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小辣椒-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娘在家忙着,所以让我来跟婶子你说一声。那姑娘家的情况,还是我比较清楚,还是我来说比较好——”
有了贺岩这解释,赵氏心里信没信不知道,可面上是相信了。
也就含笑道:“那婶子就放心了。行了,你说吧,那姑娘家是镇上谁家的?明儿个提亲的礼都备好了没?虽然说三书六礼明媒正娶才是正头娘子,可咱们庄户人家也不讲究那么多。”
“你们两家都有了默契,明儿个说是去提亲,倒是可以将前三礼一并办了,将那姑娘家的生辰八字给请回来,倒也便宜——”
贺岩心中也有这个打算,因此连连点头。
等赵氏将明日要准备的东西都交代了,贺岩这才将张春桃的身世和盘托出。
就算是赵氏这样八面玲珑,轻易不动声色的人,也忍不住瞠目结舌,看着贺岩半天没说出话来。
难怪孟氏不出面呢,这要换做贺岩是自己儿子,要娶这么一个姑娘,她只怕比孟氏反应还强烈些。
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猪,你挑挑拣拣这么多年,那么些好人家的白菜你不拱,千挑万选了这么一个连亲爹娘都不知道是谁,养父母又是那般不成器,还被家族出族的白菜,这是何等眼瞎?哪个做娘的能同意?
除非那不是亲生的!不是亲生的,也不能同意啊!
那张春桃的事,她自然也是听过的,当时还感叹这个姑娘命苦,如今看来,这哪里是她的命苦,分明是孟氏的命苦啊!
真娶这么个儿媳妇回家,孟氏那么要面子清高的,只怕要呕血了。
再看贺岩,平日里极为稳重的后生,提到那张家丫头,也忍不住露出一点柔情来,让自己这个外人看了都忍不住有些堵心,更不用说孟氏了,心都被梗死过好几回了吧。
好半天,赵氏才艰难的开口:“岩哥儿,你不是在逗你婶子玩吧?你要娶那八角屯张家被出族的那个丫头?你娘真的同意了?”
虽然是疑问句,可赵氏眼神里明晃晃的就是不相信。
贺岩沉下脸来:“婶子,我都来请你去提亲了,还能拿终身大事跟你开玩笑?”
赵氏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一点笑容来:“这,这不是婶子听愣住了么!那张家姑娘的名声——”
话还没说完,贺岩就打断了赵氏的话:“婶子,张家姑娘是个好姑娘!”
得!赵氏麻溜的闭上了嘴!又是一个昏了头的小子!再说下去就得罪人了!
有心想拒绝,可到底挺好奇的,这张家那丫头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将贺家这后生迷成这样?她得开开眼界去!
这么想着,那拒绝的话也就吞了下去,换上营业性的笑脸:“行!既然你都说了,婶子自然相信!明儿个吃了早饭,婶子就跟你去镇上!”
贺岩这才起身道谢,告辞回家去。
等贺岩走远见不到人影了,赵氏才关上院门,长叹一口气,回到灶屋忍不住道:“这都是什么事啊?都说有了媳妇忘了娘,我还说这村里谁都可能,就是贺家这后生不会,如今倒是我走眼了!”
杨大春先前在灶屋里,后来听到动静就没出来,也听了个全。
此刻听自家婆娘这话,摇摇头,“我看到是未必!贺家那三个,嫁出去的大闺女不算,小闺女看着就是个没成算的。”
“俗话说的好,外面有个搂钱的耙,家里有个装钱的匣,不怕耙子没齿儿,就怕匣子没底儿。岩哥儿若不是娶个厉害的媳妇,这家一直由那贺家嫂子当家,只怕再过几年都要被败干净了。”
“那张家的丫头,撇去别的不说,是个勤快能干的,家里家外都来得。那张家当家的是什么人,你们女人不清楚,我们男人还不知道?张家一大家子,多半都是靠着那张家丫头养活着呢。”
“也就是那样的娘家给她拖后腿了,不然不知道多少人乐意娶这样能干的媳妇回去。不然那王掌柜能看上?虽然是出族了,名声不好听,可谁不知道,这张家丫头是替她那养娘背锅?”
