骂,直接去了西厢房。
“你快些东西收拾一下,我找人送你回去吧。”樊氏正坐在自己外甥女的房间里,心里一肚子气。
“为什么,姨妈?”荞箐有些疑惑,怎么好端端的要送她回去。都住了大半年也没事,还一心一意地等着进孙家的大门呢。
“还能为什么,老太太发话了。”她就是想留,也不敢明目张胆忤逆婆婆的意思。自己就是再喜欢这个外甥女也没用,老太太看不上。
“不是说表哥已经退了范家的亲事吗?”荞箐实在不懂,怎么突然之前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退不成了,老太太不同意,连我也骂一顿。”樊氏叹了口气。姐姐家条件不好,想把闺女嫁进来。只是老太太无论如何都不同意,事到如今,她也没有办法了。
“老太太怎么突然管内宅的事了。”
“谁知道呢。”平日里内宅的事,老太太很少说话,这次也不知道怎么了。不仅态度坚决,还生了大气。她还是第一次被婆婆骂,当着下人跟前,一点面子也不给她留。
“那我同表哥的婚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荞箐一点准备也没有,之前不是已经说好了吗,退了范家,她就可以嫁进孙家,怎么说变就变了。
“老太太不同意,我也没有办法,你先回家去吧。”
“姨妈。。。。”
“我也没有办法了,别看老太太年纪大了,发起火来,还是怪吓人的。就当你跟天宁没有缘分吧,早些收拾,我找人送你回去。”
丢下几句话,回屋去了。
对于老太太的吩咐,她只能照办。况且外甥女再好,也没有儿子的名声重要,更不用说拿孙家的名望去冒险,孰轻孰重她还是分得清。
&&&
二太太知道孙家收回了退婚的帖子,心里正高兴。“真没想到,姑太太还有这本事!”让她焦头烂额的事,姑太太一封信搞定了。孙家就这么不退了,也太神奇了。
她都没有想到姑太太还打算去府衙告官!孙家一声不吭来了这么一出,把她和二老爷吓个半死。现在姑太太不动声色地就讨了回来,真是畅快极了。
二老爷哼道:“你没想到的多了去,姑母是什么人。”从前在庐阳的时候结识的人就不少,许多世家小姐和姑母都是旧相识,还有那个梁先生,多少有钱人请都请不到,却主动上门给姑母看病。
“管它呢,改天要去谢谢姑太太才是!”心头大石落地,畅快多了。这会看什么都好,就连看二老爷也顺眼了些。这几日二老爷忙前忙后,为了二房的事情操心,好像人也瘦了一圈?
“姑母身体不好,需要静养,你就不要去打扰她老人家了。”二太太说话口无遮拦,语不惊人死不休,着实让人头疼。要是突然过去,指不定又会说出什么让姑母震惊的话,还是在家里待着最安全,免得到处惹事。
“不去就不去吧,老爷看起来好像有些瘦了,晚上让小厨房多炖点汤,老爷喝了好补补。”
“我看你才要多喝点,好好补补脑子。”二老爷瞪了她一眼,直接出门去了。
“老爷。。。。。。”
“我又说错了什么了嘛,真的是。。。。。”
第36章 祖母
【三】
宣宗九年,虽然已经到了春天,但是寒冬的余温还没有尽数褪去,天气依旧很冷。
宛蓉刚从门外进来,就见祖母已经起来,正坐在铜镜前,打理着自己的头发。
“祖母怎么起来了?”
“躺的浑身没劲,听说前院的花开了,今日阳光正好,我想去看看那些新鲜花。”
“还是再过些日子吧,现在的花还没有尽数全开呢。”宛蓉有些担心祖母的身体,前些日子都下不了床,今天怎么忽然起来了。
“已经觉得好了些,想出去走走!”
宛蓉从镜子中看着祖母的容颜,确实比前几日气色好了些。
自从范雪出事,再到三房分家后,祖母心里难受。看着曾经诺大的家族分崩离析,早已不复往昔的模样,她这个范氏家族的一份子,心里自然不好受。
“四儿,替祖母梳个头吧。”
宛蓉接过梳子,慢慢打理着祖母满头的银丝。她虽然没见过祖母年轻时的容颜,但是心里知道,祖母年轻的时候一定风华绝代,曾经范氏大族的小姐,当然气度非凡。
梳理好后,陈老太太左右看了看,十分满意。“扶我出去走走吧!”
