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医-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慧嘉跟着宋熠走进清水坊的官办牙行,只见内中一片热闹,人来人往。
有人口买卖区,有房屋租赁买卖区,还有土地买卖区,牛马等大型牲畜买卖区,还有商贸中介、货物评估区等等。
大靖朝的官牙居然管得这么宽,江慧嘉也是颇感新奇。
第134章 科举新征程和氏璧
最后,江慧嘉和宋熠通过官牙租赁到了清水坊偏南位置的一座独门小院。
说是小院那是真小。
整座院子带三间房一起也不超过一百五十平,当然,这个一百五十平是江慧嘉目测后得出的结论。
按照大靖朝的度量衡来说,这座院子占地大小为纵四横四,这里所谓的四,指的是四丈。
不过小也有小的好处,一来小一些卫生好打理,二来则是租金便宜。
也有稍大些的院子,纵四横五的要一贯钱一个月,这种小的则只要八百文钱一个月。
江慧嘉觉得没必要做无谓的浪费,反正他们通共也只住四五十天,院子大点小点影响不大。此前住客栈,那花费是真不小,这里当然能省省也是好的。
这不,省下来的钱刚好够他们再雇一个帮佣的粗使婆子。
本来江慧嘉还没想起这个,是定好要租的小院后,两人从房屋租赁区出来,迎面就碰上人口买卖区那边一个人牙子带着一串小丫头走过,宋熠便问江慧嘉:“娘子,不如添个小丫头伺候你起居?”
江慧嘉当时还真惊了一下。
买卖人口这事儿,她虽然知道在古代是合法合理的,但知道归知道,她自己是真没想过要买人啊!
其实以她现在手头的钱,买个小丫头也不是不可以。
压箱底的那一百五十两嫁妆银子且不说,郑大奶奶先时付她的那一百两诊金,若要拿来做日用,也是尽够了。
倒是宋熠先前给她的那些银子,因为近来花销大,已经被花光。
不过江慧嘉手头仍然算是宽裕的,她也不是舍不得买人的钱,她是没有要买人的意识和准备,也并不习惯如此。
她有所迟疑,宋熠看在眼里,便问:“娘子不喜么?”
江慧嘉眨了眨眼道:“年轻俏丽的小丫头放家里我当然不喜欢啦!咱们租的那院子通共只有那么大,这要是放个小丫头放身边,她整日在你我跟前晃,那到时候伺候的到底是我还是你?”
她明明是因为不习惯买卖人口,却偏偏要这样说。
宋熠不明她真意,一时被她说得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但他心里却反而泛起一股难言的甜意,他将此举看做是江慧嘉在为自己吃醋。
唔,娘子醋劲这么大,好像很可怕,但是我还是好喜欢怎么办?
宋熠便轻笑了一声道:“不然便买个粗使婆子罢?”
他又压低声音,微微凑到江慧嘉耳边道:“其实娘子在我心中原本便是世上最好看的人,其他人,不论是年轻女郎还是年老妇人,在我眼中难道又还能有什么不同不成?”
瞧这甜言蜜语说的,喂!你到底是上哪儿进修过回来呢?
江慧嘉心里受用,偏还要微微翻个白眼给他,哼道:“我瞧着还是不妥,若是不用买人,单只雇佣一个,那倒是可以。”
宋熠想了想道:“娘子说的是,毕竟买人太过张扬,我如今……”
他原本是要说功名未成,但又有些不好意思将这样的话说出口,便略了过去,只道:“还是留待往后罢,如今雇一个婆子做帮佣倒是可以。”
两人又到人牙那边打听了,没想到还真的可以只雇人不买人。
但那人牙子也说:“我这里卖的人,都是上了奴籍并调|教好的,自然处处懂规矩。若有那不懂事的,主人家买回去,也尽可以再送回来,我包管再给教好喽!若再有不合心意,是打杀是转卖,也都由得主人家方便。”
又说:“可这雇人的话,那雇的可都是良民。虽说我也要为各位主顾筛选一遍,不叫那浑不懂规矩的混在里边。但良民毕竟不同,两位心中要有数。”
说白了就是奴仆可以随意打杀,雇佣的良民不可以。
前者是主奴关系,后者是雇工关系。
江慧嘉曾经听说过,在某些朝代,就算是主人也不允许随意打杀奴仆的,但显然,在这大靖朝,主杀奴却被公然允许存在。
她按捺住心惊,只道:“只是雇个粗使婆子,不碍事的。何况是在官牙登记过的雇工,哪有不好的?”
