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宿舍熄了灯,窄窄的床铺,她睡得惯,但身边少了个人,却让她不太习惯。
脑海中回荡着这些年与江珩相处的点点滴滴。
等下一次见面,得是暑假了。
宁荞算了算日子。
还要好久啊!
…
宿舍生活并不十分平静,偶尔也起波澜,这波澜基本上都是崔妙妙带来的。
她的性子蛮横骄纵,巴不得所有人都听她的,可宁荞和梅舒并不给她面子,就只有周难妹为了宿舍室友们之间的团结友爱,很是宽容。
崔妙妙也有自己的朋友,那是隔壁宿舍的马红枣。马红枣是崔妙妙的高中同学,逢人就夸崔妙妙的学习成绩多么优异、家世多么显赫,以及她对象多么一表人才。
周难妹到现在都还没见过她的对象,有些好奇。她同时好奇的,还有梅舒的事。
她问起梅舒有没有对象,话刚说出口,又恨不得咬自己的舌头,这会不会太多管闲事了?
梅舒果然没回答她。
宁荞回想原剧情中的内容,知道这个时候,梅舒和唐鸿锦已经认识了。
原剧情的后续情节中写着,唐鸿锦离开部队之后,在机缘巧合之下与梅舒相识。对方与苏青时的性子有点像,却又不截然相同,他被她吸引,起初只将她当成苏青时的影子,可慢慢地,开始心动。他俩的爱情,也算是一波三折,原剧情中没有明确提及到最后唐鸿锦与梅舒在一起,究竟是为了她,还是为那段他自己脑海中美好的初恋,但不论如何,那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宁荞的记性很好,确实,梅舒是认识唐鸿锦的。
他俩在她下乡的公社相识,那时她是知青,唐鸿锦则是城里一个国营工厂的工人,他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在负责采购方面的工作时,提出与农村公社合作,就这样与梅舒见面了。
高考恢复之前,梅舒想要得到回城机会,在大队争取表现,和村干部以及公社干部们都很熟络,在他们面前能说得上话。唐鸿锦提出的合作,她研究过,有益于村子的发展,便为他说了几句好话,很得唐鸿锦的欣赏。
而这份欣赏,在唐鸿锦得知梅舒考上京大之后,变得更加深。
他主动来到京大,打算请梅舒吃一顿饭,感谢她曾经的帮助。
梅舒和周难妹是一个专业的同学,这会儿刚下课,在去食堂的路上碰到崔妙妙。
周难妹和崔妙妙的关系没这么紧张,便邀请她一起去食堂吃饭。
三个人在食堂门口,看见唐鸿锦。
唐鸿锦对上梅舒的视线,笑得如沐春风,说明自己的来意。
她犹豫了一下。
唐鸿锦问:“这两位是——”
“我们是梅舒的室友。”周难妹说,“我叫周难妹,她叫崔妙妙。”
唐鸿锦笑容温和,周到地说:“如果你一个人不方便,可以带上你的室友们一起。”
崔妙妙说:“好啊,那我们就不客气了。我是本地人,我知道哪里的馆子好吃。”
唐鸿锦很绅士地比了个“请”的手势。
这时梅舒说道:“宁荞呢?也喊上她。”
唐鸿锦愣了一下:“宁荞?她是从西城来的吗?”
“她随军住在西城的海岛。”梅舒说。
几个月前,唐鸿锦来公社谈合作时,与梅舒有过一些交流。
梅舒知道他曾经是一名军人,此时便问道:“你们认识?”
“西城的海岛……”唐鸿锦沉吟片刻,“应该就是以前军区大院的宁荞同志了,她的爱人是江营长,就住我家隔壁。”
崔妙妙的眼睛都亮了,果然,宁荞的爱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副团长。
这种事,能拿来乱吹牛吗?
