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必然幸福 >

第173章

重生之必然幸福-第173章

小说: 重生之必然幸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了,万一结婚生了孩子,她难道还要带着孩子,抛弃小家,回来照顾他们

    “打个比方”

    老爷子拧着头,看着她,眼里冒火,“你就是这么打比方呢我和你娘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穿的,都是紧着你来。你倒好,还没有嫁出去呢,就开始想着飞了是吧”

    这话说的火药味儿十足,但却透着一股子心凉。:



    第四百三十五章 暗下决心

    

“咱们说的是这个事儿吗”

    林明月有点恼,“咱说的明明是搬到镇子上的事儿,到你这里怎么就变成我不孝顺了我有说不孝顺你们吗”

    真是奇了怪了,不就一句话一件事儿吗怎么就像是八辈子的仇人一样,非要揪着这个吵起来

    “你自己说的那话,还说没有”老爷子瞪着她,“我还没聋呢”

    “我说没有就没有你还非要我承认我没做过的事情,我没说过的话吗现在不是封建社会,什么事儿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林明月忍不住了,“你们就是把我养大了,给了我生命,还给过我什么呀你看看我们学校那些人,几乎人人家里都有背景,做什么事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哪里像我还得夹着尾巴做人”

    学校里面的人她不知道,就说她们宿舍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有背景的。

    雪花膏,蛤蜊油,口红,眉笔,她们都有买了也不用担心饿肚子,可她呢,买了这些,那都得饿肚子

    人家用的雪花膏、蛤蜊油都是友谊牌子的,她只能买一些杂牌子的

    平时有什么事儿,人家都不带她去,不就是嫌弃她是乡下来的

    她上铺的那个,一个下乡知青返城的,别人都说她怀过孕流过产,就那样的,还敢打扮的妖里妖气,看不起她

    这都是为什么

    不就是她没投个好胎吗

    老爷子和老太太被林明月的这番说辞给完全震住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刚出去半年,还是去上大学的闺女,怎么就能对他们说出这样的话来

    想到小时候他们抱在怀里小心呵护的小肉团,慢慢长大,开始牙牙学语,开始蹒跚走路,开始能跑能跳,最后身子抽条,出落成这样一个好看的大姑娘

    老爷子一时间泪眼朦胧,心如刀割都不为过。他们一家子,哪一个不是有啥好的想着她,这村子里,谁有她日子过得舒心谁有她日子过得好

    可是这样掏心掏肺,难道还不够吗

    见自家老伴儿难受,老太太捶了林明月一下,“还不赶紧跟你爹说你错了”

    “我没有错我刚刚说的那些,你们都给不了我,那没办法,谁让我就投生在林家了生在林家就生在林家,谁也没办法改变,除非我是你们捡来的”

    林明月梗着脖子,“我以前从来没怪你们给不了我什么,在回村子之前我也没怪过。可是你们不觉得你们现在太偏心了么你们现在只疼大哥和二哥一家,哪里还想得到我”

    林明月抹着眼泪,心里难受极了。

    见老爷子还不表态,猛地蹲下,捂着脸哭道:“自从回来,你们一直在忙二哥的事儿。我娘也安安静静的,就像是被我二哥抓住什么把柄了一样,我被林微和她妈欺负了,我娘也不出来帮我”

    “你呢你就只会说,表面上是帮我,还不是偏着我二哥和林微真要是想帮我,直接让我二哥不要让林微去上学,打她一顿,把她打改了,还能有接下来的这些事儿了吗”

    看看林微现在猖狂成什么样了见了她不喊姑姑也就算了,还睨着她笑

    不就是那革委会的人没咋地她不就是镇长护着她不就是二哥二嫂纵着她

    仗势欺人

    还不要脸

    “你”

    林明月不等老爷子说完,霍地站起来,直接问道:“你给句痛快话,到底搬不搬去镇子上”

