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韶光艳 >

第35章

韶光艳-第35章

小说: 韶光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轮到虞宁初时,韩氏介绍道:“这是你们二姑母家的表妹,叫阿芜,去年才搬来京城,所以你没见过。”

    韩锦竺笑着打量虞宁初一眼,夸道:“表妹长得真美,给,这是我绣的帕子,表妹可别嫌弃我女红不好呀。”

    虞宁初接过帕子,细细看过,喜道:“表嫂绣的真好看。”

    见过礼,虞宁初就退回了座位。

    韩锦竺瞥向身边的丈夫。

    沈琢眼观鼻鼻观心。

    昨夜跨进新房之前,他脑海中的确闪现出一些不该记得那么深的画面,只是婚事是他自己同意的,表妹也没有任何过错,所以,沈琢只是在廊檐下多站了片刻,便去见他的新娘子了。

    有些人,既然错过了,便不该念念不忘。

    。

    沈琢大婚后的第五日,平西侯带着沈牧、沈逸告别亲人,前往大同赴任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三夫人着实挂念了一阵子,好在她要筹备女儿的嫁妆,很快也就从那种牵肠挂肚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沈阔少了两个兄长陪伴,很是不习惯,对虞宁初而言,闺中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早晚练枪,白天跟着表姐学持家之道,或是与宋湘玩耍。唯一的区别,是家里多了位表嫂。

    这日清晨,宋湘约了虞宁初来莲花池边练枪。

    沈明岚要睡懒觉,虞宁初自己带着微雨来赴约,到了莲花池这边,就见宋湘已经到了,坐在凉亭里,意外的是,韩锦竺竟然也在。

    “表嫂起的好早。”虞宁初进了凉亭,笑着招呼道。

    韩锦竺手里拿着团扇,一边轻摇一边笑道:“刚刚还跟阿湘抱怨呢,你们大表哥早起练武,动静太大,把我也给吵醒了。我躺来躺去都睡不着了,索性趁这时候凉快来花园逛逛,没想到撞上你们要练枪。我还没见过姑娘们耍枪呢,这下可要好好瞧一瞧。”

    虞宁初脸庞微红,道:“我与阿湘才从大舅舅那里学的枪法,还不熟练,等会儿表嫂可别笑我们。”

    韩锦竺:“不会不会,你们自去练吧,不用在意我。”

    虞宁初点点头,与宋湘一起出了凉亭。

    两人都先各自耍了一套枪法,然后便对起招来。虞宁初刚刚脸红,因为她说的不是客气话,她与宋湘单独耍枪还算流畅,一旦过起招来,动作变慢了不说,笑料也是百出,不是她的枪绊倒了宋湘,就是宋湘的枪伸过来,吓得她低头缩脑,总之两个人都怕挨打,也怕打重了对方。

    韩锦竺看她们分别耍枪时还觉得惊艳羡慕,等见了两人笨拙滑稽的过招,韩锦竺笑得捂着肚子,眼泪都要出来了。

    “表嫂再笑,我们就请你走了!”宋湘故意说气话道。

    韩锦竺拿帕子擦擦眼角,挥着团扇道:“好好好,我不笑了,你们继续。”

    虞宁初与韩锦竺又磕磕绊绊地打了几个回合,累了,回到亭中休息。

    两个姑娘都出了一头的汗,汗水打湿鬓发,反倒增添了娇媚。

    都是一顶一的美貌,却又仿佛不是很在意,虞宁初还拿着帕子,仔细擦拭着手里的枪。

    韩锦竺早就注意到她的枪了,枪头并未开锋,细长的枪身镀了一层银,上面雕刻着麒麟戏珠的纹路,一看就价值不菲。

    这就是沈琢送虞宁初的枪吗?

    酸气在心中酝酿,韩锦竺绕着弯问道:“阿湘用的是木枪,阿芜用这种银枪,不重吗?”

    虞宁初听了,笑着将擦好的枪递给她:“外面是银,里面是木头芯子,表嫂垫一垫,不沉的。”

    韩锦竺双手来接枪,暗暗惊讶这么重的枪虞宁初竟然能耍的那么轻松好看,她上上下下瞧了一遍,故作好奇道:“真漂亮,阿芜从哪得来的?”

