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 >

第103章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第103章

小说: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要平整旱地,预备种小麦了。

    家里种了棉花的,此刻棉桃几乎全部被摘完,剩下的棉杆已经干枯了,也都拔出来,放在田埂上等彻底的晒干,作为柴火储备了。

    当地如今吃的大多是棉籽油,这个时候也会将棉籽送到榨坊里去榨油,出来的油就叫清油,不仅能吃,还能治疗口腔溃疡。

    当地人大多是吃这个棉籽油的,因着种植棉花的地不多,所以大多都节省着用。倒是贺家有好几亩的旱地,据说以前都是种棉花的,一来种出来的棉花能补贴家用,二来也是多榨些油紧着贺林吃用。

    后来贺林中举后,贺家这个习惯还延续了下来,每年贺家老爷子老太太榨出来的油,自己都舍不得吃,大部分都让捎给了贺林。

    也别说贺林打小吃这个油习惯后,出去外头有那上好的菜籽油,也总觉得吃不惯,还是喜好家里的这一口。

    除了贺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就连贺桥,每年的棉籽油都要匀出一半来送过去。

    贺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去世后,贺桥也还依旧习惯性的送棉籽油给贺林那边,倒是家里这边油总是不够吃也从无怨言。

    贺桥去世后,贺岩接手后,也一直延续着这个习惯,如今除了将几根木头赶早送到了木匠家去,都在地里忙活,将棉秆给拔出来晒好,这棉秆容易点燃好烧,如今晒好了,等娶亲那天办酒席正好用得着。

    而张春桃趁着天气晴朗,将上好霉的豆瓣配上各种八角大料,还有用红辣椒磨出来的辣椒酱,再加上晾凉的三皮罐凉茶,搅拌均匀后,用洗干净无油的瓦盆装好,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

    其实这个时候晒酱已经迟了,一般来说,在三伏天晒酱是最好不过,可谁让张春桃穿越过来就已经过了三伏天呢,如今才得闲。

    大不了就是味道稍微差一点罢了,不然没酱的话,到了冬天,和第二天春天地里没啥菜吃得时候,那可就难熬。

    看贺家,孟氏肯定是不会的,她如今不多晒一点,到了冬天吃啥?

    这个时候晒酱也有个好处,没有那么多苍蝇蚊虫了,只在大中午最热的时候,可能会有几只,在盆上盖一块干净的布遮一下也就是了。

    张春桃还抽空去扯了几匹布,如今天已经冷了下来,之前的衣裳到了晚上已经扛不住了。

    先赶制了一套夹衣,又买了棉花,托隔壁的老实本分手又巧的嫂子给做两身棉袄出来,还拿着贺岩的旧衣服,也让按着比例,给做了一套夹衣,和一身棉袄长袍。

    张春桃想求人办事的时候,话说得漂亮,事也办得漂亮。

    不仅给足了工钱,还给隔壁嫂子家的孩子捎带了零嘴,偶尔做点啥好吃的,还给那嫂子家送上一点,那剩下的布头什么的也有多余的,一并也说不要了。

    要知道,这些碎布头子也是好东西,家里缝补衣裳用得着,还能糊鞋底子,手巧的,还能用这些碎布头拼一身小衣裳出来。

    不说那嫂子高兴,就是那嫂子的家人,也都喜欢张春桃的为人处世,反正如今家里也没啥事,老老小小的都抢着将家里的活做了,只让那嫂子专心做衣裳就是,别耽搁了。

    因此那嫂子做得格外精细,手脚又利落,几套衣服也不过半个月就都做好了。

    这中间张春桃自然也没闲着,三不五时的跑到山里去,她胆子大,力气也大,就敢往深山里走,收获自然比别人多。

    还好运气的,碰到了农女书中描写的那个黄松菇,她没有所谓的系统,纯属运气来了,倒是也采摘了差不多半斤。

    回到镇上喜滋滋的就寻了那个买了她茶叶的山货铺子,将那黄松菇一拿出来,那掌柜的眼睛都亮了。

    这可是好东西,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山珍极品,有那运气好的,能捡到二两就很不错了。

