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侯门凤女-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砚本来在书房里做上午落下的功课,先前院子里还挺热闹的,可等他回过神来时发现外面一派安静。
三个弟弟妹妹都不见了。
他一问才得知,原来是姜氏带着阿梨去抓小鸟了,老二老三禁不住好奇后脚也跟着去了。
苏砚哪还看得进去书,随之放下书本,也往花园里去。
结果他远远就看见一大三小猫着身蹲在花丛里,正聚精会神地看着那边空地上的篓子。
苏砚定睛一看,见篓子里有活蹦乱跳的小东西,脑袋一啄一啄地,正吃着竹篓里侧的地面上的糙谷子。太远看不清晰,但应该是只小麻雀。
苏砚便在原地站定,没再往前走,怕惊跑了那只小鸟让他们白忙活一场。
然后姜氏看准了时机,不动声色地拍拍阿梨的肩膀,阿梨得令,立刻抓着绳子一拉。
那支着的木枝一倒,竹篓顿时就盖了下来。
小鸟一惊,当即振翅欲飞,可还是慢了一步,给困在了里面。
整个花园里都是阿梨的欢呼声。
苏砚这才抬脚继续往前走。
那厢姜氏已经带着阿梨去竹篓里捉鸟了。
当然他们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之前试了两次,都让鸟儿给跑了。
但姜氏这个人就是非常有耐心,阿梨又巴巴地想玩鸟,所以他们就坚持不懈地换了两个地方重新设陷阱,阿梨也有了经验,终于才顺利地套住了一只。
姜氏伸手进竹篓里,抓住了那只小鸟,娴熟地从怀里掏出根细红绳套住了小鸟的脚,才交到阿梨的手上。
彼时阿梨两眼亮晶晶如黑葡萄一般,在小衣服上搓搓手,然后高兴又虔诚地伸双手来接。
终于把小麻雀接手上了,它的羽毛是灰麻色的,阿梨伸手去摸,又滑又软,咯咯笑个不停。
阿梨捧着鸟儿往回跑到三个哥哥身边,高高举起,叫道:“快看!我的鸟!”
兄弟三个得以凑近了仔细瞧两眼。
阿梨又道:“我就勉强地给你们也摸两把吧!它很好摸!”
他们都是孩子,虽然平时一副老成模样,可又怎会没童心。
苏砚相对沉稳一点,苏岚和苏奉就先伸手一人薅了两把。最后苏砚才很给面子地也薅了薅。
姜氏收拾好了家伙,三兄弟过来帮她拿,然后一齐回宫院里去。
阿梨对新得的小鸟爱不释手,俨然成了她的爱宠,哥哥们想摸一下都得经过她的同意。
为此阿梨还悉心地给小鸟铺了个窝,准备了一张小被子,到了晚上就把那小鸟按在窝里盖着小被子,让它睡觉。
光套着它的脚也不是个办法,后来姜氏还给它编了一个鸟笼,专门用来给阿梨养鸟的。
小鸟起初努力想飞走,可后来阿梨每天给它喂食,顿顿把它喂得饱饱的,似乎它飞走的欲望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除了套鸟,姜氏还带着阿梨去钓鱼。
原本姜氏带孩子只是带阿梨一个的,因为就她最小也最需要陪伴,其他兄弟三个都很会自我消化,学习、练功,吃饭、睡觉,样样都能自己完成,便是整日没人看着,也不需要担心。
可姜氏带阿梨的玩法又不单纯是哄小孩子的玩法,这就成功地引起了兄弟三个的注意。
于是后来,基本上都是姜氏带着阿梨活动时,后面就跟着三个哥哥,后来姜氏就让他们一起通过自己动手来获得劳动果实。
这日四只都做完功课以后,姜氏教他们制作钓鱼的竿子。
做好了鱼竿,一大四小便扛着若干渔具,往宫里的湖边垂钓去了。
湖面偌大,这时节结了一层薄薄的冰,看起来像一面镜子一般。空气清冷而新鲜,站在湖边眺望,心境都跟着开阔起来。
这湖水呈碧绿色,听宫人说,这里边的鱼不少,之前天气还没变冷的时候,偶尔能看见鱼群浮上来透透气儿呢。
姜氏又挑好了一个合适的地儿,用竿子将湖面的薄冰敲碎,然后开始做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不能她一个人来做,四兄妹都动手忙活。
姜氏扛着一把小锄,带着四兄妹在附近转悠了一会儿,敲定一块肥沃的地,便开始着手挖。
挖了一阵,阿梨就指着泥巴里扭动的小虫子道:“舅母,是不是这个!”