她立马说道:“我们宿舍吃饭,怎么能不叫上宁荞?她应该就在宿舍,我这就去找她。”
崔妙妙心急火燎,向宿舍楼奔去,完全没听见唐鸿锦的后半句话。
“我姐和宁荞同志经常通信,听说她爱人,如今已经升为江副团长了。”
唐鸿锦说到这里,神色有些黯然,思绪纷飞。
梅舒望着崔妙妙的背影,淡声道:“真是积极。”
周难妹再次好脾气地笑了笑:“这是我们宿舍第一次一起到外面吃饭,肯定要积极呀。”
过往的回忆在心头盘旋,唐鸿锦抬起眼,深深地看向梅舒。
她的长相和气质,真的和苏青时很像。
…
与此同时的苏省,江副团长连轴转,忙了数日。
好不容易任务暂时告一段落,他也能歇一歇。
贺永言是和他一块儿来接新兵的,此时从军装上衣里边的口袋里掏出一张很小的单寸照片。
这是他好不容易从罗琴那里要来的照片,媳妇嫌他腻歪,但将照片给他的时候,一个劲地笑。贺永言想起她那一刻明艳的笑容,嘴角也咧到耳后根,将单寸照拿到江珩面前晃一晃。
江珩看他一眼,从自己随身携带的行李里,掏出一张全家福。
全家福当然不可能是单寸的,比他的照片大了好几倍,贺永言的嘴角抽了抽,收回自己的单寸照。
“很快就能回岛了,好几天没见到媳妇,还真有点惦记。”贺永言说,“你就惨了,回家也见不着媳妇,唉。”
说完这番话,贺永言的心头有难以言喻的畅快。
要知道当年江珩刚结婚的时候,也在他面前臭显摆,说是好久没见到媳妇了,贺永言好心一问,结果人家说的“好久”,居然也就只有几个小时而已。
“你呢?惦记媳妇不?”
“惦记。”江珩坦诚道。
贺永言乐呵呵一笑:“没事,等到你媳妇放暑假,就回来了。暑假有整整两个月这么久,等她放完暑假,你再等五六个月,这不就放寒假了吗?”
江珩淡淡地扫了他一眼。
贺永言挺了挺脊背,一点都不怂。
因为深刻意识到一句老话的正确性。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不过另外一句老话叫作,见好就收。
贺永言见好就收,换了个话题:“提干名单是不是已经递上去了?”
江副团长即将成为江团长,整个部队里上上下下,几乎没人不服气。
就算有,也就只有一个——钱副团长。
贺永言拍拍江珩的肩膀:“等到公示之后,你就是江团长了,这么年轻的团长,那叫一个神气。”
但他实在是很欠儿,一不小心,又戳人家痛处:“老天是很公平的,让你承受了相思之苦,就会在另外的方面补偿你。赶紧收拾收拾,尽快回去吧,我媳妇在家等着呢!”
“我递了调职申请。”
“什么?”
“京市北城军区的薛团长负伤。”
“你要调到京市去?”贺永言的声音陡然抬高。
江珩面不改色:“有希望。”
漫长的沉默。
贺永言:……
行行行,了不起咯。
作者有话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靜靜看書 4瓶;
第60章 第60章
◎事半功倍。◎
宁荞和宿舍里其他室友都不是一个专业; 课程也不同,大家出出入入的时间经常错开。这几天,她与崔妙妙再次闹了矛盾; 起因是她起得早; 而崔妙妙没课,被她的动静吵醒,气得坐起来就要骂人。
当然了,真要骂出口; 又是不可能的。好歹是京大的学生,崔妙妙的脑子没这么糊涂; 这事她不占理; 如果传出去,吃亏的还是自己。崔妙妙想多睡一会儿; 发出不悦的声音,转头一看其他两个室友,都已经早起坐在书桌前学习了。
崔妙妙也不是说不学习,但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学,可不得先歇一段时间?
这场风波无声无息,只有崔妙妙与宁荞她们自己心知肚明。那天,崔妙妙冷眼望着宁荞; 用眼神表示不满,而宁荞则是继续忙自己的事,用行动表明; 自己的动作已经够轻的了。宿舍里没有洗漱的地方; 她顶多也就是换衣服拿书本; 能有多吵?
