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 >

第430章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第430章

小说: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春山真的愣住了,这是玩真的?

    看着她执拗的看着自己,徐春山点头。

    这下郑明珠笑了“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不会一辈子都是傻子的,但是我也同样希望你也别让我失望。”

    “郑知青,我是无所谓的,就是怕你你冲动了,将来后悔。”

    郑明珠苦笑了一下“我还有什么后悔的呢?如果不嫁给你。我还不知道会是什么结局?有那么多的人惦记我,我能提防这次,是不是所有的都能躲的过去?

    你是我到了这里,唯一一个看着还算老实的人。”

    “我徐春山虽然就是普通人,但是我也不是一个随便的人。

    也就是以后我不会对不起你,但是你如果对不起我,我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所以你现在还有后悔的机会。”

    “已经这样了,我已经死心了,说句实在的,嫁给谁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就想以后踏实的过日子。

    我也不会敷衍你,或者骗你,说我看上你了,估计我说了你也不相信我。”

    徐春山点头,两人一同转身直奔知青办。

    蓝天听了两人的话后,也没有说什么,就是让他们两人写申请,也没有为难他们,盖章交给他们。“恭喜两位了。”

    两人笑了笑,什么都没有准备,就是都和蓝天说了谢谢。都挺不好意思的。

    因为和徐春山还有郑明珠认识的人都不在,所以两人也没用和别人解释什么,拿着介绍信,直接就入了民政局。

    因为两人知青的身份,有介绍信,有知青办的盖章所以非常顺利的拿到了结婚证。

    现在两人是合法的夫妻了,出了民政局两人都挺尴尬的,双方就知道名字,其余的都不知道。

    “咱们先去吃饭,然后你跟我去李家村,咱们去找李村长,哪怕是去求他,也要让你来李家村,要不然我就跟你去刘家村。”

    “这种想法一定不要有,我从来没有去过李家村,但是我猜想你们一起的女知青一定没有受到过二流子的骚扰吧?”

    “嗯,我们来半年了,没有见到过村里有那样的人。”

    “这就是村风的问题的。说什么也不能离开李家村的。”

    两人一边走一边小声的说。

    “那就咱们两个去找李村长。毕竟咱们已经结婚了,你的情况再这里摆着,李村长是一个明理的人,不会真的无情的拒绝的。”

    两人说着到了饭店,他进门就看到了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了。

    沈友军向徐春山招手。“这边,你去干什么了?”

    徐春山一把拉住了郑明珠走向了沈友军他们。

    另外的五个人吃惊的看着徐春山他们两个。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刚才领证的媳妇郑明珠,她在刘家村插队。

    明珠,这是沈友军,这位是闫淑萍,这是潘小英,这是郭淑玲,这是侯文慧,我们六个都是在李家村插队的。”

    郑明珠朝着五个人点了点头。“大家好,我叫郑明珠,很高兴认识你们。”

    五个人还都带呆愣中,怎么就这么一会儿这徐春山就有了媳妇了?这速度也是太快了吧?

    再说以前也没有听说过两人认识,那也就是两人刚刚认识就去扯证结婚了?

    这是什么操作?还能这样?

    徐春山拉着让郑明珠坐下,他看了一圈,也没有富裕的板凳,干脆就直接的站在了他媳妇的身边。

 1052心态

    刘家村和郑明珠一起过来的女知青朱晓春简直就是惊呆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反映过来,急急的走过来“明珠,他说的是真的?你真的结婚了?”

    郑明珠扯了扯嘴角“朱知青,这是我丈夫徐春山。

    这是我们一起插队的朱晓春知青。”

    两人尴尬的问了好,朱晓春还想要问什么但是看到郑明珠也没有看自己,尴尬的离开了。

    这位财神爷怎么出来一趟就结婚了?

    自己可是知道有很多人惦记她的,无论是钱,还是人。这下他们的希望可是落空了。

    还不知道回去怎么闹呢?不过这郑明珠还真是傻子,结婚这么大的事,怎么能这么的草率?

    不过人家不愿意搭理自己,可别热脸贴人家的冷屁。

    “你们几个要的什么?”

    “现在正在等着,我想吃大米饭了,可是没有。”潘小英委屈的说。

    他们几个都是南方人,当然是吃米饭吃惯了。现在每天都是高粱,玉米,红薯面的馒头,饼子,真的是吃够了。

    以前他们还会抱怨,但是从今天以后就再也不会嫌弃了,和别的知青比起来,他们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了。

    “明珠,你等着,我去看看都有什么吃的。”

    郑明珠点头。乖巧的坐在那里。

    徐春山最后点了两碗白面面条,还有两个两合面的馒头。还有一份蒜苗炒肉。

    上次他们六个过来,也是自己点自己的,所以他也没有多点,只是够他们夫妻两吃的就行了。

    现在什么饭都得等着,没有办法,今天来吃饭的人太多了。幸亏馒头是现成的,要不然还真的是问题了。

    所有的知青都挺着急的,就怕回去太晚了。可是也不能饿着肚子回去。

    足足的等了半个小时,这才吃上午饭。

    六个人点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他们没有炒菜。

    不过这蒜苗炒肉可以说是蒜苗炒蒜苗。

    几个人吃完后,徐春山和郑明珠找到了朱晓春。

    “朱知青,今天给我和大队长请假,我要去我丈夫那里看看,明天一定回去。”

