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福妻满满-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忆中就是这个样子。
“姜老师,我看着后天就可以把猪赶过来了。明天让刘大夫给消毒剂。”
“我也看着差不多了,不过赶过来会不会太麻烦,不行就直接抓,要是看不住,还得追。”姜心语想着那个画面,心里偷笑,太有喜感了。
这边一上午就忙活完了。下午李云贵就和大儿子一起给家里安玻璃。
青砖红瓦,高高的院墙,这是以前都不敢想的。
正房是一拉溜九间,东西两面都有厢房各三间了。这样怎么也够住了。
爷俩忙活到了晚上,才总算安上了。玻璃刀李云贵小心的收起来了。心小东西都花了五块钱呢,太贵了。
一家人晚上吃完饭都过来了新院子,看着这个高兴啊。
“满江,你们两口子住中间的三间,我和你爸住东面的。西面的就给雪一间,那间是红岭和成林住,朝阳和长河就住在东面的厢房,不过冬天你们哥几个就住在一起。”
屈小丽高兴的说,这辈子也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二婶,我住厢房吧。”李雪有点不好意思。
“那可不行,我家姑娘一定要住的好。”
李雪心里这个感动。这二婶比亲妈对自己还要好很多。
“妈,咱们什么时候能搬进来?”
“明天开始,你和红岭就开始通风,不过要小心玻璃别打破了。屋子还潮,主要是你大哥的屋子一定多烧火。”
“不用,明天我们也几个刷石灰,屋子白,显着亮堂。”
“好啊,明天咱们一家人都请假,一天就干完了。我这就去借刮板。”屈小丽兴冲冲的走了。
剩下的爷几个又转了一圈,“爸,咱们还缺四口铁锅。”
“嗯,等到拖拉机回来,给你去市里拉缝纫机,去市里买,你大伯给了不少的工业票,放心,都够的。”
“二叔,我也跟着回去市里,家里还缺窗帘呢,咱们的旧的也太小了。”
“行,咱们都去。”
“我们两个也可以去吗?”
“去,都去。不过得看你们的表现。”
“爸爸,我们一定听话,好好干活。”
爷几个锁上门回家了。李雪兴冲冲的计划着家里都缺什么,她觉得特别的兴奋。
想着明天让大哥去量尺寸,窗帘,门帘,这两样就需要不少的布呢。
李满江确是有点着急,这带着章的申请怎么还没有到?到了之后自己还得去武装部盖章呢。
李存山他们今天晚上根本就没有回来,而是大国赶着空车回来了。
李云贵正在抽烟。这媳妇准是又和谁唠住了,都这个时间还不回来?
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是大国?知道他们今天一定晚。
“都回来了?”
“没有,就我和二宝回来了,他们都留下晚上继续干,我们明天早上再拉着一车过去。”
“行,你明天给他们带点吃的。”
“都和陶知青借的粮票,回来还他粮食。”
“行吧,赶紧回去休息吧。”
第二天又装走了一百袋子的棉花。李云贵不放心,让弟弟去了一趟。
今天家里刮大白,一家人都请假了,从大队搬来以前熟石灰的大锅。放水,投入石灰块,很快就会熟透的。
都是能干的。上午半天,所有的屋子都刮好了,现在还没有干,还看不出来白,等到干透了,那才亮堂呢。
把屋子的尺寸都量出来了。屈小丽让大儿子赶车带着他去郑家村买炕席。
他们可是需要大小十二张炕席。
屈小丽觉得既然搬新家了,炕席还是用新的吧,这样图个吉利,兆头好。
回来后又着急的找到村里的木匠,别的屋子都可以用以前的旧家具,但是大儿子的屋子一定要用新家具。
“云贵家的,我家现在就有现成的柜子啥的,要不你去看看?”
“行,二哥你先回去,我去找我儿媳妇,让她去看看,这毕竟是她以后用,得她看上才行。”
“行,你直接去家里找我就行了。”
这以前哪有时间打家具?也就是今年可以提前。
屈小丽找到了王梦琳,娘俩直接去了木匠家里。
这家具就是普通的老榆木的。样子也是普通的。
王梦琳并没有嫌弃,未来的婆婆能够这样奔波,她就十分的满足了。
最后选了两个立柜,两个炕柜,还有一张桌子,木盆也要了几个。水桶,小板凳,大板凳都要了了。
“二哥,我过两天过来搬。”
“行。都给你留下了。”知道这是满江着急结婚,所以他能够理解的。
李满江正在收拾院子。成林跑进来“大哥,有邮递员过来,说有你的挂号信。”
这下李满江心里踏实了。终于到了,自己还有十五天就该回去了。
他快步的走向了大队部。这出示了自己的证件,这才拿到信。也没有在外面拆,直接的回家,这时候屈小丽正拉着王梦琳说话。
“妈,梦琳,部队的挂号信到了。”
“那太好了,梦琳还要去知青办开信吧?”
