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福妻满满-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直要忙碌到入冬了。农民真是太辛苦了。
李雪虽然心里想着心事,但是手上的动作并不慢。
因为她也不好意的,小孩子们都在干,自己可是不能太给爸爸丢脸了。自己绝对可以的,两个弟弟也表现的非常好。
其实李红军哥俩是受到了秋收后可以上山的吸引。
757秋收
下午老杨开车回来,带着四位瓦工。也是安排到了大队部住。
他给兄弟们带回来了五十斤的大米,二百斤的玉米面,还有十斤的豆油。
“栓子,今天晚上让你魏哥给你们送肉吃。”
“好的。”所有人都高兴,杨哥还是最照顾他们。
老杨开车去了魏家。家里还是锁着门,他直接的去麦场找到了姜心语。
看到猪肉,姜心语实在是太高兴了,家里人秋收都太累了。
“小姜,这半扇的一半也给你,你帮忙炖肉给兄弟们送过去。
还有这板油,你也帮着耗出来,我给他们十斤豆油,怕不够吃,再说不吃点点荤腥也没劲。
这是给你们的二十斤的豆油。还有一百斤的大米。”
“好,我每次炖肉都给他们送过去一些。”
“麻烦你了。”
“没事的,客气什么?”
老杨离开后,姜心语进屋去看了看两个孩子给他们换了尿布,喂奶后也没有去麦场,直接开始炖肉。
一锅炖肉,一锅耗油。香味飘满了院子。
油渣直接的盛出来,一会儿也给他们送过去,炖菜的时候放上油渣也好吃。
就着油锅,姜心语炖菜,豆角,土豆,茄子,一大锅也给他们端过去一大盆。
自家晚上就是大米粥,馒头。
老杨开着车去找了王树林,李云贵请他们留下吃饭。被拒绝了。
车上还有肉,回去赶紧的让吴嫂子弄出来,马上也开始秋收了,这是最累人的。
晚上魏开云和尚师傅两人端着菜和肉给他们送过去。那边已经在贴饼子了。这下菜不用弄了。
“你们放心的吃,我明天再给你们送过来。”
家里的豆角茄子也不多了,不行就去别人家换点。
晚上吃炖肉,孩子们也满意,虽然每天都有肉但是那是腊肉,和新鲜的肉不一样的。
第二天是肉包子,早上多做了,中午还是。
姜心语这几天累的腰酸背痛的,可是还是在坚持。
魏开云从地里的活种脱离出来了,他监督厂房的施工。
村里的两个瓦匠也不在参与秋收。这样这边也是风风火火的。
魏开云想了想,还是去找李云贵。
“还是找个人负责给他们做饭吧,最好是男同志,女同志不太方便。”
“那就让大成子吧,他腿不利索,以前大食堂的时候就是让他做饭的。”
“行,马上就让他过来做饭吧。”秋收进入了第五天的时候玉米棒子已经收上来一半了,现在麦场里已经堆起来一垛垛的橘黄色的玉米垛。
这里的速度没有收玉米的速度快,李存山又调过来十多个妇女,这样速度就快了很多。
朝阳他们两个没有一会儿闲工夫,两个小伙子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拉砖头,现在已经全部都拉回来了。
李云贵看着大家伙这么累,和李存山还有弟弟商量着杀一头猪直接记在大队的账上,给大家伙改善一下。
这活计正好就给麦场的妇女身上。
所以在秋收的第七天,中午在大队部吃到了炖肉,三合面的馒头,当然盖房的也过来一起吃了。
姜心语看着大家脸上纯真满足的笑容,觉得这时候的人真的很容易满足。
有了油水,大家干活更加的有干劲了,虽然每个人都又黑又瘦了,但是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
今年的粮食产量要比去年多三分之一。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多分几百斤的粮食。
老百姓最高兴的事就是丰收。这就意味着不会挨饿了。第八天的时候,所有的玉米都收上来了。
老天爷真的心疼他们,这天晚上下雨。虽然没有下一夜但是绝对够了种地的湿度了。
李云贵那是嘴角都已经咧到了后脑勺了。
安排出来是四个人跟着朝阳他们兄弟俩,一是为了学拖拉机,二是跟着打先手。
其余的人妇女们都在麦场做最后的收尾工作,一半的除花生和割黄豆。
这两种作物都不多,就是村里任务的数量。
前几年大家都饿怕了,这些没有玉米棒子禁饿的,他们都少种。
这次不能用拖拉机拉秋了,所以牛车都用上了。
大家现在的话题都是外村现在才刚开始掰棒子。
