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 >

第432章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第432章

小说: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说要来新的知青吗?”

    “咳,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熟悉。”

    “慢慢的相处吧。通过这次的事,我发觉还是好人多。”

    堂屋里的五个女孩子也是在聊天。

    今天郑明珠带回来了一斤的鸡蛋,晚上炒咸菜吃,这样也算是加了一个菜了。

    “郑知青,我现在挺羡慕你了。你可以自己搬出去住,过自己的日子了。”

    “呵呵。都有这么一天的。”

    “不过我们想要结婚,如果李家村不接受我们的另一半也是麻烦的事。”

    虽然都接受过教育,但是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她们都觉得男人娶媳妇可以落户这里,可是女人如果结婚不会是去男方那里吧?这是她们四个担心的地方。

    “我觉得你们应该问问李村长的意思,不过路上我听徐春山说,幸好我是刘家村的。因为两个村子关系不错,要是有仇的村子,两头要是较劲,受伤害的就是咱们了。”

    几个女孩子都点头,来这里已经半年了,该知道也全都知道。

    晚饭就是高粱米的水饭,还有中午剩下的贴饼子。

    拌野菜,鸡蛋炒红咸菜。看着油汪汪的,挺有食欲的。

    郑明珠的粮食还没有分,不过剩的五个人也没有人不高兴。

    吃过饭后,男同志负责烧火,女同志们洗澡。

    徐春山觉得他自己有使不完的劲,都是兴奋。

    突然想起来还没有给家里写信,想着等到去乡里的时候,再写。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两人没有一起上工,今天再请一天假,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了,还得去刘家村推行礼。

    李云贵和李云强兄弟两个一起带着他们小夫妻量了三分地的宅基地。

    交给村里十五块钱。李云强给他们了手续。

    两人又去找瓦匠。

    郑明珠看到人家是青砖瓦房有点羡慕。

    “咱们也盖这样的房子吧?”

    “可是青砖咱们买不到。”徐春山也听了村里很多人说,有很多家要盖这样的房子,他们盖上也不显眼,但是听大家伙说这青砖不好买。

    “是啊,咱们不一定买到。”

    “问问瓦匠有没有这样的门路。”

    最后人家还真的同意给找青砖。最后商量着就盖三间正房,两间厢房,一间洗澡间,厕所,人家包工包料,加上院墙,还给安上玻璃窗。一共五百块钱。

    徐春山心里这个心疼这个钱啊。不过郑明珠觉得非常的值。

    “没事的,我本来还想着拿一千块钱来换来李家村的名额呢,站在我也是李家村的知青了,而且只用了五百块钱,还有了房子。这不是好事吗?”

    徐春山郁闷的说“我就是觉得男人盖房子居然要花女人的钱。”

    “你以后努力赚钱给我花不就行了?”

    徐春山还是非常的郁闷,就指着他每年的公分,什么时间能赚来这五百块钱?

    郑明珠知道这是丈夫男人的自尊心作祟。所以也没有多劝,这样挺好,至少现在没有只想着自己的钱。

    “好了,咱们赶紧的去刘家村,行礼要都推过来。要不我怕他们把我的东西分了。”

    这时候正好李云贵赶车过来。“我去刘家村一趟,你们两个一起吧。”

    这真是惊喜了,郑明珠高兴的坐上了牛车了。

    虽然慢,但是不用走路,还有和李村长一起过去,就算有人想要找麻烦,也不敢的。

    一路上郑明珠和李云贵聊的特别的投机。

    李云贵对于这个女知青高看了不少,这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而且小姑娘挺实在的。

    希望以后还是这样吧,其实李云贵对于村里的这六个知青挺知足的。

    虽然干活不行,有点娇气,但是没有惹事的人,干的慢,也规规矩矩干。

    这样就非常的难得的?所以他们有什么要求,只要不过分,他就会同意的。

    “李村长,咱们村真是太厉害了,我刚来的时候,总是哭,有人看不惯我,就说我有本事就去李家村,那里不用干活。”

 1057搬家

    李云贵听了这话,笑了“哪有不干活的?都是农村人,得吃饭啊。”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并没有相信他们的话,可是我后来听到最多的就是李家村。这是所有知青最向往的地方。”

    “我们村一样要干活的。而且也不轻松。就是外面把李家村美化了。哪有别人说的那么好?”

    “李村长,我觉得李家村确实好,二茬的玉米已经出土了,可是还有很多的是没有种的。”

    等到了刘家村,已经是快中午了,“你们两个去收拾行李吧,我临走的时候赶车来接你们。”

    “李村长,要我去干活吗?”

