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源这是第二次去派出所,上一回是为苏青时的事去报案。两次与公安同志打交道之后,他开始向往这份工作,此时提出来,哥哥和小嫂子虽意外,却又都说是情理之中。
正直的他,很适合成为公安同志。
只不过,这份工作可不是谁都能做的,因此又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得好好学习。
江源将哥哥和小嫂子的话记在心里。
有了目标的他,一定会好好努力。
晚饭后,江珩要去做糖葫芦。家里从来没做过糖葫芦,这多稀罕,弟弟妹妹们都要上前凑热闹。但他们大哥很无情,守着厨房的门,只同意让宁荞进去。
小俩口一起做糖葫芦,制作时的乐趣甚至更胜过对食物本身的向往。
宁荞将山楂清洗干净,等到要串竹签时,这活儿被江珩拿过去做。
江珩问过茶楼的人,做糖葫芦得先用火将白糖熬化,可火猛了些。
宁荞连忙说:“火要小点儿!”
厨房外的江奇眉心就没舒展过。
他们哥哥和小嫂子,为什么笨手笨脚的?术业有专攻,糖葫芦这么好玩儿的“菜色”,就应该由他来做啊!
“不能翻。”江珩从宁荞手中拿走锅铲,盯着锅里的冰糖,“等冰糖微微发黄就可以了。”
小俩口轻轻俯身,一起对着锅里的冰糖研究。
靠得近时,脸颊在锅边被蒸得有点发烫。
宁荞用手扇了扇自己的脸颊,转头还顺便帮江营长扇了扇,对上他一本正经的神色,嘴角微微上扬。
他很认真。
为了几串糖葫芦,忙活了这么长时间,就只是为了她不经意间一句玩笑话。
江珩盯着锅里的冰糖。
茶楼的人说,等到冰糖稍稍变了颜色,就要立马把火灭了,否则裹着山楂的糖会发苦。
他没注意到媳妇看自己,也没注意到她用小手帮自己扇了扇,但注意到——
他媳妇在他的唇角,轻轻啄了一下。
动作神速。
江珩愣住了,等反应过来,摸了摸自己的嘴角。
唇角不自觉扬起时,他又立马回头看厨房外,声音很低:“被发现了。”
“江营长害羞了吗?”宁荞凑近了看他。
“没有。”
“好像有,是不是脸红了?”
“真没有,热的。”
“你再看看。”
宁荞看得更仔细一些。
可这一次,轮到他的鼻尖,抵住自己的脸。
江营长从善如流地亲回来。
她睁圆眼睛。
“哎呀!”厨房外的江奇急得快要吼出声,“快看看锅里的糖,看糖!”
…
宁荞吃到有史以来最甜最甜的一串糖葫芦。
弟弟妹妹们也一人分到一串。
江果果还小,吃得津津有味,可江源和江奇都已经大了,其实对糖葫芦并不这么热衷,平日里吃到一两颗,解解馋就差不多了。
但今天,他们家的糖葫芦,实在是和外边卖的不一样。江源和江奇吃了一个,又吃一个,嘴巴里被塞得鼓鼓囊囊的,比一个大拇指。
江珩买了不少山楂,都用竹签串好之后,多出一串。
汪家的小孩们在小院张望,都已经馋哭了,他便招招手让他们过来。
大毛和茹茹走在前边,小丫犹犹豫豫地跟在后面。
“给你们。”江珩说。
大毛和茹茹伸手要接,可他的手又往后退了一下:“这里有八个,你们怎么分?”
茹茹和小丫都还没上小学,大毛是上小学了,可还没熟练掌握这计算题,伸出手指头数了数。
学霸江果果嫌弃地摇摇头:“一共八颗,一人三颗的话,不够分。一人两颗的话,还剩俩。”
大毛和茹茹的脑袋瓜子晕乎乎。
小丫咽了一下口水:“我只吃一个。”
上过托儿班的小丫,已经不再贪心了,这是托儿班的老师、阿姨与小朋友们对她点点滴滴的影响。
茹茹也上过托儿班,再加上最近家里爸爸和后妈管得严,不再像前几个月那样蛮横。
她信任托儿所里的宁老师,抬头望着宁老师,问道:“怎么分呢?”
