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小辣椒-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爷忙一人塞了一个,让他们啃着,一边润润喉,一边堵上他们的嘴。
一时间,屋里就只有七八个大汉一起啃梨子的咔嚓咔嚓的声音。
梨子进了肚,那股子烦躁郁闷之气也消退了不少。
贺岩这才说正事,也是为了德源酒楼而来。
等他将他的打算跟杜爷他们一说,几个大老粗爷们,看着贺岩的眼神都充满了敬畏。
这读书人果然心眼子都坏,多损啊,居然出了这么个主意!不过也太解气了!
当下还不用杜爷开口,几个人就自己分好了工,直接一拍桌子,径直出去干活去了。
杜爷慢吞吞的啃着梨子,冲着贺岩比划了一下大拇指。
其实贺岩也没说啥,不过就是让这些人都去找那漕运的兄弟们,将德源酒楼狗眼看人低,看不起他们漕运漕工的事情,给添油加醋的传播出去。
又让找当地的小乞丐,多给些钱,散步一些消息,什么德源酒楼的酒菜不干净,以前就下过药,现在说不得里头也有药呢。
再有就是,德源酒楼后厨卫生情况不好,那些小儿和后厨的人员,只要得罪了他们,就往菜里吐口水,拿抹布擦盘子,这样报复吃饭的食客呢。
双管齐下,这德源酒楼背景大,客户群也都是那些达官贵人,本来是他家的优势。
可这番话传出去,这优势就变成了最锋利的尖刀,给插了回去。
德源酒楼的优势荡然无存,还成了他最大的危机。
得罪一般的客人也就罢了,这种达官贵人,只要这话以传扬开去,恐怕心里都会留下一个疙瘩,不管为了什么,起码一段时日,都不会去德源酒楼吃饭了。
那德源酒楼损失可大了!名声坏了,生意差了,也不知道那大厨后背的东家,还能不能忍得住。
不过这都不关他们的事了,他们也不用脏手,只需要掏钱,找小乞丐将小心放出去就是了。
等到德源酒楼那边反应过来,他们早就离开了莱州了。
到时候德源酒楼想必也没空追求她们,毕竟漕运漕工这边给的压力,还有官府那边的压力,德源酒楼这日子就好过不了。
漕运这边,以后起码他们的人不会再去德源酒楼。
而且好再来那边,那大厨稍微争气点,等到食神大赛结果一出,就会逼着德源酒楼这边将原来的东家给放出来。
而德源酒楼坏了名声,就算那大厨再厉害,只怕也无人敢去了。
没人敢去,那德源酒楼还谈什么以后?
当真是兵不血刃,只不过花费一点银子子,几句口舌,居然就能达成比他们动手更好的结果,这让杜爷如何不钦佩。
第六百零一章 三人成虎
果不其然,杜爷手下的那些兄弟,很快就奔蹿在漕运停靠在附近的货船上。
没多久,这漕运上下,几乎都知道了德源酒楼不厚道,狗眼看人低,瞧不起他们漕运的人之类的消息。
都是讲义气的汉子,听了这话哪里还坐得住?当场就要纠集一帮兄弟,去揍德源那帮孙子去。
几个先前比他们还义愤填膺的大汉,此刻倒装模作样,假惺惺的将人拦住,说了一大堆莲言莲语,什么我们大家说到底都是外来人,俗话说的好,这强龙不压地头蛇。
也不知道那德源酒楼背后有什么大背景,倒是不得罪的好,也免得真得罪了人,误了兄弟交货的期限,那才是罪过了。
又说什么,他们虽然心里也过不去这个坎,说来谁吃过这种亏,可到底不能为了个外人,而让自家人吃亏。
只是想来还是心里不痛快,只希望兄弟们都互相转告一下,凡是道上的,都别去他家,不说出气,好歹也要争口气吧!总不能被人羞辱了,还要送上门去给人做生意送钱吧?那他们漕运的面子不是被人踩在脚底下了?以后他们还能出去抬头做人嘛?岂不是人人都能踩他们漕工一脚?