    “不用,我就是看看他们,然后去隔壁村一趟,你们就等着我。”

    李云贵赶车离开了。他是怕两个孩子受到了委屈,所以跟着一起过来了。

    李云贵是一个护短的人,现在都是李家村的人,怎么可能让他们受到外人的欺负。

    两人进了知青点,现在还没有下工。

    “咱们做饭吧,也算是你的散伙饭。”

    郑明珠是不愿意的,但是想到那样太幼稚了,反正以后见到的机会也不多了,这是最后一次了。

    她做饭的手艺还不如徐春山呢,“你去收拾自己的行礼,我来做饭就行了。”

    郑明珠还是找出了粮食,中午就是蒸窝头,贴饼子锅不够用,但是有三节蒸屉。这样蒸窝头就够吃了。

    郑明珠的箱子是自己到这里买的新的,今天既然有牛车,那就直接的带回去好了,要不还得再买新的。

    徐春山已经非常的心疼钱了,还是省着点吧。

    因为柜子是锁着的,所以也没有少什么。

    所有的东西都在柜子里,也没有什么别的了。

    转了一圈,然后帮着徐春山去做饭了。

    现在知青点也没有什么菜。也就只能是小白菜,野菜汤,还有咸菜。

    看着要下工了。饭已经做熟了,两人锁上门去了一趟刘大志家里,就是老人家还有孩子在家里。两人放下东西出来了。

    对于刘大志的恩情他们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人在困境的时候,最能记住对自己有帮助的人。

    两人到了知青点以后,才听到了下工的钟声。

    因为知青点有十五个人,所以都是站着吃或者打了自己的饭,自己找地方坐着吃。所以只有一张桌子就可以了。

    知青们下工以后,看到大门开着,就知道是郑明珠回来了,因为昨天她并没有搬着行礼走。

    闻到了饭香味后,有一些人非常的高兴,他们从来没想过要占便宜的。所以对于郑明珠离开,他们是最平静接受的。再说今天人家还把饭做了。

    可是有对郑明珠有想法的人就不这样了想了。

    男知青是想娶郑明珠,这就是一座金山,可是却被人捷足先登了,怎么可能没有意见?

    有的女知青是不想郑明珠离开,至于她结不结婚她们倒是没有意见,要是郑明珠离开了,以后就没有搽脸油,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卫生纸的便宜占了。

    不过毕竟都是有文化的人,虽然脸上的表情不好,但是并没有闹出来。

    郑明珠才不管他们怎么想,直接的介绍了徐春山,也没有给丈夫介绍这帮人,实在是不愿意再跟他们接触了。

    吃过饭以后,郑明珠开口了“我分的粮食就不拿了,大家伙分着吃了。”

    本来想要膈应他们,把自己的粮食带走的,但是想想没有必要这样。

    所有的人还是没有人说话,郑明珠也不在乎。

    叫着徐春山进屋搬出箱子,虽然不知道李村长什么时候过来,但是不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待着,还不如把自己的东西搬到外面,在那里等着李村长呢?

    就是两个箱子,两人抬了两趟,直接的放在了知青大院外面的柳树下面。

    两人坐在箱子上面“你这是何必呢?”

    徐春山觉得自己这样不太好。没有必要这样闹僵的。

    “我就是看他们不顺眼。没事的,以后也就是还有一两次能够见面,也不会生活在一起,更加不会有走动的。”

    徐春山不再说了。两人就要坐在箱子上等着。

    李云贵赶车直接的去了郑家村,王树林那边还提前说了还没有钱。所以就来郑家村收钱来了。

    郑继先看到李云贵过来“走,先回家去吃饭。”

    “不了,我还得去刘家村,拿钱就回去了,还有人等着我。”

    “你这个时间过来不吃饭就走?”

    “这不是有事吗?等到腊月过来你家喝酒。现在也没啥好吃的,到时候你可是要留着好东西等我过来吃喝。”

    “那是腊月的事,这次你不吃饭我可是不能答应的。”

    最后李云贵还是跟着一起去了郑继先家里。人家媳妇又赶忙的给烙饼炒鸡蛋。

    “尝尝我自己酿的酒。可是三种粮食的酒,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喝。”

    “这个真的等到下次。我还要去刘家村看看孩子们。还有刘家村的女知青嫁到我们村了。我要去给他们拉行李。”

    “你还真的接收了?现在姑娘们,还有知青们都向往着去你们村,你没有觉得媒人去你们村提亲的多了吗?”

    “我还真的没注意。”

    “行吧,这次不喝,等到腊月咱们都有时间了,再喝酒。”

    “行。到时候我也把家里的好酒拿出来,这可是我侄女女婿家带过来的,人家爸爸可是酒厂的,告诉我这是他们酒厂最好的酒了。”

    “呵呵,我说老李你儿子啥时候找对象?已经有很多人问过我了。”

    “那小子的事情有他师傅管着。”李云贵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推到魏开云身上了。

    在农村,适龄的男女,如果得罪了媒人,或者说有一点不好的口风漏出去,将来找对象就会有问题。

    所以李云贵两口子就算是没有让儿子成家的想法,也不敢这么说,怕对儿子以后找对象有影响。

    “朝阳这孩子真是好,我闺女是太小了,要不然死切摆列的也要跟你成亲家。”

    “朝阳的事,他师傅说了算,再说他大哥还没有动静。”

 1058搬家

    “老大不是去当兵了吗?”

