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医-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强大的身体,强大的精神同样不能持久。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很可能是,她又像前世那样身体早衰,英年早逝。
江慧嘉珍惜生命得很,可不想辛辛苦苦养成一个真·男神,结果却早早把自己的小命给折腾完,然后便宜了某个不知名的后来者。
只不过相比较起从前的稳妥策略,这毕竟是冒险。
要不是宋熠那么渴望参加今年八月的府试,江慧嘉未必会这么快就下定决心冒这个险。
但她是一个习惯于下决心之前犹豫思量,而下决心之后就绝不退缩的人。
一旦是她真正决定要做的事情,不论有多艰难,不论有多冒险,她都会坚定意志,一往无前。
十来天很快过去,一晃就到了六月底。
这个时候宋熠的腿伤又比从前更好了些,他已经开始有意地增加做复健的时间。
江慧嘉下午时候就常陪着宋熠到村中小道上散步,宋熠往往是拄着拐杖的。
村民们看到了,就会产生一种宋熠的腿伤已经开始飞速好转的意识。
也有村民会惊奇地问宋熠是不是腿伤快好了。
宋熠常常这样回答:“张大夫医术高明,我的确比从前好了许多。”
他这样一说,“蒙学馆宋先生腿伤痊愈有望”这样的消息就飞速在青山村传开了。
小小的青山村,随便哪家有点风吹草动都能没有阻碍地在村里传个遍,又何况是宋熠腿伤痊愈有望这样的“稀奇大事”?
有一回,宋熠甚至还拄着拐杖回了一趟老宋家。
他是去看宋老爷子的,宋老爷子瞧见他,激动得眼眶飞红。
余氏饶是刻薄,在这样的情况下竟不敢多说宋熠一句。
大致地在村民们心中打好了预防,到了六月的最后一天,宋熠对自己的学生们说了结业词,末了又给每人送了一本自己亲手抄写的《千字文》。
最后对学生们说:“诸位既已识字,往后继续学习,自然便能知文。两月以来,我与诸位共同进步,尔后道路虽不能继续同行,也望能与诸君共勉。”
因为宋熠一开始就收服了小学童们的心,后来又常常在课后同他们说些历史名人传奇之类的小故事,该亲切时亲切,该严厉时严厉,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许多舍不得他的学生竟都哭了出来。
就连向来最跳脱的周循都抹起了眼泪,直说:“先生你不教我们了吗?我们还想继续跟您上学!”
宋熠道:“不必做小女儿态,今日课堂虽散,但诸君与我之情谊难道亦随之消散了?”
小学童们连忙纷纷摇头。
宋熠的蒙学馆一期才只开短短两个月,小学童们入学时大多都是小萝卜头,到结业了也还都是小萝卜头。
大约也只有这样年纪的小孩子们才能具有这样格外纯洁真挚的情感。
就连宋熠心中都有不舍。
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又道:“今日虽是诸位结业之日,但小小一期蒙学有时而尽,真正的学问却永无止境。诸位也都知晓……”
他微微笑道:“我腿伤难治,待今日与诸位结业之后,便要去县城,甚或去府城寻访名医。往后我总有归来之时,待那时相遇,我却是要抽问尔等学问。”
周循立即道:“先生只管来问,答不出的都是孬蛋!”
学生中间有人响起哀叫声,也有人紧追着周循道:“先生快回来,我们结业了也都用心读书的!”
宋熠又与众人一番对话,最后终于宣布放学。
学生们虽然依依不舍,但这一回的结业也还算顺利。
又因为宋熠对学生们提到了自己要去县城或府城寻名医的事,从学生们回去以后,这个消息就又通过这些学生和学生家长,飞速传遍了青山村。
到第二天,宋熠和江慧嘉带着简单行李,去村口等跑海车时,竟有许多村民来送了!
