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福妻满满-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儿说他们几个都同意大哥再找,你有机会也跟大哥念叨念叨,一个大男人自己过日子挺不容易的。”
李云贵还是了解他大哥的,他知道,就算大哥再婚,也绝对不会稀里糊涂的,在他的心里,大哥是有本事的,强大的,根本就不需要他来操心。
“行了,别操心了,赶紧的睡觉,明天的活还挺重的。”
白菜今天出了一些,都在菜地里,云强就是统计数据,白菜的事已经商量好了,将来就是按人头分,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一样的多。
明天估计都能出完了,后天就可以分菜了。这样地里也就是还有一些倭瓜了,这个将来也是按人头分,反正今年的粮食足够吃了,倭瓜这样分,不会有意见的。
已经很多年大家伙手里没有这么富裕了,现在已经有好几家都过来找自己,想用拖拉机去接新媳妇。这拖拉机可是十里八乡金贵的物件了,用来接新媳妇那是非常有面子的。
838确定
所以李云贵都同意了,就是两家在同一天,也能行的,村里有两台拖拉机。
现在儿子和侄子都不在。就是双江,小双两人负责开着拖拉机去接新媳妇就挺好的。
其实现在李家村已经在周边的村里传出了名声了,现在有闺女的人家都想找李家村的亲家。
白菜已经全部的分完了,姜心语家里除了自留地里的,咳还分了二百七十多棵,虽然有不成实的,但是不多,也就三十来棵。
两人也没有着急,一天大早的就下了地窖,剩下不成实的腌酸菜。
整整的两大缸的酸菜,姜心语腌了这么多主要是因为准备给老杨他们一些,还有卢师傅他们,自家一定吃不了那么多,这种菜也不准备让家里人多吃。
这下地里没有什么要收的了,李云贵也过来找姜心语确定了具体的上课时间。
“李村长,明天就可以上课,但是我要调查一下,大家对于孩子以后的期盼。”
“什么期盼?”
“就是想要孩子们将来能够上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还是就是想认识字,会算账。
我心里有数了,才能确定怎么教。”
“这样啊,那就一会儿开会,凡是家里有孩子都到大队部,这样统计起来也方便。”
“那我一个小时后过去?”
“行,姜老师,我们家的几个孩子都是想要继续学习的,虽然现在还是不能踏实的学习,但是也相信一定会有机会的。”
“行,我知道了,到时候我会统计,做出一个合理的计划来。”
李云贵去通知村里的有孩子想要上学的人家了。
大家的动作都挺快的,大队部在半个小时后就挤满了人。
大家都在一起窃窃私语,也都知道村长叫他们过来的意思,所以三五成群的商量着。
“我是想要我家成子学习的,他背书可好了,现在咱们的日子也有盼头了,孩子们上学咱们还是能够供的起的。”
“我家东子不行,没有你家成子聪明,但是我也要让他上学,至少别跟我们似的,睁眼瞎。将来没准有机会参加工作呢。”
现在大家东一句西一句的,不过主要的就是让孩子们继续学习。
李云贵知道她们的,那是因为姜老师教孩子们不要学费,只是得了公分。
这公分是大家伙的,她们觉得没有孩子来上学才会吃亏。
其实李云贵就希望这样,有这样的机会,他当然希望抓住了,村里以前穷,因为一些原因并没有派知青过来,所以村里也就自己和四弟上过学。
但是看着他们有知青的村子,也没有利用资源,让知青给孩子们授课。再说就那帮小年轻,怎么能比得上姜老师?侄女可是说了,姜老师讲的比他们老师都要好。
等到姜心语过来,大家伙已经意见统一了。
姜心语挑眉,没想到大字不识的人们有这样的思想觉悟。
“好,既然大家都有了决定了,那么我来说一下,现在大家的水平几乎一样的,所以都在一个班,也不用在乎年龄大小了。至于上过学的几个孩子,你们的年级不同,那么你们组成一个班,白天你们自学,可以互相帮助,晚上来我这里上自习。
我会把你们不会的知识单独的给你们讲。
但是我的情况你们也都知道,我还有孩子要照顾,所以每天晚上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
大家听了这话心里都踏实了。也就是从明天开始,就要上课了。
“李村长,我没有小学的课本,你能不能想办法,给我找来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这样我也可以知道给他们上课的进度。”
“好,我明天就去找,一天之内一定给姜老师找齐了。”李云贵想着明天去乡里小学找找看,不行就花钱买,总是买到的。
“至于咱们村的成年人还是村长组织大家背红宝书,还有愿意的话,每天晚上来这里,教大家认识字,和简单的算数。”
“姜老师,那样你太累了。”
姜心语抿着嘴笑“嗯,我会抓壮丁的,我侄子过来教大家,她们初中的课程都学完了,教大家认字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下李云贵踏实了,说实在的,人家姜老师家的孩子太小,这一天的时间都是教孩子们也确实是太累了。
“好了,明天咱们就开始上课了,咱们既然想要让孩子们正统的学习,那么就给他们准备好学习用品。
李村长,你明天去找书的时候,可以去废品站看看?”