    “是啊,离的太远了,回来的时候也不多,我们两口子最担心他的婚事。

    可是他总也不着家我们也不好意思给他在家里找,怕人家闺女不乐意。”

    “等过几天我忙完了我带着外甥女让你们两口子看看。

    这丫头也下乡到我们村了。我妹妹跟着妹夫离的远。

    这丫头高中毕业,长的好看。我不是自夸,十里八乡找不到这么好的姑娘了。

    干啥啥行,懂事,孝顺老人。”

    “可是我家老大也不回来,前一阵来信说大秋回来。”

    “你们两口子先见见,要是可以,等到老大回来,让俩孩子见见,要是你们都没有相中,那就没有必要见面了。”

    李云贵想了想“行。等你忙活完了去我家吃饭。”

    媳妇每天晚上都要叨咕大儿子的事,先见见吧。

    正在这个时候听到外面女孩子说话的声音。

    郑继先笑了,“还真是缘分,那丫头来了,你先见见,可以我们过几天就过去。”

    李云贵点头,听着声音,和说话的腔调是一个爽朗的姑娘。

    “兰凤,进来。”

    李云贵就看到一个高挑的姑娘挑门帘进来了。“老舅,你叫我?”

    “吃饭了吗?”

    “吃过了。我是来叫着表妹去采野菜的。”

    李云贵仔细的看着这姑娘,长的圆圆的苹果脸,笑起来还有一个酒窝,看着都讨人喜欢,个子也挺高的。现在看着外在的条件挺好的。

    “兰凤,这位你叫二舅吧。”

    岳兰凤爽利的叫了一句二舅。然后说了一句就出去了。

    “咋样?”

    “挺好,我看着挺好,招人喜欢,性格也挺好的。”

    “是啊,这个孩子随了我妹子,男孩子性气。

    那我就等着过几天带着几个孩子去你家让我嫂子看看了。”

    “行,等着你了。

    好了,我要走了,家里还有不少事呢。”

    李云贵拿着钱,赶车去了刘家村。

    这时候地里都是上工的人,刘大志看到了李云贵过来了,赶忙的过来“二哥,有人跟我说你来村里了,我找了你半天了。”

    “我去了郑家村了。我来看看四个孩子,都出来半个月了。”

    “都挺好的,走,咱们过去看看。”

    红军看到了二叔过来,在地头停下了车。

    睡觉的两人也从帐篷里出来了。

    “你们两个去睡觉,我就是过来看看你们。”

    “二叔,我们都没事。这里还有三天就可以种完了,还去别的村吗?唐家村的过来找了,我让他去找你。”

    红军也听九尚说过因为唐家村的人嫉妒村里有拖拉机,还想要出幺蛾子。被二叔带着人大腊月的去打了一顿。

    所以两村算是有仇了,为了点钱,绝对不会去唐家庄的。

    “不用管。这里种完就回家,家里还有很多的事。”

    李云贵又交代了几句,这才想要离开。

    “好不容易来一趟,吃完饭在离开。”

    “两个知青还等着我给拉行李,再说家里确实事情太多了。

    你去忙你的,我自己过去就行了。”

    刘大志还是跟着一起去了知青点,李云贵远远地看到两人坐在知青的远的外面。这是多着急?

    徐春山看到了李云贵赶车过来,叫着郑明珠站了起来。

    “等着急了吧?”

    郑明珠笑眯眯的摇头“谢谢李村长了。”

    几人装上了两个箱子,刘大志看着李云贵赶车离开了。这才回去干活。

    李云贵是直接的停在了知青大院。小两口再次谢过村长。这才自己抬进去收拾了。

    这下郑明珠是真的踏实了。现在已经和刘家村那帮知青没有联系了。

    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而且是婚姻生活。

    两人抬着柜子进了女知青们的屋子里。

    李云贵送过去了牛车,就直接去找姜心语了。把钱交给她。

    今天魏开云不在家里,正在西瓜地里掰蔓子。还要授粉。

    李存山带着所有的人在棉花地干活。

    他现在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因为看着棉花一定是大丰收。干了一辈子农活的人,就盼着能够丰收。

    李云贵走在路上,哼着小曲,心里都是得意,看看自家地里已经冒出来的庄稼,想到了另外两个村才刚刚种上地。那是一种优越感。

    郑明珠和徐春山商量“这两个柜子现在用不到,还是放进你们那屋吧,就你们两个住还宽敞。”

    “行,你用什么到时候也可以来取。”

    两人收拾好了,还没有下工。“咱们先去给瓦匠师傅送过去二百块钱吧,这样都放心。”郑明珠是真的着急。恨不得马上就搬出去。

    徐春山是什么都听她的,说实在的,现在在他的心里,万分的庆幸。

    他知道自己什么都普通,能够有这样的媳妇,那就是捡来的宝。他觉得徐家祖坟都冒青烟了。

    两人再次的找到了那位师傅,因为这位是李云贵的朋友,他们也愿意相信。所以直接给了师傅二百块钱。

    “刘师傅,我们挺急的。请你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