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姜冬月顿了顿,正想陪两句软话再问?问?,那中年女人已经?拿起报纸,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明显不会再搭理她。
NND就你这工作态度,早晚被群众投诉淘汰……姜冬月暗自腹诽,当下却没甚张良计,只能打?道回石桥村,守着缝纫机继续做被罩。
晚上唐墨听说?这事儿,劝道:“天下衙门都那样子,阎王易见小鬼难缠,下次我跟你一起去吧,先给门卫递根烟探探消息,省得空跑腿。”
姜冬月想想拒绝了:“又不是多要紧的差事,我自己就能跑。要是下次还办不成,再叫你助阵。”
板厂最近活儿特别多,唐墨天天披星戴月地回家?,她宁肯自己多跑几趟,也不想让唐墨加班加点守着砂光机卖命。
打?定主意,姜冬月很快振作起来,每天照常忙碌,星期六还带着一双儿女在旧院子搭了个简易塑料棚,就在鸡窝原先的位置,土壤格外肥沃。
里面种了一半韭菜一半菠菜,其中韭菜根是从菜地挖来的,菠菜是开春种剩下的小半包籽儿。
“妈,它们什么时候长大呀?”唐笑安把几根短树枝在角落插一个圈,包围着五根韭菜,当做自己的秘密基地,“要到明年吗?”
姜冬月:“今年过?年就能吃。要是养得活,明年咱们就把地里的韭菜都挖过?来。”
乡下人最重要的财产就是房和地,如果旧院子全?开垦了种菜,地里便?能多几分土种粮食。等唐笑安送进学?校,她还想在屋里种点蘑菇之类的稀罕菜。
毕竟院里有井,吃水浇菜都挺方便?。
结果唐笑笑比亲妈更敢想,“我们挖个坑养田螺和贝壳好吗?我每天放学?都给它们撒水、捉虫子。”
姜冬月好奇追问?,才知道张校长在学?校操场公放了两集《海尔兄弟》,结果她闺女没有被主角新奇的冒险打?动,反而?对螺贝虾蟹兴趣浓厚。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写“我的理想”,她把以?前写过?的科学?家?、老师、农民?换掉,改成养殖大户,详细划分了梦想中的三千亩水田养哪些物种。
“上下共五层,像楼房一样,我还分了淡水,咸水和泥水呢。”唐笑笑对自己的宏图规划极为满意,恨不得立刻开工,然后天天划一艘小扁舟收货。
但语文老师好像不太喜欢,多扣了她四分。
“没事,以?后你跟弟弟长大了妈带你们俩去海边玩。”姜冬月揉揉闺女的小脑袋,“听说?那里有人专门种海带,能长几十?米。”
“哇~那有人养贝壳吗?会吐珍珠那种。”
“当然有,每天涨潮退潮海里都漂许多东西,随便?捡。”
“妈妈,我就是海里漂过?来的对不对?我游啊游,你看见了,然后把我捞走。”
“傻弟弟,你是从咱妈肚子里跑出来的!”
“才不是,我是咱妈用网捞起来的,特别特别大的网,嘿嘿嘿~”
……
星期一,姜冬月拎着自己的蓝布提包,再次骑车去人民?大街。
面对土红色的砖墙和铁栅栏,她深深吸了口气,像上次一样在门卫处登记,然后绕过?低矮的万年松进入工商管理所。
幸运的是,那位盖章的老周今天在场,是个短头发女人,胖乎乎的,两只吊梢眼凶相?十?足,开口说?话却细声?细气,一项项核查完,另收五块钱工本费,很快给姜冬月办妥了营业执照。
末了道:“注意这个三年期限昂,到期自动作废,你要及时来我们所里补办。平常税务部门检查也必须配合,不能偷税漏税,制假贩假。”
姜冬月收起执照,笑微微地道:“没问?题。”
她心情愉悦地离开工商管理所,刚出门那老周和娃娃头同?伴就互换了报纸闲聊起来。 “今天这茬挺顺利呀,身份证、土地证、结婚证都拿了,省事儿。”
“可不呗,别看人是个乡下妇女,说?话办事还挺利索。”
“现在啥都向钱看啦,上周来个土大款进门就给我塞钱,吓我一跳,半天缓不过?劲。”
“亏你没上当,小王办公室那个老刘……”
九十?年代洪金市的营业执照比 A四纸略小一圈,用的是手感?硬实的铜板纸,最上面“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九个大字金灿灿的。
中间写着“姓名姜冬月”、“经?营业务服装”、“经?营方式零售”以?及经?营地点、住家?地址、有效期限、登记时间等共计七项内容,需要填写的部分全?部是黑色钢笔手写。右下角则盖着工商管理所的圆形红章和一枚蓝色方形验证章。
“嘿,冬月你真行啊,没花钱就把证办下来了。”唐墨拿着营业执照翻来覆去地看,“以?后开业就把它裱起来摆到高处,又正式又气派。”
“对了,你名字取好没?早点儿定了我给你雕个招牌,说?啥也比小卖铺那块敞亮。”
姜冬月轻咳两声?:“定了,叫‘新时尚X服装店’。”
“啥?”唐墨挠挠耳朵,“我咋没听清?什么丝来着?”