人牙子听得高兴,连说:“那是,定给二位荐一个好的!”
最后雇佣到的是一个四十出头的本地妇人,因对方姓吕,江慧嘉便叫她吕大娘。
据说这位吕大娘的家便在清水坊隔壁的从安坊一带,从安坊普遍由贫民聚居,这位吕大娘也是有孙子辈的人了,只因家贫,这才出来做短期雇工。
江慧嘉觉得吕大娘面善,又看她手脚干净,衣服上虽有补丁,可也穿洗得十分整洁,又问到她说能做几个小菜,这才选了她。
说好的工钱是两百文一个月,不要她住夜,许她晚上回去住,只要白天过来打扫院子兼做三餐便可。
等一切谈妥,契纸也都签好,官牙这边就派了人带江慧嘉和宋熠去到租住小院处。
又有吕大娘帮着收拾、跑腿了半天,江慧嘉和宋熠在府城的生活就算是初步安顿好了。
此后,宋熠便进入了紧张的备考中。
值得一提的是,府城的生活既方便又有许多不方便。
就比如说吃水的问题,在青山村,一般村民都不用担心吃水的事,因为基本上家家都有打井。青山村一带山好水多,要打出浅水井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可在府城就不行。
府城地势高,周边山地且多。地下水不够丰足且不说,便是要在自家打井,一般人还申请不到资格!
因此府城居民若要吃水,要么自去庆水河打水,要么便需向官批的水郎或水铺买水。
江慧嘉真是没想到,古代还有卖水这回事,真不知道是该说大靖朝制度先进还是落后了。
不过府城街道繁华,很方便的地方就是,到了晚间风凉的时候,要出门逛街吃小吃很是方便。
清水坊这边也是各色店铺都有,虽然不如城中心一带,但也是很热闹的。
宋熠整日读书,但到了晚间的时候,还是常与江慧嘉一起出门走动。
他此前残疾了那么久,如今终于恢复,其实很是喜欢走路。尤其是陪江慧嘉一起逛府城夜景,他就更喜欢了。
第135章 宋熠进考场
平静的日子过得飞快,如此一晃又是十几日过去。
八月已经到了,本年院试开考之日渐渐逼近。
大靖朝的科举制度与唐时既有相似处,又略有不同。院试因为是选取生员的基础考试,所以策论是不考的,主要考帖经、墨义、诗赋。
考诗赋是盛唐遗风,大靖朝商业繁荣,上至士林下至民间,都好音律诗赋,便连天子都喜欢诗词歌赋做得好的官员。所以在院试中,诗赋也很重要。
但假若是到了乡试这一关,主考内容则会变成经义、论、策三样,最后诗赋只作为附加题的形式存在,重要性则被弱化。
当然了,科举考试就像打怪升级,院试关卡推的只是初级精英怪。
毫无疑问,帖经和墨义,要比经义、论、策简单得多。
当然,这种简单只是相对而言。
江慧嘉问到宋熠帖经和墨义考的什么的时候,宋熠是这样回答的:“帖经是摘录经书,考生需填写空缺字词。”
江慧嘉心想:“嗯,就相当于现代的课文填空。”
可是就算是课文填空,想想宋熠的课本之多,四书五经本本都是微言大义,要全部背诵无误也很不容易就是了。
墨义考的则是关于经文意义的一些问答,相当于现代的古文解释。
这两者都不需要考生写时文,考的也主要是对经义的背诵和理解,是基本功夫。
偏偏又是基本功夫这一关,难倒无数学子。
要知道,宝庆一府每届院试考生两三千,最后选取下来,廪生只取三、四十,增生只取一两百,其余附生不必说,许多没考中的,通过各种关系选为附生,这些是编外人员,没有秀才功名的。
不过考秀才有一桩好处,江慧嘉是这样对宋熠笑言的:“好在如今只是院试,闭门读书倒也无妨。等到乡试要考时文,你就再也做不得宅男,必须出去与人交流文章才成啦。”
宋熠奇道:“宅男做何解?”