“行,我尽量多弄几套回来,大家也自己想想办法。人多力量大。”
其实真正上学的也就是李家的姐妹三个,现在的条件不允许,也就只能这样了。
姜心语回到家,刘嫂子已经给两个孩子收拾利索了。
喂饱了他们两个,躺在炕上想着在外面的孩子和魏开云。
到不是多担心他们的安全,就是突然离开自己,非常的不适应。
此时的魏开云带着一帮人已经下车了,他们直接去的化工厂。这里有他们需要的两种原料。
因为有市里的批复,所以他们用的是正规的方式找到了厂长。
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因为他们的要的量大,所以这边给送货。
魏开云看着跟着自己的六个小年轻,“你们几个谁要押送回去,想清楚了,以后从这里进货,就是由这个人负责。”
栓子站出来“魏哥,我回去吧,以后这里离家也近。将来就是来进货,也不会太累。”坐火车实在是太难受了,他知道这还是初冬的天气,要是夏天坐火车,那可是真的受罪了。
“好,这里将来就由栓子负责,我明天回带着你一起,你把流程记好了,和这里的工作人员也认识一下。”
“是,魏哥。”
老杨带着三个孩子在外面转了一圈,因为不熟悉,也就是去大楼看了看,应姜菲菲的要求,去了一趟废品站。
小丫头偷偷的藏起来很多的书,别的倒是没有要什么,最后也是用一摞书打掩护。
839安排
这边留下了栓子,魏开云带着他熟悉了流程和这里的负责人,钱交给了栓子,但是小伙子也是直接的交到化学厂的财务室。
这么多的钱那在手里不安心。也不是自己的,能少点风险也是好的。
魏开云他们在这里待了两天一夜后,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几个小伙子都知道他们会一个一个的回去,所以对于坐火车也没有那么排斥了。这次还是买了四张卧铺票,没有办法,这里没有熟人,想要多买,人家也不会买的。
而且这次不是在一间屋子,没有办法,魏开云只有给人家送点钱,调换了一下,三个孩子还小,可是不放心单独的把他们放在看不见的地方。
姜菲菲因为收到了好东西,所以她挺高兴的。
“闺女,什么事这么高兴,和爸爸分享一下?”魏开云侧着身子躺在闺女的身边,笑着问。
“爸,你看,这是我从废品站找来的书。”
“我闺女就是因为这件事高兴?”
“是啊。都是好书。”
“好闺女,你能看得懂?”
“还不是特别的懂,但是可以慢慢的看,以后就会看得懂了。”
“那可好了。将来我闺女一定是一个大才女。”
姜菲菲满头黑线,听着爸爸的话,觉得压力非常的大,自己还就真的没有想要成为才女的想法。
那小哥俩就普通多了,两人一起看一本小人书。还时不时的讨论下。高兴的时候哈哈大笑,生气的时候也会嗷嗷的叫。
老杨看着这个场景,心里非常的羡慕。自己还要几年才能有这样的机会。
想到了自己的媳妇,不知道她现在在干什么?自己已经告诉王树林了,她不用上工了,在家里有吴嫂子陪着也行。
赵小丽正如老杨想的那样,就是在家里看书,不过这样也挺高兴的,她本来就是一个安静的女人,在家里也能坐得住。
虽然每天都和弟弟还有国栋静初在一起也挺自在的,要是真的去了姜心语那里,反而觉得不舒服。
自己这里也有人照顾,其实自己这个情况,在村里,都是什么活都要干的,最好的待遇也就是能够吃吃几口,好东西那就不要想了,根本就不可能有,就是有了,也不会去一个女人吃的。
“小丽,中午想吃什么?”
“吴嫂子,想吃包饺子了。咱们两个一起,等到小强他们回来,一定高兴。”
十岁的弟弟现在每天都要上工,没有一天落下。
“行,还有熏肉,再剁上一棵白菜,咱们包饺子。”
家里的白面,大米撑开了吃。所以吴嫂子也不担心。
这真是好人家的日子。细粮随便吃。而且可以说,鸡蛋,肉总是有的。
正在两人包饺子的时候,陈辉跑过来了。
“赵知青,晓娟的肚子不舒服。”陈辉说完看到院子里并没有汽车。
“杨同志不在家?”
“陈知青,老杨出门了,汽车也在李家村姜心语那里。”
这下陈辉着急了。这可怎么办,村里的赤脚大夫看了,也没有说出什么,就说了是到了。
“陈知青,你也认识姜心语家里,要不你骑自行车去找,姜心语会开车,让她过来接丁知青?”