    像这样一下子半斤的,着实少见,尤其是张春桃仔细,那黄松菇都单独用小筐子放着,里面垫着松针,上面盖着叶子,几乎没什么破损的,品相很是不错。

    掌柜的跟张春桃也打了好几次交道了,秋天开始收山货后,张春桃上山,采摘的药材都是卖给马家,她和贺岩定亲的事情,马家已经知道了,以后张春桃就是自家儿媳妇嫡亲的嫂子,那自然价格就给得最高了。

    这些山货,张春桃惦记着当初掌柜的买下那三皮罐的情分,每次也都只卖给这家。

    这家掌柜的也是个厚道人,每次给的价格自然也是公道的,此刻看了这黄松菇,更是喜不自胜。

    小心翼翼地上了秤,半斤还差一点,掌柜的也大方,直接算了半斤,给了四两五钱银子。

    张春桃记得当初农女里,第一次去卖黄松菇,卖给吴掌柜的,半斤左右,看在宋重锦的面上,给了五两银子,这么一算,掌柜的着实算厚道了。

    又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山货,就这一次,就卖了五两银子,一般庄户人家最少半年的收入了。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再加上还有那卖药材的钱。

    张春桃又几次下了那个小山谷,将那成熟的山茱萸都给一网打尽全给摘了出来卖给了马家。

    马家虽然自家用不了这么多,可架不住马大夫还有儿子在县城,开得就是药铺,这上好的山茱萸若是在县城,这个价格可收不到。

    马大夫收下这些,将自家药馆不需要的,一并都整理出来,让人给那县城的儿子带信,转手就卖给了儿子,倒是三家都皆大欢喜。

    这期间,贺岩也忙,秋天正是进山打猎的好季节,猎户们一年大约就指着秋天好收获了。

    若是以前,贺岩倒是也没这么卖力,可如今要娶媳妇进门,那自然是百倍的精神,就想着多打些猎物换了钱,给张春桃好日子过。

    两人都忙得脚不沾地,贺岩卖猎物的时候,到镇上也不一定能遇到张春桃,说不得她就进山采摘山货去了。

 第两百五十二章 下聘

    倒是赶在霜降前一天,将聘礼一并置办整齐了,又请了几个村里关系不错的后生汉子,还有媒人赵嫂子,热热闹闹的往镇上送聘礼而来。

    因为先就跟张春桃打好了招呼,张春桃这一日也就请了隔壁几个关系不错的婆娘嫂子帮忙。

    这下聘礼,自然要招待人吃饭的,头一日,张春桃就订了几斤肥多瘦少,足足三指厚的肥膘的五花肉,又掏钱找隔壁买了一只大公鸡,然后采摘山货剩下的品相不佳,卖不出价格,索性晒干留在家里自己吃用得干蘑菇之类的干货。

    有着两样硬菜,天气冷下来,做两个炖菜,热热的吃最好。

    那帮忙的几个婆娘,手艺虽然比不上张春桃,可也有她们的强项,有的蒸得一手好馍,有的做一手好炖菜,还有的手脚麻利,摘菜洗菜切菜十分利索。

    这么一段时日做邻居,附近也都知道了,张春桃是暂住在这里待嫁的,未婚夫他们也都见过,贺岩别的不说,那高大的身材,一脸的大胡子还是很唬人的,自然无人敢欺负她。

    加上她会做人,所以倒是都挺乐意给她帮忙的,一大早就跑过来忙活起来了。

    等到送聘礼的队伍到的时候,那饭菜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一大锅五花肉炖土豆粉条,这粉条是当地的红薯粉,虽然看起来不好看,可煮出来又筋道又好吃,撒上一层碧绿的葱花,让人直流口水。

