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侯门凤女-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千古笑嘻嘻道:“你干娘手还使不了力不能够抱你,就让姨抱抱你吧。”
楼千古弯身就把小东西抱了起来,阿梨搂着楼千古,一时那个亲热劲儿,在楼千古怀里扭得咯咯笑。
苏长离最后一个下马车,命士兵们分散开,将这条巷道清出来。随后楼千吟邀他进门。
敖雨辛上前拉了拉姜氏的手,兄弟三个都上前见过了礼,一行人便先进去再说。
楼千吟和苏长离有话叙,姑嫂俩就带着敖雨辛和孩子们先去后院安顿。
进屋里落座休息,敖雨辛拉着姑嫂俩道:“眼下看见你们两个都好好的,我总算放心了。”随后又问,“怎么样,有没有伤着哪儿?”
楼千古道:“我没有大问题,只是些小的瘀伤和擦伤,就是嫂嫂比我严重些,她还伤了手腕,后来还跳了江,十分危险,幸亏是我哥找到了她,否则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姜氏忙摆摆手,道:“都过去了,其实我也没多严重,千古你就别吓小辛了。”
敖雨辛一眼就看见姜氏两只缠着轻薄绷带的手腕了,忙拿过来看了看,道:“这还不严重?怎么会跳江呢?”
楼千古便将整个事情的始末仔仔细细地跟敖雨辛说了一遍,听得她眉头紧皱,十分后怕,道:“好在你们最后都没事。那伙匪贼早前便在别地逃窜,官府剿了他们的贼窝,但是他们一部分人跑掉了,二哥后来着人去追剿,可哪知竟逃窜至浔阳了。”
姜氏惭愧道:“你好不容易与你爹娘团聚一次,这下因为这些事匆匆忙忙离开徽州了,我和千古实在是过意不去。”
敖雨辛道:“哪里的事,我们在徽州也住了近月余的日子了。原本也是打算回京之前,顺路来浔阳转转的。”
楼千古笑道:“既然来了,等休息好以后,就好好玩一玩吧。”
阿梨跟着狼犬跑进跑出,哥哥们也很能适应新环境,不过就是阿梨黏糊得紧,许久没见了,亲热完了楼千古,她还不死心地老想往姜氏身上爬。
敖雨辛便道:“阿梨,干娘有伤,你不能老缠着她抱你,知不知道?她得养些日子才能好。”
姜氏摸摸阿梨的小脸,道:“虽不能用太大的力气,但是陪你玩还是可以的。”
阿梨便小大人一样问:“干娘哪里伤了呀,我看看。”
姜氏本来不想让人见了担心的,可架不住阿梨非得要看,不让她看她就紧巴巴地纠缠。
后来姜氏只好将手腕上的绷带解了,绷带缠得很松,展开就露出了手腕。
阿梨起初是好奇,可是真等她见着了以后,那蜿蜒粗糙的疤痕还结着血痂,顿时就被吓哭了。
姜氏连忙又裹好,哄道:“阿梨不哭不哭,我遮住了,现在看不见了。”
阿梨眼泪婆娑,问:“干娘疼不疼啊?我给干娘吹吹。”然后她扒着姜氏的腿,蹭着身子努力地吹几口气。
姜氏神色温柔,揉揉她的头,道:“你吹过以后,干娘就不疼了。”
姜氏除了手还没好以外,其余也与寻常无异了。敖雨辛他们在楼家安顿下来,休息两日后,姑嫂俩就准备带着敖雨辛和孩子们在浔阳城里到处转转。
第602章 有一事需得知道
晚间,楼千吟给姜氏的手腕上药时叮嘱她,“明日在城中玩,不得碰水,不得使力。”
姜氏应道:“我知道的。”
楼千吟看了看她,又道:“知道有什么用,给我记在脑子里。”
姜氏点头,轻声应道:“我记着。”
浔阳城就这么大,明日有苏长离的护卫在,他也安排了楼家人看着,应该是让人放心的。
