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们再玩会儿。”
江珩享受这片刻的宁静,难得破例。
话题一转,趁着这当下,宁荞随口问起最不危险的话题。
有关于他弟弟妹妹的事。
照她这些天看来,两个弟弟很怕江珩,江果果要好一些,毕竟年纪最小,但在玩得最尽兴时见到大哥,也是一副恨不得躲起来的小怂样。
“刚到海岛的时候,江源不太说话。他比江奇大一岁,进的不是同一个班级。过了很长时间,才终于和同学正常交流。”江珩说。
其实上辈子,江源来海岛之初,也不爱说话。
与江珩不同,母亲离开时,江源刚到知事记事的年纪,他的性格本来就比江奇要细腻敏感一些,最开始那些个日日夜夜,每晚都捧着母亲的照片看,哭到睡着。后来爷爷将那些照片收起来,不让他看,而江源也慢慢地,很少说话。
长大一些,江源从不会主动提起母亲,当发觉江果果仍对妈妈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时,他会无情地说出真相,一遍又一遍。兄妹俩为此经常吵架,可在这件事上,江珩同样被伤害过,没有任何发言权。
上一世,是宁荞的出现,使得江源改变。
从一开始故意与小嫂子作对,到终于感受到温暖,放下警惕,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也是这个原因,江源打心眼里感激小嫂子。
小嫂子在上辈子将他拉出泥沼,而她自己,却对此一无所知。
“江奇呢?”宁荞问。
“他一进学校就和同学玩到一块去了,上课期间偷溜出去掏鸟蛋。当时老师没注意,后来同学摔到地上,被送到医院,校长也来了。被发现时,那孩子怕父母批评,说是江奇故意推他下去的。”
宁荞一脸震惊:“什么人啊!你该不会信了吧?”
“没有。”江珩说,“我知道江奇不会的。”
家里这三个小霸王,熊是熊了些,但调皮捣蛋也有个度,不至于做这样的事。
当时对方家长气得讨说法,江珩要求与那个孩子当面对质,那小孩说的话漏洞百出,最后以对方家长登门道歉告终。
宁荞为江奇捏了把汗,想一想,其实江珩也很难。
在这样的年纪,突然成为三个小孩的大家长,很多方面难以面面俱到。
“幸好他们还有你。”她说。
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其实不需要邀功。但到这时,江珩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弟弟妹妹给他在宁荞面前加分不少。
他的话多了些,讲的都是这几个月三个孩子们在家发生的事,顺带稍稍“加工”。
一时之间,江珩在宁荞心底的高度“唰”一下拔高了。
不轻松、不容易,但是个能为弟弟妹妹们遮风挡雨的好大哥!
宁荞听得一脸感慨。
却不想,叽叽喳喳的对话声打断他们的话。
“她好像让家里人去借膏药了,肯定被踩疼了……”
“我猜踩肿了!活该活该。”
“希望她借不到膏药,肿到明天早上,疼得哇哇叫!”
“嘘,家里灯都亮了,不会是大哥回来了吧?我看看——”
“快点快点,偷偷溜进去!”
“要不然就要被大哥揍了!”
宁荞幽幽望向江珩。
他本人塑造的慈爱大哥形象,在顷刻间被弟弟妹妹拆台。
江果果个子最小,先偷偷将门打开,从缝里钻进来。
一进门,看见微微石化的大哥,她也石化了。
随即江奇眼疾手快,跑到高低柜前边,抽走鸡毛掸子,藏到自己身后。
江源严肃道:“大哥,我们这就去睡!”
江果果小小声:“你回来怎么不喊我们呀……”
嘀嘀咕咕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又很快地消失。
宁荞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江珩:?
慈爱归慈爱,他也不是吹嘘平时从不拿着鸡毛掸子吓唬人。
“咳——”江珩说,“休息吧。”
宁荞用力点点头,跟着弟弟妹妹们溜走。
江珩陷入沉思。
她误会了什么?