魏开云这里也已经把房山起来了,不过因为厂房比较大,中间没有墙垛子撑着所以就要用木材撑着。
这边一共找来了两个木匠,这里也是干的热火朝天的。
朝阳和向东两个商量着,向东旋地,朝阳播种。
李存山还有村里几位老人跟在他们后面。
主要是检查,怕出现漏播的情况。这可是关系着明年一年的收成的。
老百姓对于播种是最重视的,没有种子,也不会有丰收。
李存山又调过去六个人,他们就负责往外背玉米秸子的根部。
王树林村里已经收了三分之一的玉米,这还是直接锁的玉米秸子的,不是以前那样用小镐刨,要不速度更加的慢。
静初这几天累的都抬不起头来来了,不过她还在坚持,想着自己比别人幸福多了,至少自己能吃到现成的饭菜,而且每顿饭都有肉。
“静初,你要不就请假。”
“哥,不行的,我怎么好意思?我可以的。”
他们知青,村里都会给他们劳动评分的,自己不能因为这件事给自己影响。
“咱们已经不错了,至少营养跟得上。”
“嗯,那就坚持吧。”
赵小丽也去上工了,她因为怀孕的关系,就是负责在打麦场剥玉米。不过这也不是轻省的活。这秋收也没有轻省的活。
老杨非常的担心她,不过吴嫂子说这样没有问题的,她们两个都是在打麦场干活,到了时间就回家做饭,不过还是有人不满意,倒不是因为赵小丽,而是吴嫂子。这件事闹到了王树林那里。
“你们还是干的轻省,人家帮着干是人情,不干也在理。”
被骂了一顿的妇女灰溜溜的回去继续上工了。
这段时间不用干活也是好的,能偷懒就偷懒。
赵小丽挺生气的,干脆就不要吴嫂子去了,但是被老杨和吴嫂子拒绝了。
758秋收
几年之内吴嫂子都会生活在这里,那样对她不好。
“小魏那里是不是都已经收完了?”晚上赵小丽问。
“应该都已经种上小麦了。”
“也来咱们这里吗?”
“嗯,王村长和李村长已经说好了,这样可以多种小麦。
小丽,你千万别累到了。”
“我知道的,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再说还有吴嫂子在旁边提醒我。”
丁晓娟也在麦场干活,她自从伙食上好了,现在已经好了很多。
陈辉嘱咐她就慢慢的干,也不差她一个。
“我知道的,赶紧的吃饭,这几天你都瘦了很多。”
“可不是,小平他们也是。他们还不如咱们,我跟着你吃到油水,他们就比较苦了。”
虽然这样说,但是也没有请他们过来吃饭,毕竟他们的日子现在真的挺难的,丁晓娟的怀像一直都不好,有好吃的还是要留给她的。
“今年吴红表现的挺好的,一直也没有去打麦场去干活,还在地里坚持着。”
“黄莹的事对她触动挺大的吧?”
“我觉得也是这样的。你说黄莹到底去了哪里?”
“肯定是逃到了很远的地方了,我想她一辈子都不可能回来了。”
“也是,回来就是枪毙了。”
两口子休息了一会儿,听到钟声,各自去干活了。
王树林满嘴的火炮,而且嗓子也哑了。没有办法,每天要说太多的话。
不知道现在李云贵哪里什么进度了?村里已经收拾出来了有一百亩地了,按照上次的估计,还有一周,人家小麦就种完了。不行还得抓紧。
有了这个决定,在地里干活的人更多了,麦场那里的玉米棒子都快堆满了,毕竟在这里干活的都是老弱病残。
王树林的想法是在这周之内能够收拾出来二百亩地。这样时间就可以跟上了。
其余的几个村子也都在秋收,他们不知道可以直接的锁玉米秸子,所以速度更加的慢了。
这也不能怪李云贵,都是在忙着大秋,哪有时间和闲人去通知?
现在朝阳和向东两兄弟配合的非常的默契。村里今年准备种几百亩的小麦,现在还有三分之一的没有种完。
厂房已经上盖了,现在就是通风。这里已经成了李家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最标志性的建筑。
魏开云已经和李云贵说好了,这十二个人不要工资,但是以后他们在这里工作。
“小魏,这么多人,村里的乡亲们怎么安排?”
“李村长,他们帮着盖房,已经是功劳了,至于你担心的村里的人员安排,那就一家一个人,也一样不是未婚的小青年,这是药,对人的身体不好。”
“可以安排这么多人吗?”
“兑药,换装,送货,采购,销售,你放心,绝对安排的开,你以为老杨给咱们青砖,人工是为了什么?”
“好,我同意了。”
“李村长你放心,绝对不会让你难做的。
还有既然他们要工作,咱们是不是要建宿舍呢?”
“这个还要建?”
“你只要给一块地就行了,现在他们还可以自己盖宿舍的。”
“行,就在厂房旁边可以吗?”