翌日,姑嫂俩带着敖雨辛和孩子们去逛浔阳城的大街小巷,买了当地的特色零食,城里河道遍布,他们又乘船游览,赏略风光。
河边水里生长着莲蓬,采莲女正泛着小舟采莲,楼千古问采莲女买了新鲜莲蓬来,在船上剥着吃。
一行人玩到日落方归。
阿梨第一次坐船,兴奋得不得了,玩得非常尽兴,以至于回去的时候,趴在敖雨辛怀里累得睡着了。
回到楼家以后,兄弟三个先被放下马车,随后是姑嫂俩下来,等敖雨辛下车时,一只手伸来替她拂开了门帘,她抬头就看见苏长离的脸。
苏长离伸手,敖雨辛就自然而然地先把睡着的阿梨抱给了他。他一手便能抱稳阿梨,让阿梨趴在他肩膀上睡,一手来搀扶敖雨辛下车。
大家先去花厅里洗手暂歇,一会儿准备用晚膳。
白天的时候他们出去玩了,苏长离和楼千吟留在楼家没外出。苏长离听说派出去追缴流匪的骑兵队伍与楼千吟遇上后一起回了浔阳,便接见了他们。
赵歇和霍全家复命,流匪已经全部清剿完毕。
苏长离看了看整个骑兵队伍,道:“就这点人?”
赵歇又回禀道:“属下这些人是领队将军派遣出的先锋队,属下等有幸遇到景安侯时,其他人马尚在后面。在随景安侯返浔阳途中留了消息,其他人马收到消息便会赶往此地。”
苏长离看了一眼霍全家,又看向赵歇,道:“是去年年底入的营?”
赵歇应道:“是。”
苏长离也暂没论赏,只让他们下去。
等人走后,楼千吟道:“你一眼就看出来他们是去年武考失利后入的营?”
苏长离道:“姓霍那小子,是霍都尉家不成器的幺子。”
楼千吟觉得赵歇功夫不错,去年武考失利也不应该。只是嘴上没提。
稍后,楼千吟又说起一事,道:“去年瘟疫,从海外来的楼先生,有一事你需得知道。”
苏长离道:“他回去了?”
楼千吟点了点头,道:“临走的时候劝我携楼家上下迁回至沧海国。”
苏长离看他一眼,道:“你土生土长在浔阳,那沧海国什么地方你应该没去过,也不会贸然答应他。”
楼千吟道:“明面上是劝我楼家回故土去落叶归根,实则沧海国皇室式微,让我这一脉回去重振大局。”
苏长离立刻听出了端倪,“沧海国皇室也是楼家一脉?”
楼千吟点了点头,道:“眼下那边应是纷争四起,并非一个安乐之地。”
苏长离道:“这是要劝你回去号令天下的。”顿了顿又思忖道,“如有胜算,也无不可。”
楼千吟看他道:“我还没说到重点。”
苏长离道:“你说。”
楼千吟道:“浔阳瘟疫蔓延开以后,我楼家的长老方才出海去寻楼家分支,带回了楼先生。然,楼先生离开浔阳那日,我从一渔夫口中得知,他早在去年秋时瘟疫还没爆发之前便已抵达浔阳。”
苏长离看向楼千吟,一时没说好歹。
楼千吟面色沉肃,道:“眼下还无证据,但若果真如此,可能浔阳的瘟疫也与之有关。”
苏长离道:“他除了劝你回去,还要求了什么?”
楼千吟道:“我没让他把话说尽,但听弦外之音,应是想借兵。”
第603章 前车之鉴
苏长离不置可否,拈着茶盖撇去杯盏中的茶叶浮沫,饮了一口茶,后道:“如若是想借兵,他还会再来的。”
如果那楼先生的最终目的是借兵,就能说得通了。先让浔阳百姓患上瘟疫,再解救百姓于水火,他便于国有功,从而提出借兵回自己国家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估计他也没想到,楼千吟对争霸天下不感兴趣,故而拒绝了他。
苏长离又问楼千吟道:“你要是想,我可以助你回去继承那份家业。”
楼千吟黑了黑脸,道:“一我不好征战,二我继承了对我有什么好处?”
