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

第87章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第87章

小说: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一家子人,已经开始研究年后她出门上学该带多少衣裳。
  “京市很冷的,衣服要带得厚实一点。”
  “被子也要多带几床吧!”
  “小嫂子一个人怎么能拿得动这么多行李?到时候都还没下船去火车站,就已经累趴下啦!”
  江珩温声道:“我们送她去。”
  江果果眼睛一亮:“我就是这个意思!”
  …
  宁荞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回书房写信。
  家里的父母兄嫂,还有她的小侄子等着这个好消息呢。
  她的眼底带着笑意,写信的速度变得很慢,想告诉他们这一刻的自己都多欢喜,却意识到,原来文字无法全然表达此时她的心情。
  她写写停停,斟酌着用词。
  书房门被打开了,江珩端着一杯牛奶,送到她的书桌前。走到她身边时,江珩单手压着书桌边沿,微微俯身,看媳妇在写什么。
  一转眼,这支枣红色的钢笔已经有五个年头了,不说像新的一般,可甚至连一点漆都没掉。他媳妇打着趣,说五年前的江营长好大方,给她选购的钢笔,肯定是那间店里最昂贵的。
  江珩失笑,毕竟那是给媳妇送的第一个礼物,能不上点儿心吗?
  宁荞的钢笔笔尖,在信纸上顿了顿。
  其实他送给她的礼物,又何止是这一件上了心。这些年,他的呵护与尊重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出发,润物细无声一般,使得宁荞原本早就已经收起的情愫悄悄回到心间,他们从相敬如宾的夫妻,到真正的相知,爱意并不是在顷刻间产生的,而是在悄然间,变得愈发炙热而浓烈。
  江珩看着她给安城父母写的信。
  信中的她,像是个小女孩,向爸爸妈妈显摆自己考了多么高的分数。虽然分数并没有最终公布,可她考上了京市大学,是京市大学!
  他庆幸自己从未犹豫过让她去追逐梦想,梦想实现之后的喜悦,这份靠她自己争取而来的惊喜,是不管他准备多少礼物,都无法达成的。
  江珩安静地看。
  直到她伸手,轻轻抱住他。
  宁荞的手环着江珩精瘦的腰。
  她的脸颊埋在他的怀里,轻声问:“等到开学,我们是不是至少要有半年的时间没法见面了?”
  江珩从未主动提及不舍。一是江副团长很一些包袱,不愿意让自己显得太扭捏。二来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越是流露出失落的情绪,宁荞就越没办法安心离家。
  “半年的时间,很快的。”江珩温声安慰。
  “你也不说争取一些假期,早点来看我。”宁荞小声道。
  江珩失笑:“我尽量拼一点,多出任务。任务完成后拿到假期,去京大看我媳妇。”
  “那也不行。”宁荞认真道,“不能主动要求参加危险的行动。”
  然而他们彼此都知道,她这话不管用。
  一直以来,江副团长都从不回避任何危险的任务,越是艰难的行动,他越要迎难而上,否则怎么带领好那些年轻的、毫无经验的下属?
  这个拥抱,持续了很久的时间。
  不曾主动提出过不舍的江副团长,最终还是忍不住问,到开学之前的两个多月,希望媳妇能多多陪伴他。
  宁荞轻笑,重新拿起笔:“等我写完给爸妈和哥嫂的信,再写给爷爷的信,就——”
  “爷爷的信,让果果写。”江珩严肃道,“从现在开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贵。”
  接下来宁荞写这封信的效率顿时高了。
  因为江珩同志的手就撑在书桌边沿,莫名的紧迫感,让她加快速度。
  她写下最后一个句号,装了信封,拿出邮票贴上。
  抬眼发现江副团长在催促,抿唇悄悄地笑,起身道:“上次我还给南南买了个皮球,放哪儿了?”
  他也走上前,陪她一起找。
  过程中,江珩发现他媳妇脸上的小表情,生动又故意。
  “奇怪。”
  “会不会在用来储物的那间屋子?”