江慧嘉文绉绉地道:“闭门家宅中,日|日苦读书的郎君便是宅男咯!”
说着,她自己倒先笑了。
不知道现代的宅男们听到这样的解释,会不会瞬间就觉得自己高大上起来了?
哎哟为什么会笑得停不下来?
可怜宋熠根本不懂笑点何在,莫名其妙地看着江慧嘉笑了半天,最后见她笑得开心,便也跟着笑了笑。
他又说:“娘子虽不考科举,倒也自然通晓科举之真意,竟然知道闭门苦读写不出好时文。”
江慧嘉道:“这不是很明显么?帖经考的是背诵,都有标准答案,这样的题做起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争议。墨义考的是释义,该怎么回答也有大致范围,可时文明显不同嘛。”
她想了想,《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不好拿出来做例子,便道:“想及贾谊之《过秦论》,纵横捭阖,指点江山,虽说是论古,实则是讽今,讨论的是汉王朝当时的时政。若无深刻的时代眼光,又如何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宋熠凤目生辉,深深看住江慧嘉,笑道:“可惜女子不能考科举,否则小生便要被娘子比下去啦!”
江慧嘉笑吟吟的:“我才对科举没兴趣,我只喜欢学医。所以你走运啦,少了一个强力的竞争对手!”
学中医,医古文是基础。
江慧嘉连晦涩精微的许多古医书都能倒背如流,文言文造诣不说很高,也是有一定水准的。
她有时与宋熠闲话几句,非但不打扰他看书,反而还能在某些方面与他辩论一二,也很有趣味。
当然,假如真要她考科举的话,她肯定是不行的。
能背古医书不等于同样能背四书五经,诗、书、礼、易等经典,她能记得其中一些名句就算不错了,背全文?开什么玩笑?真要能样样都通,她早就逆天了好不好?
到得离开考时间只剩三四天时,江慧嘉就开始给宋熠准备考篮。
考试时,考生可以提一个篮子进考场,笔墨吃食都要放到里面。
江慧嘉考虑到考场搜检严格,给宋熠准备的主食都是薄饼。嗯,是张记芝麻薄饼,在张记饼店买的。
如果是要她做的话……算了,还是别为难宋熠的口舌和肠胃了。人家一考就要考两天,挺不容易来着。
张记的薄饼是真的薄如纸,提起来对着光一照,这边都能看到那边,再怎么也不可能夹带东西的。
又用大竹筒给装了一筒水,另给他备了两件单衣,到底是八月了,夜间会凉,多件衣服也好遮盖。
此外林林总总一些,都是用得到,又不容易有夹带嫌疑的。
其中还有小如芝麻粒的药丸子,共有两种,一种是四君子丸,主要是因为考场中环境不好,怕宋熠食欲不振,精神不济,给他用来补齐健脾的。
还有一种是牛黄清心丸,能益气养血,镇静安神。
当然,宋熠要是一直都能精神好胃口好,不需用到这些丸药那自然是更好了。
江慧嘉每日清晨锻炼五禽戏时,也便拉着宋熠一起用功。
古代科举,考的不仅是脑子还有体力,更有心理素质,而这一切又都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来做支撑。
到八月七号,先一天一早就定好的一辆骡车按时停在了小院门口,江慧嘉就娇滴滴地问宋熠:“宋郎君,要奴家一直送你进考场么?”