宋老爷子也在其中,不过宋老爷子那里,宋熠是早前一天亲自去辞行过的。
宋熠对众村民拱手道:“众乡亲厚爱,三郎铭感于心。此去时日不长,待归来后再与诸位相谢。”
等终于坐上去县城的跑海车,江慧嘉都不由感慨:“宋先生在村中声望真高,果然教书育人是大好事啊!”
尤其是在古代,古代的老师多受人尊重。
宋熠便笑道:“不及江娘子妙手仁心,乡亲们对江大夫更是感激不尽呢。”
江慧嘉也就笑了。
小夫妻两个互相吹捧一番,俱都感觉极好。
对宋熠而言,此去虽有可能要面临治伤时那所谓“痛不欲生的痛”,可更多的,他心中充满了还是即将迎来新生的期待与喜悦。
而对江慧嘉来说,肉体的苦痛早已被她习惯承受,她不喜欢常常忧愁,因此也仍然轻松。
骡车连续行驶了一个时辰,车内仍然颠簸。
但好在宋熠的腿骨已经基本长合,只是断裂处仍有裂痕存在,倒也不怕再被颠得移位了。
江慧嘉就时不时地为宋熠按揉穴道,以免他的伤处因为摩擦而引发炎症。
等到骡车终于到县城时,宋熠的精神竟也还好。
他自己拄着拐杖下了车,江慧嘉请车夫帮忙将轮椅抬下,宋熠才又坐上轮椅。
坐着轮椅走入粟水县城,宋熠一时感慨万千。
因为原先就计划好了,所以两人先在县城寻了一家客栈,预备先打尖歇息半日。等宋熠身体适应了,他们就要抓紧时间再乘一趟车,直入府城!
毕竟粟水县只有这么大,有没有高人实在太明显了。
所以江慧嘉早先就与宋熠商议好,真正要“治好”宋熠,还是要上府城。
第115章 回天十三针
宝庆府府城距粟水县城约一个半时辰的路程。
当然,这个一个半时辰指的是乘坐骡车。
直到申时三刻,江慧嘉与宋熠才坐着粟水城的跑海车到了府城。
因为轮椅很占地方,宋熠的腿伤也多有不便,所以这一趟他们是专租了一辆跑海车。
毕竟是专车,付了入城费进城以后,车夫就拉着宋熠与江慧嘉直奔内城,在繁华的东市帮两人寻到了一家干净阔敞的客栈。
江慧嘉与宋熠这才趁着天色仍然亮堂的时候安顿了下来。
但天气毕竟太热了,夏季虽然天黑得晚,江慧嘉与宋熠到了客栈以后却早累得一身疲惫,谁也没有要趁着这时候再出去逛逛的意思。
江慧嘉找店小二叫了两桶热水,跟宋熠先后洗漱了一番,又叫来饭菜饱吃一顿,疲惫的身体才觉略缓。
这时候江慧嘉也才有兴致来打量这古代的客栈。
说实话古色古香的,感觉还不错。
虽然没有现代的自来水卫生间之类的方便设施,可内外都很干净,又有店小二随叫随到。
像江慧嘉是通过车夫直接在客栈拿到的天字号房,这天字号房不但是套间,外头竟还配有侍女服侍,住起来其实是比家里还舒服。
当然,这家客栈的天字号房要价也同样让人感觉很“舒服”就是了。
一个晚上他们就要五百文钱,若是住的时间少于两晚,房钱少于一贯,他们还不收!
而通过与侍女的对话,江慧嘉又知道了,这家客栈虽然名字不叫太平和乐楼,可人家叫太平客栈。
嗯,还是郑家产业!