  “我去看——”
  书房灯光昏黄,她话还没说完,忽地被他拦腰抱起。
  宁荞伸手推他,纤细的小腿在半空中摇晃:“我还没找到皮球呢!”
  “回房找。”江珩低声道,“在我们房间。”
  “没有……我们房里没有!”
  …
  一九七八年的二月份,又过年了。
  院子里的果树长得很好,数年前种下的龙眼和芒果在夏季之前成熟,后来卢成福又教宁荞种枇杷树,枇杷的成熟期在冬天,这样一来,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水果。宁荞拿了果树苗,自己还没完全学会怎么打理,倒是江珩同志成了种果树的专家。之前过年时,宁荞的娘家人来探望,在信中得知他们在自家小院种果树,就特地问人打听,过来时带了几株冬枣树苗。江副团长很有经验,笃定以清萍岛的气候,在这里肯定种不了冬枣。宁荞还不相信,直到最后事实证明,冬枣在这温暖的城市确实无法开花结果。
  从那之后,宁荞和江果果给江珩封了个称号——果园园长。
  江副团长居然有点喜欢这称号,更起劲了,将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条,乐在其中。
  自家的小院差点成了果园,时不时就会吸引一些馋嘴的小朋友,在小院外张望。有些调皮的孩子,还会偷偷来摘,他们家果树结的果子本来就吃不完,江珩和宁荞并不在意,但江果果同志是个小气吧啦的小姑娘,联合隔壁屋的大毛、茹茹和丫丫,共同捍卫果园。
  汪家三个孩子是很热衷于干这件事的,因为这果园,也有他们的一份,毕竟两家共用一个小院,他们汪家虽没有出力,但好歹还是腾出地儿了。
  江奇已经将自己视为三分之二个大人,完全不加入小孩子们幼稚的玩闹中。江果果便和汪家三个孩子们轮班,守卫他们的果园。
  好几次见汪家三个孩子团结友爱的样子,江果果还觉得奇怪,毕竟当年,大毛和茹茹可喜欢欺负人了,现在怎么改了?她去问小嫂子,她小嫂子告诉她,这些年,汪家夫妻俩和三个孩子在磨合中,逐渐培养出默契与感情,早已不再像当年那样成天闹得鸡飞狗跳。
  前几天,邱慧心还来问宁荞,如果自己和汪刚毅再要一个孩子,会不会伤了孩子们的心呢。
  宁荞也不知道怎么的,自己竟成了邱慧心的军师。
  但不管对方遇到什么难处,她都会认真地回应,至于最终的抉择,她不会过多插手。
  这个年,他们五口之家一块儿过。
  江源以前就是三个孩子里最稳重的,如今参加工作,看起来更加成熟。他穿着公安制服回来,进了大院,经过军属们身边时,温和地打了一声招呼。
  大家不说是看着江源长大,但当初他十二三岁时的熊孩子模样,却仍历历在目。没想到几年时光过去,这孩子成为一名公安同志,优秀的公安同志!
  江奇早早地出家门去接他二哥。
  他昂首挺胸的,炫耀自己二哥有多了不起,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就破获一起重大案件。
  大院军人和家属们听得竖起一个大拇指。
  同时他们又在心里头感慨,江奇和他二哥江源只差一岁而已,怎么他二哥现在都已经有大人样儿了,他还这么缺心眼?
  江奇的性子,本来就是过于活泼的,活蹦乱跳压根就消停不下来。
  只是他也有惧怕的人,像是他大哥,或是现在——
  江奇看见迎面走来的二哥。
  对上二哥沉着冷静的表情,他还有些恍惚。以前小嫂子和妹妹就说二哥和大哥有点像,现在看来,还真是。
  以大哥的脾气,不会允许自己在外显摆他的战绩。
  二哥会不会也这样?
  江奇有点心虚。
  却不想,当江源走过来,与他并肩回家时,压低声音说:“你怎么不多说点?”
  “多说什么?”
  “破获重大案件之后,领导点名表扬了我。还说我是个干公安的好苗子,再过几年,兴许就能带队了。我当时这么告诉你的,你怎么不让大家伙儿知道?”