然后阿梨撅着屁股就蹲下去一把揪住,拿起来给三个哥哥看,眉开眼笑道:“这就是蚯蚓!”
兄弟三个面无表情地看着那条蚯蚓在阿梨的手上扭来扭去:“……”
苏奉默默地打开竹筒,让阿梨丢进去。
姜氏继续挖,阿梨继续在泥巴里掏,掏够了蚯蚓,才回到钓鱼的地方。
兄弟三个看见姜氏把蚯蚓挂在钩上,他们便也照着做。
挂好了饵,方才往湖面抛去。
姜氏特意演示了一遍,道:“要这样抛,尽可能抛得远些。”
阿梨就不要抛了,免得一会儿把自个抛下去,姜氏把自己的抛好递给阿梨拿着。三个哥哥照着做,试了两次都能抛得像模像样的。
然后一大四小就搬着小板凳坐在湖边,静静地等鱼儿上钩。
第386章 不务正业的闺女
扶渠带着宫人们在湖的另一边等候。
这阵子他们都见过姜氏是怎么带孩子的了,无不佩服。
宫人不由感慨道:“这景安侯夫人也太厉害了,不仅会写字作画,还会做这些玩意儿。皇子殿下们和小公主跟着她一道,好像永远都不会无聊。”
扶渠笑道:“景安侯此人便属于特别极其之挑剔的人了,侯夫人能与侯爷相处融洽,当然有她的过人之处。”
可此时正昏天黑地泡在太医院里的楼千吟本人,要是别人问起,他肯定很懵。那憨憨能有什么过人之处?
跟姜氏处久了,阿梨开始变得专注而又跟着有耐心,等鱼儿上钩的过程,她也不吭声,继续像只猫儿盯得聚精会神。
三个哥哥更别提了,平时就很稳,这种时候可以坐着一动不动保持很久的时间,就像三樽小雕塑一般。
终于,平静的湖面上漾开了一圈圈细小的波纹。
阿梨兴奋得不行,姜氏及时按住她的手让她莫急,多等片刻。
直等到那竿上有拖拽感了,才帮着阿梨一起往上拉。
虽然有几次中途鱼儿脱钩了,但是并不妨碍在姜氏的指导下阿梨钓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条鱼。
她兴奋得趴在桶边看了好久。
三个哥哥也不赖,后面陆陆续续都有钓上鱼来。
傍晚的时候,姜氏带着孩子们满载而归。
随后宫院里飘起了阵阵烤鱼的香味。
楼千古留在敖雨辛这边看着,进补的时候不用她督促,敖雨辛自会努力地进食,只是到了该休息的时候,她得督促敖雨辛休息。
到入夜的时候,姜氏过来了,她带来了一个食盒。
甫一打开,喷香扑鼻。
只见里面躺着好些烤好的鱼。
姜氏腼腆地笑道:“小辛,千古,今晚我们吃鱼吧。”
三人围着炉火,将鱼拿出来再过一遍火,烤得愈焦香两分,楼千古和敖雨辛开始拈着鱼骨头啃着肉,烫得直吸气。
姜氏也吃得津津有味,蓦地来了一句:“这鱼是阿梨和哥哥们一起钓的。”
敖雨辛动作一顿,继续吃,吃得直卷舌头。
姜氏又道:“也是他们学着烤的,让我给你们带来。”
敖雨辛吃着吃着,眼泪忽然就崩了,滴在了鱼肉上。她吸着气,止不住泪流,哽咽道:“好烫,但是好好吃。”
然后姜氏就给敖雨辛和楼千古讲这些日四个孩子的事下鱼吃,孩子们读书写字、逮鸟钓鱼,无一不是乐趣满满。
敖雨辛听得又哭又笑,最后她们三个一起将烤鱼毫不浪费地全吃光了,变做一堆干净的鱼骨头。
敖雨辛看向楼千古泪眼婆娑地道:“别说你了,现在连我都想天天跟姜嫂嫂一起生活了。谁跟她在一起都会很快乐。”
楼千古道:“那肯定是。”
姜氏只是笑。
姜氏搓搓手,道:“以前出嫁前,街坊邻里家的闺女,她们的爹娘都不让她们跟我玩。”
楼千古震惊道:“他们为何竟如此地想不开?”