院子里微风和煦,阳光铺洒在身上。
“天气真好!”陈老太太抬头瞧了瞧,人也温暖了些。
三月的紫玉兰还没有尽数全开,只有一些微小的花苞也能绽放出别样的风采。
“这院子的好多花,都是祖母曾经栽下的,一直没有变过,还是那些花。”哥哥下过命令的,范家院子里只能栽她喜欢的花,谁也不许擅自改动。
“祖母为什么这么喜欢花?”宛蓉一直不懂,祖母对花爱的痴迷是因为什么?在江南也好,在范家也好,在长安也好,跟祖母有关的大多数是这些各式各样的鲜花了。
按理说,平常人也喜欢花,只不过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欣赏,也许隔天就忘了。像祖母这么喜爱鲜花的,却不多见。
陈老太太面容舒展,“大抵是因为这些花朵,鲜艳明媚,看着心里舒坦,就觉得自己心里的花也开了。”
“就像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花,期待它生根发芽,绽放光辉?”宛蓉突然有些理解了,花对祖母来说,或许是一种精神寄托。
“四儿说得对。”陈老太太欣慰地点点头,她这个小孙女,从小就很聪明,多像从前的自己啊。
“祖母想一个人走走,四儿不用陪着了。”范家大宅,这里是她曾经生活多年的地方。
“祖母,还是让我陪着您吧。”宛蓉有些不放心。
“这里是祖母长大的地方,再熟悉不过了,也不知道还能看几次,再看看曾经生活的地方罢了。”
“祖母。。。。。”宛蓉心里有些不悦,也不知道怎么了,最近越来越听不得这种话。
“好,好,祖母不说了,就想一个人走走。”
见祖母执意如此,宛蓉拗不过,只能站在远处默默地看着她老人家的背影。
陈老太太慢慢走到花丛旁边,看着那半掩面的紫色花瓣,轻轻扶着,嗅了嗅,露出一丝久违地笑容,仿佛想到了什么。
“小姐。”罗伊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药拿回来了吗?”
“拿了,粱先生还给小姐开了一副方子,说小姐有些脾胃不合,应该好好调理一下。”
宛蓉微微怔了怔,最近确实有些吃不下,睡不着。安神就安神的药,这个梁先生还真是看破不说破,脾胃不和,找了这么个理由。
“好吧,回去把药煎上,待会祖母就可以喝了。”
“老太太。。。。。”罗伊忽然僵在那里,一动不动。
“怎么了?”宛蓉回头,顺着视线瞧过去,只见祖母刚好晕倒在地上。
烟雨阁里,气氛凝重,梁先生叹了口气。“老夫人情况不太好,内里早已油尽灯枯,只是强撑着一口气罢了。”
“都是我不好,我不应该走开的。”宛蓉握着祖母的手,眼眶发红,刚才只是同罗伊说几句话,祖母就出了意外。她应该守在旁边的,或者根本就不应该出去。这一刻宛蓉恨死自己了,为什么要出去。
“小姐不要自责,老夫人回光返照,原本就坚持不了多久的,这些日子也是在强撑着。”即使老太太不出去,没有晕倒,生命同样走到了尽头。
她只是在弥留之际,看看往昔的岁月罢了。
“粱先生,请你一定要尽全力,帮我留住祖母,她还没有见我父亲最后一面,请你无论如何都要帮助祖母再撑一段时间。”
老太太虽然从来没有说过,可是宛蓉心底却十分清楚。她日夜牵挂的,是自己唯一的儿子,分开四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先前已经修书一封由晋武快马加鞭去往江州,只求父亲能赶到,见祖母最后一面,可是没想到现在撑不过去了。
“这个只能看老夫人了。”粱先生道。如果心底有信念,或许可以撑一撑,只是老夫人已经凭借信念,撑了太久太久,谁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宛蓉日日守在床边寸步不离,握着祖母的手,就好像从前被她牵着一样,是那样安心,温暖。
“蓉妹妹,吃点东西吧,你这样不吃不喝怎么行?”甄氏在一旁心疼道。得知姑太太出了意外后,她和范景便急忙赶了过来。
“谢谢二嫂子,我吃不下。”宛蓉现在心里只期盼父亲能早些赶到。
这天夜里,感觉有人轻轻握着她的手,宛蓉睁开眼睛见是祖母醒了,顿时喜极而泣。“祖母,你终于醒了,吓死我了。”