就因为江源和江奇夸张的表现……
“等一下。”江珩叫她。
宁荞默默回头,眨了眨眼。
“我不打人的。”江珩一本正经。
宁荞点头如捣蒜:“知道。”
“你问他们。”江珩温和的声音重新变得严厉,“江源、江奇、江果果,站住。”
三小只顿住脚步,回头。
他们眼巴巴看看彼此,诚恳地开口:“问什么?”
宁荞忍不住笑出声:“知道知道,不打人。”
三小只完全不知道自己坑了大哥,跟着小嫂子一起点点头:“不打人!”
江珩闷闷的。
是事实,最后却像他们哄着他似的。
…
宁致平和宁阳父子俩费了老大劲儿才到家。从安城出发之前,父子俩还信誓旦旦地说将来每隔一个月就要去海岛探望宁荞,现在想来,估计还是很困难的。
到家时已经是下午了,宁阳没有耽搁,赶紧带媳妇跑医院检查去。
其实常芳泽和焦春雨自己的爸妈也能陪她去,但被拒绝了,一是头两天她确实吐得下不了地,二是如果真查出来怀孕,这么甜蜜的时刻,焦春雨还是希望第一个与她一同分享好消息的是自己爱人。
常芳泽能理解,毕竟她年轻时也是这么过来的,自己终将变老,孩子们也会长大,他们夫妻之间恩爱和睦比什么都强。
在等待儿子回来时,她没什么能做的,只能照顾好儿媳妇。院子里的大姐们都有经验,看焦春雨吐成这副样子,猜她肯定是有了。她们上门来探望,让焦春雨多少吃点,真饿坏了肚子里的胎儿怎么办?常芳泽不是特别冲的性子,但会温声细语地请她们离开,别打扰儿媳妇休息。等到她们一走,再告诉焦春雨,能吃就吃点,真吃不下,就好好歇着,养好她自己的身子比什么都强。
对于焦春雨来说,婆婆给的温暖,到底化解开丈夫不在身边的落寞。而常芳泽的心里也舒坦了一些,原本以为闺女出嫁,她得哭一段时间,现在能照顾儿媳妇,倒是找到了些寄托。
这会儿宁阳带着焦春雨看医生去了。
常芳泽得了空,在家里打扫卫生。拿鸡毛掸子掸走全家福上的灰时,她看着上边的闺女,又是一阵思念。
也不知道宁荞现在怎么样了。
“有信!”
“宁致平家来信了!”
常芳泽心中一喜,连忙跑出门。
邮递员往门口丢了信,见她出来,便喊道:“两封。”
常芳泽赶紧道谢,拆开信。
第一封信,里面就只夹着一张照片。
是江珩的照片,那会儿原本是江老爷子托江珩的战友给找出来往安城寄的,耽搁了这么多天才到。
相片中的他,与儿时照片中的五官轮廓没什么区别,但褪去稚嫩,眼神变得坚毅。
边上大院的几个大姐经过,看了看。
尤其是冯静云,阴阳怪气地说让赵红英赶紧来瞧瞧,把这位军官的照片往宁荞留在家里的照片边上一摆,才叫天造地设的一对。
常芳泽笑道:“都是老黄历了,还提呢。”
“可不是还提吗?” 冯静云说,“赵红英那天自己没见到人,还不服气。”
“对了,我听说现在林厂长家也忙着给他们儿子相亲。”
“广民的眼光高着呢,普普通通的,他根本就看不上。但是不普通的,人家也看不上他呀……”
大院里这些家属,也就是在私底下说说这些话,真到了林厂长和厂长夫人面前,照样得给面子。但没办法,又不是所有人都像宁主任这么有底气的,宁主任自己有技术,根本不怕林厂长给穿小鞋,就算得罪了林家,在厂里仍旧不受影响。
几个人凑在常芳泽跟前,和她一起看了看她女婿的照片。
看完之后,又急着让拆另一封信。
“那封得再等等,估计是我闺女寄来的,等她爸和她哥嫂回来再看。”常芳泽说。
“你这关子卖的,我都要急了。”
“毕竟一个人远嫁,也不知道孩子会不会受委屈。”
“听说军官家属也都不是好伺候的,眼高于顶,说不定比林厂长他媳妇还要——”
“别说了,好端端怎么还吓唬芳泽呢!”
