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 >

第91章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第91章

小说: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的猪肉都是好地方,后鞧,肋板。

    下水,骨头什么的今天都做了席面了,上称还有八十五斤。

    “这肉分成四份,一家二十一斤。”陈父开口,然后开始分肉。

    老人家真的是不偏不向的,都是肥瘦搭配的,这样省的闹意见。

    猪肉分完以后,两个妯娌直接拎起来想要走。

    “等等,你们送肉回去,去找我哥过来,要是不过来,你们就从你们住的房子搬出去,钱和东西都退回来吧。”

    “你就是老三。”

    “对,你们把肉放下,去找他们过来。”这时候陈父也开口了。

    两人没有办法,她们还是怕老三的,心里认为他是派出所的,也算是官。

    过了一会儿,四人回来,两个儿子还是脸上没有表情的。

    “叫你们过来,是告诉你们,现在粮食都是统一分的,既然这样我和你妈也不要粮食了,你们两个每个月也给五块钱行了。

    当然你们在要是不给,没事,我去大队告你们,你们把我分的钱还有房子给我,我就当没有你们这样的儿子。”

    老人家这话说的可是够重了,哥俩都吃惊的抬头看着父亲。

    看到老人家隐忍的怒气,还是怕了。

    不过两个女人不同意。大哭小嚎的。

    陈国亮站起来出去了。他二哥立马的出去拽回了他。

    “老三,你这是?”

    “去找村长,你们不愿意,就把爸妈的东西吐出来。爸妈把咱们拉扯长大了,给咱们成家。等到他们老了,你们就是这么对待他们的的?你们也有儿子,将来也要这样?”

    这话一出,屋子里安静了。哭闹的也不哭了,是啊,都有儿子,将来也是这样?

    “言传身教是最重要的,你们从他们小,就让他们看到你们是怎么对待你们父母的,他们能不学了去?”

    “不会,我家大壮不会的。”老大媳妇这时候脸上也没有笑容了。

    “老大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拉着我,那时候我揣着你二弟,你说一辈子孝顺我,我爱吃点心,你说以后就让我天天吃点心,那时候你是多么的乖巧?现在呢?”陈母哭着说。

    陈家大哥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好了,你们现在就做决定,怎么办。爸妈把给你们的钱,房子,东西收回来,将来就是没有你们也能过得好。”

    “那死了不用我们了?”老二媳妇横着脖子不服气的问。

    “不用。”陈父简直肺都气炸了。

    “看来你们是想要净身出户,那好,我这就去把村支书,村长,大队长都叫过来,咱们今天就解决了。

    爸,你张罗着把那两所房子卖了,怎么可以买四百块钱。这样你手里就有六百了,够我妈你俩花,我们每个月也会给钱的,等到你们老了,粮食也给。”

    陈国亮说完都不看两个哥哥,转身就走。

    “老三,你这样做就不顾着兄弟情义了?”

    陈国亮停下来扭头看着他大哥“兄弟情义?你们在有吗?”说完冷一声出去了。

    “等等,我们同意了。”

    陈国亮根本就不停下来,还是老二跑回去把他拽回来了。

    “你们同意了?我现在一点都不相信你们。

    这样吧,直接写下来,要是哪个按月没有给钱,超过两个月,直接把当时分家的东西都交上来。

    如果你们愿意,就立字据,如果不同意,直接来省心的。”

    哥俩忍着怒气,都咬着牙点点头。

    王爱玲掏出纸笔,透蓝纸,但是没有印泥,还得去大队部借。

    “我去借,这个也得让村支书来写,也让他做个证。”

    陈国亮出去了。屋里静悄悄的,王爱玲下地给老人家倒了一碗热水。

    半个小时后后村支书过来了,他按照陈父说的写,并且当了见证人。

    “既然这样,就从这个月开始吧。”

 220寒心

    两兄弟搭愣着脑袋,两个媳妇不情愿的去家里拿钱。

    现在屋里就剩下王爱玲一个外人,她找个借口出去了,

    村支书对于她的识相非常满意。

    “你们两个真是畜生都不如,这是你们爸妈,当初你们家什么样你们不知道?他们跟牲口似的干,养活了你们几个,给你们盖房子,娶媳妇。

    可是看你们办的事?我告诉你们,每个月五号以前要是你们不送钱来,以后就不用送了,我直接在你们公分上扣,每个月扣六块钱。

    我要是有你们这样的儿子早就打断他的腿轰他出去,还不如养条狗,畜生还知道摇楞尾巴。”

    村支书说的一点脸都没有给他们哥俩留。两人都抬不起头来了。

    “自己的亲弟弟结婚,居然不望影,老三那是一定出息了,你们也不想想,你们处好了,没准也能给你们孩子找个好工作?那是铁饭碗,道都让你们走死了。

    你们活该一辈子受穷,一点也拿不起来,给完钱以后给我滚,过年过节该有的点心,酒的孝敬一样都不能少。”