她俩的矛盾; 一直延续着; 在宿舍里互不搭理,倒也风平浪静。
但谁知道,此时宁荞正坐在书桌前温书,就见崔妙妙兴冲冲地赶回来。
崔妙妙大声道:“赶紧走,吃饭去。”
“不去。”宁荞低着头继续看书。
崔妙妙一咬牙:“是梅舒的对象来找她,要请我们所有室友一起吃饭。你不给我面子,总得给梅舒面子吧?”
崔妙妙话音落下,又觉得这理由实在是不充分。
宁荞和她不对付,可和梅舒的关系,似乎也称不上好。
崔妙妙好说歹说。
“我们是一个宿舍的室友,整整四年时间都要住在一起,现在宿舍有活动,肯定得积极参加。”
“刚才周难妹打算过来喊你的,但我正好顺路,就帮她跑了一趟。如果你不去,周难妹该有多失望?”
“他们仨现在都在等你呢。”
好不容易,才说通宁荞。
崔妙妙憋屈透了。
如果不是为了狠狠嘲笑宁荞吹嘘她爱人是副团长这事,自己才懒得低声下气求她出门。
一会儿要她好看!
与此同时,京大的食堂门口,唐鸿锦站在梅舒身边。
周难妹悄悄打量他。
这位男同志曾经是军人,很是器宇轩昂,言谈间流露出一股温润的气质,比校园里的男同学要成熟不少。
而且,他还很有风度,不光是对梅舒温柔,就连对她的室友都很大方。
为了不让梅舒在两个人共处时感到尴尬,甚至愿意喊上她们仨,一起去餐馆吃饭。
周难妹在心底给梅舒这位男性朋友打了满分,在他俩说话时还时常出声,活跃气氛。
过了片刻,崔妙妙和宁荞来了。
与宁荞对视的那一刻,唐鸿锦微微颔首。
也不知道是什么心理作祟,他稍往梅舒身旁走近一步,像是在向宁荞暗示他俩的关系。
宁荞不动声色,走到周难妹身边。
这时,唐鸿锦才向大家介绍自己。
和原剧情不一样,原剧情中的唐鸿锦是转业,转到单位成为正式员工,后来放开之后,才下海经商。这一回,他因苏青时的事而感到愧疚,认为自己配不上那身军装,直接退伍,但他毕竟有原男主光环,即便是独自去摸爬滚打,也进了个不错的单位,虽是临时工,但看他此时的谈吐,似乎也混得风生水起。
崔妙妙和周难妹喊唐鸿锦一声“唐同志”,而后自我介绍,再将目光落在宁荞身上。
唐鸿锦温和一笑:“咱俩就不必介绍了,老邻居。”
他们已经将近五年没见面了。
唐鸿锦看着宁荞,发现她的面容不再似当年那样稚气软和,眼神中多了几分沉静。当年,苏青时最看不上的,就是她的从容,总说这就是强装出来的假把式,但后来唐鸿锦听他姐说起过宁荞的现状,发觉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假把式,她是有点魄力的。
崔妙妙是当地人,带着他们下馆子去。
她挑的是京市最好的餐馆,梅舒站在门口时脚步一顿。
唐鸿锦温声道:“没事,就这家。”
等到坐下之后,唐鸿锦对崔妙妙说:“你对这里比较熟,推荐几道菜吧。”
崔妙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不贵的不点,尤其是见到梅舒为唐鸿锦流露出的担忧眼神之后,更起劲了,还故作不好意思地问:“会不会点太多了?”
周难妹忙制止:“够了够了,我们就只有五个人,吃不完的。”
陆陆续续上了菜,不得不说,这餐馆的饭菜确实对宁荞的口味。
她慢条斯理地吃着,而周难妹则问起梅舒与唐鸿锦的相识经过。
崔妙妙在得知唐鸿锦根本就不是梅舒的对象之后,就对他没有兴趣了,后来一听他只是单位的临时工,更是不屑一顾。
来这一趟,她主要是冲着宁荞。
此时,崔妙妙说道:“宁荞,你和唐同志以前是邻居,怎么看起来好像不太熟?”