常芳泽勉强地扯了扯嘴角。
被大家这么一说,她也开始担心了。
也不知道宁荞在军区,有没有被人欺负。
但闺女单纯归单纯,也不是傻乎乎忍气吞声的性格,应该不至于才对……
常芳泽将信摆在桌上,自己则回厨房做饭。
太阳快下山时,她做了一桌子菜,恰好宁阳和焦春雨也回来了。
“怎么样?”常芳泽问,“医生怎么说?”
焦春雨与宁阳不出声,唇角含着笑意对视。
片刻之后,宁阳下巴一抬,指向媳妇口袋里露出一角的医院证明。
“本来要等明天早上才出结果,幸好春雨的婶婶是医院护士,提前把结果拿出来了。”他说。
“真有了?”常芳泽一脸欣喜,忙让焦春雨坐下,说道,“妈说话太大声了,一惊一乍的,吓到了吧?”
焦春雨笑道:“妈,怀个孕而已,哪有这么金贵。医生说目前检查结果都很好,孩子大概是来年夏天的时候出生。”
“谁说不金贵了?这还是头一胎呢,咱们大家都没什么经验,得小心一点。”
宁阳抬眉:“妈,您也没经验?”
常芳泽瞪他:“几十年前的事,哪还记得这么清楚!”
宁致平和常芳泽马上就要当爷爷奶奶了,这个好消息,很快就传遍整个职工大院。
等到傍晚宁致平回来,大家又开始等,等他们什么时候看宁荞的来信。
房门还敞着,有人凑进来问一问:“你们家荞荞怎么说的?”
宁阳:……
可急坏了这些人。
桌上摆着医院证明和海岛寄来的信件,宁致平沉浸在喜悦中。
自从解决了下乡的问题之后,他们家就过得越来越顺当。
“我来看看。”宁阳拆了信。
宁致平和常芳泽都凑过来看,焦春雨慢吞吞喝着排骨汤,等待丈夫念。
“快念。”焦春雨说。
宁致平和常芳泽面面相觑。
信是海岛寄来的,但不是宁荞的信。也对,连宁阳和宁致平都才到家没多久,宁荞的信怎么就寄到了?其实这封信和前一封一样,是江珩战友寄的,里面是江珩弟弟妹妹们的照片,附带一张信纸,说是照老爷子的嘱托,给安排的特殊惊喜,顺便在上面写了几个孩子的生活、学习等情况。
常芳泽“嘶”一声。
惊是惊了,倒不觉得喜。
照片上仨小孩,怎么看着都是气势汹汹的?
宁致平和宁阳见过仨孩子,倒没有常芳泽的担忧。
门口还有人等着听信的内容呢,宁阳原本还想说实话,抬眼看,大树后边站着一道鬼鬼祟祟的身影。他眯起眼睛,自己小妹都嫁人了,林广民还没死心呢!
