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种田报效祖国-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太多的,李二牛也没说。
一伙人聊完后,安国明开着车,带着几个人一起回了安家。
他只是信一半,另一半看见小妹再说。
卡车本就离十里沟不远了,不到十分钟,安国明就到了安家门口。
下车的安国明,给村里看着卡车,跟在卡车后面跑的孩子,每个孩子发了一块糖。
他在门口,喊着安宁。
当安宁出来确认好之后,安国明把钥匙给了安宁,他自己带着七个人,走去一边,该是说话去了。
安宁收好钥匙,准备回屋了。
“等会,看看买啥了,我的油在哪呢!”
林翠花着急的出来,她就等着安国明买的油,准备年货呢。
安宁被林翠花一拦,干脆跳进了车厢,开始找东西。
很快,她就找到了林翠花需要的油。
“二哥没少买,这有好几桶呢。”
一个扁平长方形白色的油桶被安宁递了下来,林翠花接住。
“肯定有你大伯家一桶。”
安宁认同的点头,不过等会在拿吧。
林翠花拎着一桶油进去了,安宁也先跟着进去了。
安宁一进屋,就被林翠花安排了活儿。
“你二哥回来了,那就准备过年了。”
“咱们今年可算能过个好年了。”
林翠花对于过年这件事情,十分的积极。
“你姐弟俩,把每个屋子都扫扫尘,擦干净了,等中午就给窗户擦了,知道不?”
“我给这床单都洗出来,过年了,干干净净的。”
安宁手里拿着一块抹布,安国平手里端着一个温水盆,两个人被林翠花安排的明明白白。
俩人也不敢反驳,林翠花对过年的热情,让安宁都有点害怕。
再说,她也想跟着过一个完的年。
“妈,我——…’
大嫂周桂芬话出口,就被林翠花打住了。
“你啥也别干,弯腰使力气的都不行,眼看着要生了,可别得瑟。”
安宁赞同的说:“嫂子,妈说的对,你这肚子太大了,好好待着好。”
周桂芬摸着自己的肚子,也感叹的说:“是挺大的,妈你说这里面能不能是俩。”
一说到这个,林翠花精神头更足了。
“没准儿,他俩不就是双胞胎吗。”
“一个好,两个也好,平平安安就好。”
林翠花的话,让大家齐齐点头,平安最好。
安家的人,全部干起活来。
当安国明踏进门槛的那一刻,就被林翠花安排了任务。
“把你买的年货都拿下来,我们也不知道哪个是,就拿了一桶油。”
“哎,我这就去!”
安国明跑出去,安宁和安国平也跟着出去了。
屋子里哪有尘土啊,林翠花一天恨不得抹八遍。
两姐弟那点活早就干完了!
三个人,加上后来的安国庆,四个人,一趟一趟的搬了好几次,总算搬完了。
这几趟下来,感觉年味都上来了。
屋子里,安国明一样一样的给林翠花介绍,都是干啥的。
“妈,这是大枣,到时候你炸点大枣吃。”
“这个是黄花鱼,过油炸了吃也好吃。”
“这个是海虾,我还管人家要食谱了。”
“这个好,这个好,这是大红灯笼,到时候一挂,立马咱就过年了。”
“还有这对联,你看看,好看不!”
“这是年画,嫂子,虽然有点,但还能看好几天呢,你拿回去挂上。”
高桂芬手里,是大白胖娃娃,抱着锦鲤的年画,看着就喜庆,着实喜欢。
“对了,还有这个日历,我买了能撕篇的,还有这挂历,都好看。”
“这是糖,瓜子,炒花生,还有这些果干。”
“对了,我还买了好几箱水果,苹果,橘子,还有橙子啥的。”
“还有这香蕉,别看绿,放几天就能吃了。”
“还有甘蔗!”
一样一样的东西,被安国明拿出来。
安宁和安国平,像两个小孩子,蹲在一堆东西旁边,左看看,右看看,看不过来。
看东西看了一个多小时,可每个人都不舍得动。
安家这个年,真是不一样了。
去年,一家人才有十块糖,一人一块后,剩下的给了安宁。
可今年,糖甚至都够当饭吃了。
安国明也有几分想补偿以前过年的意思,忙忙碌碌的林翠湖花又何尝不是?
以前过年,她想准备也没有东西。
可今年,孩子在家,新房子,还要添丁进口,生活富裕的可以忙活起来,她是一点都不想停下来。
怕停下来后,就没了。
第184章 大家的计划
安国明带回来的东西,林翠花收拾就收拾了好半天。
安三成则是带着安国庆,安国明,安国平,还有安宁,一共五个人,手里拎满了东西,去了大伯家送东西。
只要安家有的,安大伯家必然有上一份。
这是安国明去南方前,安三成特意叮嘱的。
安国明一点意见都没有,大伯家对他们也是真的好。
五个人,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安三成走路带风的走在前面,逢人就说:“不干啥,这不过年了,给我大哥家送点东西。”
“还行,还行,不多。”
“上我大哥家送点东西。”
“走了,给我大哥家送点东西。”
一路上,不管问还是没问的,安三成都能和人家说两句话。
中心思想就是,他给大哥家送东西了。
安三成对于安大伯,有着对父亲的孺慕和尊敬,此时的他就像一位混的好的儿子,给自己爸爸挣脸面一样。
后面的安国平和安宁,不知道什么时候脱离了安三成安排的队形,混成了一排。
“姐,我终于知道爸为什么要中午出来了?”