    “明珠,你还是写一张纸条吧,麻烦朱知青交大队长,我明天和你一起回去。”

    郑明珠想了想,笑了笑,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写出来自己今天结婚,明天会回去的。朱晓春看到了郑明珠掏出来的结婚证,知道这姑娘是真的结婚了。

    “麻烦你了朱知青。”

    “没事的,我一定回去就给大队长送过去。”

    所有的知青都上车了,都是在同一时间,所以车上根本就没有座位,一开始没有先挤上去的,就没有座位。

    徐春山只好护住了郑明珠,两人扶着靠背站着。

    车上的人太多,也不方便交谈。

    晃晃悠悠的用了一个小时,才到了乡里。所有的人都下车。

    一路上四个女知青小声交谈着,沈友军觉得特别的尴尬,就他自己一个人。人家小两口子走在一起,虽然没有交谈,但是人家走的近,自己也不好意思过去说话了。

    郑明珠跟着他们走了大概四十多分钟才进了李家村。

    这和她想象的根本就不一样,也是低矮的茅草房,而是院子的围墙都是用树枝,或者玉米秸秆扎的,看着特别的破旧。

    不过她什么都没有说,这里只有一个李家村,根本就不会出差的。

    也不可能是别人夸大其词的说李家村怎么好。

    主要是一路上看到地里的庄稼都特别的好。看起来一片绿油油的。

    “我先去找李村长,你们先回去吧。”

    其余的五个人都点头,郑明珠跟在了徐春山身后。

    李云贵今天还没在家里,屈小丽正在做饭。

    “婶子,李村长在哪里?我找他有急事。”

    屈小丽看到了徐春山身后的女孩子,这个人不认识。

    “徐知青这位是?”

    “婶子,这位是郑明珠,郑知青。她插队到了刘家村,今天我们两个扯证结婚了。”

    屈小丽明白了徐春山找当家的什么事了。

    “你们两个去大队部等着吧,我让人去叫他过去。”

    “谢谢婶子了。”

    两人一起离开了李家,直接的去大队部那里等着。

    李云贵在养鸡场那里。今天报告说已经下蛋了,这可是惊喜。

    李云贵兴匆匆的去了养鸡场,看着捡出来的一筐鸡蛋,虽然个头挺小的,看着这一筐怎么也有五六十个。

    李云贵蹲在了地上,手里握着一个鸡蛋脸上都是笑容,这第一天就有五六十个鸡蛋,那么真的等到所有的鸡都正常下蛋了,一定会有二百多个的。

    一斤鸡蛋称八九个,那就是一天有二十多斤的鸡蛋。

    交到供销社一个鸡蛋是五分钱左右,那么一天就是十块钱,这可是架不住每天都有这么多啊,怎么算计,都是挣钱的好事。

    而且现在公鸡已经有二斤半左右了,还有二百多只大公鸡呢。

    李云贵现在满脑子都是钱,感觉这就是金山银山了。

    “大家辛苦了,这一段一定要紧紧的盯着。”

    正在说着,成林和红岭两个孩子找过来了。

    他们两个也是知道规矩的,就是在门外叫。

    李云贵让他们把鸡蛋拎进去。这才出来。

    “怎么了?”

    “爸,我妈让你去大队部,说徐知青带着刘家村的知青媳妇过来了。”

    李云贵听了后愣了一下,这出去一趟,领回来一个媳妇了?

    “行了,我知道了。”

    他们两个也没有回家,而是想跟着去看热闹。

    李云贵回头瞪了他们一眼“回去,你们的汤头歌还不会,今天晚上要是背不会,明天早上挨揍。”

    两个男孩子听了后,立马的调头往回跑。

    李云贵到了大队部,看到了徐春山和一个女同志站在门口等着。

    徐春山看到了李云贵过来,立马的迎了过来。

    “李村长。”

    李云贵点了点头。

    “李村长,这是我媳妇,我们今天扯证结婚了。”

    郑明珠微笑着和李云贵打招呼。“李村长,你好。我是来刘家村插队的知青郑明珠。”

    “嗯,恭喜你们两个,有什么事咱们进去谈。”

 1053同意

    三人进了大队部。李云贵让两人坐下。

    徐春山在李家村已经待了多半年了,当然也知道李云贵的脾气,所以也没有掖着瞒着。

    “李村长,我想要请你帮忙,能不能把我媳妇的关系落到咱们村?”

    李云贵不知道现在在知青的眼里,李家村现在已经是天堂了。

    “徐知青,你们结婚就为了来咱们村吧?”

