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亲爹-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一片寂静,连御座上的皇帝都懵了,“啊?”
很快,众人反应过来,顿时打盹的也不打盹了,想下朝回家的也不想着早溜了,所有人瞬间都清醒了,然后目光哗得一下,都看向殿中的李琪。
连皇帝都困意全消,坐正身子,“爱卿,你刚刚说什么?”
“臣弹劾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冯相,孝期狎妓,并与教坊女子生有一子,臣弹劾汴京刺史,为替宰辅遮掩,知法犯法,私认其子!”
此话一出,满殿哗然,众人都不敢置信地看看李琪,再看看最前面的冯相。
他们听到什么,冯相孝期狎妓?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冯相是孝子,当初冯相父亲突然过世,冯相正值升宰相之际,却直接不管不顾回家守丧,这等父子之情,让多少人赞叹,当然也有些人觉得冯相过于迂腐,毕竟当时新朝初立,也算特殊时期,冯相上表夺情亦非不可,实在没有必要因为一时哀伤耽搁大好仕途。
可如今,李琪却说他孝期狎妓,这怎么可能!
当然也有一些朝臣听了皱眉,这事虽然听着荒谬,可李琪能在大朝会上当众弹劾,只怕不是没有依据,不由望向前面的冯相。
皇帝也看向冯相,冯相一脸茫然抬头,两人对视一眼,皇帝心里有底,转头问下面李琪。
“爱卿弹劾当朝相公,可有证据,这种事,可不是捕风捉影就能乱说的。”
李琪慷慨激昂地说:“臣自然有证据,臣请陛下宣一个人入殿,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谁?”
“汴京刺史之子,曹风。”
皇帝一愣,“可是那日朕亲点的那个孩子。”
李琪拱手,“正是此人。”
皇帝沉声:“宣。”
不一会,一脸迷茫的林风,被内侍带到了大殿。
皇帝看着一脸茫然的冯相,再看看一脸迷茫的林风,也不知怎的,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这孩子,不会真和冯相有关吧!
皇帝忙摇摇头,这怎么可能,他和冯相相识三十年,冯相是什么人,没人比他更清楚。
皇帝登时语气有些不善,“李琪,如今人来了,你说说吧。”
李琪对皇帝有多偏袒冯相哪怕已经见怪不怪,心里仍然妒忌得要死,每次都是这样,无论冯相什么事,皇帝都第一时间先相信冯相。
当初的相位也是。
不过想到今天的事,李琪突然心里畅快了,今天的事一出,皇帝和群臣知道自己信错人,不知道会有什么反应。
以前有多信任,等出事后,反噬可就有多大!
李琪心里恨恨地想,然后执起笏板:“陛下,臣可否请这位小郎君先出示一块物证?”
“物证?什么物证?”皇帝问。
“这小郎君身上荷包里有一块扇坠形的玉佩,陛下可否让这位小郎君拿出。”
皇帝不以为然,“准。”
于是一个内侍上前,林风还不明所以,内侍就摘了他的荷包,把里面的玉佩拿出来。
李琪眼睛一亮,忙走过来,一手拿起玉佩,“这块扇坠形玉佩,这位小郎君曾经说过,是他母亲留给他的,可臣,曾在冯相身上见过,各位同僚,大家知道这位小郎君亲生母亲是谁吗?是十七年前名震江南的第一花魁林情儿!”
众人唰得一下都看向这块玉佩,整个大殿顿时嘈杂起来。
“林情儿?当年的江南第一花魁!”
“我的天,这孩子的母亲是林情儿。”
“那个花魁有孩子?”
“哎呀,当年那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林情儿当年就是因为突然有身孕,才消失不见的。”
“……那个玉佩……我好像真在冯相身上见过。”
“不会吧,你可看清楚了。”
“不过好久了,记不太清了。”
“喂喂喂,这事不可胡说啊!”
皇帝也伸着头,想看看这玉佩什么样,坐得太远,看了两次都没看清,只好作罢。
李琪听着周围的议论,嘴角微勾,大声说:“这林情儿昔日也算名魁,虽过去十七年,想必大家也还记得,她开门接客的时期,大家也都清楚,是先帝二年到三年,臣想问一句冯相,冯相是在什么时候,见着这位花魁,还能送出玉佩的?”
众人一惊,知道重点来了。先帝二年到三年,冯相,正在守父孝!
众人忙看向冯相,却惊恐地发现:
冯相,在皱眉认真地看着林风,似乎在辨别什么!
众人忙转头看向林风,心道:不会吧!
最震惊地还是皇帝,他坐得高,又从一开始就关注冯相,他发现,冯相从刚才看到玉佩,表情就有些不对,再到看到林风,表情更是怪异,皇帝心中微沉。
这孩子不会真是冯相的吧!
就在这时,李琪突然拿着玉佩,质问等冯相,“冯相公,今儿当着大家的面,您自己说说,这块玉佩是不是您的?”
冯相把目光从林风身上转到玉佩,叹了一口气,闭上眼睛,“这块玉佩,是……”
“这块玉佩是朕的!”