    就当是为了她,放下他那可笑的固执的老脸,搬去镇子上不行吗

    “不搬”

    老爷子一句话说完,气得直喘粗气儿

    听听听听这是对一个长辈说的话吗他可是她爹

    “你真不搬”

    林明月咬牙问道。

    “再说一百遍,不搬就是不搬”老爷子气得瞪眼,指着她,“你、你”

    “你别后悔”

    林明月说完这句话,扭头就往自己卧室走,临走的时候,把门“哐”地一声关上。

    老爷子看着还在晃动的门板,手指颤抖的如风中落叶。老太太看他气成这个样子,不敢追去安慰闺女,看着老爷子,嘴里不停说道:“她还是个孩子,你有什么事情干嘛跟她计较呢就说说这个孝顺的事情,孩子还在上学,真要有个什么事儿,你忍心喊她回来吗那可是耽误学习的”

    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但说来说去,闺女还是跟娘家亲。现在闺女说话是不好听,但是以后能对他们好就好了嘛。

    她家闺女这么好,以后要是找个有本事儿有能耐的,还能不想着他们老两口吗

    “我耽误她学习我还没开始耽误她学习呢,他就这样说。真要是以后用得上她,她还不得把下巴抬到天上去”

    老爷子气红了一张脸,“你被在跟我说她是什么小孩子,那林微还是小孩子呢你看看她做了什么再看看林微,又做了什么这俩比较一下,都不知道谁该是长辈了”

    虽然见不得林微那样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可他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个孙女有能耐

    谁家能没毕业就赚钱的他不知道大城市怎么样,但是在他们这个村镇,那是独有一份的。林微给人做翻译,老师看重,学校看重,还能赚钱,有几个能做得到的

    几千块钱啊

    说出资就出资,根本就不折扣,直接就做了

    这么多钱,他也就是在大队年成好分钱的时候见过。

    别的时候,想都不敢想

    反观自家闺女,不仅赚不了钱,还得找家里要。这钱如果用在正途上,他没有什么怨言。可是要的钱,闺女都用在了什么上面口红,雪花膏,还都是人家成盒装的,盒子漂亮的很

    可是有啥用,除了贵,就没啥优点了

    “我看咱闺女就没有说错话,你就是偏心老二家。你瞅瞅你说的是什么话,除了贬低咱闺女,你还能有句好话不”:



    第四百三十六章 准备好

    

先后被老伴儿和闺女下面子,老爷子心里的愤怒可想而知。

    自顾自地生了一会儿气儿,索性去弄正月初一要烧的柴火了。

    林微他们速度极快,几乎是没用多长时间,家里的东西就搬好弄好。收尾的事儿留给他们几个,林微就要去做饭。

    本想找林果打下手,可看着她哥强撑着去帮忙的样子,只好喊了他去帮她烧火。

    镇子上通电,这是目前林微最高兴的事儿了。做饭,吃饭,不用那么在那么昏暗的环境下,实在是大喜事儿一件。还能用上收音机,晚上让爸妈乐呵乐呵。

    各家各户都在忙着,林微他们尤其的忙。

    除夕这天早上都是要贴对联儿的,可是他们家着了火,房子也烧了,又需要搬家,就更没有时间去贴这个对联儿了。

    不过也是件庆幸的事儿,真要是一大早贴了对联,老爷子再赶他们走,这对联可怎么办

    贴对联都是用糨糊,一旦粘上去,那可真就不好扒下来了,也幸好这事儿发生的早。

    屋子里,林果被使唤的团团转,一会要帮这个人拿块抹布,一会儿要给那个人递个螺丝钉,忙的像是小陀螺。

    孙芳拿了对联,仔细看了一下上面的字儿,想了想上面的意思,立即对哪个房间贴哪幅对联有了判断。

    程亮拿着一把扫帚,照着房间门框上扫了几下,见没啥脏东西了,对着孙芳说道:“我来贴对联,你告诉我方向正不正就成。”