姜氏道:“说来惭愧,我是我们那街巷里被评的第一不务正业的闺女。”
楼千古道:“我就疑惑了,他们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呢?”
敖雨辛道:“那姜嫂嫂你爹娘肯定气坏了,没去跟他们理论?”
姜氏道:“我们也没管他们评判的标准是什么,我爹挺高兴的。他说横竖也是个第一。”
敖雨辛:“……”
楼千古哈哈道:“小辛,我去过嫂嫂娘家混了些日子,她爹确实是这样的。”
敖雨辛好笑道:“那你娘呢,怎么说?”
姜氏道:“我娘说管他呢,反正我们家做买卖的,副业挺多饿不着我,不需要我务正业。”
楼千古继续哈哈道:“小辛,她娘也确实是这样的。”
三人吃饱了鱼,又听千古和姜氏聊了一会儿,敖雨辛笑道:“跟你们坐一坐,我觉得我又恢复了力气。有你们在真是太好了。”
楼千古心疼地鼓励道:“小辛,你这么拼命,一定会好起来的。”
只是后来敖雨辛再取血时,因为之前取得已经太多了,眼下都再流不出多少。
她索性不用容器了,免得装进容器时多少还会浪费掉一点,直接坐在床边,将手臂横在苏长离的唇上方,让缓缓滴淌下来的血沁进他的唇缝里。
楼千古想让她歇一次,可是她不敢。她害怕中途停歇这一次,他的病情就会恶化。
敖雨辛头晕眼花,另一只手强撑着身体,她固执地想要看清苏长离的模样,明明他近在眼前,却好像被一团浓雾给笼罩着,迷茫地看不清楚。
敖雨辛笑了笑,闲话家常道:“二哥,今日采来的鹿茸血可能没那么多,那头鹿子给你供血期间,它又不怎么肯吃,所以难免的会越来越少。不过没关系,这次的少点,下次就换头鹿子再给你供。”
楼千古在旁看见她那般虚弱地对苏长离笑说,一时绷不住,眼圈儿一酸就哭了。
她有些明白楼千吟为什么再也不肯到这里来,他宁愿把自己困在太医院,连素日的洁癖都没有了,没日没夜,没时间换衣裳,也没时间洗漱。
因为没人愿意看见这一幕。
楼千古深吸气,快步过来将敖雨辛拉开,敖雨辛飘飘欲坠,根本都不用她费什么力气,就将敖雨辛拉起搀扶在怀里。
她不能再这样了。
楼千古一边手忙脚乱地给敖雨辛上药缠绷带,一边故作平静地把话说给苏长离听:“好了好了,这次有一点也总比没有的好。现在鹿茸血的需求量大也难免的嘛,我已经跟我哥说了,叫他留两头专给敖二哥供血的。”
敖雨辛对她感激地笑笑,然后头一歪,靠在她肩膀上便昏昏沉沉地睡了去。
楼千古搂着她,将她搀到软椅上去放躺着,给她盖上毯子。
窗外又下雪了,雪光透过窗扉,落在她的脸上,显得那消瘦的脸颊已经没有半分血色,仿佛与雪一般苍白。她阖着眼,睫毛浓密弯长,昏睡正浓。
楼千古跑去将补血养气的羹汤盛了进来,仔细地用汤匙喂进她口中。
便是楼家最能补养人气血的方子,也禁不住她这等的挥霍自己。
楼千古也怕她长睡不醒,一边抹眼角,一边给她喂。
第387章 我们去见爹娘吧
宫院里,阿梨正坐在窗明几净下,手里端着笔,认真地写字。
姜氏在一旁教她。
转眼间,她已经会写好多的字了,一篇一篇,都写得规规整整,小孩子下笔虽没什么力道,但是却十分秀气好看。
阿梨让姜氏将她温习写下的字都收集起来,回头她得拿去给爹爹看的。
写着写着,阿梨停了下来,小脸转过去看向窗外。