众人猛得抬头,他们刚刚听到什么。
“哈哈,朕突然想起来,当年,朕还是……朕正好去过江南……当时朕一时兴起,去过一次,还随手留了块玉佩,哈哈,原来那时不小心留了个沧海遗珠啊,哎呀,还是真是让众爱卿见笑了!”
众人瞠目结舌地看着皇帝,连冯相都睁开眼,满眼复杂地看着皇帝。
皇帝面上尴尬地笑笑,心里却想:
冯相这个实诚的,这种事怎么能认,你认了被罢了相朕的朝政怎么办,唉,这种事还是朕来吧,反正朕年轻时也没少干。
不就个儿子么,朕替你认了!
卢质看着冯相,突然笑了,“当初我之所以看重你,就是看中你这泰山崩与面而色不改的沉稳,觉得你正好和急躁的先帝互补,现在看来,果然我眼光不错。”
“先生一向眼光很好。”冯相笑着说。
“是吗?”卢质抬眼,“可我没想到你胆子这么大,连他的孩子都敢顶,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冯相神色如常,“先生,你这是说什么?”
“我说什么你自己心里清楚,那块玉佩到底是谁的,你瞒得了别人瞒不了我,他的玉佩虽多,可他自幼在晋王宫里出生,身边佩饰衣物都有专人收拾记录,每一块都有记档,你敢不敢让开,让我看看你身后那几个起居手札。”
冯相面色终于变了,“先生,有些事何必说破。”
卢质简直痛心疾首,“我不说破,你知道你扛了多大的事么,这事要被陛下知道,你还有活路么!”
冯相微微叹气,“当时一时情急,我见那玉佩,又见那孩子的模样,一时心乱了。”
卢质听了也叹了一口气,“这事,你做的糊涂啊!”
冯相苦笑,“我一辈子都没做几件糊涂事,可最糊涂的,哪有比得上十七年前那件事。”
卢质心一软,“你到现在还放不下这个心结么,当年又不是你的错,你只是回去丁个忧,谁知道他们两个,居然阴差阳错弄到兵戎相对,唉,也是命!”
冯相闭上眼睛,“是啊,都是命,都是命啊!”
过了一会,卢质问:“那个孩子,你真觉得他是?”
冯相睁开眼,“和他年轻时隐约有三分神似。”
卢质只觉头疼,“那你是怎么想的,你可别犯浑。”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林风嘴角微抽地接过; 看着上面“荥阳郑言”四个小篆,这才确定眼前这个真是许州刺史郑言,而不是碰瓷的。
没错; 刚才林风的第一反应是,碰瓷。
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 他随便救个人,就是他要找的人。
不过现在看来; 就有这么巧的事。
林风把印章还给郑言; 看着郑言,一时有些脑子打结。
不过很快; 林风就反应过来,这事不对啊!
这家伙认儿子是不是太爽快了些。
现代认儿子还做个DNA鉴定呢,古代就算没DNA鉴定,也起码得仔细问问,来个滴血验亲吧!
怎么能这么张口就认呢?
这也太随便了吧!
而且你不是世家豪门么,世家豪门门槛不是很高么,你这么随便认儿子族里的族长同意么?
林风一时间居然被郑言不按套路出牌弄得有些风中凌乱,不由拔开竹筒,喝了口水。
郑言却还在发挥自己初见儿子的慈父问候,“风儿,你多大了,是什么生辰生的,为父家中现有二十七子,加上你正好二十八个,看你年龄; 应该能排第八; 以后你就是郑家的郑八郎……”
“咳咳咳; ”林风直接被口中的水呛着了,忙放下竹筒,然后伸手制止,“等等,郑……咳咳郑大人,那个,您是不是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郑言不解:“忘了什么?”
“那个,您难道不该先确定一下我是不是您的亲生孩子,不该问问我娘是谁么?”
郑言从善如流地问:“对了,差点忘了问你娘是谁?你娘现在在哪,要不要我派人去接一下?”
林风绝倒。
林风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气,才说:“郑大人还记得十几年前名震江南的花魁林情儿么?”
林风说完,看着郑言,想看看他什么反应。
谁想到郑言“哦”了一声,恍然大悟,“原来是江南长丽教坊头牌林情儿,十八年前我去江南时,确实慕名去过,想不到那时居然还不小心留了个沧海遗珠,唉,风儿,当年我去办完事就回来了,委实不知道你母亲有身孕,这事都怪我,你们母子肯定吃了不少苦吧,这事你放心,我这就派人去接你母亲。”
林风目瞪口呆看着郑言,“家母出身低微,你也不在意?”
郑言毫不在意地说:“为父向来怜香惜玉,再说你母亲还给为父生下了你,风儿你放心,你母亲进府以后,为父会好好待她的。”
林风差点没被噎死,他现在十分确定,面前这位姓郑的,如果不是脑子不好使的傻大愣,那肯定就是另有所图!
就是不知道哪种可能更高些!