“为什么?”
“人多呗。”
安宁恍然大悟,开口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要走这条路。”
两姐弟互相点点头,在安三成回头时,安宁火速离开,站好队形。
安三成还没到安大伯家的时候,安大伯就出来了。
不出来不行啊,这阵仗弄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家要结婚呢!
安三成看见安大伯那一刻,得瑟劲就有点收敛了。
“大哥——…”
安大伯没有在门口说啥,只是点点头,让开路,让安三成进去了。
“大伯。”
“大伯。”
几个孩子打招呼,大伯都是笑呵呵的应着,特别是对安宁的时候。
“来给大伯,大伯拎着。”
安宁笑着摇头说:“不沉,一点都不沉,大伯,咱屋里去吧。”
安大伯在最后面,关上了大门,一家人进了院子。
安大伯在最后面,硬是在门口徘徊了好一会,没进去屋子。
屋内的东西太多了,摆了一地。
“安三成,有点钱你就得瑟,不知道闷声发大财吗?”
安大伯东躲西挪的进了屋子。
屋内,安三成也坐在了炕上,对着安大伯说:“大哥,现在藏不住了,房子卡车,都在那呢,咋藏啊?”
安三成的话,让安大伯一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那也不能得瑟,遭人嫉妒,不是啥好事。”
“这老些人,你还能总防着啊。”
安三成知道安大伯是好心,这是一个给安家掌舵的大家长。
“大哥说的对,我下次不这样了。”
安大伯绝对是有大智慧的人,这件事提过了,就不再多说了,他开始问问家里的小辈儿。
“你们都是咋安排的,过完年都干点啥?”
安国庆第一个说话,他高兴的说:“大伯,我准备过完年养猪,养鸡,到时候让老二卖出去。”
安国明点头的说:“肯定没问题,我过年前准备去集上卖春联,过完年再去南方跑两趟,等开春了,就不走了。”
安大伯一听,看着安国明问:“小二,你舍得下南方的事?”
那才是真赚钱的买卖。
安国明笑嘻嘻的开口道:“大伯就是厉害,我不舍下,两边一起来,不耽误。”
安大伯点点头,没再多问。
他把目光看向安宁和安国平。
安国平先一步开口的说:“我就是考大学,家里能干的我都干。”
安大伯点点头,很是郑重的说:“好好考。”
最后,就剩下安宁了。
“大伯,开春后,我要雇佣村里的人给山上开荒,还有我承包的土地,也需要雇佣人干活,到时候大伯给我选选人。”
“好,大伯肯定给你看好了。”
安大伯认真的应了下来。
安三成也询问了安大伯家的老大和老二,这是安大伯特意安排的。
安三成一问,安大伯就当着大家的面,向安三成借了钱,准备给两兄弟,在镇上买铺子。
“大伯也不懂太多,但看你们都准备东西去卖,那城里肯定有人买,总不能一直都是一家供销社吧。”
安大伯话一出,安国明最有发言权。
他侃侃而谈,说了不少南方的见闻,特别是一家店铺,要想做的长久,首先产品不能差,再有就是干净洁,服务更不能差。
安大伯家的老大和老二,听的很认真。
等安国明说完后,安大伯的大儿子,安国阳开口询问。
“国明,你说我在村里开一个卖东西的店行不,我不太想去城里。”
“我就跟国庆,在家种地,养点什么,在开个小店,也挺好的”
最主要的是,他爸在这呢,他不能走。
安国阳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
“我觉得行,南方已经有不少这样的小卖部了。”
最后,安国明干脆留在了大伯家,其他的人先回去了。
安宁跟着安三成走出了安大伯家,走了一段距离后,她开口问:“大伯为什么要借钱?”
安宁是知道的,大伯家的钱,要是卖一卖,什么都能有的。
“安宁,不是钱越多越好,有的人钱多守不住还会变,咱家要是没有你,这钱我也不打算拿出来。”
“嗯。”
安宁懂得不是很多,但是先记在了心里。
大伯和安三成的智慧,让她佩服。
几个人回到了家,各忙各的活计。
当安国明回来后,大家帮着他春联,明天去帮忙卖一卖。
第二天,腊月二十一,是三河镇的大集。
每逢阴历的一四七,都是三河镇的大集。
周围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都会用着各种交通方式,过来赶集买点什么,卖点什么。
安家,除了大嫂周桂芬和林翠花之外,全都出动了。
一大早,五点多起来收拾,这还是因为安家有卡车,没几分钟就到了。
今天的安宁,秋衣外面有毛裤,毛裤外面有棉裤,棉裤外面还有一层皮裤。
脚底下也是穿了毛绒袜子,一双小棉鞋,小棉鞋外面还有一双特制的厚底大棉鞋。
上身更不用提了,小棉袄加大棉袄。
当她这一身装备,挪着出来的时候,正好遇见了跑步的江夏。
“哎呦,这是水缸一夜成精了?”