“再者出族了也好,跟那张家没了瓜葛,以后可不就能一心一意的为着婆家?也就你们这些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就只看到了人家名声不好,出族什么的。”
“你们细想去,十里八乡谁不知道,那出族是个啥名堂?更不用说了,一个女人家,嫁到谁家就是谁家的人了,只要婆家不嫌弃,能有什么干系?只要她一心跟着自家男人,过上两年,生下孩子,谁还计较这些个?”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
第一百七十六章 今年跟往年可不同
“若不是我们家宗保年纪太小了,这样的儿媳妇,我都想给他定一个回家!比别家强不知道多少呢!”
“那贺家岩哥儿是个心里有成算的,你看贺家兄弟去了,这个家交到他手里,稳稳妥妥的,就知道他不傻。你就别咸吃萝卜淡操心,替人家着急了!”
“明儿个你好好的,陪着贺家岩哥儿去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就是了,别的一句别多问,一句别多说!”
杨大春还不放心,叮嘱了几句。
赵氏知道自家男人,走南闯北,见过的人多,眼睛也利,看人比自己强。
这么些年来,自家这个男人很少这么评价一个人。
因此也不争辩,老老实实的答应了,收拾起心情,吃了晚饭,还特意从箱子里寻出一件平日里不大穿的衣裳挂出来,打算明日里就穿这个去,也显得郑重些。
至于贺岩,出了杨大春家,顺路就去买了两只大白鹅,预备着明儿个提亲用。
这谁家不会没事买白鹅,卖鹅那家自然多嘴问了两句,贺岩也没隐瞒,大大方方的就说是为了提亲。
卖鹅那家一听,不仅抹掉了零头,还特意叮嘱,下聘迎亲需要帮忙的,一定要支应一声,到时候一定要去沾个喜气。
等贺岩拎着鹅回家,后头卖鹅那家的婆娘已经串了好几家门,不过一个晚上,杨家村大半人都知道贺岩已经看准了人家,要去提亲的消息了。
孟氏此刻还不知道,见贺岩拎着两只又肥又大的鹅回家,顿时倒吸了一口气。
这两只鹅,得花销多少银钱啊?就张家丫头,就算提溜两只麻鸭去,难不成她还能挑理不成?
可到底这鹅也买回来了,这一路回来,想来村里人也都看到了,总不能退回去吧?
孟氏只得忍了。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孟氏还是没忍住,开口道“明儿个你和赵嫂子去提了亲,也早些回来,到底要秋收了,家里这些事还等着你拿主意呢,可别耽误了!”
贺岩点点头“我心里有数,耽误不了事。”
孟氏看着贺岩那淡定的模样,觉得他压根就没听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干脆说得清楚些“今年跟往年可不同,你都安排好了?”