估计是想听听小妹过得好不好,过得好,他酸,过得不好,他就放心了。
宁阳清了清嗓子。
“爸妈、哥哥嫂子,我在这边都挺好。江珩很疼我,每天炖椰子鸡汤给我补身子。”
“弟弟妹妹虽然精力充沛,但是很听话,不会闹,我抽空就辅导他们写作业。”
“大院里的骆姐和蒋姐带着我认识其他军属,虽然还没有打成一片,但是大家都很和气。”
宁阳念到这里,说道:“其他不念了,我们一家子留着自己看。”
宁致平:……
编,是真能编。
常芳泽看丈夫和儿子这轻松的神情,也不这么愁了。
他俩见过江珩的弟弟妹妹们,应该问题不大。
远远地,林广民伸长脖子听。
大院里婶子们深信不疑。
“谁说海岛偏远,加急信件这么一溜烟工夫就到了。”
“这丫头就是个有福气的,娘家宠着,出嫁还是被宠着。”
林广民哪里见过什么世面,同样没有半点怀疑。
心又碎了一地。
…
宁荞学会骑车之后,上哪儿都很方便。
连着骑了两三天,不自夸地说,她就是双手离了车把手,都还是能人车一体。
清晨醒来,吃完早饭,宁荞又拿着自己的自行车钥匙出门。
海岛没有崎岖的山路,就算骑得远一些,也不碍事。江珩叮嘱宁荞注意安全,三个弟弟妹妹们,则不错眼地盯着小嫂子瞧。
“小嫂子,能不能载我去学校?”江果果小声道。
宁荞没想到这一点,刚要干脆答应,江珩已经抢先回答。
“大哥送你去。”他说,“小嫂子载不动你。”
“我很轻的!能载得动!”
“大哥送你去,不好吗?”江珩问。
江果果:!
当然不好啊!
这会儿还早,江珩从自行车棚推出自己的车,要送老四去军区小学。
江果果恨不得咬自己的舌头,说出去的话,怎么不能收回呢?
江源和江奇引以为戒。
下回他们说话也得注意着点,一大早自己上学,路上还有新鲜的小花小草可以看看,跟着大哥一起,那估计就是马不停蹄地赶路了。
老二和老三同情地望着被大哥带走的江果果。
小女孩愁眉苦脸的表情又逗笑了大院里的人。
“哥哥嫂子都有自行车,乐意坐哪辆,就坐哪辆,江营长这妹妹还不高兴了。”
“我们当年连饭都吃不饱,能念书就不错了,哪里还指望有人送!”
“看她这小脸,都要拉成长方形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家有两辆车,顿顿都有肉,就是我们那儿双职工家庭的小俩口,也没有日子过得这么好的!”
“小俩口刚结婚,还年轻呢,不懂事。”
等到他们都出了大院,宁荞自己也蹬上车遛弯儿去。
几天时间,海岛大部分的地方她都转了个遍。
这里有很多的工厂,还有几所学校,每天清晨和傍晚,路上的人最多。
宁荞去买了点菜。
目前她还只会下饺子,但能学会做一些简单的菜色,也算给江奇分担一些压力。
将菜送回家之后,宁荞收到一封加急电报。
来到海岛,这还是她第一次收电报。
电报一个字三分钱,加急还要另外收费。
见是安城打来的电报,宁荞心底一惊,还以为家里出事了。接过一看,竟是确认嫂子已经怀孕的好消息!
虽有了心理准备,可宁荞还是喜出望外。
向大院里有经验的秀兰姐问了问怀孕要注意的事项之后,立即回屋给嫂子写信。
秀兰姐望着她轻快的背影,笑着摇摇头,对身旁人说:“她娘家嫂子和妈妈肯定是知道的呀。”
宁荞一边写信,一边想着未来的小侄子或小侄女可以用上自己买的小玩具。
考虑到这份上了,才突然发现,前几天大哥走的时候太着急,忘记带走拨浪鼓。
她明明千叮咛万嘱咐,这个不靠谱的大哥!
宁荞将信封好,往上面贴了邮票。
准备出门寄信时,还往兜里揣了个拨浪鼓。
去邮政局时顺便问一问,这拨浪鼓能不能一起寄了。
骑着自行车,去哪儿都很方便。
秀兰姐看着小姑娘风风火火地回来,又风风火火地出门。
上回还听江老爷子说她身子弱呢,请大家帮忙照顾着点,这看着不挺好的吗?
宁荞这一趟趟来来回回,忙得要命。
说来也奇怪,在安城时成天躺着休息,动不动就气短,如今来到海岛,精力倒好了些。
也不知道是海岛的气候和椰子鸡汤养人,还是人不能太闲,一闲就一身的毛病。
她左边兜里搁着信,右边兜里揣着拨浪鼓,往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