“我叔开信,知青办盖章就行了。”
1184忙碌
屈小丽那是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在儿子的这个假期终于等到儿子结婚了,要不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李满江打开了信封,拿出了有章,有首长签字的信纸。
“满江啊,你可别写错了。”
李满江满头黑线,妈这是多么的不相信自己。
“我这就去打草稿,然后让梦琳看看。”
王梦琳挑了挑眉头“你知道申请的格式吗?”
李满江点头“我知道,我看过。”本来想说以前就写过一次,但是没有机会上交。
王梦琳笑了笑,知道也不能挑破了。
李满江回了自己的屋子,找出纸笔开始写。
说实在的这申请也挺简单的。
写完后拿出来递给了王梦琳。
“可以。你仔细点抄写。”
这俩人都不相信自己。不过李满江也确实听话了,慢慢的仔细的写。
“梦琳,一会儿你叔回来就让他赶紧的盖章,明天早上你们就去县里,咱们后天就办喜事。”
李满江和王梦琳两人都没有意见。
等到李云贵回来。屈小丽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他也是马上就写好了介绍信,盖章,交给了王梦琳。
“你们待着,我去找老杨,这日子定好了。还没有肉呢。对了,咱们要五只大公鸡?十斤鸡蛋?”
“行。我马上去泡豆子,得做豆腐,豆片。
满江,你明天在县里,直接得去你大伯家,告诉他后天是正日子。”
老两口子风风火火的各自走了。
李满江看着王梦琳。“明天早上咱们五点半骑车去乡里。然后坐车去县里。”
“行,我在家里等你就好了,我先回去了。”
李云贵找到了老杨“老杨啊,明天还得麻烦你去买肉。明天满江和王知青去扯证办手续,后天就给他们办了,这还有十二天满江就该离开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尤其儿子还是这么危险的职业。
“没问题,还需要啥不?”
“鸡和鸡蛋村里有。我晚上去下网,也应该弄到鱼。就差肉了。”
“行,家里还有一袋子的海带,李村长带回去吧。”
屈小丽更是风风火火的泡上了豆子,然后开始做晚饭,明天儿子就有媳妇了,屈小丽觉得有点激动了。
陶家兄妹两个回来,晚饭已经做好了。
“表哥,表妹,今天下午李满江的盖章申请到了。我们定着明天去扯证,后天村里办喜宴。”
“咳,我表妹马上就是人家的了。”
陶艳珍噗嗤一声笑了“哥,你也着急了?”
“可不是?你也嫁出去,我也成家,这样挺好的。”
晚上吃过晚饭,李云贵和李满江父子两个去给村里老人家里报喜。
没有一个小时,整个李家村都得到了消息了,当然知青点也知道了。
潘小英心情非常的低落。凡是好男人都有了主了。
所有的不甘,因为想起了闫淑萍而消失了。她现在都有点极端了,既然这样,就不找了,爱咋地就咋地吧。
知青们也在商量要不要去随礼。最后都同意,毕竟这是村长家的喜事。
魏家晚上吃饭的时候,商量了一下,他们两家一家十块钱,这钱其实并不太多,但是这是在农村,礼金并不重,要是太过了反而不好。
“没事的,我明天和小丽去一趟,送过去两匹布,上次买的小碎花的当窗帘就挺好的。”
“心语,太薄了吧?”赵小丽问。
姜心语想了想“也是,一会儿我去翻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李云贵出去一趟叫了三个人,他们后半夜去下网,这后天要用到鱼,今天晚上就得准备着,还不一定能不能捕上来呢。
主动来李家几个妇女,都是和屈小丽关系好的,她们商量着菜色。
“明天杨同志去给弄肉,鸡肉咱们先炖。要是今天能弄到鱼,那也炖了。”
“小丽,这桌子少了不行。这鱼你要怎么上?”