贺岩不解的抬起头“今年跟往年有什么不同?不还是那几亩地吗?您跟小妹在家负责做饭,烧些凉茶水,别误了饭就是了。地里的事情也不用你们操心,我雇人来收割完就完事了。”
往年贺家也是这般,他在秋收的时候,也是一半雇人,一半换工。
贺岩本就是个干活利落的,割稻谷,挑谷子,打稻谷样样都来得,是个十分厉害的种田把式。
所以村里大部分人都爱跟他换工,肯定不会吃亏就是。
若是他乐意,其实不用雇人,只跟村里人换工,也能支应下来。只要他家谷子收割回家,家里有人晾晒,照管着,他就可以去给人帮忙了。
只可惜贺家,当初贺父在世的时候,孟氏就没下过地,更不用说两个闺女了,都是娇养着的。
贺父去了,一切都压在贺岩一个人身上,尤其是这些田地里的活计,他一个人再能干也干不过来,家里的娘和妹子帮不了忙。
晾晒谷子,还有打稻谷,孟氏和贺娟都做得勉强。
别人家的男人,女人,为了省雇人的银子钱,都是自己下地,还有就是和别家换工。
将稻谷收割回家后,家里的老人孩子就会看着晾晒,将稻谷穗晒得极干,一碰稻谷就能落下为宜。
然后会用耕牛拉着石头碾子,在铺好的稻谷穗上来回的碾压,这其中,还要不停的将稻谷翻动,确保每一颗稻谷都被碾压下来。
等碾压完之后,再将没有了稻谷的稻草叉到一旁去,这些碾压脱粒下来的稻谷,会再度被晾晒。
然后趁着傍晚起风的时候,用木锹将稻谷扬起来,让风吹走这稻谷里头残留的稻草杆。
这叫扬谷,也是个技术活,要将稻谷高高扬起,这样里面的残余桔杆才会被吹走。而且扬撒出去的稻谷,落在地上会形成一个弯月形,内侧落下的就是沉甸甸的饱满的稻谷,外侧就是稻草杆。
扬完稻谷,将那些轻飘飘的稻草杆用扫帚轻轻扫去,剩下的稻谷就能装进袋子里,存储起来了。
当然,稻谷入仓后,也不得闲。
要将晒干的稻草,归集起来,然后捆成一捆一捆的,再将这些稻草捆累堆成一个个稻草垛。
这些稻草可是有大用处的,一般乡下人家到了冬天,被褥不够,就会将这些稻草晒得干干的,然后铺到炕上,上面再铺垫褥。
更穷的人家,直接就是稻草上铺床单凑合了。
柴火不够的时候,这些稻草也会被村里的婆娘巧手缠成一个个大小合适的草把,用来做饭生火。
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时候,这些稻草又会被抽出来,放在水里泡一夜,充满了韧性后,用来扎捆秧苗。
所以说农村里,为啥要生儿子?还要多多的生?那是因为这么些农活,一年四季,两季播种,两季收获都是力气活,这种劳动强度,一般女人还真承担不下来。
男人在这个时候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家里要是男人少了,在这粮食都靠着天收的时代,只怕连一家子的口粮都挣不够。
那些家里男丁多的,人手多,田里的活计能做完不说,还能租田来种,只要有一把子好力气,就能从地里扒拉到养活自己的粮食。
贺家这样的情况,两个女人完全不顶用,就靠贺岩一个人,一季秋收下来,就能累垮。
可若是雇人来收割,那价钱也不便宜,一般人家都宁愿自己累点,苦点,熬过去,也不肯掏这个钱。
也就是贺岩,因为会打猎,有额外的一份收入,才敢雇人。
因此贺岩说的也没错,这跟往年能有什么区别?也就是马家跟自家定亲后,每年春播秋收的时候,马远志会来贺家帮忙。
可马远志本就是镇上长大的,打小跟着马大夫学医,他家就算有几亩田地,那也是雇人来种的,他也没曾下过地。
第一百七十七章 置儿子与何地
就算是来贺家帮忙,也顶多就是帮忙打打下手,当个监工,有他在旁边,好歹那些雇来的人,不好意思偷懒罢了。
所以贺岩还真不明白孟氏说的今年跟去年不一样在哪里?
孟氏看了看贺岩,这糟心儿子一脸胡子,加上天色也晚了,看不清楚他的脸色,着实分不清他是真不知道,还是装傻。
索性挑明了说:“明儿个你就去提亲了,那张家丫头也就算半个咱们家的人了。这不是老规矩么,未来婆家秋收这么大的事情,她难道就扎着手站干岸不成?怎么也该到咱们家来帮忙吧?”