    陈母就坐在炕上不出声的掉眼泪。寒心,实在是太寒心。自己虽然对老三好,可是这买房子的钱都是老三自己赚回来的,他前面一年就给了自己四百块钱,相当于老三在养这个家。

    哥俩还是低着头不说话。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两个媳妇把钱送来了,她们还是非常的怕支书的,并没有敢说什么。

    “我告诉你们俩,要是年礼你们没有送来,就别怪我一点脸也不给你们留,让你们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

    还有,以后别让孩子过来吃你爸妈,要是让我知道你们耍小聪明,我让你们知道我的手段。

    还有你们妯娌两个,让我听到一句你们对老人家不恭敬,就给我滚出村子。我们村不要牲口不如的东西。”支书说完哼了一声离开了。

    陈父放下烟杆,“你们走吧,以后没事不用过来了。”

    哥俩站起来,最后抬头看了一眼炕上坐着的父母,扭头离开了。

    两个媳妇还是拎着肉走了。不过没敢有什么不恭敬的。

    “爸妈,你们别上火,有我呢,无论啥时候都有我。”陈国亮真的怕老两口上火。

    陈母下炕,给他们俩收拾东西,白面,倭瓜,红薯,还给他们带了三十斤的猪肉,还有四个猪爪。

    就连着大葱,大蒜都给带出去了。

    两口子在路上,王爱玲搂着陈国亮的腰“你放心,我一定会对你爸妈好的。”

    “嗯,我相信你,等你怀孕就把爸妈接过来。”

    二十八天黑了,王爱玲两口子来了,给姜心语送过来两个大倭瓜,还有半袋子的红薯,四个猪蹄还有一大条的肉。

    “谢谢啦,不过肉带回去,我这里还有,比你们的都多。猪爪给我吧。等着,明天早上我给你们送倭瓜面的馒头,一定特别的香甜,要是能做豆包就更好了,做糖包怎么样?”

    “行啊,我爱吃糖包。”

    姜心语晚上蒸了一个大倭瓜,出锅都能闻到香甜的味道,发了两大盆子的面,直接蒸了三屉的糖包。

    早上特意的早出发半个小时,先给王爱玲两口子送了十个,给佘小云两口子十个,带了十一个糖包上班。

    中午时宋青青和潘秀兰两人那真是一边吃一边夸。

    “姜主任,我妈给我邮过来一大包的油炒面,晚上你带回去一些。”宋青青觉得不好意思,总是白吃人家的好东西。

    “我妈带的是撒子,有两种口味的,甜的,咸的,姜主任你也带回去吃,这两种正好是可以凑成一顿饭。”

    姜心语也没有客气,但是晚上下班的时候带的都不多。自己对油炒面不是特别爱吃,撒子也没有麻花好吃,但是这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当然不会拒绝了。

    进了十二月份,真的挺冷的了,姜心语上下班骑车都带着手套了,裹得严严实实的。

    工作越来越忙,这段时间发货特别的多,加班加点的,不过工人们高兴啊,钱军开会的时候说过,年终奖每人加一个月的工资。这是什么概念?

    就拿姜心语来说,她一个月六十三的工资,也就是十二月份可以开一百二十六。

    这样大家当然干劲十足。姜心语不止一次的看到孔梦洁披着大衣跑回家喂孩子。

    还真的都挺不容易的。将来王爱玲有孩子也会这样吧?不过王爱玲家离厂子太远了,怕是跑不起。不过王爱玲比孔梦洁好点,她有婆婆给看孩子,孔梦洁就完全是他们两口子自己了。

    厂子评劳模,姜心语那是板上钉钉的,这次没有孔梦洁和黄宏伟他们两个,虽然他们工作都很认真,但是因为他们让大姐们看不上,所以给他们投票的人很少。

    两人都挺受打击的。钱军特意的请他们俩过来谈话,开解他们,毕竟他们的工作还是不错。也不能真的寒了他们的心。

    马上就进了阳历六二年了。工会还是组织了联欢会。

    “姜主任,你看看这个申请钱厂长能够同意不?”卢长春递给姜心语一张纸。

    “这个应该可以,就是货源没有吧?”

    “苹果我可以去山区收,我有个亲戚他们村都是栽苹果树的,就是花生瓜子的,姜主任你得问问供销社,能不能帮忙。”

    “等下,我现在就问。”

    姜心语拨通了佘小云的电话“佘姐,我们纺织厂需要花生瓜子,能搞到不?”

    “要用多少?”

    “怎么也得二百斤的瓜子,二百斤的花生,再给弄二百斤的糖块。”

    “我问问吧,估计瓜子有点费劲。你等我电话,我马上就问。”

    卢长春坐在姜心语的对面,两人等着电话,要是能够搞来,再去找钱厂长申请。

    过了十分钟,佘小云电话过来了。

    “黄生瓜子市里可以给,糖块的话只能给一百斤多了没有。”

    “好嘞。谢谢佘姐,我们去找厂长申请,要是下来,我再跟你最后确定。”

 221元旦联欢会

    “行,你去吧,我再给其他县的供销社打电话问问,能不能匀点。”

    “卢会长,你可以去申请了。”

    “姜主任,咱们一起吧。”

    “行,咱们一起。”姜心语笑了。

    两人找到了钱军,看到一起进来的两人,钱军挑了下眉头。

    卢长春碰了一下姜心语的胳膊,她会意,这是让自己说啊。

    “钱厂长,是这样的,在元旦工会组织了联欢会,今年咱们厂业绩还不错,能不能申请在联欢会时准备些花生瓜子糖苹果什么的?”