这些漕运的漕工都是些鲁直的人,哪里会想那么多?
听他们几个人一说,都挺感同身受的,陪着骂了半日德源酒楼那帮孙子,加上他们提出来的这点要求,实在是太好满足了,都满口答应。
这些漕工,祖祖辈辈都是干这个的,大部分都沾亲带故,很快这消息在漕工地圈子里就流传开来。
不出一日的功夫就都知道了,这流言嘛,三人成虎,最开始还只是传德源酒楼看不起漕工,后来慢慢的就传走了味。
什么德源酒楼早就看漕运这帮子人不爽了,专门这般就为了羞辱漕运呢,那店小二都说了,漕工和狗不得入内呢!
什么德源酒楼背后的靠山,眼红漕运的势力,想借着这个机会,吞并漕运在莱州的势力呢。
什么德源酒楼当初得来的就不正,私下用了阴私手段,整得以前的东家家破人亡了,听说新接手的这东家,惯会下药的。他家的菜肴感觉味道也就一般,偏偏那么多达官贵人捧场,说不得就是菜里下了药呢……
反正等传到德源酒楼东家的耳朵里的时候,已经控制不住了。
那个时候说什么的都有了,尤其是下药那一桩,当初他们做的套,本来就粗糙,不过仗着后头有人。
如今被翻出来了,官老爷和有钱人都惜命啊,一想这传言这么凶猛,都在说下药的事情。这种事情,开了个头,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说不得真给他们下药了呢?
能在德源吃饭的,那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们想干成一件事,那就没有干不成的。
不知道怎么的就说动了官府,然后衙门的捕头们去搜查了德源酒楼的后厨,没想到居然真的搜出一些看起来有些奇怪的东西来。
看起来像是某种植物香料,其中一个捕头拿起来闻了闻,正要放下,结果看到大厨的脸色不对,心里咯噔一下,问那大厨,这是啥?
那大厨看起来还算镇定,只说是草果,调味用的。
那捕头心中生疑,只觉得这草果跟记忆中的草果有些不同,也就留了个心眼,让弟兄们继续收藏,看着后厨的人,不许人走动。
他跑去找了莱州最大的药铺,将那东西带着去问了药铺,才知道,这个看起来像草果的东西,并不是草果,而是阿芙蓉,又叫罂粟。
这阿芙蓉花开艳丽,果实能入药,健脾开胃,清热利水,镇痛止咳,通常用于治疗泄泻、痢疾和反胃。
不过这个果实不能多用,一定要严格控制分量。
因为它的果实和草果看起来有些相似,很多人会将两者认混,然后将阿芙蓉的果实当作草果来用。
添加了阿芙蓉果实的食物,味道会格外的鲜美,久食会让人上瘾。
而且这个东西,服用剂量过大,开始会觉得兴奋提升,后期成瘾后,一日不食,如百蚁噬骨,对身体损伤极大。
捕头一听药铺的这回答,腿都软了。
屁滚尿流的赶回衙门,跟上峰汇报了此事。
上峰也麻瓜了,这德源酒楼,他常去啊,还经常夸他家的鸡汤,格外的鲜美,还买回去给自家儿子孙子喝了好几次。
难怪自家小孙儿,格外喜欢那鸡汤,一天不喝就闹腾呢!
这么想着,上峰眼睛都红了,杀气腾腾的手一挥,先是去寻了管刑名的推官汇报,推官也傻眼了。
这莱州城官场的,谁没去过去德源酒楼啊?岂不是都中招了?