别的不说,这张春桃田里和家里,样样都来得,是附近几个村子都知道的。
她干活不吝啬力气,听说下地干活的速度不亚于男人。
不仅男人的活她能干,女人的活她干得更好。
那些男人干完一天的活,回家就能躺着等吃饭,可女人干完地里的活,还得回家做饭洗衣服收拾家里。
孟氏心里盘算的好,这张家丫头既然在张家的时候那么能干,如今要嫁到贺家来,既然阻止不了,那就好好的也见识见识张家丫头的能干。
不是说她干活不输给男人么?这秋收正是需要人的时候,每年雇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前是只有贺岩一个人下地,如今有了张春桃,再有马远志来帮忙,还有村里有人换工,倒是可以省了这笔雇人的钱了。
等收割完自家地里的活,反正张春桃如今也没地方去,不如就留在贺家,那些晾晒,脱粒,扬谷之类的活计就可以丢给她去做了。
小闺女明年就要嫁人了,今年可得把一身的皮子养一养,不然秋收,就是不下地,可要在太阳底下晾晒谷穗,脱粒,入仓这些活计做下来,再白的皮子也就晒黑了。
自家闺女的皮肤又偏生随她爹,本来就不白,今年要是再晒黑了,就算养一个冬天,也养不回来。
到时候嫁到马家去,那可是镇上,自家闺女岂不是就跟家雀群里落了一只老鸦一样显眼,被人笑话?
贺岩听了这话,定定的看了孟氏一眼,看得孟氏后脑勺一阵发毛,语气忍不住都有了几分颤抖:“你,你这么看着我做啥?咋滴?别人家没过门的儿媳妇哪个不到婆家帮忙?就这张家丫头金贵不成?”
贺岩放下碗筷,看着孟氏问道:“那娘打算让春桃过来帮什么?咱们家又不缺人手——”
孟氏听贺岩这语气倒是有松动,忙不迭地就道:“不是都说那张家丫头田里家里一把罩,比一般男人还能干些!咱们家地虽然不多,可每年雇人也要花不少银钱,如今你都说了,秋收后就要娶她过门,年后你妹妹也要出嫁,这可都要花钱的。”
“如今能节省点,省下钱来,到时候让你们成亲热闹些,岂不是更好?成亲这样的大事,还得托赖村里人帮忙,且趁着这次秋收,有张家丫头来帮忙,你正好跟村里别家换工去,多换几家,到时候也好开口请人家帮忙。”
“不然就凭咱们家这几个亲戚,也不像个样子不是?”
孟氏将自己的打算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
她自己不觉得,还在滔滔不绝,一旁的贺娟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几次想开口打断自家亲娘的话,却被贺岩一个眼神给定在了位置上,不敢动弹,也不敢出声。
心里却又是着急又是羞愧,也不知道孟氏这个亲娘是怎么了,说的这是什么话?就算她是亲闺女,也觉得她娘委实过分了。
就算十里八乡有没过门的儿媳妇到未来婆家帮忙的规矩,可大多也是做些女人力所能及的活计,或者是在家里帮忙做饭。
哪里有像自家娘说的,这是把未过门的儿媳妇当男人使唤?还是当牲口使唤?
就算这未来的嫂子没有娘家,不得她喜欢,也不能这么糟践人吧?
而且娘难道没发现,大哥已经非常生气了吗?虽然脸色看不出来,可从他皱紧的眉头,青筋暴起的拳头,还有这不要钱乱放的冷气,都能感受到好吗?
等孟氏说完,贺岩终于忍不住,嚯一下子站了起来,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娘这话置儿子与何地?难道要让村里人都认为儿子娶张家姑娘回来,就是为了让她干活的吗?在娘心里,难道儿子就跟那张家人一样,要靠着女人才能养活一家人不成?”
孟氏被贺岩这几句愤怒的责问,砸得头晕眼花,下意识的解释:“我没这个意思——”
“没这个意思?你让我前脚跟人家定亲,还特意赶在秋收前,后脚就让人家秋收过来下地干活?没这个意思,往年我们贺家都是雇人收割粮食,这定亲后,就不雇人了?没这个意思,你说省钱?”
“我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