她刚开口,也不等宁荞回答,就笑眯眯地继续说道:“是不是担心唐同志说出你爱人在部队的军衔?”
“担心什么?”宁荞抬起眼反问。
崔妙妙“噗嗤”笑一声,用嘲弄的眼神盯着她看。
她想看到宁荞的手足无措与慌乱,但并没有。
“每一位军人同志都是值得敬佩的,其实不该有军衔大小之分。”
“就算你爱人只是营长,但在这年纪成了营长,也已经不错了,真的没必要为了炫耀他有能耐而睁眼说瞎话。”
“你说你爱人是副团长,这事如果传到他们部队领导的耳朵里,可能还会害他挨批呢。”
崔妙妙一边说着这番话,一边打量宁荞的表情。
可宁荞的表情没有变化,倒是她自己,猝不及防地听见唐鸿锦的解释。
“宁荞同志的爱人是营长,但那是五年前的事了。如今他已经升为清安军区的副团长。”
崔妙妙愣住了。
“但有一点,你说得对。”宁荞平静道,“每一位军人同志都值得尊重敬佩,以军衔高低来划分再加以嘲笑,本身就不应该。”
她好半晌没找回自己的声音,再看梅舒的表情,像是在讥讽她。至于周难妹,嘴角抽了抽,在为她感到尴尬。
“枉做小人。”梅舒睨崔妙妙一眼,说道,“你多吃菜,少说话吧。”
…
崔妙妙在饭馆里没吃多少东西,气都气饱了。
从饭馆出来,她不想和室友们一起回宿舍,反正下午没课,直接就回了家。
一回家,她黑着脸坐在沙发上。
崔父出差了,家里就只有崔妙妙的奶奶和母亲。
老太太走上前问道:“谁气我们妙妙了?”
“还不是那些室友吗?每次都是她们。”崔妙妙气愤道。
老太太慈祥地摸了摸孙女的头发:“一个个都是乡下泥腿子,咱不受她们的气。如果不高兴了,就向学校打报告申请,搬回家里住,反正我们家在京市有房子。”
崔妙妙听奶奶这么一说,心底的优越感回来了些。
他们家是本地人,在京市有房子,这是宿舍里那些个自命清高的室友们能比的吗?
“我才不搬走。”崔妙妙说,“她们三个人,合伙把我赶走?想得美!”
“不搬就不搬,都听我们妙妙的。中午你妈炖了雪梨汁,让你消消火。”老太太起身,拄着拐杖往厨房走。
厨房里,崔母正在忙活。
老太太面对她,就不似面对崔妙妙时这么和蔼了,语气冷淡道:“做了这么多年的饭,还是笨手笨脚的,等着吃你的午饭,要等到太阳下山。”
崔母连忙开了锅盖,将汤盛出来:“妈,马上就好了,您别急。”
“雪梨汁呢?”老太太皱眉,看见边上锅的锅盖还盖着,不悦道,“妙妙喜欢喝凉的,你一会儿给她冰镇起来,孩子晚点还要去学校。”
“妈,妙妙肠胃不好,喝凉的又得闹肚子。”
老太太扫她一眼:“算你还有心。”
“我先回屋歇着,做好饭再来喊我。”等到话音落下,她拄着拐杖往外走,边走边说道,“娃都生四个了,还跟资本家的大小姐似的,做一顿饭磨磨蹭蹭,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要饿死我。”
等到老太太出来,崔妙妙上前问道:“奶奶,什么娃都生四个了?”
“没事,你听错了。”老太太换了语气,说道。
等到老太太的步伐渐行渐远,崔母握着锅勺的手才终于松了松。
她低垂着眼,脸上有显而易见的疲惫,再听见崔妙妙来了,又打起精神回头,柔声道:“妙妙,你再等等,马上就好了。”
“妈,我吃过了。”崔妙妙说,“不用做我的份。”
崔母点头,问起她刚才在外边和老太太说的话。
“还不是那个宁荞吗?她爱人是副团长了不起?嘚瑟成什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