    她的神情语气都很自然,可虞宁初经历过一次换枪风波,再看韩锦竺笑盈盈的眸子,虞宁初忽然反应过来,今早韩锦竺出现在这里,就是为了这杆枪吧。

    心中惊讶,虞宁初面上笑起来,道:“我叫管事去外面铺子里买的。表嫂有所不知,刚开始我也用木枪,还是大表哥送的,可惜我那时候刚刚学枪,笨手笨脚,将枪杆摔裂了,我怕再用木枪不结实,才换了这种镀银的枪。”

    宋湘惊道:“竟然摔裂了吗?那上次大表哥问你为何换枪你怎么不说,白白被他凶了一顿。”

    虞宁初惭愧地低下头。

    韩锦竺也吃了一惊:“表哥凶阿芜了?”

    宋湘:“可不是,说得可难听了,说这种枪花里胡哨的徒有其表,意思就是阿芜爱慕虚荣呗。”

    虞宁初仿佛更难为情了,转向了亭子外面。

    韩锦竺下意识地安慰她几句,心里却对沈明漪说过的那些话产生了怀疑。小时候她那么粘人,表哥只是想办法躲着她而已,并没有凶过她,可表哥凶虞宁初了,送的枪也不是什么好枪,怎么看,表哥对虞宁初好像都没有那层意思。

    坐了片刻,三人都要回去了。

    韩锦竺与宋湘有一段同路。

    韩锦竺对宋湘道:“阿湘,咱们是一块儿长大的,彼此熟悉,阿芜表妹来京不久,我对她不甚了解,你跟我讲讲她的为人吧,免得我不小心得罪了她。”

    宋湘道:“阿芜很好的,我们在一起这么久都没有拌过嘴,你更不用担心会得罪她,她身世可怜,来侯府这么久还是谨小慎微的,从不主动招惹谁,只要你别跟明漪表姐一起针对她,咱们肯定能处得来。”

    韩锦竺:“明漪经常针对她吗?”

    宋湘点头:“嗯,可能是嫉妒阿芜比她美吧,见到阿芜总没好话。”

    韩锦竺若有所思。

    回到她与沈琢的院子,沈琢也才练完武,刚擦过身子,头发还有点湿。

    “去哪了?”见到妻子,沈琢随口问了句。

    韩锦竺叫丫鬟们下去,她便撒娇地坐到了沈琢怀里,抱着他的脖子道:“去花园了,看到阿湘与阿芜在练枪。”

    沈琢不太习惯大白天如此亲密,但看着韩锦竺娇滴滴的脸庞,也并不反感,只顺着她的话问道:“练的如何?”

    韩锦竺笑了出来:“单看挺像那么一回事,对打起来简直比小孩子打闹还可笑。”

    沈琢思索片刻,道:“她们俩是真心学武,先前有父亲耐心指点,现在父亲走了,去请二叔继续指点她们,不知二叔是否愿意。”

    韩锦竺故意道:“何必劳烦二叔,你做大表哥的去教她们啊。”

    沈琢肃容道:“都是大姑娘了,我需避嫌。”

    韩锦竺哼了哼:“现在知道避嫌了,我怎么听明漪说,你亲自教阿芜表妹骑过马?人家有亲表哥呢,哪需要你教?”

    沈琢心中一惊,没想到妹妹竟然会去韩锦竺那里搬弄是非,不过,教虞宁初骑马那件事,他问心无愧,神色不变地解释道:“骑马过于危险,三弟经验不足,我身为长兄,怎么能坐视不管?如果是三弟从边疆历练回来了,那我自然放心让他教。”

    韩锦竺了然道:“这样啊,我还以为阿芜表妹貌美,你对她有什么心思呢。”

    这句就是纯粹开玩笑了。

    沈琢无奈地捏了捏她的手,道:“这话你与我私下说说也就罢了,切莫对外人讲,阿芜前面十几年过得不容易,以后咱们侯府就是她的娘家,不可坏了她的名声。”

    韩锦竺确认了他的态度,点头道:“嗯,我懂了,表哥放心,我不会学明漪那么欺负人的。”