    卢长春把申请放在了桌上。钱军看了一遍。

    “可以,我同意了,不过这货源得你们想办法。”

    “嗯,我已经问过供销社,花生瓜子没问题,糖块只能给一百斤,苹果卢会长安排。”

    钱军看着姜心语笑了“姜主任这是有备而来?还是觉得我一定会同意?”

    “我觉得钱厂长一定会同意的,你对工人那么好,都可以给那么高的奖金了,区区这点经费,钱厂长不会拒绝的。”

    “姜主任还是这样会说话。”钱军签字,递给卢长春。

    之后就是工会紧罗密布的安排,会场当然选择的是俱乐部了。

    工人们早就得到消息了,都非常的期待。俱乐部还没有正式的开放,这次借助着联欢会正好可以启用。

    姜心语还是一样的忙,佘小云最后还是给准备了一百五十斤的糖块,再多真的没有了。

    “姜主任,你这次来当主持人怎么样?”卢长春笑着问。

    “饶了我吧,我可没有那个天分。我也没有节目出。”

    姜心语其实是不想参加的,但是这个全厂同乐的时候,她还就真的不能逃脱。

    “对了,卢会长,对于坚守岗位的同志,咱们这些花生瓜子的要多给。”

    “嗯,已经安排好了。”

    下午她接到了吕北光的电话。

    “姜心语,你们的晚会能不能带孩子们去看?”

    “可以,我安排吧。”

    吕北光真的是好父亲,不知道两个孩子有没有被他宠坏?太过于溺爱,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三十一号,姜心语和卢长春再次到了俱乐部检查了一遍,没有什么漏洞。

    “卢会长,我去供销社问问佘秘书要不要来凑热闹。”

    “呵呵,应该的。”

    “佘姐,明天要不要去我们俱乐部凑热闹?”

    佘小云已经五个月的身孕,脸上都是斑,看着都难受。

    “我不去了,有那个时间我还不如躺在家里呢。

    对了,以后给我弄一张俱乐部的出入证?”

    “没问题。到时候办理了,我给你送过来。”

    姜心语在供销社买了二斤的江米条,别的也没有,这个明天自己要当看孩子的保姆,怎么也得给孩子准备点小吃。

    晚上到家,泡了一个热水澡,躺下床上,还有半个月就该去考试了,这假期自己也该请了。就定在腊月十六休假。

    宋青青已经给自己查过,可以待六十五天,也就是可以在三月三十号上班。

    想起来都觉得美。这次不想让认识的人知道自己去省城,卧铺票到车上再去想办法吧。

    第二天一大早,姜心语没有去厂子,而是直接到了俱乐部,嗬!看着这个喜庆啊。

    花生瓜子的是按照小组分的,也就是应个景的事。

    主持人是工会的小姑娘,她正在调试话筒,这是新来的,市里的门路,看着挺爱表现的。

    转了一圈,回去工作了。

    “姜主任,这是我在家里带来的酸枣面子,酸甜的好吃。”潘秀兰递给姜心语一个小布袋子。

    姜心语闻着这么味道觉得嘴里冒酸水。

    不过毕竟是人家送的,也不好拒绝,那样也太不给人家面子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碰上了脸色不好的王爱玲。

    “姐。你这是怎么了?”

    “没事,我怀孕了,两个月了。”

    “哈哈,恭喜啊。”这也就是结婚就有孩子了。

    “我难受,你说我身体这么好?怎么还这么大的反应?”

    “我哪明白啊?你可以问问大姐们。

    今天晚上你上夜班,你还参加联欢会吗?”

    王爱玲摇头,“我可是不想动,太难受了。”

    “有啥想吃的没有?我明天给你做?”

    “我想吃面包了。”

    “没问题,明天你就能吃到。”

    联欢会定的是在晚上六点开始,两个小时的时长。

    四点的时候,姜心语去了一趟小学,接出吕北光的两个孩子。

    “谢谢姜阿姨。”吕国栋规矩的和姜心语打招呼。

    “不用谢,我没有时间做饭,咱们只好吃江米条了。”

    “江米条?真是太好了,我爸给我买过吃。”

    “静初喜欢吗?”

    小姑娘点了点头“姜阿姨,我姨会不会去看联欢会?”

    “我不清楚她会不会参加,我不知道她哪个班。”

    小姑娘失望的哦了一声。

    “国栋,你坐在后面,静初你坐在前面大梁上行吗?”

    两人都点头。姜心语带着两个孩子直接去了俱乐部。

    这时候路上已经有很多人。都和打招呼。

    “姜主任,这孩子是哪家的?”

    “我朋友家的孩子,过来看联欢会。”

    这句话姜心语说了不下二十次。

    “姜阿姨,你的人缘真好。”

    “呵呵,国栋还知道人缘好?”

    “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