唐笑笑举起自己的旧作业本,脆生生道:“是X,新时尚X服装店。”
她边说?边指着作业本封皮上面用铅笔粗粗描绘的七个大字,示意唐墨看,“大写的X,表示四个方向的路都能走,爹你觉得好听吗?”
“呃、好,好听。”唐墨及时将?涌到嘴边的话咽回去,仗着身高优势冲姜冬月飞个眼神儿,溜溜达达地去院里压水了。
什么眼光嘛,方块字里面塞个叉号,你就是挤个对号也行啊,啧啧。
牢骚归牢骚,唐墨仍然找出制门框剩下的松木和榆木锯刨上漆,做了一块扁长形招牌。因为对X实在不满,他特意做了变形,让四条路弯弯地旁逸斜出,再添几朵小梅花装饰,竟无意间多增了几分时尚范儿。
姜冬月横看竖看,越看越满意,专门裁了朵大红花来配。等到冬至那天,早早便?让唐墨将?招牌和红花挂起来,然后自己点燃一挂三百响的鞭炮,又到大队请村干部喇叭广播——
石桥村的新时尚X服装店隆重开业啦!
第111章 开门红 石桥村地?方不大; 和周边村子相比稍显贫困,十几年来除了赵大花开起一间小卖部,还没有第二家正经做买卖的; 顶多赶集、过会?时卖点儿蔬菜或自家养的鸡鸭鹅。
这会?儿听见?鞭炮声,乡亲们纷纷三三两两地?赶来看?热闹。
“老黑媳妇挺能干呀,说开服装店就开,有模有样的。”
“新时尚叉号服装店,咋还整个洋名儿?”
“人家那叫爱克斯,多时尚啊!”
“哎哟,这边一桌子皮筋儿发卡; 怪好看?的。”
“来来来,随便挑随便看?,今天开业开门红; 买啥都便宜!”
姜冬月穿着新做的厚实呢子大衣; 笑盈盈招呼乡亲往里面走; 甭管想?买东西?还是纯凑热闹的; 都能从浅盘里抓把瓜子嗑着吃。
原本宽敞空旷的店铺,早已拾掇得满满当当。东西?两面墙挂满了适合冬季穿的外套、厚毛衣、黑裤子; 靠南的推拉门也悬着两根长木棍和铁丝; 挂着各种颜色的呢子外套。
其中深色的款式偏长,看?起来大方端庄; 浅色的多坠着牛角扣或贝壳扣,料子稍差些,摸起来更粗糙,但胜在样式活泼可爱; 价格也便宜许多。
“冬月,这件斗篷帽的多少钱呀?”钱会?粉边说边把一件绯红色呢子褂摘下来; 对着镜子来回比划,“你看?我家燕燕能穿吗?”
姜冬月绷住笑,走过去介绍道:“能穿。这褂子有点韩范儿,下摆宽松,穿身上特?别洋气,一米三到?一米五左右都能穿。”
“我看?着也差不多,帽子里衬层毛挺暖和……”
钱会?粉比划几分钟,痛快掏钱将?这件呢子褂买下,还让姜冬月送了一枚亮闪闪的水钻大发夹。
“我早想?盘头发整洋气点儿了,可惜城里卖的特?贵,下次我再给孩子买衣裳,你再送我一个成不?”