第185章 卖春联
安宁一根手指对着嘲笑的江夏点了两下,眼睛狠狠的瞪了一眼,这是她全身上下最灵活的两个部位了。
“我说,你要是想上厕所,记得提前点去。”
江夏转身就跑,动作熟练的不像话。
果然,他刚跑没几米,一个土块被安宁扔了过来,但是由于受胳膊的束缚,她第一次打偏了。
江夏看着落在自己旁边的土块,笑的更嚣张了。
“再见了,缸精!”
江夏一个敬礼,跑了。
“我要是缸精,第一个就把你当酸菜阉了。”
安宁刚嘀咕完,安国庆就出来了,半途捡话的说:“小妹,你想吃酸菜?”
“我告诉咱妈一声!”
安宁就看见搬东西的安国庆,放下东西就跑。
安宁怀疑的看着,为什么大哥不用穿那么多?
对了,林翠花说女孩不能着凉。
“妈———小妹说想吃酸菜油渣的包子!”
门口站着的安宁,眨了一下眼睛。
她怎么不知道自己要吃了!
安国庆呼呼的又跑回来了,对着安宁憨憨一笑。
“大哥,你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哥了。”
“净瞎说,你嫂子说我一点都不老,和以前一样好看!”
安宁被突如其来的一嘴狗粮,不仅喂饱了,还有点说不上来的滋味。
几个人前前后后,拿了好几趟,东西终于弄好后,安国明开车,安宁一个人占了半个车厢的位置,出发。
十几分钟,到了大集。
天都没大亮呢,来的都是卖东西的人。
安国明早就侦查好地形了,开着卡车停好后,他们开始摆摊儿。
安宁下车后,把外面的大棉袄和大皮裤脱下去,大鞋子也脱了下去,干活。
她爬上了卡车,拿着从家里准备好的杆子,绑在卡车的上面。
绑好之后,红色的大灯笼在四个角高高挂起,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
不仅如此,红色的对联福字,也在卡车上挂了一圈,金光闪闪的对联,画着红色大鲤鱼的年画,还有好几副财神爷的画像,全部高高挂起来。
卡车的前面,搭了一个长长的摊子,上面分成了三个区域。
对联和福字最多,中间是日历,挂历,还有各种小幅对联,如出入平安,肥猪满圈等,最边上还有一堆糖果,花花绿绿的糖果,比供销社的品种还要多。
五个人,安国明在卡车上面,拿着一个扩音喇叭,负责吆喝和补货。
安国庆在卖糖果那边,带着安国明专门准备的电子秤,还有一堆已经搓好的塑料袋,准备卖糖。
安三成和安国平站在卖对联福字那边,安宁在中间,随时策应两边。
一切就绪,准备开始了。
赶集的人还没来,卖东西的倒是被吸引来不少。
主要是他们的摊位,一看就有过年的气氛,实在太吸引人了。
红彤彤的一片,要高度有高度,要货品有货品。
“这对联咋卖的?”
“看您要啥样的,这么大的,黑色的一毛钱一副,金色的一毛五一副,再大一点的,两毛钱一副,贴在大门上,金色的两毛五一副。”
安三成说了一遍价格,问的人有点犹豫。
有点贵啊。
“过年了吗,这多喜庆,家里来个人一看都不一样。”
安三成几句话,对联就卖出去了一副。
不一会,桌面上刚摆出来的这些,都被买的不多了,这还只是卖东西的人。
上午九点左右,赶集的人陆续来了。
安国明也吆喝起来了。
“对联福字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都过来看一看。”
“大福娃娃,迎财神,这都有,这都有。”
“最新最好看的对联,谁贴谁发财啊!”
一套一套的小词儿,安国明都不带说重复的。
下面的人也是越聚越多,多到安宁都紧张了。
别说她紧张,安家的人都紧张,这谁要顺走点什么,他们也不太能发现啊!
“三叔,人挺多啊,需要帮忙不?”
江夏来了。
安三成想说不用,可这么多人。
“谢谢了,回头上三叔家吃饭去。”
“那感情好,我就喜欢婶子做的大包子。”
江夏把一个朴实肯干,热心肠的少年,演绎的栩栩如生。
他站在了安宁的和安国庆的中间,遭到了安宁的鄙视,收到了安国庆的热烈欢迎。
不得不说,多一个人,确实省了不少事情。
“给我来三幅对联,六个福字,还有那个财神,也给我请一个。”
“稍等,一共一块毛五,您拿好。”
安宁利落的拿着一根绳,给绑好,递给了买东西的妇女。
“麻溜啊,一下子就算好了。”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