  江奇:?
  他们说这番话时,刚进屋,宁荞恰好听见,便说道:“江源,别这么骄傲。”
  江源坐在凳子上,嘴角一咧:“小嫂子,我是大人了。”
  宁荞抬眉。
  长大了就说不得啦?
  这一回过年,大家都格外珍惜。
  虽然知道宁荞去了学校又不是不回来了,可弟弟妹妹们感受到自己在马不停蹄地长大,逐渐怀念起儿时的光阴。
  小时候的他们,是小嫂子的跟屁虫。
  每到过年,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换上新衣服,在家里头贴上对联和窗花,准备一桌子的好菜,看着大院里小伙伴们在外边玩炮竹,他们就会凑热闹挤上前,耳后还回荡着小嫂子的叮嘱,让他们当心点儿。
  江果果长成小姑娘,脑袋瓜子里时不时会冒出一些细腻的伤感情绪:“二哥长大了,接下来就是三哥。”
  她双手托腮:“好希望大家都不要长大呀。”
  江源从兜里拿出给弟弟妹妹准备的压岁钱:“二哥参加工作了,一个月有二十多块钱的工资,给你们发压岁钱。”
  江果果眨了眨眼,转头望向江奇:“三哥,你也赶紧长大吧!”
  …
  到初八的时候,宁荞收到娘家寄来的全家福。
  每当过年时,就要去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寄给远方的宁荞,这似乎已经成了父母和哥嫂的习惯,变成他们家的传统。
  相片中的父母,鬓边多了几缕白发,哥哥的眼神变得坚定,嫂子更加时髦,穿着打扮可讲究了。南南已经四岁了,小家伙牙都长齐了,还知道看镜头,笑得嘴角弯弯,露出可爱的小米牙,圆乎乎的脸蛋,特别讨喜。
  宁荞看得出神时,忽然听见江珩开口。
  “我们也去拍一张全家福吧。”
  一家子都是行动派,说要拍全家福,立马就收拾好自己出门去。
  岛上有一间照相馆,照相不便宜,店里没什么人,不需要排队。
  照相师让他们选布景。
  江果果看着五颜六色的水彩手绘图案布景,喜欢得不得了,但江珩和宁荞更倾向于选择单色背景。毕竟如果不做后期着色的话,不管布景颜色多么缤纷,洗出来还是黑白色,效果不会太好。
  江果果垂头丧气。
  江源逗她:“要不你拿压岁钱出来,请我们拍照,我们就听你的。”
  江果果:……
  大家都是大人,光欺负她一个孩子。
  可她都已经十四了,也不小了!
  十四岁的小姑娘,对金钱有了概念,可抠门了,才不舍得拿出压岁钱请客呢。
  她不再发表意见,跟在小嫂子边上,等待照相。
  照相师抬手比划了一下位置,说道:“夫妻俩坐前面,妹妹和两个哥哥站后面,这样拍出来才好看。”
  江珩走到他媳妇身边。
  江果果心不甘情不愿,被挤到后面去。
  “瞎凑热闹。”江源一针见血,“哥想和小嫂子拍照,咱仨是顺带的。”
  江奇和江果果如梦初醒,原来如此。
  难怪呢,以前大哥可不乐意照相,当年部队里领导要给他相亲,问他要照片,他就只回答两个字——没有!
  这回他愿意来照相馆拍照,是因为小嫂子要去上大学了。
  哥哥要留下照片,惦记她的时候,就拿出照片看看。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江源、江奇和江果果变得很懂事。
  相片布景是单色的,而他们仨自己,就像是第二层背景板,一点都不拖后腿。
  照相师让他们笑,他们就笑,笑得嘴角都咧得高高的,就像这一世刚得知小嫂子进门时那样。
  只不过,他们仨没拖后腿,但总有人拖后腿。
  照相师看着娇美小媳妇边上这位神情冷冽的军官,有点不敢吱声。
  他欲言又止,好半晌之后才说道:“呃——军人同志,能不能笑一笑?”
