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 >

第222章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第222章

小说: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胡嬷嬷嘴里,那自然是李母事事都为贺岩考虑到了,做啥都是为了贺岩好,恨不得让贺岩谨记李母的这一片心意才好。

    贺岩又不是那三四岁的孩子,被一个老嬷嬷几句话,就能忽悠得什么都相信。

    不过是知道胡嬷嬷今儿个来,是代表李母表明李家的态度的,救命之恩用这些身外之物已经偿还了,若是贺岩识趣懂事,将来说不得还能给些好处,若是不知趣,到时候遇上什么难处,可别怪李家袖手旁观。

    这是深谙一个巴掌一个甜枣的精髓啊,贺岩低垂着眼睑,只一笑:“倒是让亲家老太太费心了!”说着顺手就将那礼单放在了桌上,并没有多放在心上的意思。

    胡嬷嬷眼皮子一跳,欲言又止,到底还是没说话。

    张春桃那边将午饭准备好了,朝外喊了一声,贺岩就忙收拾起桌子来。

    杨宗保也将手洗干净了,去厨房里帮忙端菜去。

    等到饭菜都端上了桌,胡嬷嬷却恪守礼节,开始还不上桌,劝说了好半天,才只在末位坐了,坐都不敢坐实了,屁股只挨着板凳边边。

    看得张春桃都忍不住替胡嬷嬷腰疼,这么坐,多考验腰和腿的力量啊,没想到胡嬷嬷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能有如此公里,佩服佩服!

    胡嬷嬷本以为,这乡下妇人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来,不过是些粗糙食物,哪里及得上李家大厨精心烹制的美食?她是李母身边的得力心腹嬷嬷,平日里吃的都是李母赏赐的,什么没吃过见过。

    结果饭菜端上来,胡嬷嬷眼珠子都看直了,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这一桌子,有荤有素,一大盆的卤菜尤其香得过分,饶是胡嬷嬷这种跟着李母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也被勾起了食欲。

    这胡嬷嬷都几乎不肯上桌,更不用说那小厮和马车夫了,张春桃没办法,只得单独给他们分了一半的菜,又拣了七八个馍馍装好,给端到了院子里的石头桌上,让他们两人在外头吃。

    那小厮还罢了,是李今歌身边伺候的,也吃过不少好东西,可那马车夫,不管是跟着主子也好,还是有头面的管事嬷嬷也罢,出门都是自带干粮啊,谁也不会管他们吃喝。

    见了这热气腾腾的一大盆菜,有肉有菜,馍馍还是白面的,心里自然是感动的。

    等到吃了一口菜,那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跟小厮两个人,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了,下筷如下雨一般,只管往自己嘴里捞。

    最后一盆菜都吃完了,剩下的汤汁都被用馍馍沾着送到了嘴里,一点都没留下。

    里屋里,胡嬷嬷也吃得满嘴流油,都忘记了往日里的矜持,那屁股也在板凳上坐实了,猪蹄啃了一大块,猪大肠也不嫌弃味道难闻了,鸡脚骨头也在面前堆了一座小山。

    到最后,还又塞了大半个馍馍,才意犹未尽的放下了筷子。

    吃完饭,端着新冲泡的金银花水,胡嬷嬷忍不住打了个饱嗝,顿时老脸一红,还从来没有出过这种丑。

    强笑道:“岩少奶奶的手艺实在是太好了,老奴这把年纪了,还馋嘴没忍住,见笑了!”

    张春桃客气的一笑,也没多说什么。

    喝完茶,又坐了一会,胡嬷嬷也就要告辞回去了,李府里主子还在等着她回话呢。

    贺岩和张春桃也不留人,将人送到了门口,看着马车摇摇晃晃的走远了,这才关了院门。

    那些礼物都堆在院子里,钱掌柜送来的那些在一边,李家送来的在另一边,院子都堆了大半。

    两人对视了一眼,叫过杨宗保将这些礼物都分别搬进了厢房,等着有空了再清点。

    然后贺岩回屋继续去温书,他们姐弟俩忙活晚上要卤的菜,这才是最重要的。

    只说钱掌柜这边,虽然没在贺家蹭到午饭,可丝毫不影响他的好心情,急急忙忙的回了东家这边,说有要事禀告。

    东家本就一直在等钱掌柜的消息,听说钱掌柜要见他,忙让人进来。

    进来后看到钱掌柜满面喜色,先松了口气,还没开口问配方到手了没,就听到钱掌柜说,今日居然在贺家碰到了李家派了嬷嬷过去,看打扮气派,估摸着也是主子身边贴身的心腹嬷嬷。