“我想想。”宁荞笑着说,“你们一共有三个小朋友,小朋友们爱吃糖,一人分两颗。剩下还有两颗——”
“给我妈妈一颗。”小丫轻声道,“可以吗?”
大毛和茹茹把心一横。
“也给我们爸爸一颗算了。”
八颗糖葫芦,一家子人五口人都能吃上。
江珩递给大毛:“你是大哥,你来安排。”
没有任何一个小朋友,看见军官是不崇敬的。
更何况,大毛时常在家里听他爸说起隔壁江营长的战绩,崇拜感早就已经刻在心头。
隔壁江营长让他安排糖葫芦,他就得好好分配。
大毛自己都没顾得上先咬一口,直接将糖葫芦递到茹茹面前。
他用手取下一颗,塞到茹茹嘴巴里:“你吃一个。”
茹茹吃了一个,就轮到小丫了。
这个家里的哥哥,之前从来没有试过这么和颜悦色,甚至还喂她吃糖葫芦。
小丫暗暗观察他的表情,确定他不会突然发飙,才张嘴,飞快咬走
一颗山楂。
“你还剩一个,你也还剩一个。”大毛对两个妹妹说。
说完,他回头看江珩。
江营长赞许地点点头。
大毛松了一口气:“咱们回家吧!”
等到他们回去后,江果果小声问:“他洗过手了吗?”
…
第二天,夏家人带着牛奶和麦乳精来到军区大院。
大院里的婶子们见江家有客人,便凑上前看,得知对方一家子人是来感谢江源的见义勇为时,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孩子才十四岁,还懂见义勇为?
可事实就是这样,除了刘丽薇在私底下冒酸话,说他光有力气没有头脑之外,其他人见到江源,都是给他夸得快要飘飘然。
刘丽薇的闺女说:“妈,江源现在学习可认真了!”
“你怎么知道?”
“江源不是我隔壁班的吗?我们是同一个数学老师,老师上课的时候说,江源每天学习都倍儿有劲,照这样学下去,他的进步一定很快。”
“有劲儿有什么用?没脑子啊。”
“脑子是可以练的!”
刘丽薇撇撇嘴:“你就看着吧,他绝对考不上高中。”
她闺女懒得再说,摆摆手:“妈,你出去,别打扰我学习。”
刘丽薇翻了个白眼。
目前看来,江果果的脑子还是好使的,毕竟考回的分数都能看,那成绩单上一连串的一百分,只差贴在脑门上炫耀了。但以她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看来,这个江家,估计也就只有江果果一个脑子好使,是唯一有希望考上高中的。
至于江源,考上高中实在是够呛。
就算他小嫂子手把手教他,也不管用!
刘丽薇不知道的是,此时宁荞惦记着的根本就不是孩子们能否上高中的事。
宁荞惦记着的,是上大学。
她每天晚上都在复习,做好高考恢复消息传来的准备。
尤其是到了十月。
原剧情中明确提过,在十月份广播上提出高考恢复的消息,知识青年们挑灯夜读,两个月后,考生们进入高考考场,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不为过。
原剧情没详细写这消息是在十月份的哪一天传来,因此从十月一日开始,就满心期待。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每当她撕下一张日历时,都要轻轻叹一口气。
同时大院的婶子们,最近也开始有了新的乐子。
她们开始盯着宁荞的肚子看。
再过一个月,江家小俩口结婚都要满一年了!
这都一年时间了,居然还不生娃娃?
长辈们怎么都不催呢?