    房门说高也不高,但相对女孩子来说,还是不太方便,真要是让孙芳去贴,估计得踩个小凳子。

    孙芳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见他拦过活儿,就把对联全部给了他,“你等着,我去拿糨糊”

    糨糊这东西也是就地取材弄的,面粉加适量水,搅拌好之后在锅里煮一会儿,沸腾了一回,就能盛出来用了。

    乡下很少见胶带和强力胶,一来这些需要买,二来就是这些东西不经常用,买了浪费。

    林微见孙芳进来,赶紧递过去一个小碗,“没有刷子,你就找个高粱穗子,把软头剪掉,然后把剩下的当刷子用吧。”

    大家贴对联刷浆糊的时候,都是用筷子抿,或者就是她说的那个方法来。这样抹的比较均匀,即便是有风,也不容易翘起边角。

    “行,我知道了。你赶紧做饭吧,咱争取不要太晚。”

    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但毕竟是同一个国家,有些地方还是一样的。就拿除夕这天来说,早上是需要贴对联的。贴完对联之后,就要烧火做饭,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就会一边放着鞭炮,一边拜祭先祖老天。

    这算是一个仪式,也算是对先祖老天爷的一个告慰。

    她以前问过,为什么要在鞭炮响的时候告祭先祖老天爷,那鞭炮响着,先祖和老天爷怎么能听得见

    结果,就因为这个句话,她妈差点打了她要不是她跑得快,估计一扫帚把子就上去了

    后来破五,就是过了正月初五,她妈才跟她讲是为了什么。鞭炮响着,是为了让先祖老天也知道有后人祭拜他们,让他们过来,顺便听听他们的祈祷。

    好吧,里面的真假不去管它。她从那天起记得,过年不能乱说话,能不说话就不说,省得冲撞了什么。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她才清晰地认识到过年的事情比什么都要庄重肃穆,敢乱说,绝对棍棒伺候

    林微一边想着,一边去切肉丝,切好的肉丝放在碗里,放上调料腌着入味儿。她才动手去清洗别的菜。

    因为过年,家里的煤炉子早就烧了起来,这次搬家也带了过来,正好有热水可用。

    “姐,你做啥呢”

    林果趁着空闲时间,跑到灶台边,巴巴望着那碗腌着的肉丝,馋的咽了口口水,“都放肉吗”

    “果儿,快端盆水过来”

    不等林微回答,就听母亲程曼的声音传过来,“快一点,顺便拿点碱面子”

    碱面子

    林微仔细回想了一下,朝着一个方向走过去,果然见碱面子就在那个地方。

    林果凑过去,伸出手,看样子是想徒手接碱面子。

    “我给你找个碗。”

    碱面子就是食用碱,俗名苏打、纯碱、洗涤碱,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平时是用来蒸馒头或者其他面食的。去污性不错,也被用来洗碗碟之类的东西。

    妹妹林果手上还有水,即便是擦了再来接碱面子,那也会烧手。索性就找了碗擦干净,倒了一些碱面子进去递给她。

    林果接了,赶紧跑走。

    家里有鱼,有肉,可惜没有鸡。之前家里面是有养了几只鸡,可是昨天晚上的一场大火,让这些鸡也不能幸免于难。

    二赖子怕鸡会叫,索性一把耗子药全给毒死了。幸好他们看那死鸡的颜色不对,才没去吃。真要是吃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的医疗条件不如后世,真要是中了毒,极少有救得回来的