宋熠:“……”
今天考试好不好?娘子你还这么逗我真的好吗?
这一声“奴家”,说得简直叫人骨头都要酥半边。
宋熠心头本来还有些紧张,这时倒好,别说紧张了,人都被震麻了好不好?
江慧嘉看着宋熠的呆样,扑哧一笑。
宋熠:“……”
红着耳根说:“娘子回去歇息罢,且等我好消息。”
江慧嘉点头道:“嗯,好好考,全须全尾地回来。”
宋熠:“……”
娘子我不是要去龙潭虎穴!
我怎么可能不全须全尾地回来?
江慧嘉又道:“还有,路上要是瞧见了漂亮的小娘子,不许多看人家啊!便是我不在身旁,也只能想我,知不知道?”
微微昂首,做霸道状。
宋熠只好笑着作揖:“谨遵娘子号令,小生万不敢违的。”
江慧嘉挥手:“好啦,去吧!”
第136章 一个笔袋
骡车载着宋熠,得得地使出小巷。
江慧嘉看着车尾在那巷角一拐,转瞬没入临街大道。
就只听得那边一巷之隔,人声热闹。而这边巷子里,却是一片安静。
她站在小院门口出神了片刻,心中忽然生起一股难言的怅惘之感。
这个世界总是这样有意思,繁华处可以极繁华,寂寞处也可以极寂寞。
好在,另一边巷口很快传来吕大娘的声音,瞬间就打破了江慧嘉难得生起的那一点文艺心思。
多愁善感什么的,多累人呀,不适合她啦!
江慧嘉转头去看吕大娘。
只见吕大娘手上挽着一个大篮子,篮子里满满的似堆了不少菜蔬,她是跑着来的,一边跑一边气喘吁吁地喊:“江娘子!”
她头上包着块青色布巾,脸面手脚都收拾得很干净。
只说话声音略粗,嗓门有些大。
“江娘子,我今日来晚了。”她又有些憨憨地笑着,很不好意思地道,“家里头小娃娃闹肚子,我实在没来得及脱开身。对不住了,江娘子。”
江慧嘉给吕大娘一个月两百文钱做工钱,另又给她三百文做菜钱,叫她每日里来上工之前先去菜市场买了菜再过来。
原先约好的时间是辰时一刻,不过大靖朝又没有精确的表钟,江慧嘉这里倒是有个漏壶,也只能看大致的时间。吕大娘每日里其实也就是看着天色过来的,并不可能太准时。
但今天确实有些太晚了,这不,宋熠都去考场了。
江慧嘉笑了笑道:“既是有事,那也情有可原。不过下不为例,往后可不许再迟了。”
她上辈子职业成就不凡,最后那两年,手下也是带过实习生和助理的。
知道做人老板,虽然可以与员工和善相处,但该有的规矩不能废。
正所谓过近则亵,她是做东主的,如果一味软善,难免助长下头人生出懈怠的心思。
一时的懈怠很可能就成为日后大恶之根源,即便如今手下只有吴大娘这一个帮佣,江慧嘉为了避免日后再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是宁可将姿态摆在前头。
吴大娘跟她相处这十几日,也有点摸清她脾气。知道只要自己守着本分来,对方是很和善的。
当下又谢了一番,连说往后不会再迟。
两人进了门,吴大娘自去将今日的食材放入厨房,江慧嘉左右无事,也跟了她进厨房,一边问她:“你家小孙子闹肚子?可是吃坏了什么东西?还是着了凉?”
吴大娘忙道:“也闹不清是咋回事,都闹了好几天了!吃的也跟平常一样,没吃那怪东西。也没见他着凉,我那儿媳妇看得紧呢!一时都要给他盖好几回被子的!”
说着说着她也愁:“这孩子到了秋天就爱闹肚子,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小儿秋季腹泻本来就是常见多发病症,江慧嘉听了便问道:“你家小孙子今年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