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 >

第304章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第304章

小说: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每天都能吃到细粮,还有肉吃。

    妈,你看,这是时景给我的衣服,姜老师给我找了好几身,还把菲菲的衣服给妹妹穿,给妹妹洗的白白的,闻着可香了。”

    于桂英一边点头一边哭。“姜老师真是好人,嘎子,你一定记住姜老师的恩情。”

    “妈妈,我知道的,姜老师说了不用我报答,说我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说我不要和我爸爸一样愚孝。

    妈妈什么是愚孝?”

    两口子都不识字,怎么知道愚孝的意思?

    “嘎子,你回去问姜老师,我不知道。”

    李长江进来了,看着眼睛通红的媳妇。真心难受。

    “李长江。你推着我去派出所,我一定去,要是这里不给我主持公道。我就去县里,县里不行,我就去市里,总有给我做主的地方。”

    “好,不过你先吃饭,现在也不用担心大丫了,我今天一定带你去。”

    嘎子跳下床,从布袋你拿出了一个馒头递给妈妈。

    “这是姜老师让给你们准备的糖包子,说妈妈吃好。”

    “好,妈妈吃,妈妈一定要尽快的好起来,妈妈就算为了你们哥俩,也不会在受气了,谁要是敢欺负咱们娘三,我就砍了她。”

    于桂英一共吃了两个糖包子。真的太好吃,有多少年没有吃过纯白面了。

    吃完后,李长江扶着于桂英,嘎子拎着布袋跟在父母的身后。李长江让娘俩坐上推车,他推着就去了派出所。

    他们三口进了派出所,于桂英就开始哭。

    “同志,你怎么了?”

    “警察同志,我是来找你们申冤的。”

    “这位女同志,你别哭了,有什么事情慢慢说。这里是给老百姓做主的地方。”

    李长江扶着媳妇跟着这位警察进了办公室。

    于桂英哭着说了,结婚这么多年在婆家的受的气。

    “同志,你们要是不给我做主,我们娘三就没有活路了。”

    “好好好,一定给你做主,你婆婆差点害死你,这就是不是一般的事了,这是伤害。

    你放心,我们一定会依法严办的。”

    “公安同志,我那小叔子。小姑子也没有一个好人。”

    “他们并没有参与伤害你的事,所以我们也就只能教育他们。”

    于桂英咬牙点头“好。”

    “公安同志,你们什么时候去抓她,我要跟着一起回去,我要是不看着那个磋磨我们娘三的老妖婆被抓,我就出不来这口气。”

    “桂英,大夫还不让你出院。”

    “我已经好了,我要回去,我倒要看看,她是不是看着我还活着,再打我一次?”

    “这位同志,咱们等着明天一起去吧,今天的路也不好走。”

    李长江感激的看着这位好心的公安。

    “好,就明天。”

    送走了一家三口,这位四十左右的公安叹了一口气,真是可怜这个女人。看着他们一家三口瘦的皮包骨了,现在就算条件不好,也能吃饱。

    看着刚才记录的笔录。这当婆婆的还真不是东西。

    三口回到了医院,大夫不赞同的看着他们“你不要命了?”

    “大夫,谢谢你,我现在心情好了,病一定会好的快的。明天和公安同志去看那个老妖婆的报应,我的两个孩子也被好心人照顾的很好,我没有什么担心的了。”

    “那你就赶紧的躺下,赶紧的输液,我明天让护士四点就给你输液,赶你们离开前输完了。

    我今天给你开药,你回家一定要吃。就算是为了孩子,你也要尽快的好起来。”

    “好,谢谢大夫了。”

    “不用,我就是看着你可怜。”

    李长江赶忙的掏出十斤粮票递给了这位医生。

    “大夫,这是还给你的粮票。”

    大夫也没有推辞,不过拿过来一看,是一张十斤的全国粮票。

    于桂英被扎上液,嘎子就坐在一边看着。

    “妈妈疼不疼?”

    “不疼。妈妈没事的,一会儿你跟着你二爷回去,还去姜老师家。”

    “嗯,姜老师也让我今天就回去。”

    两口子知道两个孩子被照顾的好,最大的心病去了。

    可是等到吃中午饭的死后,村长还没有来。

    “二爷说他不一定几点过来接我。”

    李长江去买了一碗小米粥,就着糖包子,一家人三口吃了午饭。

    于桂英心情好了,所以就显得精神了很多。

    “妈妈,你好了吗?”

    “对,妈妈好了,只要你们两个好好的,妈妈就没有病了。”

    再说李云贵从小卫生院出来,就去找邢乡长。

    两人一直讨论到了中午,在食堂吃的饭,然后最后敲定了一些事。

    “老李啊,你们村要富裕起来了。”

    “那也要谢谢邢乡长给我们行方便。”

    “只要老百姓的日子能够好起来,我干什么都行。”

    “今年秋收你们村应该会比别的村早吧?”

    “嗯,我们收粮食也要比别的村早,种的早,种的快。熟的也就快,就能早收。”

 743决定

    李云贵虽然说尽量控制着脸上骄傲的表情,但是这怎么控制的住?