郑家老宅虽然是在粟水县城,可他们在府城的势力同样很大。
江慧嘉跟宋熠来府城,其实是不太想另外在市井间租房子度过这半个月的。
因为她的家务能力实在太一般,给宋熠施针治疗要施展秘术,这不论是对她还是对宋熠,都会是一项很大的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不认为自己还能有精力去做收拾屋子和一日三餐的事情。
这样一算,住客栈其实是个很好的选择。
可是这郑家的客栈嘛,江慧嘉住起来又有顾虑。
她将自己的顾虑说给宋熠听,宋熠沉吟片刻道:“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江慧嘉凝思片刻,觉得倒也有理。
其实走到哪里都有可能被人怀疑,还不如处在繁华的最中心。
不过江慧嘉还是觉得自己住的这个房间位置不够好,进出都不能避人。外头还有侍女守着,虽然说有侍女服侍是很舒坦,但相比较起她所想要隐蔽的事情而言,这点舒坦就不算什么了。
这一夜江慧嘉和宋熠都歇息得极早,充足地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两个人又是神清气爽的。
江慧嘉就去找到客栈掌柜,换了一套房。
原来这太平客栈里不但有天字、地字、玄字号房之分,竟还有独套的小院出租。
江慧嘉就以一天一贯钱的花费,租了太平客栈后院最靠后门的一套小院。
连着数了十五天的租金,她跟宋熠就搬到了这个小院里。
这小院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后墙处独立开门,能直接从太平客栈后头的巷子出去。
就这样,江慧嘉跟宋熠彻底安顿了下来。
白天的时候,江慧嘉从太平客栈的大门也不避人地就直接外出。
遇到有伙计和侍女如是跟她行礼,她就会跟人闲聊,并打听府城中的名医。
于是不到半日,太平客栈的伙计和掌柜们就差不多都知道,这对陌生又显眼的小夫妻来到府城,原是为寻医来了。
没办法,宋熠坐着个大轮椅,想不显眼都不成。
江慧嘉就在外头逛了小半天,午饭前才回到客栈。
她回客栈时是垂头丧气的,一个之前跟她说话最多的侍女看到她,还安慰她:“江娘子不必急,府城名医那许多,不怕找不到能为你夫君治腿的人。”
因为江慧嘉出手大方,给小费……不对,是给赏钱给得很爽快,所以她的着装打扮虽然不是顶好,客栈里的男女伙计们却都对她很热情。
江慧嘉就道:“其实我夫君的腿原也是名医治过的,只是要痊愈总有些难。”
说着,她又用幻想般的语气道:“来时我在路上听一位过路客商说,曾在府城金水巷遇到过一位游戏风尘的神医,得到神医赐药,治愈多年顽疾。却不知我是否也能有如此运气……”
她这说的就跟传奇故事似的,有人不信,也有人感兴趣地来追问。
江慧嘉便跟人绘声绘色地说起那位“过路客商与神医”的故事。
嗯,其实是小说故事里被人用烂了的老梗,但谁叫大靖朝人民接收不到现代社会那样发达的资讯呢?
江慧嘉说的故事这么老土不可信,居然还真有人信。
就这样给客栈里的伙计侍女们灌输了一堆“神医可以偶遇”的观念,江慧嘉下午又出去了一趟,回来时又说:“我若从我那小院的后门出去,离金水巷是不是更近?”
得到肯定答案之后,她就道:“那我往后不从这边出门了,便走那小门。”
果然第二天她“再出门就开始走后头小门”,当然,其实是江慧嘉根本就不再出门了。
一切都准备就绪,江慧嘉开始正式为宋熠施展起秘法来!
这一套秘法名叫回天十三针。
光听名字就可以想见这套针法的厉害,虽然只有十三针,可这十三针下来,所能达到的效果是真正近乎鬼,近乎神,超越人所能想的!
回天十三针原本有所残缺,是江慧嘉后来结合中西医的手段,强行将这套针法补齐,才有了这套针法的重现人世。
可即便是江慧嘉,在她上辈子职业生涯最巅峰的时候,施展这套针法,也曾有过失败。
江慧嘉叫宋熠平躺床上,除去了上下衣物,只着贴身亵裤,又将裤腿卷到了大腿根部。
她又放下自己梳了发髻的头发,只在后头用一根缎带齐齐扎住。
然后在房间里点燃了特制的药香,将一盆清水置于屋中。
门窗都关好后,江慧嘉忽地出手,对着自己头部最中心位置就一拍。
宋熠转头看到了,奇道:“娘子你这是做什么?”