    可惜了那只颜色鲜亮的大公鸡

    过年时候冷菜热菜的数目都有讲究,可惜那十年动荡,再加上饥饿,很少有人在注意这个。后来生活好了,一些人家才慢慢捡起来这个讲究。

    她已经忘了几冷菜几热菜,似乎是不能七和八见面,说是什么会七上八下之类的。

    过年的事儿不能马虎,林微想了想,还是擦擦手去了爸妈那间屋子,去问了个准确数字,这才回来继续忙活。

    林老爷子那边也在忙着做菜,俩老人有些忙手忙脚,可是自家闺女不开门,他们也不能说什么,索性自己忙碌一些,也不让她来帮忙了。

    老太太想着闺女之前交代的事儿,想了好一会儿,才张嘴漫不经心般地说道:“那唐老爷子是个什么人,我看唐慎送来的年礼很是贵重。他们难不成都住在机关大院里”

    老爷子点点头没说什么,本来他是有些恼的,不过想到那里面的一瓶茅台,心里痒痒之外,那些恼怒似乎有些找不到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有心思

    

箱子里的其他东西就不说了,只那两瓶茅台,一条群英香烟,就足够贵重了。

    一瓶茅台要近十块钱,还得是有能耐的人或者凭票才能买到手。像他这样儿的,要是凭自己的本事儿买,估计到棺材里也不一定能喝得到。

    还有那群英烟,他听过,可是没见过,据说一盒都要四五毛。像他现在吸的烟,都是最便宜的,要么就是地头上种几棵烟叶,自己烘干绞丝卷烟吸

    这唐老爷子的孙子够知礼,当然,唐老爷子也够义气。

    林老爷子坐在灶台下烧着火,似乎陷入了自己的回忆。老太太就有些着急,闺女那么生气,她要是不找点让闺女高兴的事儿做做,那这个年就让闺女窝着气儿过吗

    可不能这样,要不来年哪有什么好运气

    “孩子他爹,这唐老爷子的孙子买那么多东西,是不是唐老爷子给的钱啊”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林老爷子往灶里填了一把柴火,那火光一下子把他的脸照亮,更显上面的沟壑纵横。

    这礼是唐老爷子的孙子送来的不假,可代表的却是唐家,仔细想想,他似乎没什么不能接受的。毕竟,当初唐老爷子的顽疾是他给治好的。

    “那唐老爷子看起来很能耐,他是不是和国家好多领导人住在一起啊”老太太疑惑道,“他们一家子,就是包括唐老爷子的孙子,他们都要住在一起吗”

    看老伴儿那没见识的样子,林老爷子看不下去了,把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讲了一下。俩人你炒菜,我烧火,顺便再你一言我一语说说话,倒是显得温馨了许多。

    炒菜,避免不了滋滋啦啦的声音,老太太有意把声音提高,老爷子也把声音较往常提高了一个度。

    他们俩说着话,觉得声音很小,可在外面的人却能听得清清楚楚。

    说到最后,老爷子突然问道:“明天的压岁钱准备好了没有”

    今年因为每家每户负责一定的庄稼地,里面的收入除了规定之外全部属于自己,风调雨顺之下,也算是有了个好年成。

    “准备好了。今年比去年多点,一人一毛五。”老太太盛起一盘子炒白菜,一边洗着锅,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等他们到齐了,咱们就发压岁钱。省得他们说咱偏”

    不等老太太说完,老爷子直接给了最后指示:“一人两毛。”

    一人两毛

    老太太有点不敢置信,老大家三个孩子,老二家也是三个孩子,那加起来得一块二

    够他们吃好长时间的盐了

    一般的米也够她买十来斤了

    “行”老太太撑着笑,“你说给多少就给多少。就是老大家的书霞,老二家的林泽和林微是不是就不给了”

    见老爷子翻着眼看她,老太太赶紧解释道:“不是我不想给。只是他们都大了,要是继续给他们压岁钱,惹得邻居们都乱说。说咱们宠孩子,穷显摆。你看看别家,孩子一过了十二岁,就不再给压岁钱了。你再看看咱们家,这孩子都快二十岁了,还给呢”

    乡下有个习惯,那就是家里的女性去给来拜年的孩子压岁钱,男性不管这些事儿。真要是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