    邢乡长笑着隔空用手指点了一下李云贵“秋收的时候,我会过去看看。”

    “好啊,邢乡长,我们的西瓜地现在已经种上麦子了,我早上去看了一下,已经露头了,我琢磨着你可以去看看。这机械和人工播种有什么不同。”

    “行啊,我通知所有的村的管事的都去看看,时间就定在周六。”

    “好。”

    邢乡长看着李云贵笑眯眯的模样,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想法。这是好事,有人愿意花钱也不是不行的。

    “邢乡长,我回去操持盖厂房了。有小魏在,一定会盖的合理的。”

    “好,你的报告我去给你跑,放心,绝对可以的。”

    “谢谢邢乡长了。”

    李云贵从邢乡长的办公室出来后,去了一趟供销社,家里让买回去东西,自己得带回去。

    也就是自己得媳妇不小气,三个侄女侄子在家里吃,还要给他们吃好的。

    买好了媳妇要的盐,糖,直接背在了肩上。

    媳妇心疼自己,没有要自己多买,说够这几天吃就行,过几天朝阳区市里,让他去买盐,也该腌咸菜了。

    他来到卫生院,看到于桂英他们娘俩有说有笑的。

    “二叔,你忙完了?吃饭了吗?还有糖包子。”

    “我吃过了,桂英,就应该这样,日子是人过出来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二叔,我这次可是想明白了。不过明天派出所的公安同志要去咱们村。”

    李云贵点头“现在这里说话也方便,你们两口子的想到底怎么办?最后想要个什么结果?”

    李长江他们两口子还真的没有想,茫然的看着李云贵。

    “我并没有偏着李老实他们两口子的意思,我说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

    “二叔你说。你见多识广,比我们想的多。”

    李云贵摆摆手“你们看,无论如何,他们都是长江的父母。就算这回解恨了,那老婆子被抓走了,可是如果因为这样,他们咬死了不分家,你们四口子还不是得跟着他们糟心。

    还有桂英受罪了,那老婆子会被判刑的,但是也不会关她多长时间,回来以后,你们还是要一个院子生活,哪有没有矛盾的?

    还是会生气,你们两个还年轻,以后得好日子要你们两个奔的,跟他们犟在一起对你们没有好处。

    所以你们两个想着你们最后想要怎么样?

    当然了,桂英实在出不了这口气,就公事公办。”

    两口子都盯着李云贵。不过他说的话,两人都听明白了。

    “二叔,我最终就是想脱离他们。”

    “桂英你的想法是对的,那一会儿长江跟我去一趟派出所,明天公安同志是要去的,咱们提前打招呼,告诉他们,你们最终的目的,人家知道怎么办的。

    还有桂英你也不用不解气,就是大家伙的吐沫星子都可以淹死他们,以后你们家的小叔子,小姑子成亲都是问题。

    所以还是脱离他们好,你们两个放心,大队绝对给你们作证的,长江从十三岁就开始挣满公分,桂英过来也是女同志里公分拿的最高的。

    你们四口子这么多年花多少钱,大家也能看出来的,绝对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这下两口子放心了。“谢谢二叔,要不我们两个也就是白闹了。”

    “我也看着你们四口子真的不容易,以前你们不闹,愿意,别人也不好说什么的。”

    两口子都明白的,以前他们被捏的死死的,人家当然不会挑拨的,那样会成仇人的。

    李云贵放下东西,和李长江两人又去了派出所。

    他们找到那位公安,说明了情况。

    其实这样不合理的,但是现在就是这样,派出所也没有什么大案要办,还是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多。

    公安也能理解他们的解决办法。

    “就要麻烦公安同志走一趟了。”

    “没事,这是我的工作。正好给村里的人敲敲警钟。”

    李长江没有想到人家公安这么好说话。

    爷俩回去的路上,他就问出来了。

    “人家见识的事多了,再说都是一个地方的人,能够给弱者方便,他们也是愿意的。”

    “二叔,你说我要是搬出来可以吗?”

    “怎么不行?你个大男人的怎么这么软?生活在一起哪有不磕磕绊绊的,一面是你父母,一面是你老婆孩子。你夹在中间不难受?”

    “难受,但是盖房子得需要不少钱呢?”李长江就是发愁这个。

    “你啊,怎么一定心都没有,你干了这么多年了,难道手里没钱?”

    “都给我妈了。”

    “分家分的是什么?我都说了,大队给你们两口子作证的。你以后再这样,估计老婆孩子都不要你了。”李云贵恨铁不成钢的说。也不能说的太明白了,要不传出去,自己成了啥了?

    就看这两口子自己的了,能够想到,大队里绝对支持,自己想不到,那就没有办法了,自己也提点了,最多也就这样。

    李长江挠了挠头,有什么一闪而过,但是没有抓住。

    乡里就这么大点的地方,进了卫生院后,李云贵牵着嘎子回去了。

    李长江把去派出所的经过还有路上李云贵说的话告诉了媳妇。

    “我听明白了二叔的意思了,就是咱们两个干了这么多年,想要分家出去盖房,就得你爸给钱,那是咱们挣的,养着他们两口子那是以后的事,咱们这里老人家到了六十岁后才给养老的钱,就算咱们四口子吃饭,但是咱们一家能花多少钱?”