这么大的事情,他一个小小的推官可扛不住,只得硬着头皮找知府汇报。
知府大人勃然大怒,一面下令让将德源酒楼的小二、掌柜的还有后厨的所有人全部收羁关押,又让人去将德源酒楼的东家给抓来,好好的审问。
一面着急忙慌的让人去请莱州最好的大夫来,给自己和全家把把脉,看有没有大碍。
一时,莱州大夫金贵,每天跑断腿,奔波在官宦和富贵人家之间。
至于德源酒楼的一干人等,还有他的东家,以及东家后头的人,成了全莱州城官员和富贵人家的共同敌人,下场凄惨那是后话。
反正停靠在码头的这几天,漕运的人,就发现了有人暗中打探他们的行踪来头,大约是打听到这码头停靠的绝大多数的船都是漕运的船,再看船上都是一干彪形大汉,也就不敢凑近了。
彼此勉强算是相安无事的几天,等到漕运的货物全部装满,张春桃他们也采购齐了船上需用的物资,跟在漕运的船后方,缓缓的离开了莱州。
不仅张春桃他们松了一口气,就是岸边,一直监视着他们行动的德源酒楼的人,也松了一口气。
这些瘟神终于走了,这些人,虽然看着不过是些下九流的漕工,可他们人多势众,倒是轻易惹不得。
也亏得他们还算有眼色,估摸着回去后打听了一番,这几日倒是老实,没出什么幺蛾子。
如今走了,对大家都好。
第六百零二章 给个痛快话
张春桃从在莱州采购了一批水果,买了方婆子上船后,感觉那生活水平,一下子就有了质的飞跃。
方婆子的手艺着实不坏,家常菜做得不错,还会几手牌面大菜,尤其擅煲汤。
当初在原来主家厨房里,不仅跟那胡婆子学了炒菜,还偷师了别人煲汤的技巧。
要知道大户人家后厨,厨娘会的汤,那都是对滋阴补气,对女人身子好的。
一路上方婆子听说张春桃以前吃过不少苦,身子亏损的厉害,这才养了两年,远还没养回来后,就主动提出,她会煲各种滋补汤,给张春桃补身子。
每天一小盅,量不多,味道也好,张春桃喝了这么一路,到了直隶的时候,那人的气色明显看着就被滋补起来了。
皮肤也蓄养得差不多了,虽然不至于白皙如玉,可也粉白中透着充足血气的红,眼睛大而明亮,头发也被养护得渐渐乌黑起来。
虽然发尾还有些枯黄打卷,但是头顶新长出来的部分,却是乌鸦鸦的发亮。
到了直隶,借着那些漕运货船的掩护,张春桃一行人从不起眼的角落里就上了岸。
靠岸的时候已经是下半晌时分,只这边之前,杜爷已经派了两个兄弟,提前划小船上岸,早早的就定好了客栈一个大院子。
此刻带着雇来的马车,将人一接,就直接进了客栈。
客栈这边也都准备妥当了,热水和热菜饭,等他们一进院子,就陆续送了来。
顾家七爷那一干人,这一路,只能算活着。
天天在船舱底的房间里,六七个人一间狭窄的屋子,只有一个小窗户透气,每天送两回食物和水,大小溲便都在屋里解决,这么热的天气,那屋里的味道实在是难闻。
如今终于从船上下来,别的不说,他们这几个人只觉得劫后余生,终于又活了过来。
京城就在眼前,不管怎么说,他们总是要去顾家的吧?只要到了顾家,想来他们就不用受这零碎腌臜的气了。
如今他们的雄心壮志,男人的傲骨,已经被这些日常琐碎的折磨,给消磨得差不多了。
只求回了顾家,是好是歹的给个痛快话!
张春桃当初看农女书,记得从直隶到京城,大约要两天功夫。
因此等大家都吃饱喝足,洗漱干净歇息了一晚,恢复了精神后,才坐在一起商量,进了京城该是个什么章程。
按照杜爷的想法,那就应该押着顾家那几个喽罗,直接打上顾家去,当面问个清楚明白。证据那么多,还怕顾家不认?