    她来侯府是与沈琢过日子的,只要沈琢对她一心一意,虞宁初就只是个即将嫁出去的表姑娘,无仇无怨的,犯不着去针对。

    。

    因为韩锦竺的那次试探,虞宁初有点担心韩锦竺会变成第二个沈明漪,变得更加谨慎起来,但凡与韩锦竺在一起,她都不会主动提及沈琢什么。

    幸好,韩锦竺似乎打消了怀疑,对她都很和善,也没有言语挤兑。

    就在虞宁初松了口气的时候,五月下旬,她还在睡午觉,三夫人突然来了。

    “舅母?”虞宁初揉着眼睛坐了起来。

    三夫人心疼地看着她,递过来一封信:“扬州寄过来的,你父亲去巡查河堤时不小心栽了下去,虽然救上来了,却因为头撞到了河底的石头,一直昏迷不醒。”

    虞宁初愣住了。

    父亲……

    是啊,她还有一位在扬州当官的父亲,来京这么久,她都忘了那个空有血缘关系的男人了。

    百…度…搜…,最快追,更新最快

 51(同下江南)

    正常人得知父亲病重; 应该都会哭吧。

    虞宁初哭不出来,一滴眼泪也没有。

    她知道自己该装装样子,可是想到虞尚打算将她嫁给一个残暴的老男人时的笑容; 虞宁初装也装不出来。

    “舅母; 我……”

    她没说完; 三夫人就将她抱到了怀里; 柔声道:“不想哭就不用勉强; 在舅母面前,阿芜不用装的,他那么对你; 出了这事乃是报应。”

    虞宁初松了口气,刚刚她还有点担心舅母会觉得她过于无情。

    揭过眼泪这回事,虞宁初打开信; 是虞尚身边的管事写来的; 介绍了虞尚落水的前后经过。管事也请扬州的名医替虞尚诊治了; 说法基本统一,称虞尚没有严重的外伤,应该是撞到脑袋里面了。如果虞尚能醒; 或许还没什么大事; 就怕一直这么昏迷下去。

    信是半个月前写的,通过官驿的四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主信是虞尚的上封呈递朝廷的,因为虞尚这个病,万一他昏迷太久; 他的官职可不能一直留着; 得安排新的官员来交接,而朝廷愿意给虞尚多少时间; 得由吏部与正德帝定夺。管事能捎带一封家书,则是上封看在平西侯府的面子上,通融了。

    半个月过去了,虞尚的病情肯定有了新的进展。

    如果虞尚昏迷几天就醒了,虞宁初自然不用回去探望,问题就在于,京城这边没人知道虞尚到底有没有醒,只知道虞尚病重递了消息回来,这种情况下,虞宁初必须尽快动身回扬州探望,否则就要被人扣上一顶“不孝”的骂名。

    三夫人遗憾道:“若你表哥没去大同,让他陪你回去走一趟正合适,现在,别说他未必死了,就是真的死了,你娘那时候我跟你舅舅都没去,他有什么脸面值得我们去?舅母唯一心疼的,是你还要折腾这一趟。”

    虞宁初明白的,她也不想劳烦舅母舅母。与虞尚的情分不提,舅舅当差,哪能轻易请两个多月的假,舅母要筹备表姐的嫁妆,此时也不宜出远门。

    想了想,虞宁初道:“舅母,让李管事、温嬷嬷陪我回去就行了,他们对扬州都熟,您再给我安排两个护卫,没什么不放心的。”

    三夫人也是这么想的,其实府里还有一个沈阔,如果没有沈阔送外甥女红宝石耳坠的事,安排沈阔走一趟二爷二夫人应该也愿意,但沈阔对外甥女有私心,那还是别同行为好。

    “还是离得太远了,离得近,舅母肯定陪你走这一趟。”三夫人愧疚地道。

    虞宁初笑道:“舅母别这么想,也许他现在已经醒了,您真跟过去,到了扬州见到他生龙活虎的,您不恼,我也要恼的。”

    三夫人摸着她的头道:“就希望他只是虚惊一场吧,不然还得耽误你的婚事。”

    虞宁初就不好接话了,叫温嬷嬷与丫鬟们过来,收拾行囊。

    沈明岚得知虞宁初要回扬州,眼泪都掉下来了,还有宋湘,也跑过来拉着虞宁初的手依依不舍。

    三夫人一边盯着下人收拾行囊,一边哄她们:“别哭别哭,阿芜就回去两三个月,若你们姑父没事,阿芜还要回来的。”

    沈明岚:“二姑夫不许表妹回来怎么办?”