苏长离道:“可以为一国之君。”
楼千吟冷笑道:“那就更有得说了,一我不好女色,不设三宫六院;二我对权势不感兴趣,不喜万民臣服;三再看看你整天累死累活的,得为万民之生计操心忙碌,你当我吃饱了撑的要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苏长离看他道:“你条理很清晰。”
楼千吟悠懒地靠在椅背上,看着亭外花红柳绿,道:“都是自你身上总结出来的,前车之鉴。”
后来,苏长离问楼千吟打听沧海国的方位和距离,楼千吟虽不知道,但楼家年迈的长老们大概知道。
船出海以后往南边方向行驶,如若顺风顺水,应该不出十日至半月的时间可抵达沧海国的海岛领地,可若逆风逆水,则得花上双倍的时间乃至更久才可抵达。
只是沿途不可能完全顺风顺水的,会依据季节和天气以及海流而随时发生着变化。故而上回楼家长老往返一趟才花去了两三个月的时间。
还有海上的情况捉摸不定,也随时可能有其他的变故。
苏长离派了人,准备前往探一探前往沧海国的水路,等抵达沧海国以后,再探探那边的情况。
他一下发命令,下面官员便立即着手准备船队和船员。
楼千吟很是诧异,道:“你别告诉我你对沧海国感兴趣。”
苏长离道:“海外的土地,尚不知物产几何,先了解了解总不会有错。”
几天后,派出剿匪的那支骑兵剩余队伍也抵达了浔阳。
骑兵领队对赵歇和霍全家很是恼火,原本以为派他们先行一步如若剿匪成功,回归大部队后,剿匪功劳必然是自己的。可哪想到,他们运气这么好,偏偏碰上了景安侯,就一道去浔阳了,在浔阳还得以被皇上亲自接见复命。
好在皇上没有当场封赏他们两个的剿匪功劳,而是等后面的骑兵全都聚齐以后,才论功行赏。
骑兵领队毕竟是剿匪首目,有指挥得当之功,往上晋升一级。
而赵歇和霍全家也没落空,因其奋力剿杀流寇,英勇无畏,也往上晋升一级,由原来的伍长升为屯长,手下管理的士兵也增至了五十余人。
苏长离至浔阳以后,赵歇和霍全家随即撤出楼家,同其他士兵们一起回归岗位,驻守浔阳。
这骑兵领队姓孙,现在擢升为副将。孙副将领了军功以后,回来即命赵歇和霍全家把兄弟们的马都洗刷投喂一遍,还不许旁人帮忙。
两人这两天里都在忙碌着洗马刷马喂马,没个消停。
日头又烈,晒得人头晕目眩。
霍全家仰躺在马厩之间的阴凉过道台阶上喘口气儿,赵歇也无怨言,将他的那份活全干了,提着一桶桶水进来,拿刷子在马背上洗洗刷刷。
霍全家见着他仿佛不知疲惫似的,力气也好,一次能提四桶水而走路稳实、毫不费力。
赵歇忙碌之时,结实宽厚的后背都给汗水浸湿了。
霍全家冲他背影道:“来歇会儿再洗好不?一会儿晒晕了你。”
赵歇不予理会。
霍全家不忿道:“那姓孙的不就是看我们抢了他的功劳,借机报复咱俩呢。妈的,他自己不努力去挣,咱们时运到这里了,这怨得着咱们?如此小肚鸡肠,令人不齿。”
第604章 起航
赵歇一边忙活,一边听着霍全家的抱怨。
霍全家又道:“等以后你就会知道了,在军中上级打压下级,那都是家常便饭。”
后来霍全家歇着歇着就懒得再动了,不知不觉睡着了去。等他一觉醒来,发现赵歇马都洗刷好了,整整齐齐地归回马厩了,他正抱着马的粮草,一一铺在马槽里。
霍全家不可置信道:“我靠,你都搞完了?”
赵歇道:“睡醒了?”
霍全家从台阶上坐起来,揉揉眼睛,道:“你这人,是铁打的吗?”