    而且他离开的时候,看了一下那马车,风吹起那车帘,露出里头的箱子,估摸着也是送的礼物呢。

    看这架势,估摸着这贺岩夫妻还是得李家看重的。

    那钱掌柜又将肥皂配方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两人看了半日,也没看太明白,不过也不怕,他们早就预备了几个心腹,就等着配方到手了好试验呢。

    此刻见了配方,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去将那几个心腹叫来,一面又让快去采购这配方上的材料,只等材料到了,就好大展身手不提。

 第五百三十九章 添两句好话

    那边胡嬷嬷吃得肚子溜圆,回到李家,自觉身上都沾了那卤菜的味道,立刻去回话恐怕有些不太好,想着回屋去洗漱一番了再去见李母。

    哪曾想李今歌从胡嬷嬷走,就一直等着回话呢。

    贴身的小厮先回来回话,就说起他在贺家吃了一顿极香的午饭,什卤猪蹄,什么猪大肠,什么卤鸡,还有卤豆皮之类的。

    这小厮口舌本就灵便,说起那好吃的来,真是眉飞色舞,形容得极为夸张到位。

    旁边几个伺候的都听得只咽口水。

    李今歌越听越是上火,说来还是他先闻着那张春桃烤鱼烤肉的香味,想见一见人,才让贺岩和贺林遇到了。

    这认识这么久,一路上只闻着味了,还从来没尝到过张春桃的手艺,连这小厮和胡嬷嬷还有那马车夫都吃到了,自己这个当主子的还没摸上呢。

    再看小厮那模样,越看越不顺眼。

    尤其是问这小厮别的,一问三不知,感情去了一趟贺家,就只记得吃了,别的一概没注意。

    这样的蠢货留着有什么用?直接将人赶了出去。

    想了想,往李母这边而来,胡嬷嬷可是老成人,今天去了贺家一趟,应该能看出不少门道来吧?

    结果到了李母这边,居然没看到人?一问才知道胡嬷嬷说身上味道不雅,怕薰着了主子,回去换衣服去了。

    李今歌就先冷哼了一声,什么怕薰着了主子?只怕是吃得太欢了,身上沾了味道吧?难怪那小厮身上有一股说不出的肉香味呢。

    这么想着心里愈发烦闷起来,只让人去催胡嬷嬷,说哪里有让主子等着的道理?

    胡嬷嬷听得说四爷要见她,知道自家这四爷的脾气,也不敢仔细梳洗了,只来得及换了一身家常衣裳,进了屋,先问了安,就一五一十的将进了贺家的院子,看到了些什么,事无巨细,都一一说了。

    李母和李今歌听说贺岩一个读书人,居然洗猪下水,架势还挺熟练,都听傻了。

    再听说屋里确实寒素,家具都是修补过的,堂屋里除了桌子和板凳,别的一概俱无,而且家常衣服都是十分简朴的,上头还打着补丁呢。

    李母听到这里,就先念了一声佛,只说可怜见的。

    李今歌更是不自在了,他不曾想过,张春桃和贺岩的日子居然这么窘迫,那日在船上见的时候,虽然两人穿得寒酸了些,可张春桃不是还带了几样首饰么,身上的衣裳也还算新啊?