姜冬月笑道:“好说,你尽管挑好看?的。衣裳拿回家叫孩子先?试试,胖了瘦了就拿过来找我改,家里缝纫机还闲着呢。”
说话间姜秋红带着儿媳和闺女赶来捧场,一会?儿夸衣服好看?,一会?儿夸价格实惠,热热闹闹地?争着买。
特?别是高成静,她?今年凭腌菜手艺赚到?了钱,正处在年轻人膨胀自豪的人生阶段,加上想?报答小姨支持购买坛子菜的功劳,呼啦啦给自己买了好几件。
姜秋红埋怨闺女:“看?把你烧的,尾巴毛能翘到?九重?天,就不该领你出门。”
“小姨家衣服好看?嘛~”高成静穿着新毛衣、新外套,拿着发夹揽镜自照
,“妈你看?多合适,还比新世纪那些店铺便宜很多。”
买东西?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儿从众心理?,眼看?钱会?粉等人买得高兴,且姜冬月挂出来的衣服确实质量好,价格也实惠,忍不住便跟着挑选起来。
姜冬月耐心介绍,说得嗓子都干了,等到?中午暂时闭门,发现统共进账五百多块。虽然是包含了进价和赠品在内的毛利润,但完全?算得上开门红。 太好了,照这样下去早晚能养家……姜冬月按捺住心头喜悦,吃了碗肉末浇头的面条,就回到?铺子里继续蹲守。
做买卖就是这样,甭管有客没客,当掌柜的都得盯着,像战士似的“时刻准备着”,才能抓住机会?。
家中,姜秋红打发媳妇们和闺女早早离开,回高家屯该干啥干啥,自己留在屋里与林巧英闲聊,顺便帮姜冬月把没缝完的被?褥收尾。
“歇会?儿吧秋红,”林巧英灌了一壶水做到?炉子上,“过来烤烤手吃点花生。”
姜秋红:“我不冷,干完了再吃。”
她?针线活非常利索,很快将?边角位置缝好,又找出顶针引线穿梭,在被?子上压出一道道波浪弧。
这样缝好的被?子里外不见?白洋线,只余出极小的引线痕迹,盖的时候无论怎样蹬踹,都不怕线勾到?脚趾或棉花乱跑,直到?下次拆洗仍然平整。
“好啦,收工。”半个小时后,姜秋红把被?子叠起来,拍了拍放到?床尾,忽然扭头问林巧英,“妈,这被?子是冬月给你做的吧?”
林巧英点点头,脸上透着掩不住的笑意:“前阵子冬月就做了一床褥子,嫌不够又做被?子,净瞎花钱。”
“……”
姜秋红抿抿嘴,把口不对心之类的嘲讽话咽进肚里,低声道,“妈,你以后要?在冬月家长住吗?还回咱们村不?”
“你要?是不打算回去了,以后就在石桥村和高家屯轮流住吧,我跟冬月给你养老。”
无论如何,她?个做大姐的,不能让亲妈长期住在妹妹家,听着就不咋像样。
大闺女终于想?开了没掰扯亲兄弟养老那点事,林巧英却顾不得欣慰,急道:“瞎说什么,哪有丈母娘天天住女婿家的道理??等冬月把店铺开起来我就回魏村了,眼下好胳膊好腿的,我能照应自己,以后不能动了再累赘你们。”
姜秋红想?了想?,说道:“行吧,你在哪儿高兴就在哪儿,住腻歪了我接你去高家屯新鲜两天。”
“到?时候再说吧,你过来尝尝花生,烤焦了比生吃的香。”
母女俩吃完一小捧花生,到?店铺找姜冬月闲坐着唠了会?儿家常,姜秋红就准备骑车回家,“你姐夫那慢脾气,还想?吃羊肉水饺,我要?是不早点回去,他连羊膻味儿都闻不着。” “行,你带好手套围脖,今天晴冷晴冷的。”姜冬月说着,坚持拿两枚绸缎发卡塞给姜秋红,“这俩颜色衬你,过年咱再换新的。”
送走姐姐,又把店铺打扫收拾一遍,看?没什么人上门,就叫林巧英把韭菜拿过来摘。
老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她?担心开业太忙,昨天就去小卖部割了两斤猪肉,今天晚上吃韭菜猪肉馅儿饺子。