杨大春却考虑的多一些,毕竟这京城他们可都没来过,心里没底。
还是徐徐图之的好,那顾家老爷偏心那顾家大房,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很难说,那顾家老爷会不会为了顾家和他心爱的大儿子的名声,而拒不认亲。
说不得为了保住顾家的名声,还会将他们一干人都灭口呢!
这话说的本来还有几分犹豫的张春桃,立刻决定了,就按照杜爷的想法,等他们准备好了,就大张旗鼓地找上顾家门去。
只有闹得越大,那顾家也越是会顾忌,不然真徐徐图之,说不得还真遭了顾家的毒手,对于那位顾家大伯的狠辣,能对自己亲侄子侄女下手的人,还是不要抱有期望的好。
还有顾家二房的那个亲爹,如今恐怕还在沉迷女色,逃避现实呢。
一个妻子孩子都护不住的男人,遇事了只能沉迷女色的糊涂蛋,还能有什么指望?
顾家二房如今不是农女书中几十年后,他们二房掌控了顾家,拥有了最大的话语权,该死的人都死了,无人再压在二房母子头上。
现在二房的情况可不太妙,若不闹得人尽皆知,只怕二房母子都不会知道她和杨宗保的存在。
因为认亲的人是张春桃,自然要听她的,更何况她所顾虑的极是。
大家对此都没意见,算是达成了一致。
他们就以一家子进京做生意的名目入城,杨大春和赵嫂子是爹娘,杜爷、贺岩夫妻和杨宗保是儿子媳妇,剩下的就是伺候的下人。
雇了几辆马车,将顾家七爷那些人都塞进马车里去,别人要是问起,就说是路上遭遇了山贼,他们都是被山贼所伤,主家仁慈,将他们都带到京城来,让他们养伤的。
本来按理来说,他们应该租一个大院子,这么多人住,进出也方便些,可为了防止顾家下黑手,那只能住客栈了。
还要选一个口碑好,背景大的客栈,住在客栈里,就算顾家想要对他们动手,也要掂量一二。
有了方向,大家就各自分工好了。
杜爷他们漕运的人,在京城还有几分隐形的人脉,做别的不行,打听点事情,还是没问题的。
这打听靠谱的客栈自然是他们去做。
杨大春和赵嫂子面相柔和朴实,没有杜爷他们那种浑身隐瞒不住的凶悍之气,只要略微收拾装扮一下,就是乡下的土财主带着他婆娘,上京城见世面了。
这样的土财主,自然是见什么都好奇,看到什么都问上两句,也就不稀奇了。
他们俩就在顾家附近多转悠转悠,打听打听,也不会引起人怀疑。
至于张春桃和贺岩,将所有的证据再整理整理,如何进入顾家倒是不用愁,毕竟以他们夫妻的实力,顾家就是铁门,估计也要被张春桃给踹开。
倒是进去后,如何说,如何将顾家大伯的丑恶嘴脸揭露,才是最重要的。
一时大家都忙活了起来。
在直隶休整了两天,大家的精神气都休养过来了,这才雇了马车,慢慢的朝着京城进发。
杜爷带着他的兄弟,他们这模样入京城,肯定是要被仔细查验的。杜爷担心走漏了丰盛,出去两天,寻了个关系,倒是能依附在一家回京城的官员队伍后头,充做家丁侍卫,跟着混进京城。
顾家七爷那帮子受伤的人,也怕在进城的时候被盘问,索性一并带走了。
只剩下张春桃他们这一家子,又等了几天,才雇了马车,慢慢的往京城而来。
两天后,张春桃一行人,终于到了京城城门口。
第六百零三章 又来碰瓷
果然是天子脚下,繁华如织,更有一番庄严肃穆的气象,比起青州和莱州来,更显得雍容大度。
城门口,进城的人都排成了一条长龙,等着守城门的士兵验看路引。
当然附近郊区的菜农们,就有另外一条通道,他们大多是熟悉的面孔,只略微看一眼,也就将人放了进去。
外地入京城的,自然就慢一些,不仅要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