    徐春山坦荡的看着李云贵。

    “李村长,一开始我媳妇是想要跟我换的,她想要过来,今天我们几个出去,遇到了很多的知青,这才知道我们能够分配到李家村就是我们的幸运。

    我们六个已经是所有的知青羡慕的对象了。

    我媳妇在刘家村实在是待不下去了,所以我们两个看着彼此都还算顺眼,所以就扯证了。”

    李云贵点着了烟,啪嗒啪嗒的抽着。

    “还是让我跟李村长说说我自己的情况。”

    李云贵点了点头。

    “李村长,我有点傻,今年是过来的时候,就想着和知青们打好关系。

    我家里的经济条件还可以,我看着他们都不富裕,所以就有好吃的,有衣服,还有票据分给他们一些。

    可是我不知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我给了一,他们就想要二,你不给就是问题。

    所以我在知青点非常的难过。

    也不知道是谁传出去我有钱,所以我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盯上了。

    我曾经找过大队长,可是人家也没有对你干什么,我能怎么办?

    这是其中之一的理由,还有就是我听说,李家村现在的生活是最好了,有两台拖拉机,还有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

    我从小没有干过活,可是这半年来,让我苦不堪言。

    我当时找到徐春山,就是想要跟他换换。我想来李家村,过一些比较轻松的日子。”

    李云贵听着这个姑娘直白的话,心里还是挺满意的,并没有用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搪塞,其实实话实说是最正确的。没有真正的傻子。

    “李村长,徐春山拒绝了我,我非常的伤心,又因为家里的事情,所以我都有了轻生的念头了。

    还是徐春山找到我,他说的我也赞同,是啊,我们还不一定什么时候可以离开,难道就这样继续等吗?

    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反正都有成家的打算,我们彼此看着对方也没有讨厌,那么我们就成为一家。

    李村长,我知道这也许挺为难的,但是请你帮帮我。

    我真的在刘家村待不下去了,惦记我的钱的,惦记我的人太多。人总有出纰漏的时候,我怕,我一个没有父母的女孩子,将来还有什么活路?”

    徐春山想要说话,被郑明珠拦住了。

    李云贵已经抽完了一袋烟。磕打干净了烟灰,直直的看着徐春山他们两个。

    “你们两个不觉得你们的婚姻非常的草率吧?”

    郑明珠苦笑了下“李村长,我就是一个傻子,被一个男人耍的团团转,我唯一的亲人爷爷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

    我还有什么草率的?我进知青办。看了很多人,当时想着,就是来不了李家村,也要离开刘家村。

    可是我就看着徐春山最老实,最有可能答应我无理的要求。

    所以我才找到他,我以前没有想过通过结婚,来避免我现在的麻烦。

    可是我给我青梅竹马打电话,却是得到了我最好的闺蜜和他已经结婚一个月了。

    李村长,你说我还有什么可以草率的?”

    李云贵听了这姑娘的话,心里也是同情她了。听着这个姑娘的话,可以看出来,这丫头就是单纯了一点,可能是家里的条件好,没有看过外面人丑恶的嘴脸。

    “你们的结婚证呢?”

    郑明珠赶紧的掏出结婚证来递给李云贵。

    “你们是第一对,今天我破例的同意了,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听着小郑同志的经历太可怜了。

    我也能够看出来,你不是一般家庭的孩子,可是以后到了我们村,我希望你能够踏实的融入这里。”

    郑明珠听了李云贵的话,眼泪掉了下来,她用力的点头。

    “李村长,你放心我一定会积极的参加劳动的。”

    李云贵是心软了,一个女孩子在外面不容易,他尤其讨厌的就是二流子惦记人家女孩子。

    也不知道刘大志这是怎么管的?

    “你们明天去刘家村开证明,回来这里,我给盖章。”

    两人深深的给李云贵鞠躬。感激之情根本就没有办法表达。

    “好了,你们回去吧。”

    徐春山带着郑明珠回了知青点,幸亏是这个天气,要不然都没有多余的被褥。

    不过徐春山还是决定把自己的行礼给郑明珠了,他自己只好睡觉的时候躺在炕席上。

    他们两个回来,晚饭已经做好了。

    就是玉米渣粥还有咸菜。不过郑明珠也没有嫌弃,至少他们做的粥是浓稠的。

    其余的五个人对于郑明珠并没有多么的亲热,但是也没有特别的排斥就是了。

    吃完饭,郑明珠和徐春山两人负责收拾残局。

    “明珠,你和女同志们先睡一晚上吧。”

    “行,没问题的。”

    “我把我的行礼给你,现在气温高,我不盖被也是可以的。”

    郑明珠有点不好意思“谢谢你了。”

    “我以后是你的丈夫,照顾你,对你好是应该的。你不用这么见外的。”

    “嗯,那也要谢谢你。

    如果明天一切都顺利,那么以后咱们就生活在这里?”

    “村里正在给新来的知青盖房子,当然不是村里盖,是人家的亲戚帮着盖,现在已经开始动工了,如果明天一切顺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