林巧英慢悠悠地?瞥闺女一眼:“卖什么吆喝什么,干什么得像什么,韭菜味儿太大,别把新衣裳熏了。”
说完径自起身,从街口绕过去往家走。
姜冬月:“……”
咋说呢,她?感觉亲妈对店铺的心劲儿好像比她?还大……
过了四点半,日影西?斜,天色渐渐昏沉,姜冬月理?完最?后一笔账,就关门落锁,回家揉面包饺子。
倒不是她?累了早退,而是这年月乡下甚少路灯,所以除了打工晚归,人们很少在天黑后走动。万一真有急事找她?,也可以直接上家里。
“妈,看?我捏的小猪!”唐笑安举起拇指粗的白胖面团,绕着案板跑来跑去,“两只耳朵一只嘴,吃饱就睡四条腿~”
林巧英立刻夸道:“我们笑安真聪明,这么小就会?念儿歌,将?来上学肯定领奖状。”
她?最?近时常住在闺女家,和外孙天天相处,一开口就挠到?了痒处。唐笑安得意坏了,直到?唐笑笑放学回来,仍沉浸在夸夸中无法自拔。
“姐姐,我很快要?上学啦,咱妈说给我做个新书包。”
唐笑笑爱怜地?揉了揉弟弟的圆脑袋:“好吧,等你真上学了,我用零花钱给你买铅笔和练习本,再给你画一张课程表。”
这承诺太具体,唐笑安不知怎的突然生出点赧然之情,哼哼唧唧地?扭了会?儿胳膊腿儿,就跑到?屋里拿筷子,同时大声招呼唐笑笑,“来吃饭呀姐姐!姥姥说今天不吃饭会?掉耳朵!”
五斤韭菜和两斤猪肉搅出来的馅,倒入热油勾过的甜面酱,不用加任何多余调料都格外香。四个人围着矮桌吃掉小一半,晚上唐墨回来后蘸着醋和蒜末,将?剩下的扫荡得七七八八,满足地?打了个饱嗝。
“好吃,比过年那顿还香。”
姜冬月兑了热水洗涮锅碗,说道:“肉多菜少的当然香,改天韭菜长高了咱们再包一次。”
“那得进腊月了。”唐墨不免有点遗憾,看?看?表九点半了,便铺开被?褥,又问姜冬月白天卖的咋样。
姜冬月正等他这句话呢,当即竹筒倒豆子把白天的事儿学了一遍。
唐墨越听越惊讶,忍不住咂咂嘴:“冬月,以前真没看?出来你这样会?做买卖,早知道不买拖拉机也得先?给你凑本钱开铺子。”
姜冬月嘴角微翘:“没那么厉害,我提前跟会?粉打过招呼,专门请她?来当托儿,多少捧个人场。”
“至于卖出去的呢子褂,五件里有四件是我自己做的,手工费低,不然咋能质量好还比别人家便宜?”
唐墨:“……”
他睁大眼打量姜冬月,似是不敢相信自己媳妇竟有这种脑子,看?着看?着突然想?起来,“人家外面卖的不是都有那个什么签吗?能看?不出来?”
“这个没事儿,”姜冬月擦擦手,撕开塑料布往手背抹点凡士林,“前阵子去青银县批货时,我找人专门定了标签,六百个十五块钱。做好衣裳后在领口缝一个,下摆夹缝裁一个,比服装厂机器整的更精细。反正是自己给自己贴牌,谁也挑不出毛病。”
唐墨:“…………”
“对了,我这个牌子叫‘金玉满堂’,你觉得咋样?”
“好、挺好。”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难怪今天不让他脱工请假,是怕他知道了说漏嘴吧……
第112章 年根底下(捉虫) 冬至开了个好头; 姜冬月心里格外?满足,但她太清楚在村里做生?意的难处,没过两天就开始蹬着三轮车赶集。
平村镇逢二、逢八有集; 东牛庄逢一、逢六有集,这?样算下来她一个月可以出?十二次摊儿。甭管当天卖多?卖少,都?比在石桥村干守着自家店铺强。 毕竟乡下人日子?节俭,连卖日用杂货的小卖铺都?不?会天天去,更何况是卖衣裳的服装店。
姜冬月出?门的时候,就把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