    还有那些干蘑菇炖公鸡,鸡肉吸收了蘑菇的鲜美,蘑菇也吸足了鸡汤的精华,怕不够吃,还往里面添加了干豇豆和干葫芦条,也是喷喷香。

    就只这两道菜,那香味就飘出老远去,送聘礼的几个后生小伙子,一进院子就被这香味薰得站都站不稳,只吞口水了。

    这个时候白菜萝卜正当时,白菜用大锅猛火爆炒,放上辣椒,最后淋上醋在翻炒出锅,酸辣白菜就好了,闻着又酸又辣,格外的开胃。

    萝卜切成细细的丝,用盐抓一下,腌去水分,然后和切成段的香菜和在一起,用张春桃自己调制的凉拌汁水拌匀,就是极为爽口的一道凉拌菜了。

    因为张春桃没有娘家人,赵嫂子这个媒人此刻就挑起了大梁,是又当娘家人,又当婆家人,倒是体体面面的将下聘礼这事给办圆了。

    那边就已经摆上了一桌,菜已经端上了桌,香味勾得大家都心思都在饭桌上了,没有男人,贺岩也就不客气的当了主人,招待送亲的后生小伙。

    张春桃还预备了一小坛酒,这是从那杂货铺买的,虽然不算太好,比起村里那些粗酒已经是极好的了,酒坛子一打开,几个后生小伙的眼睛都直了。

    男人们坐了一席,有贺岩陪着自然不用张春桃操心。

    隔壁厢房里,张春桃也单独摆上了一桌,菜色跟男人桌上那是一模一样的,就是分量稍微少些。

    请了赵嫂子和几个帮忙的婆娘嫂子一起坐了,女人们不喝酒,肚子也饿了,加上这菜着实诱人,大家也就随便客套了两句,直接动了筷子。

    一筷子菜入嘴,所有的人都放开了矜持,埋头苦吃起来。

    男人那边先猛吃了一顿菜,肚子里有了食,才开始喝酒,四大盆荤素搭配的菜,一筐子的馍馍,都被这些男人吃得干干净净,连盆里的汤都用馍馍蘸光了。

    女人这边战斗力也不差,都吃得满嘴流油,肚子滚圆了。

    别人不说,就是帮忙的那几个婆娘嫂子,她们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要紧着自家当家的男人,有点好吃的,都要先让着,轮到她们能有点汤就不错了。

    就是去吃席,大家也要个脸面,随得礼轻,也就紧着自家男人去,随得礼物重,倒是能去,可也不敢多吃,还得偷偷将那荤菜从嘴里省下来,带回家给孩子们尝尝。

    给人家帮忙,也是如此,主人家也顶多就是略微给点荤腥尝尝,让你吃饱就不错了,哪里有这样的实打实的大块的五花肉和鸡肉?

    这几乎是她们一辈子有记忆以来,吃到的最好吃最满足的一顿了,肉入了口,那一刻都忘记了家里的老小。

    此刻吃完了,回过神来,又是满足又是有几分愧疚不好意思,想着家里的一家老小还指望着自己从嘴里省点荤腥回去呢,结果全被自己给吃了,一会子家去还不知道怎么交代呢。

    像她们这样,给人家办酒席帮忙的,一般主家供吃喝,最后都会留一碗菜给她们带回家去。

    可张春桃这个也不过是搭把手的事情,她们吃饱了,自然也不好开口。

    加上男人那一桌子也吃得差不多了,都被贺岩拉到院子里去吹牛去了,几个女人也就麻利的将残局一收,碗筷洗刷干净,地上也都收拾干净了,又开着门,让风吹进去将那酒肉之气散散。

    都是勤快人,很快就收拾整齐了,几个女人也就要十分有眼色的要告辞回家去了。

    张春桃也不虚留,将几个女人送出了门,一人塞了两个鸡蛋,算是酬劳谢礼。

    几个女人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假意推辞了几句,也就都收下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张春桃回到院子里,贺岩已经带着那几个小伙子又进了厢房里,门关着,只听到里面说笑不停。

    倒是赵嫂子等着张春桃,和她一起进了屋里,拿着聘礼单子,一样一样的点给张春桃看,顺便给她说些关于聘礼的规矩礼仪,说这里面哪里是要到时候并到嫁妆里,抬回男方家的,哪些按照规矩来说,女方是可以留下的。