大家再转念一想,也难怪长辈们不催。毕竟宁荞没有公婆,公婆可是催生的主力军啊。
至于江家的其他长辈,说来说去,也就只有江老爷子一个人。
“我听说江老爷子下个月要来岛上。”
“上回江营长去京市干休所看他,可毕竟也就只有他们两口子,老爷子一个人把仨孙子孙女带大的,这么长时间没见,估计都惦记了。”
“这回老爷子来岛上,会不会催着江营长和宁副园长赶紧让他抱上曾孙子?”
…
日历一页页被撕去,宁荞的心情也慢慢平和下来。
反正这消息传来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能急于一时。
高考还没恢复,她这不是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复习准备吗?
“小嫂子!小嫂子!”
“有好消息!”
江果果的声音由屋外传来。
宁荞看了一眼撕下的日历。
一九七四年的十月十九日。
难道那个轰动全国的大消息,是在今天公布的?
宁荞也激动了,赶紧跑出门。
小丫头跑在前边,后边还跟着江营长。
江果果跑得急,等到宁荞跟前时,上气不接下气:“小嫂子,天大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宁荞兴奋地问。
“大哥刚才告诉我,他要出任务了!”江果果大声道。
宁荞:……
一场欢喜一场空。
“小嫂子!你可以和我一起睡了,不高兴吗?”江果果的眼睛亮亮的。
宁荞陷入沉思。
说好的高考恢复呢?难道确实不是在一九七四年发生的事?
江果果黯然神伤。
小嫂子变了,她现在爱哥哥多一点!
江营长望着宁荞的表情,有说不出的欣慰与感动。
果然在这个家里,最舍不得他的,还得是他媳妇!
作者有话说: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Mimi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hiveibn、牛奶、晚风、吼吼吼 10瓶;晚 5瓶;故今年。 2瓶;媛起一任 1瓶;
第52章 第52章
◎“我来。”◎
其实江珩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任务了; 时间长到宁荞差点要忘记他的职业特殊性。
当和他的感情逐渐变好之后,宁荞慢慢了解江珩是怎么样一个人。原剧情中的他,看似性情疏淡; 但那只是他不懂得表达; 再加上原剧情并没有在他们夫妻身上用过多笔墨,因此才显得他们相敬如宾。
真正相处的过程中,江珩对外冷淡,对她却不会; 他将她的一切放在心上,也学着改变自己的性格; 更多表达自己的心意。
这些都是宁荞能感受到的。
现在江珩要出任务了; 宁荞陪着他一起整理行李,嘴角往下弯。
“很快就回来了。”江珩温声道。
宁荞抬起眸:“任务会有危险吗?”
无数个只有他们俩的深夜; 江珩曾对她许诺,在这段婚姻中,他们必须彼此坦诚,没有任何隐瞒。
然而这一刻,当他望着她清澈的双眸时,却迟疑了。他媳妇每天都带着笑,唇角翘起的弧度很漂亮; 说话时的语调都总是不住地上扬。他不希望自己离家的这段时间,她在担忧中度过。
江珩没出声。
宁荞愣了一下:“是需要保密的任务?”
不管是需要保密的任务,还是不能对她详说的任务; 都意味着有一定的危险性。
过去宁荞从不深想; 可现在; 心头却惴惴不安。
融入到家属院之后;
“不怕。”江珩轻轻拥她入怀; “我会平平安安地回来。”
宁荞在他的怀抱中抬起头,嘟囔道:“怎么去的,就怎么回来,不能受伤。”
“平安归队,平安归家。”江珩揉了揉她的发丝。
“一根头发都不能少!”
“好。”江珩不由轻笑,低下自己的头,“你先数数,等回来再数一遍。”
因不舍与担忧,宁荞的鼻尖红红的,双眸还湿漉漉。
听他这么说,她气得踩了他一脚:“你自己数!”