    心里想着,嘴上就问了出来。

    李母听了倒是乐了,知道自家幺儿是没吃过苦不曾见过下头人艰难的,解释道:“只怕是家里唯一的撑门面见客的衣裳呢。你是不知道,下头百姓的日子,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

    “那贺家岩哥儿要读书,这读书可最是费银钱不过,家境不殷实些的,就得一大家子吃糠咽菜勒紧裤腰带供呢。你那姐夫,当初可也是亲爹娘和亲弟弟咬牙撑着,十几年才供出来你姐夫这么一个读书人。如今能这样,倒是老实人呢。”

    李母有些话自然没明说,贺岩他们这么寒酸,那就说明没怎么沾上贺林他这个大伯的光,想起李氏在她面前哭诉的那些话,忍不住感慨这贺林也是够心狠的,就这么一个嫡亲的侄儿,也没说接济一二。

    李今歌虽然聪明,可因为体弱原因,少与外人打交道,这待人接物上自然不甚圆通,听了这话也没多想,只觉得贺岩两夫妻也太蠢了些,日子都过得这么难了,救了他和大姐的命,也没说提点要求,更没有巴结上来,住到李家来。

    不然一家子亲戚,住在一起,日常用度还能少了他们?

    非要跑到外头去住,受这样的苦?

    那边胡嬷嬷又说起贺岩本是不想收下谢礼的,是她劝了好些话,倒不是那迂腐的,也就收下了,只是人老实口拙,别的话说不出来,只会说谢谢太太。

    想起张春桃的那顿饭,胡嬷嬷又顺嘴添了两句好话,反正不费个什么。

    说看着小夫妻两人倒是有志气的,虽然日子寒素了些,可待人倒是大方,没有说招待客人也抠门舍不得的,荤素都有,看得出来也是尽力了。

    又夸张春桃做饭的手艺好,她这把年纪,跟着主子吃了不少好东西的,都觉得好吃。

    还说看那架势,估摸着是张春桃靠着这个做饭的好手艺,做些吃食出去卖,挣钱供贺岩读书呢。

    说到这里,才又将在贺家院子里,看到一个生意人,好像也是给贺家送东西去的事情也提了一嘴。

    李母这样的官家夫人,每日里操心的事情多了,日常中匮,还有对外交际,若不是事关李家名声,对于这女婿家的亲戚,都不会多问一句。

    只听到贺岩和张春桃收了谢礼,也就安心了。

    不过胡嬷嬷说得有趣,这些普通人家的家常小事,对一个内宅妇人来说,倒也听着新鲜。

    听胡嬷嬷夸张春桃做饭手艺好,忍不住就笑:“你这老货,难得你夸一次人,莫非真有那么好吃?我倒是不信!改日若是有机会,我倒是要尝尝,看看是不是如你所说。若真有那么好吃,我匣子里的那只虾须镯就赏你了,若是你哄我,可得罚你——”

    胡嬷嬷一拍大腿笑道:“那老奴就先谢过太太,这镯子可就算到手一半了!”

    旁边伺候的丫头婆子,见李母这般有兴致,也都凑趣起哄,说想跟着太太见识见识,可不能让胡嬷嬷就这么容易得了这巧宗赏赐云云。

    哄得李母一高兴,索性也就道:“既然这么着,如今岩哥儿要温书,倒是不好打搅,等考完了,请他们夫妻俩进府来,咱们都见见,顺便也尝尝那岩哥儿媳妇的手艺。”

    旁边一个李母身边的一等丫头也就跟着笑道:“那感情好,到时候咱们也沾沾太太的光尝尝,我就不信了,莫非这岩大少奶奶的手艺还能敌得过咱们府里的大厨不成?”

    另外几个丫头婆子也就哄笑出声。

 第五百四十章 发作

    胡嬷嬷听了这话,心里咯噔一下,看了那李母的心腹丫头一眼,这丫头名叫连翘,是府里大厨的侄女,听这话音,虽然是笑着说,可却将张春桃和家里大厨比在一起了。

    这心思就不正了,那贺家就算再贫苦些,到底是大姑爷的本家,拿大姑爷的亲侄儿媳妇跟府里的大厨比,打量别人听不出来?这是瞧不起人呢!