林风只好说:“不必了,家母刚刚过逝,就是家母临终时嘱托,我才出来寻父的。”
郑言这才注意到林风一身素白,恍然,“原来如此……节哀,那我让管事去帮你母亲把坟迁来?”
林风虽然觉得郑言非要认他别有所图,不过还是感激他对他娘的态度,别管人家到底为什么目的,起码人家这表态没话说,所以说话也软起来,“不必,娘已经入土为安,那地方是我亲自选的,很安静,娘想必很喜欢。”
郑言听了也不坚持,“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
林风看着郑言,觉得有些话还是得开诚布公的说开,“郑大人……”
郑言笑道:“我儿有什么事?”
林风满头黑线,“那个,郑大人,咱们的父子之情先等等,我能先问您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郑言好脾气道。
“您为什么这么轻易就认我这个儿子,先不说我的出身,决定我都不一定是您的儿子,就说假如我是,您身为世家嫡支,认儿子难道就这么简单,难道你们只要有外室子,都会接进府?”林风看着郑言。
郑言也看着林风,突然,郑言笑了。
“你这孩子,想不到不止武功好,脑子也聪明,更是清醒的很,如果可以,我真希望你是我儿子。”
郑言笑着找了块石头坐下。
“其实,我不确定你是不是我儿子,甚至看你的样貌,可能不是的更多些,不过……我不在意啊,孩子,只要你肯认我,我不介意你是不是我亲生的。”郑言看着林风笑着说。
林风疑惑,“你很缺儿子?”
郑言笑着摇摇头,“刚才我说过,我已有二十七子。”
林风无语,“都二十七个了,你还……”
郑言突然长叹一声,“顶用的不多,尤其像你这么顶用的,更没有。”
林风瞅瞅自己,再看看郑言,他很牛逼么,比那些精心教导的世家子更牛逼么?他怎么不知道。
郑言看到林风表情,就知道他想什么,笑着摇摇头,“不一定,你和我那些孩子都不一定。”
“不一定?”林风不解。
郑言却没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了林风一句,“你知道什么是荥阳郑氏吗?”
林风莫名其妙地看着郑言,“那不是你家么?”
郑言突然哈哈大笑,笑着笑着有一丝悲凉,“这才多少年,天下就有不知道荥阳郑氏的了!”
林风挠挠头,“那个,我是小地方出来的,可能见识短一点……”
丫的,他娘只精通琴棋书画,他叔只精通枪法,没人教他这些啊!
郑言却摇摇头,“可你知道么,如果是四十年前,哪怕目不识丁田间百姓,都不会不知道这个名号。”
林风目瞪口呆,郑家这么出名。
“前朝世家门阀盛行,虽然有科举,可科举不过刚兴,真正做官,还是世家子弟,而我郑家,就和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乃是当时最鼎盛七家,被人称为五姓七望。”
“这个我听过!”林风弱弱得举手。
“那知道当年的五姓七望有多么厉害么?”郑言问。
林风摇摇头。
“整个前朝,我郑家,出过十二任宰相!”郑言自豪地说。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走了大概一个月; 一众人终于到了京城。
到了京城,宣旨的大臣就算完成任务了,直接拍拍手回三省复命了; 孔循一家也准备先进宫谢恩,然后在京城安顿下来; 只有林风,又尴尬了。
他得去哪啊?
好在孔循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见林风如此; 就叫来自己夫人,“毕竟陛下金口已开; 风儿直接回冯府有些不妥,你带着他先去宫里看看三皇子妃,我去面圣后,见到陛下或者冯相,问一句再做处置。”
于是,林风就跟着孔夫人和孔家几个儿子女儿,进了宫。
进宫的路上,孔夫人先给林风点了一下宫中的情况。
皇帝登基时因为年纪已大,登基后并没有大选嫔妃,宫中高位嫔妃,大多是皇帝登基前府里的旧人。
当年皇帝未登基前,有一正三侧四位妻妾,正室是曹夫人,侧室是魏夫人、夏夫人、王夫人。
曹夫人就是如今的曹皇后,当初皇帝登基前; 有一子一女; 只是其子在当年那场兵变中死于非命; 曹皇后也因此打击一病不起,这些年一直病殃殃的,莫说打理后宫,就连平时宫宴,都不怎么出来。
不过曹皇后和皇帝是结发夫妻,皇帝一向很敬重皇后,再加上曹皇后还有一女,女婿更是多年跟着皇帝南征北战,所以曹皇后虽然常年病弱,整个后宫却无人敢轻视。
所以他们这次去,虽是看三皇子妃,但得先去见皇后,以示尊重。
除了皇后,还有潞王之母魏夫人,登基后追封德妃,两位皇子之母夏夫人,登基后封贤妃,这两位年纪本就和皇帝相当,甚至魏夫人比皇帝还大,所以陆续已经在皇帝登基前后过世,如今宫里,只还剩比较年轻的王夫人,淑妃。
王淑妃早年曾是伪朝一名将的妾室,后来这位和当年还是节度使的皇帝对阵,被皇帝揍得落花流水,后来就郁闷死了,先帝登基后,皇帝进京,听着老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