江慧嘉眨眼,笑道:“提神醒脑呀!”
说着走到宋熠面前,神色一正,道:“我要开始了。”
第116章 针通鬼神
江慧嘉忽然对着自己头部那样一拍,当然不是真的在提神醒脑。
事实上她手中还夹着一枚细若牛毫的银针,就在她一拍之时,那枚银针就随着她手上的动作,被她用特殊手法刺进了自己头顶百会穴中!
经过前面十来天的针灸刺激,她本就强大的精神力量早在她泥丸宫中突胀不休。
此时再经这银针一引,江慧嘉眉心猛地一痛。
一股从所未有的奇异感觉在一刻就如潮水般从她头脑中蜂拥而出,这种感觉,比之她上一回无意中引动感知,为宋熠二次接骨时又有不同。
此时虽是白日,可江慧嘉却偏偏觉得自己仿佛置身在如水月光之中。
庞大的精神力量如同月光潮水,汹涌而下。
眉心仍然痛得厉害,可是在这种奇异的力量下,江慧嘉又觉得自己的意志仿佛与肉体剥离了般,即便感知疼痛,竟也是朦朦胧胧的。
这个领域实在神秘,江慧嘉心中升起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微妙感觉。
她将十三枚早已准备好的银针排开在敞开的针包上,然后倏地伸手一抹。
一枚银针就被她扎入了宋熠胸口膻中穴!
膻中穴又被称为中丹田,经属任脉。
武侠小说中常有打通任督二脉,贯通天地之桥的说法。
这虽然是一种夸张,但在真正的现实中,内功真气汹涌磅礴的武林高手或许并不存在,可是养气有成的内家拳国术高手却是真正存在的。
传统的内家拳,其实最重养生。
讲究的是内练一口气,气走周天,神明自生。
当然,这里所说的“神明”并不是神话传说中那种神明。
而是指人体内本来就存在的某些神秘力量,以及某种心境,某种明悟。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内中蕴藏无数神秘力量。
这一点,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承认的。
江慧嘉甚至还知道,在前世,某些顶尖的生物研究机构,从事的就是开发人体潜力的研究。
当然,某些研究有违人道,不说也罢。
江慧嘉是接受传统中医教育长大的,她在这方面的理念从来都是信奉气壮自身,绝不主张过度开发。
而江慧嘉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气与细胞的力量,将宋熠身体内部的潜力刺激出来,以加速他腿伤的愈合!
她更要做到的是,在这神秘的刺激过程中掌控平衡,使得这种刺激非但无损宋熠的身体潜能,还要让宋熠经受过潜能开发的身体更加强壮!
江慧嘉又下一针,这一次她扎的是气海穴。
而针刺气海穴时,她行针速度却开始变得极慢。
她的感知开始延伸,当轻触到宋熠气海穴中自然存在的那股精气,她扎针的手就开始有规律的颤抖起来。
这种颤抖就如同是音乐大师弹奏弦乐,又像是国术高手挥洒寸劲。
十次震颤!
百次震颤!
宋熠忽地闷哼一声!
想当初,就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被张大夫二次打断腿骨,又二次接骨,宋熠都没有闷哼过。可这一回,江慧嘉才刚刚扎了两针,他就痛得闷哼出声!
宋熠口中咬着软木,额头青筋几乎都要痛得鼓出来了。
江慧嘉早说过:“回天十三针涉及潜能开发,行针过程中尤其要求受术者保持清醒头脑与敏锐触觉,否则这一套针法的效果便要大打折扣。”
简言之,她不是没有麻醉手段,也不是不能给宋熠配制纯中药的麻醉药剂。
可是宋熠要想真正达到腿伤快速痊愈的目的,偏不能使用麻醉!
诡异的、扭曲的,如同万千蛇虫在体内钻动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