  宁荞望向江珩。
  她的嘴角都笑酸了,照片却还没拍完,原来是因为她爱人的表情不合适!
  “你笑笑。”
  “我、笑不出来……”
  “想想开心的事啊!”
  “什么事?”
  江珩同志不习惯照相,更不习惯冲着镜头傻笑。
  但正当他想对照相师说,他的表情无所谓,媳妇和弟弟妹妹们好看就成时,宁荞忽然附到他的耳畔,轻声说了一句话。
  江珩怔了一下,唇角扬起,眼底染了笑意。
  “咔嗒”一声,照相师拍下他们一家的第一张全家福。
  要等许久,才能拿到照片。
  江果果很好奇,问宁荞:“小嫂子,刚才你和我哥说什么了?”
  江珩不动声色,视线却已经扫过来。
  宁荞抿了抿唇:“秘密。”
  江副团长收回视线。
  取到照片时,一家子人迫不及待地接过。
  江珩让照相师洗了七份,人人都能得到一张,其中两张是留着寄到安城宁家和京市干休所的。
  弟弟妹妹们都很小心翼翼,拿了纸袋子将照片装好,生怕一不小心折了相片的角。
  江珩望着相片中的她。
  她歪头靠过来,笑得很甜。
  宁荞拿着照片,站在一旁看得出神。
  相片中的江珩,身姿笔挺地坐着,握着她的手,笑意温润。
  “你刚才说的是真的?”江珩问。
  “说什么?”宁荞抬眼。
  “你说会想我的,是真的吧?”
  “当然是真的啦。”
  江果果竖起耳朵,听得清清楚楚。
  她可算知道小嫂子和哥哥的秘密是什么了!
  …
  在京大开学之前,宁荞正式向聂园长提出辞职。
  她在单位整整工作了四年时间,在这四年间,深受聂园长的照顾,迅速成长,此时要离开单位,心中百感交集。
  聂园长多希望宁荞能留下来,甚至在家时还和自己的爱人提过,等到自己再过几年退下来,军区托儿所园长的位置,非她莫属。此时此刻收下她的辞职信,聂园长心有感触,既惋惜又欣慰,惋惜的是军区托儿所少了一位好老师,欣慰的是,宁荞的未来一片光明。
  聂园长回顾这些年的种种,对宁荞说,希望将来,不管她进入哪一个行业,都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等到她话音落下,抬眼看见宁荞红了眼眶,声音也哽咽了一下:“怎么还哭了呢?去上大学是好事,别哭,得笑!”
  宁荞揩了揩眼角。
  离开托儿所之前,宁荞还去教室里和小朋友们道别。
  如今托儿所里的班级越来越多,可她记得每一个孩子的名字。
  陆老师和翁老师提前教孩子们,给宁副园长唱了一首有关于离别的歌。
  宁荞跟着他们打节拍,听他们说着再见,眼圈又不争气地红了。
  陆冉冉说:“荞荞,你别掉眼泪,你一掉眼泪我也想哭了。”
  “你已经哭了。”翁彤笑着,揉了揉自己也通红的鼻尖。
  宁荞一转头,实在没忍住。
  哭了个稀里哗啦。
  一九七八年的三月初,江珩提前用了今年的假期,送媳妇去上大学。
  江源、江奇和江果果是和他们一块儿去的,特殊情况,一个个都请了假。他们要送小嫂子进校门,也要去探望爷爷。
  京大在三月七日开学,江珩三月六日得去苏省接新兵,因此同意了弟弟妹妹们的请假要求。毕竟到时候宁荞一大堆的行李,不好让老爷子提,江家仨弟弟妹妹就派上用场了。
  江源直接从单位出来,去西城火车站等着他们。
  等了一会儿,他不由纳闷。
  真是奇了怪了,他都参加工作了,请假就只需要领导同意即可,怎么还这么傻乎乎跑去问大哥行不行?
  一家子人,头一回一起出远门。
  路途虽遥远,他们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