“到时候看吧,能上来多少?反正不管怎么样,新媳妇桌子上肯定要一条整鱼的,其余咱们就切成块,一桌子一碗吧。”
“也行。”
“小丽,我家里还有红纸,我让我婆婆赶紧的给你剪喜字。”
“可不是,要不是你说,我都忘了这码事了。”
几个人商量好了,都回去了,明天还有很多的事的,今天晚上屋子已经能干,长河已经去给老大的新屋子烧火了。明天家具得摆上,还缺窗帘,门帘,这个也得有。
刚想插门,就看到远处有手电的亮光。
魏开云和老杨陪着媳妇过来了。
两个男人手里抱着布。
“姜老师。”
“嫂子,我们是来恭喜你的。”
“谢谢姜老师,赶紧的进屋。”
四人进来,“嫂子,这是我们给的贺礼你别嫌弃。”
屈小丽笑着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还在发愁家里没有合适的布做窗帘门帘呢。”
李雪挑门帘进来了,跟四个人打招呼。
“雪啊,你已经知道尺寸了,你晚上累点,把窗帘和门帘做出来。”
“好嘞,这布正好适合当窗帘和门帘。”
小姑娘抱着两匹布离开了。
姜心语和赵小丽有一人掏出十块钱“嫂子,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可别推辞,这是大喜事,可是不行推辞的。”
“好好,我不推辞。”
李满江这时候也进来了,毕竟他听到了魏开云和老杨的声音。
“满江,明天我去市里,要不然你们跟我着去?”老杨问。
“杨师傅,谢谢你,那我明天就一起去。”
老杨点了点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四人刚想告辞离开,也知道这时候人家正忙。
刚到院子里,就听到了拖拉机突突的声音,屈小丽那是高兴坏了,这是侄子们回来了。
“杨师傅,我们明天就做拖拉机去吧,我大伯那里还有缝纫机。”
老杨点头。不带着他们自己更加的方便。
四个人告辞离开了,这家里的两个还不知道怎么闹呢,那就是两个魔王,以前阿宝还不这样的。
八个大小伙子把拖拉机直接开进了大队部。这才各自回家,他们已经出去了五十多天了。都非常的想家。
1185回来
红军跑回家,看着家里人,差点掉眼泪。屈小丽赶忙的给他烙饼,炒鸡蛋。
红军想要帮着烧火,不过被屈小丽轰着洗澡去了。
等到饭做熟了,红军洗完澡后,就是凑在屈小丽的身边。太想家了。
“红军。你可是瘦了。”
“二婶,我几天就能补回来。”
“可不是,二婶给你做好吃的,一定要补回来。
红军你回来的正好,明天你满江大哥去扯证。”
“我大哥找媳妇了?”
“嗯,是村里的王知青。明天你开着拖拉机回一趟家里,你爸给你大哥买了一台缝纫机,你去拉回来,还能带着你大哥他们去县里办手续。”
“行,明天就去。我也想我爸了,没准明天都能一起回来呢。”
“赶紧的吃饭,别光顾着说话。”
“二婶,我想吃大葱蘸酱了。”
“行,二婶给你去弄,先吃着。”
屋里就剩下他们哥俩了。“大哥,长河哥,还有我姐呢,那两个小的呢?”
“明天去扯证,后天村里办喜事。我爸去打鱼了,两个小的跟着去了。这样的事少不了他们。
你姐在做窗帘,门帘。”
正说着,李雪进来。“红军。”
“姐,我正问你呢。”
“瘦了,多吃点,我正忙着给大哥做窗帘,要不明天做不出来。”
“姐你快去。”
李雪又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你长河哥去新房子烧火了。”
“咱们新房子盖完了。咋这快?”
“连着院子也就是二十天,人工多。”
屈小丽端着酱碗还有大葱进来了。
红军吃完就一个劲的打呵欠,屈小丽看着心疼“红军,赶紧的去睡觉,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李云贵爷三是在半夜回来的。大小一共弄上来两桶鱼。都放进了外面晒水的大缸里养着。明天早上还可以再去起网。
“红军他们八个回来了。”
“真的啊?那可是太好了,就差朝阳了。”
“他是赶不回来了。算了。”屈小丽想的开,儿子离得太远了。
“我看着雪儿的房间还亮着。”闺女大了,李云贵也不能进去看,所以只能跟媳妇说了。
“姜老师和老杨媳妇他们四人过来,送来了两匹布,还有一家十块钱。”
“嗯,你记下来。”
“我知道的。对了,我和红军说了,明天让他开着拖拉机去市里把缝纫机拉回来。”
“行,晚点回来,大哥他们一家子还能跟着坐车过来。记得车上铺的厚点。”
“知道了。”
“我明天的事还特别的多,小猪要移到养猪场。”
“明天让姜老师来帮忙吧,要不然我也忙活不过来。得有人收礼金记账。”
“你明天去叫姜老师。”
两口子这才歇下。明天还真是太多的事。
第二天五点屈小丽起来蒸馒头,这是昨天晚上发的面。李满江也起来了。他帮着他妈烧火。
今天李雪起晚了,昨天可是做到了夜里一点多,才总算是做好了。
五点半,李满江去叫王梦琳。
“我们坐拖拉机去。红军昨天晚上回来了。还能把缝纫机拉回来。”两人一边走一边说。
“行啊,我还没有坐过拖拉机呢。”
他们到家,屈小丽已经做好了,她去叫醒了红军。这孩子迷迷瞪瞪的,没有洗漱。就拿起馒头咬,还在屋子转圈。
屈小丽看到孩子这样。眼圈红了,后悔叫醒孩子了。
李云贵看到这样的侄子也是挺难受的。
红军吃了一个馒头后,才醒过来。
“哎呀,我到家了。”都吃了一个馒头了,也就坐下来接着吃了。
王梦琳好奇的看着红军。李满江轻轻的说“刚才他还蒙着,可能是在外面干活就是这样。”
“真不容易。”
“可不是,农民想要过上好日子,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