陈老太太握着她的手,轻轻道:“别哭,四儿。”
大限将至,就是她不想走,也由不得自己,只是对这个小孙女心里放不下。她从小开朗活泼,太像从前的自己,所以无论到哪,都会将她带在身边,只是以后再也没有办法了。
“祖母不能再庇护你,你要学的坚强些,以后的路终归得靠自己一个人走。祖母想告诉你,不管将来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要豁达通透些,别太在意得失。回想祖母这一生很幸福,遇见你爷爷,一辈子有你父亲这个正直的孩子,还有你这个聪明乖巧的孙女,祖母很知足了。也知道你往江州去了信,只是祖母等不到你父亲了。”
“不,祖母,你再等等,父亲会很快赶过来。”宛蓉哭的泣不成声,祖母最疼爱她,她心里清楚。
当初父亲被贬,担心途中被人暗害,祖母思来想去便和父亲分成两波,让父亲带着母亲大姐姐延朗去了江州,自己则带着她四处寻求庇护。
这几年里祖母劳心劳力,费尽周章的护着她,只是怕她受到伤害。
只可惜祖母的疼爱之恩,还没来得及报答,现在就要离她而去了。
也许命运总是爱捉弄人,宛蓉痛心疾首,声泪俱下说不出一句话来,像剜心一般难受,祖母在跟她告别,祖母要走了,她等不到父亲了。
“还记得祖母教你猜的第一个谜语吗?”
宛蓉点点头,声音哽咽。“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当时这个谜语她想了好几天都想不到,直到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才想起来原来是箸。破解谜语的她,一连开心了好几天。是的,这是祖母教她的第一个谜语。
“真好。”陈老太太握着她的手慢慢松开,平静地进入了梦乡,思绪也回到多年以前。
她是范家大小姐,在庐阳城谁不知道,范姝雯有个好哥哥,鸿儒大学士,将她当做掌中宝一样,将她养大,再也没有人比他们兄妹感情还要好的。
“哥,你看这花好不好看?”
“好看。”
“我要把这院子全都种上花,等到春暖花开,一定特别美。”
“好!”
范姝雯自小聪明活泼,喜欢各种鲜花,不管是什么稀奇古怪的花,范振安也总能替她找到。
在庐阳城里,没有人敢惹她,都知道她有个好哥哥。不管闯出什么祸端,也有人替她善后。
六岁的时候被人欺负,往人家后院扔火把,十岁的时候替人伸冤能把衙门的大鼓给敲破,闹得郡守不得不亲自出面办案。
在一家戏楼里,她正同隔壁的李家小姐,两个人说说笑笑,完全没注意到一旁正盯着她瞧的几位男子。
其中一个借着酒劲,直接走了过去,“小姐听戏多无聊,不如一起坐坐,喝一杯。”说着,手也顺势搭在她的肩上。
范姝雯直接一脚踹飞过去,那人从楼梯滚到下面。
李家小姐哈哈大笑,果然又是一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这种流氓,真是不少见。不过每次,也没什么好下场。
“你敢打我?”那人捂着脸,冲上来道。
“打的就是你!”
“你知道我是什么人?”他爹可是有名的富商,家财万贯,所以他长这么大还没这么被人打过。
“我管你是什么人,下次别让我碰见你,否则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李小姐摇摇头,“啧啧啧,你可知道她哥哥是谁?”
“是谁?”
“范振安!”
那人面容一惊,范振安!那可是庐阳城的都督,统管庐阳兵马,就是郡守大人,都得看他脸色,当下捂着脸,灰溜溜的走了。
“这就走了,不喝一杯吗?”李小姐笑得快直不起腰。
粱宣齐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瞪着那人背影,“哪能这么轻易放过他,估计回去后没个十天半个月下不来床。”
他在另一边瞧的清清楚楚,早趁他不注意,往酒杯里掺了东西。
“怎么哪都有你?”范姝雯道。这人简直就是跟屁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