陈辉也没有办法了,还是媳妇重要,不过想着自己骑车去李家村,还要一段时间。
“赵知青,我先去找村长,看能不能赶车去县里,要是实在不行,我就借自行车,骑车带她过去。”
赵小丽点头,“可以,自行车你可以骑。”
现在也不好意思问太多。人家挺着急的。
陈辉找到了王树林,同意了用村里的马车,毕竟这也不是小事,村民和知青们本来就有点不和谐,不能因为这件事让知青们心里有疙瘩。
陈辉走以后,赵小丽和吴嫂子两人继续包饺子。
“小丽,你也该去医院检查一下了。”
“嗯,要不我跟着陈辉他们一起?”
赵小丽想了想,接着说“还是算了,丁晓娟他们现在着急,我这早几天晚几天都没事。”
“小丽,既然家里有条件,你还是坐车过去,这样安全,还有不是有人会开车吗?”
“这个还得麻烦姜心语,有点不好意思,她自己带着两个孩子。也挺累的。”
“咳,咱们这里也没有人会开车。”
“我是不敢,等到国栋回来问问他,将来让老杨教教他。”
陈辉让丁晓娟坐在自己的腿上,这样颠簸就小了点。
“不用,没有那么难受,再说吴大叔赶车也挺稳当的。”
陈辉是真的害怕了,已经二十五岁才结婚有孩子。他当然是紧张了。
“你现在怎么样?”
“比刚才好多了,放心,没事的。”丁晓娟趴在陈辉的耳边“有大娘告诉我了,如果下面没有见红就没事。”
“这次咱们一定好好的检查一下。”陈辉有点吓怕了。
从金家村到县医院就是将近两个小时,陈辉谢过了吴长顺,“吴大叔,我们两个站进去了。”
“去吧,去吧,你就在这里等你们。”
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陈辉忍痛的掏出一斤粮票还有一块钱给吴长顺“吴大叔,你自己去吃饭,我这边实在是害怕。”
“哈哈,不用,不用,你留着给丁知青买点好吃的。”
陈辉还是硬塞给了他,这到了饭点,也不能让人家不吃饭。
两人到了医院,人家大夫也正在吃饭,现在的人非常的敬业,盖上饭盒,就给丁晓娟看。
“你总是猫腰或者蹲着吧?这是有点抻到了,好好的养着,没有大问题的。”
陈辉听了这话心里踏实了很多,“医生,我媳妇的身体自从怀孕以来,为什么总是不好?”
“营养跟不上。多吃点吧,现在的条件在这里摆着,想要好的也没有。
你们是下乡的知青吧?”
陈辉和丁晓娟点头。
“你们村有牛羊吗?就是那种正在产奶的?”
“医生,村里有羊也有牛,但是我不清楚有没有奶?”
“这样吧,我给你们开一张条子,你们拿给村长看。要是有奶,你想办法让你媳妇天天喝两碗奶,早晚各一碗。”
840改变
陈辉点头如蒜,“谢谢医生了,我们插队的村子村长特别的好,如果有,一定会给我们的。”
接过大夫的条子,上面就是写着缺营养,建议喝奶。
两人谢过了医生。这才出去。
走到马车停的地方,看到吴长顺还等在那里。
“你们怎么这么快?我刚刚喂完马。”
“医生说我媳妇累到了,营养不良。”
吴长顺叹了一口气“咳,现在已经不错了,至少能够吃饱。”
“吴大叔,咱们去吃饭。一起去饭店。”
这下吴长顺没有拒绝,三人赶着马车去了饭店,“你们两个去吃饭,我得看着马车。”
“吴大叔,我进去买,然后你和我媳妇去吃饭,我看着马车。
跟我们来一趟我已经非常的感激了,所以千万别拒绝。”
“不用,你就给我带两个馒头,饼子啥的就行。”
“那怎么能行?怎么也得喝点汤。我这就进去买。”
陈辉看到了今天的供应“晓娟,要一份红烧肉。”
丁晓娟摇头“不要了,就是馒头和萝卜丝汤就行了,咱们一会去一趟供销社,看看有没有肉。你也该补补了。”
两口子互相的心疼。最后陈辉叹了一口气,买了十个三合面的馒头,两碗萝卜丝汤。
“你坐下等着吴大叔吧,我去换他进来吃饭。”
吴长顺看到陈知青是真心的,进来吃了两个馒头就想换陈辉。
“吴大叔,你四个馒头,一碗汤,等到吃完再去换陈辉就行。”
等到三人吃完午饭,这才坐上车准备回去。
“吴大叔,我想去供销社看看,给我媳妇买点有营养的。”
“行,那都不是事。”
到了供销社门口,两口子下车,这个时间能有什么肉?只看到几根干干净净的大骨头。
最后花了一毛钱买了下来,陈辉给丁晓娟买了一斤红糖,让她平时喝红糖水。
“没有买到肉?”吴长顺觉得两个孩子是实诚的,也愿意跟他们说话了。
“没有,只有这几根大骨头。
吴大叔,咱们村有有奶的羊或者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