    张春桃听得认真,这聘礼单子上写得清清楚楚,聘金打头第一行,就是十两银子。

    下头就是些普通庄户人家都会准备的东西,有一条足足十来斤重的猪肉,还有两条大青鱼、两只鸡、两包点心,两样干果、两坛酒、两包茶叶、两包红糖、两斗米、两匹布、两样尺头,最后居然还有一对银镯子和一对银簪子。

    这在庄户人家已经是极为豪爽大方的聘礼了,要知道,当初王家要买张春桃过去当儿媳妇,也只出了八两聘礼银子,其他的一概都没有。

    赵嫂子已经在心里算过了,光这聘礼,就不下二三十两银子了,再加上到时候办酒席之类的开销,好不好的,这一场婚事,估摸着要五十两,这十里八乡的,也只有那大户人家才这么阔绰。

    就算成亲多年,年纪大了,赵嫂子也忍不住有些羡慕,张春桃这样的出身,名声不太好,还没个娘家人,偏偏能遇到贺岩这样好后生。

    对于赵嫂子这样成亲多年的妇人来说,再多的花言巧语也比不过这些实际的东西,看一个男人对女人好不好,不是光看嘴上说得,得看他愿不愿意为你花钱,给你做面子。

    这些东西,除了几样吃的,到时候都会算成张春桃的嫁妆,带到贺家去。

    可就这么一转手,这女子的嫁妆可都是属于女人自己的,也就是贺岩出手给张春桃置办了丰厚的嫁妆,就算张春桃自己一文钱不掏,这些东西,也足够张春桃笑傲十里八乡了。

 第两百五十三章 推心置腹

    那些干果点心盒子之类的东西都放在院子里,任人观看。

    倒是那聘金还有一对银镯子和银簪子,用一个小木匣子装着,此刻由赵嫂子交到了张春桃的手里,示意她打开看看。

    张春桃打开匣子,里头放着两锭五两重的雪花白银,还有一堆绞丝的银镯子,看分量也有二三两重,那银簪子也是庄户人家最普通的韭菜扁簪,样式老旧,但是成色却看着很新。

    赵嫂子特意点了点那一对银镯子和银簪子,小声的道:“这都是贺家老太太当年闭眼之前,特意叮嘱留下来给岩哥儿媳妇的,这么多年一直没人戴,前些日子才拿到银楼去炸了炸,你且仔细收着。”

    张春桃楞了一下,倒是没想到贺家老太太当年还留了这个,想来也是,大儿媳妇肯定看不上,她又看不上孟氏,索性就将这东西留给贺岩将来的媳妇了。

    就是不知道孟氏知道后,是什么心情了。

    当下答应了一声,将匣子收到了里头屋里。

    出来两人坐着喝茶,赵嫂子就问张春桃关于嫁妆准备的事情了,按照她想的,张春桃估计手头也不宽裕,也很不必打肿脸充胖子,只要将这些聘礼收拾好,再略微添置一些,也就很是风光了。

    张春桃心里一直有本帐,这些天也跟邻居婆娘打听过,又陆续添置了些零碎的小东西,听赵嫂子这么一问,她也就将自己准备的东西一五一十的道来,也是请赵嫂子最后把关的意思。

    赵嫂子直接听傻了,本以为贺岩就已经够大手笔了,没想到这张春桃,看着不起眼,以为她手头不宽裕,却上到家具柜子,下到洗澡盘洗脚盆,什么铺盖被褥,针线盒衣服之类的也就罢了。

    最后居然还有压箱银二十两,这才是大头。

    赵嫂子忍不住那打量的眼神就看向了张春桃,不怪她多想,这张春桃以前在八角屯过得是什么日子?连吃饱都困难,如今先不说添置了这么多东西,这压箱银可足足有二十两,就算有贺岩给的聘金十两,那剩下的十两从哪里来?

    难道是贺岩私底下补贴的?虽然没说话,赵嫂子的眼神完美的表达了她的怀疑。

    张春桃虽然觉得自己没必要解释,可到底怎嫁到杨家村,还是要注意一下,不然自己挣的嫁妆,被人怀疑是婆家补贴的,岂不是呕死算了?

    也就微微一笑:“婶子别觉得我是吹牛说大话,实在是前儿个进山那运气好,采到了半斤的黄松菇,这一段时日,又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