    三夫人:“不可能,他真有这个心,当初就不会放阿芜过来,再说了,他敢扣着阿芜不放,娘就再亲自去一趟,我还怕他不成?”

    虞宁初也叫两人不用担心。

    行囊收拾好了,黄昏也到了,沈三爷从吏部回来了。他在吏部,上午就看到了那封奏疏,此时回府,直接来了后院。

    见宋湘也在,沈三爷先对她道:“阿湘快回去吧,子渊要外派查案,这两日就动身,你去帮忙收拾收拾。”

    宋湘一听,忙不迭地跑了。

    三夫人好奇问道:“子渊要去哪里?”

    沈三爷看着外甥女道:“扬州,我一听说他要去扬州,心里就踏实了,咱们都不方便陪阿芜过去,可以让子渊带阿芜一块儿南下,路上有个照应。”

    他肯定也会给外甥女安排护卫,但有宋池率领的锦衣卫同行,外甥女必然万无一失。

    三夫人心中也是一喜,宋池在侯府住了十年,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就算去了锦衣卫叫人有些捉摸不透,就算宋池与外甥女发生过一点口角,可如果她与丈夫将外甥女南下的事托付给他,宋池肯定会像个亲表哥一样,照顾好外甥女这一路。

    虞宁初见舅舅舅母都很高兴她能与宋池同行南下,便没有说什么拒绝的话。她一个尚未出阁的女子,如果能有位熟人照看着,舅舅舅母才能安心。

    “那我现在就去墨香堂看看,问子渊到底什么时候出发。”

    墨香堂,宋池一回来就被妹妹缠住了,连官服都没来得及换。

    “哥哥要去扬州吗?太巧了,阿芜也要回去一趟,那哥哥带我一起去吧,你办你的差,我跟阿芜在一起。”

    宋池一口拒绝:“不行,我要查案,无暇照顾你,且留在我身边并不安全。阿芜父亲病重,她也没有心情招待你,你还是乖乖待在侯府,不要出去添乱了。”

    宋湘不依,说什么都要去。

    宋池:“别的不提,来去路上走水路,每天只能困在船上,你当真受得了?而且江南夏日闷热,蚊虫扰人,连蟑螂都有你一个指头那么大……”

    宋湘震惊了:“怎么可能,你骗我的对不对?”

    宋池:“你可以去问阿芜,担心阿芜骗你,你还可以去问李管事、温嬷嬷。”

    宋湘顿时退缩了,她讨厌一切虫子。

    就在此时,沈三爷来了。

    兄妹俩来到院子里迎接他。

    沈三爷开门见山,希望宋池带虞宁初一路南下。

    宋池郑重道:“三爷放心,我必定将阿芜表妹毫发无损地送到扬州,若虞大人身体无恙,便让阿芜表妹在扬州多逗留些时日,等我办完案子再一道回京。”

    沈三爷:“如此甚好,你们何时出发?”

    宋池道:“后日一早,明日还要做些调遣,船我会一起安排好,阿芜表妹只管收拾行囊便是。”

    沈三爷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幸好有你,不然我真不放心让她自己回去,她父亲……总之,到了扬州,你若有空,多留意阿芜一些,我怕她受委屈。”

    到了这个时候,沈三爷也顾不得替外甥女掩饰家里的糟心事了。

    宋池一一应下。

    沈三爷回到西苑,将宋池的答复告诉了妻子与外甥女。

    夜里,虞宁初又失眠了。

    虞尚病情不明,还有宋池……

    她想起四月里宋池支开宋湘要单独与她说话时搬出来的借口,便是问她扬州一些官员的事,这么看来,扬州是真的有案子,宋池与她同时去扬州,也是真的纯属巧合。

    罢了,船上有温嬷嬷丫鬟们陪伴她左右,到了扬州宋池去查案她回家里,两人八竿子挨不着,料宋池没什么机会可以欺负她。

    第二天,两人要同时去扬州的消息就在侯府传开了。

    太夫人特意将虞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