    李长江咽了咽口水“就是说跟我爸妈要钱呗。”

    “那是咱们的钱,让我养着那两个畜生?我宁愿烧了,喂狗也不给他们。”

    “好,我知道了,咱们要多少钱呢?”

    “二叔不是说了你从十三就开始挣满工吗?十三年了一年就算只给咱们二十块钱那也是二百六吧?

    我来这里七年了,给我一百不多吧?”

    “那就是三百六?”

    “对,咱们就要这么多的钱。”

 744娘家

    “我估计咱们家没有那么多的钱。”

    “我可不管,没有那么多的钱,不是还有东西吗?

    他们要是不给,就把他们抓起来,到时候我宁愿自己每天跟他们打架,也不让他们好过,再说以后咱们的工钱,他们休想分到一分。以后老了,我也不管养老。饿死我都不管,这么多年已经够了。”

    “那对咱们俩孩子也不好。”

    “那我就净身出户,最少今年的公分,粮食是咱们的,我看没有咱们俩挣的,就指着你爸,能不能养活他们。”

    李长江低着头不说话了。

    于桂英看着样的丈夫,那是火气蹭蹭的涨“我告诉你李长江,如果你敢有一点的不听我的,我就带着三个孩子走,没有你李长江,我还就不信我吃不上饭,养活不了两个孩子?”

    “桂英,我没有那个意思。”

    “李长江。你信不信?你爸妈一定会说让咱们离婚,再给你找个好的,

    可是你想想,就你家的这个情况,这个名声,谁会嫁进来?别说你这个二婚头子,就是那两个畜生能有什么好人家?

    谁愿意跟着你个傻子,给人家当牛做马?”

    “媳妇,我绝对不会跟你离婚的。”

    “你不离都不行,你愿意给他们扛活,养着一帮白眼狼,我不愿意。”

    “媳妇,我不会的,我什么都听你的。”

    “李长江,我告诉你,如果你敢有什么动作,或者说你背着我答应什么,我一定不跟你过了,我没有吓唬你。”

    李长江知道,他现在也对父母失望了。但是毕竟是他的父母。

    于桂英生气的躺下,不想搭理这男人了,那时候,就知道他能干,听话孝顺,所以自己同意了,那时候大嫂可是不同意的。

    想到这里,于桂英啪嗒啪嗒的掉眼泪。

    那个老妖婆不给自己回娘家的礼物,有好几年没有回娘家了。

    在这里,要是有两年不走的亲戚,就算是断了,自己怎么过的没有娘家了。

    都是这个没用的男人,总是劝着自己,当时自己也是傻子,怎么就听了么?

    都是因为自己傻,无能,窝囊,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吧?

    想到这里,于桂英坐起来,开始捶打坐在一边的李长江“我真是瞎了眼,跟了你这个窝囊废。

    我跟我娘家都断了,都是你,那时候你怎么说?等你有钱了,给我妈多送过去。

    不是我瞧不起你李长江,你他妈的这辈子都是窝囊废,你会有钱,你他妈的拉着我给你们家做牛做马的,对我娘家,你就是说空话。

    我于桂英怎么会这么傻?”

    “胡说什么?”

    这时候一个妇女和一个老太太进来,喝住了于桂英的话。

    听到了说话的声音,于桂英哇哇大哭,鞋都没有穿,直接的下地跪在地上“妈,大嫂,你们没有不要我。”

    进来的于家的娘俩也都掉下了眼泪。

    李长江不好意思的站在一边,干巴巴的叫了一声妈个大嫂。

    也没有人搭理他。于家大嫂拉起了小姑子。看着她没有血色的脸,气的拍了她后背一下,恨铁不成钢的哭着说“你个没出息的玩意儿。”

    “嫂子,嫂子,我被人欺负死了。”

    “没出息的玩意儿,就会哭,哭有什么用?出了这么大的事,你就不会告诉家里一声,你忘了你是于家的闺女?”姑嫂两个抱在一起哭。

    李长江过来扶着老太太坐下。“妈,是我没本事。”

    “长江啊,你别说了,你要是以后还这样,我也就把闺女领回去。”

    “妈,妈,我以后绝对不会的,以后什么事都可着他们娘三。”

    “长江啊,我好好的闺女嫁给你,我们没图你李家什么,但是也别这样对我闺女。这是你媳妇,死后要葬在一起的,你就这样看着她挨欺负?”

    “妈,是我没本事,我窝囊,但是我以后绝对不会了。”

    “李长江,你还是和男人不?要是有一点血性,也不至于让媳妇和孩子跟着你受苦。”于家大嫂那是个泼辣的,在村里都有名,但是人家明理,孝顺老人,名声特别的好。

    “大嫂,我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