    这丫头平日里就惯会掐尖要强,生得一双富贵眼,家里庶出不得宠的主子,都不放在眼里的。估摸着听了自己说贺家穷,又是外三道的亲戚,这就轻狂了起来。

    还有只怕也是那镯子惹得祸,那镯子是李母去年过寿的时候,下头人孝敬上来的,虾须镯,金丝也就罢了,难得是个那个精巧。

    这样的首饰,李母自然是看不上的,只放在匣子里,留着赏人。

    不过因为镯子精巧,李母身边的几个丫头其实都看上了,就等着哪日办差办得好,或者逢年过节的时候得赏好开口跟李母求这个赏赐呢。

    没想到今天被李母开口,说要给了胡嬷嬷,想来连翘这丫头心里不服。

    小丫头这点子心思,被胡嬷嬷看得一清二楚,只觉得这丫头实在是太飘了,估摸着也是前几日听了几句李母抱怨大姑爷的话,这是打量着,想踩着大姑爷讨好太太?

    到底年轻没经过事,是个糊涂人!那大姑爷为人,太太能说,她们这做下人的却不能说半个不字。

    更何况大姑爷的手段,是能让老爷和太太忌惮,还要怀柔笼络的人,能是善茬?若传到他的耳朵里,只怕连翘这丫头好日子长不了了。

    心里琢磨着,得找个无人的时候,提醒一下自家太太,身边这些眼空心大的丫头,也该清理清理,要么发卖,要么配小子了。

    不然留在身边,到底是太太的贴身丫头,出去也是代表这太太,一个不慎恐就坏了自家太太的名声呢。

    那边李今歌听了这话,却先发作了,眼睛一瞪,直接骂道:“你是个什么东西?主子说话也轮得到你插嘴?那贺家侄子和侄媳妇,再不好,那也是亲戚,是主子!轮得到你一个贱婢指手画脚?”

    “就算那岩哥儿媳妇到咱们家,做点吃的,那也是孝敬咱们家太太的心意!你是哪个牌面上的人,也配沾光?一个个的,仗着太太慈和,就拿起乔来,真当自己也是那二层主子不成?素日里就听说太太身边很是有几个眼空心大动丫头,仗着伺候了几天太太,就拿自己也当个人物,连家里正经主子都瞧不上,背地里言三语四的。”

    “主子们孝顺太太,对太太恭敬,念着你们伺候太太,愿意给你们几分好脸色,那是做主子的自己尊重。倒是被你们这起子看人下菜碟的给不放在眼里了?”

    一席话,骂得那连翘粉脸涨红,捂着脸当场就跪下了。

    屋里其他丫头婆子齐齐色变,流水也似的低下头去,不敢吭声,更不敢拦着。

    李母听了李今歌这话,也皱了皱眉头,先前听了连翘这话,只当她逗趣,也没往心里去,此刻听了儿子大发雷霆,先是担心儿子的身体:“我的儿,你别生气!好生说话,可别为了这几个贱婢气坏了身子!你是何等尊贵的人,跟她们计较什么?岂不是失了身份?真要是看不惯,直接吩咐人拉出去配人不就是了?”

    一面又忙让人上白水来,让李今歌喝水消消气。

    连翘听了这话,脸色一白,抖如筛糠,只趴在地上磕头不已:“太太,四爷,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求太太和四爷饶过我这一回,我再也不敢了!”

    李今歌冷哼一声:“听听,这贱婢跟主子面前,还一口一个你我呢!简直毫无尊卑!”

    连翘忙改口:“奴婢知道错了!都是奴婢不好!只求太太和四爷看在奴婢往日里尽心尽力伺候太太的份上,饶过奴婢这一回。奴婢以后一定做牛做马来伺候太太——”一边说一边哭,那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

    身为李母身边的一等大丫头,自然容貌不差,哭起来也是楚楚可怜的样子,看着就让人心疼。

    可惜她面前的是李今歌这种压根不懂得怜香惜玉的人,压根没觉得心疼,只觉得心烦。

    “当着主子的面,哭哭啼啼成何体统?还不将人拖下去?简直是晦气!”李今歌不耐烦的摔了手里的杯子。

    李母最疼的唯有这个儿子,见他气成了这样,叠声的喊人:“都是死人啊?没听到你们四爷的话?还不把人都拉下去?还要在这里碍眼?”

    还是胡嬷嬷见机快,几步走到门口,喊了几个膀大腰圆的婆娘进来,轻车熟路的抓住连翘的胳膊,顺手将腰间的帕子塞进连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