“可以吧,我通知他们明天开始,不过石头咱们得花钱,村里要是没有钱,我先垫上。”
“有,买石头的钱还是有的。”
就这样,栓子他们十二个人没有回去,接着盖房子。
这件事,李云贵特意的招了大家伙,通知他们。
村里人听说可以每家一个人人,虽然还是有点不满意,但是也没有强烈反对的。这件事就这样拍板了。
李云贵第二天就入了乡里找邢乡长汇报工作。
“好,我明天跟你一起去市里,咱们所有的手续办下来后,就去银行申请借钱。”
李云贵这才心里踏实了。终于有了眉目了,不用担心没有钱了。
其实魏开云已经说过要是真的没有钱,他和老杨两人想办法,这农药厂一定可以办起来的。
但是李云贵心里不踏实,还是希望走公家的渠道比较好。
他骑车回到村里,直接找魏开云。
“那挺好的,李村长不要有心里压力,没事的,我和老杨出钱,就是借给村里的,你放心,没有别的。”
李云贵被说的有点不好意思。马上转移话题。
“小魏,咱们除了除草剂还有别的吗?”
“还有杀虫剂。这个比较简单,农业大省已经在用了,就是氯氰菊酯这类的,我这里有几个方子,你带着给市里的领导和银行的工作人员看看。”
李云贵识字,但是看着里几个方子,觉得云山雾罩的。
“咱们拿着方子给别人看会不会让别人泄露出去?”
“这只是大方子,真正的核心技术,我不会漏出去的,这个我本来想要给朝阳或者向东的,但是他们俩年纪小,我怕对他们身体以后有妨碍,所以我就安排他们去采购部,这也是我过一阵出去带着他们两的原因。”
“小魏,你放心,这方子我谁也不会告诉的。”
“对于李村长我当然放心了。交给你是最稳妥的。”
李云贵心里高兴,魏开云已经给儿子的路安排好了,这样就是最好的了。
晚上李存山过来找李云贵“咱们高粱地都空着,是不是人工种上小麦?”
“存山大哥,我觉得还是不要了,七百亩地的小麦已经不少了,最困难的还是明年麦秋,如果收不上来就白搭了。”
“怎么会收不上来?”
“那就耽误了种高粱了,今年咱们村的高粱产量是五万斤,除去交工的,三万斤,咱们还有两万斤呢,所以绝对不能耽误了高粱的种植。
再说,咱们也得养养地不是?”
“行,我就是看着大家都闲着,有点不舒服。”
李云贵哈哈大笑“存山大哥,哪里有闲人,马上壮劳力们就开始晒粮了。咱们今年早点交公粮。”
“行,我明白了。”
“存山大哥,你安排三个可靠的人帮着小魏去摘棉花,要是产量真的高,咱们就留种,明年最少也种几十亩地的棉花,也不至于用五斤的棒子顶一斤的棉花来交了。”
759秋收
“我去,我早就看着那片棉花眼馋了。”李存山嘿嘿的笑。
“我明天要去市里办农药厂的手续,你不盯着怎么行?”
“有云强呢。”
李云贵拿李存山真是没有办法,不过要是自己有时间,也一定会过去摘棉花的。看着棉桃上顶着雪白的棉花,确实是看着眼馋。
“云贵,这农药厂我觉得一定会挣钱的。”
“可不是?我还想着等到有钱了,咱们就弄个酒厂,今年一定试试吕同志教的酿酒的方法,要是可以,咱们也可以试试,反正秋后咱们也没事。也不用做多大的。”
“这个可以有。”李存山就好喝酒。
“云贵,我没学会,你今年给我酿点酒呗?”
“行,等到冬天再说。吕同志说,咱们可以放进地窖里。不过还是先得把坛子放在炕上,要不然就怕发酵不好,不行咱们还是等到明年暖和了再说。”
“不行?今年这么好的年头,怎么能没有酒?咱们现在就去?我给你打下手。”
“现在?”
“对,我家里还有几十斤的高粱,都用上。”
“也行,就拿着你的高粱试试?要是不成了,你的粮食可就白搭了。”
“那我也愿意。”
两人说干就干,直接去了李存山家里,他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闺女们都嫁出去了,儿子们也都结婚分家出去了,现在就他们老两口子自己过日子。
李存山的媳妇听到要用高粱酿酒,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高粱今年老头子可是没让自己动,这下终于让他等到机会酿酒了。
这累了一年了,爱喝,想喝就随着他吧。
李云贵让李存山把准备工作做一下,然后回家去吃饭了。
屈小丽听说下午要酿酒,也赶忙的背着高粱袋子。让朝阳抱着酒坛子去了李存山家里。
“嫂子,今天就在你家做了,我一会儿抱柴火过来。”
“不用,家里柴火还是有的。你也给云贵酿酒啊?”
“是啊,他这累了一年,今年咱们一定好过,他也爱喝一口,不就是点高粱米吗?让自己的爷们也过一个顺心的年。”
“小丽就是懂事。”
李云强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也背着高粱米,带着坛子过来了。
村里的男人哪有不好酒的?累了一年了,都想着闲着的时候喝几口。
下午哥三就开始忙活了,整整的一个下午,三家的就都做好了。
魏开云一家人四个大人确实在摘棉花。三个大孩子留在家里看着两个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