赵歇回头看他一眼,道:“是你太娇弱了。”
两人回到院里,赵歇去冲了澡,光着上身出来,身材确实十分结实而又硬挺,他渴得很了,拿着水瓢便舀了水喝了整整两瓢。
后来听说浔阳在组建船队准备出海去,要招募船员。赵歇又去报了名。
霍全家就唏嘘:“你名字叫赵歇赵歇,但我看你这人就是歇不下来是吧?你应该改名叫赵不歇才对。”
彼时赵歇坐在台阶上,眯眼看着屋檐外的日头,道:“我这不是正歇着?”
霍全家翻了个白眼道:“我说的不是这个短暂的歇,你这顶多只能算喘喘。”
赵歇道:“能喘喘就行了,真想要歇,难道你一辈子就只想当个屯长?”
霍全家看了看他,不再反驳,道:“得,算你赢。”
有志气有野心,从不停止往前拼闯,将来必有所成吧。说不定将来这家伙真能如愿以偿娶了郡主做他的妻子呢。
霍全家嘴上虽然无比抗拒,但他还是跟着去报了名。
出海的船在码头准备就绪,船员士兵们都井然有序地登船。
选出来的士兵大都会水性,而且是在水边生长的,这样长时间在船上度过才不会不适应。
可霍全家不会凫水,至于行船经验么,以前倒是经常乘坐画舫流连京都的不夜城,不知道算不算。
两人登船时,赵歇道:“你昨晚不是说死也不来吗?”
霍全家道:“那我现在不是没死嘛。也不晓得那边什么情况,万一十分凶险呢,而且行船海上要是有个风暴什么的,能把整艘船都吞去了。所以前路未卜,也就你们这些傻脑子才肯出海。”
赵歇道:“你这么精明,怎么也来了。”
霍全家道:“谁叫你是我兄弟。你替兄弟我吃苦受累,我怎么能丢下你不管。”
登船以后,下面的人就准备收锚扬帆了。
士兵们都在甲板上站立,一共有三百人。除了士兵,还有一部分楼家人,他们往船上放了两笼信鸽,以方便及时往浔阳传信。
岸上也有不少人相送。
苏长离和楼千吟,以及敖雨辛和姑嫂俩都来了码头观看。
赵歇和霍全家望向岸边,霍全家道:“趁着机会,你光明正大地多看看。”
赵歇目光实实落在岸边那一抹柔艳的身影上,宛如初见时一般,一直盯着她看。
这时,岸上有一人拨开把守的士兵,匆匆忙忙跑到前面来,抖抖衣袍扯开喉咙就气急败坏叫喊道:“逆子!你一个旱鸭子,谁他妈准你上船的!”
霍全家在甲板上,伸手掏了掏耳朵,显然是个死猪不怕开水烫的。
苏长离看向霍都尉,道:“我准的。”
霍都尉抹抹额头上的汗,这才发现苏长离也在,连忙告罪道:“臣失言,请皇上恕罪,臣真是太着急了……回头臣内人要是知道了,会剐了臣的……”
苏长离道:“无妨,你皮糙,寻常力气也剐不动。”
霍都尉唏嘘,一把辛酸泪道:“去年臣把那逆子弄去充军,内人都拿刀追了臣一下午呢。那逆子不成器,臣不也是想着能把他教好么。唉真是,慈母多败儿。”
第605章 惊险返回
那厢,船离岸后,码头的来往商货船只继续上货卸货,另一边的渔人们也开始一天的河鲜买卖。
姑嫂俩带着敖雨辛去挑河鲜了,挑来的虾蚌又大又肥,还是鲜活的。
等回到家中,又有口福可享了。
苏长离在浔阳停留了些日子,等着出海的船回来复命。
彼时,霍全家在船上很快赶到了不适,他晕船晕到上吐下泻。
霍全家有气无力地靠在甲板上,骂骂咧咧道:“妈的,以前小爷也是坐过画舫的人,居然晕船……”
其他士兵们就笑,道:“这航行江海的船,寻常游走在城中河道的画舫如何能比。城里的河道水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