她放下笔,爬到窗边去,伸手往窗外去接,片刻后终于接到了一片轻如羽毛的雪晶,回头对姜氏道:“舅母,又下雪啦。”
然后她又爬回来,坐在案几边,重新拿起笔,边写边嘀咕道:“我得写快点,还有一些就写完了。等写完了,今天是要带去给爹爹看的……”她小脸上的神情一派认真,“等雪下大了路就不好走了。”
姜氏摸摸她的头,道:“不怕,舅母背着你走。”
阿梨笑起来时,眼神天真又明亮。
阿梨很热切,很想快点可以见到爹娘,但是她又不得不耐下性子,把字一个个都写好了。
她甚至有种迫切想要得到爹娘表扬的雀跃心情,等爹娘看见她写得这么好,一定会夸她的。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
最终阿梨将三百个字都温习了一遍,花了两个时辰,全部都写在了纸上。
姜氏一张一张地帮她收起来。
阿梨小脸上沾着墨迹,小花猫一样,问:“舅母,你数了没,有没有三百个字?”
姜氏道:“数了,只多没少的。”
阿梨就兴冲冲道:“那我们就去见爹娘吧。”
姜氏拉过她道:“还是先把脸洗一洗,把衣裳换一换吧。”
扶渠打了水进来,姜氏给她擦干净了脸,换了身厚实保暖的小衣裳,方才放她出门。她自个蹬蹬蹬跑出去,就仰头在院里望天下落下的雪。
扶渠忧心忡忡,避开阿梨,问姜氏:“侯夫人,皇上的情况怎么样了,娘娘她还好吗?”
虽然御书房宫殿那边消息封锁得严,就连宫人们也具体不知帝后寝殿里具体情况如何,但凡事总有个风声,宫人们多少能感觉到那种凝肃的氛围。
若不是情况严峻,何至于此。
姜氏想了想,道:“他们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做到更好,我还是相信,付出不会被辜负的。”
阿梨在院里催促。
随后扶渠收好心绪,去拿了伞来,和几名宫人陪同着一起去。
阿梨穿着小靴子,雪地里滑,她不好走。
姜氏果真蹲下身去背着她走。
扶渠道:“侯夫人,让其他人背吧。”
姜氏笑:“我背吧,她又不重。”
阿梨圈着姜氏脖子,道:“阿梨又不重。”
姜氏背着孩子,宫人也不好撑伞,姜氏便把撑伞的任务交给了阿梨。
那伞对她来说还是有些些重的,她撑得歪歪扭扭。但一路上她都努力地撑着,给姜氏和她自己遮挡风雪。
后来姜氏教她,可以把伞柄放在姜氏的肩膀上,她的小手绕过姜氏的脖子,正好压住那伞柄,这样就可以省下许多力气。
阿梨照着做,欣喜地发现手真的不累了欸。
随着人影一步步往前走,后面留下了串串脚印。不一会儿,就被雪掩盖了去。
这次姜氏就只带了阿梨,兄弟三个都留在了宫院里。
看见姜氏和阿梨离开宫院时,老二老三就眼神黑白分明地一直望着。
后来苏砚从书房里出来,对他俩道:“爹需要静养,我们都去会吵到。等下次我们再去吧。”
老二老三这才断了巴望的眼神。
阿梨有些紧张又满是期待,问姜氏:“舅母,爹娘看见我会不会很高兴?他们会不会很惊讶我竟然这么聪明这么快就学好了那么多字?”
姜氏道:“一定会的。”
阿梨喜滋滋道:“我昨晚做梦还梦见了他们。”
进了御书房所在的宫殿,姜氏背着阿梨往后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