江珩又笑,再次将媳妇搂得紧紧的:“让江源、江奇和果果数,反正他们没事干。”
宁荞两只手环住他的腰,脸颊微微抵在他结实的胸膛。
他的心跳声有力,怀抱却很温柔。
部队领导下达命令,江珩便必须离家,这一走,又得是十五天左右。
虽对家里的媳妇依依不舍,可毕竟前世危机已经解除,他还是放心的。
现在,他应该做的,是保护好自己。
但并不仅仅是让自己一个人平安归家,还有所有跟着他一同出任务的战士们。
因为,每一个战友都有家,都有盼着他们归来的亲人。
和他一样。
屋子里,哥哥和小嫂子腻腻歪歪,一会儿抱抱,一会儿整理行李,一会儿又要抱抱……
屋外,江家的三个大孩子,已经偷偷溜出门。
“我才不要留下来给大哥数头发呢。”江果果说。
“你都十岁了,还听不懂玩笑话?”江源问。
江果果皱了皱眉。
十岁就一定要听懂玩笑话吗?小嫂子说了,她还是个小朋友呢。
江家的弟弟妹妹们跑出家门,但今天玩得却并不十分畅快。
“二哥、三哥,大哥出任务,真的会危险吗?”江果果问。
江奇点点头,又摇摇头:“大哥应该不会受伤吧?”
江珩在的时候,大哥是他们的主心骨。但大哥要出任务,主心骨就暂时变成二哥。
江果果和江奇一起忐忑地望向江源。
“不会。”江源语气笃定,“大哥这么了不起。”
“可是战场上每一位军人同志都很了不起啊!”江果果说。
“反正我们大哥一定会毫发无损地回家。”江源严肃道。
“对,因为他知道我们在家等他!”江奇点点头。
江家三个大孩子在院子里踱步,走一会儿之后,心里头又记挂着大哥出任务的事,再向彼此反复确认。一来二去,他们自己还没说腻,大院里其他婶子们的耳朵都快要听得出茧子。
白主任笑着对骆书兰说:“看这三个孩子没心没肺的,一开始听说他们大哥要出任务的消息还傻乐,没想到现在也一样会担心。”
骆书兰点头,回想当年:“以前我们家老傅出任务的时候也是一样,倩然看起来心大,其实生怕她爸在战场上出事。”
“作为军人家属,我们没有其他能做的,就只有照料好这个家,给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白主任感慨道。
…
江珩是第二天一早离家的。
清晨,宁荞送他出门,所有战士在军区集合,她便陪着他一起去,尽量争取离别之前能待在一起的每一分钟。
贺永言看见小俩口在军区外依依惜别的场面,对身旁的吕良才说道:“真好,上哪儿去都有人惦记着。”
吕良才笑眯眯:“等到今年过年我拿探亲假回家,就要和我对象扯证了。去年她给我织的围巾,我到现在都还没舍得围上,就等到时候围着回家过年。”
贺永言抬眼:“问你了吗?”
吕良才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他显摆的相片,认真看了会儿,又拿去给贺永言显摆。等显摆完之后,他将相片重新揣回兜里,冲着向他们走来的江珩招招手:“江营长,这边。”
吕良才朝着江营长走去。
贺永言停在原地,一动都不动。现在江珩和吕良才聊的话题,肯定是刚才宁荞说了什么,小俩口甜甜蜜蜜的,估计能酸死他,他才不上赶着找罪受呢。
他转头对不远处的汪刚毅说道:“汪副营长,咱俩一块儿。”
汪刚毅手中还拿着一块白面馒头,馒头有被掰开的痕迹,里头塞了榨菜。
他出来得急,没来得及吃早饭,这会儿啃了一大口,说道:“我媳妇自己做的榨菜,特别香。”
贺永言抬眉。
汪副营长怎么也开始聊媳妇了?肯定是自己误会了。
“你媳妇?”
“对,慧心说我喜欢吃这榨菜,等这趟出门之后,再给我腌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