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医-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哮喘是很容易反复发作的病,何老太太说是老太太,其实年纪并不算很大,不过四十五岁而已。
不过她早年丧夫,独个儿拉扯大两儿一女,因此精气神上比旁人耗损得格外厉害些,瞧着有些显老。
何家算得上是小富之家,何老太太以前也请过不少大夫治病,虽然其中并没有顶级的名医,但她这个病难以根治,总是众医家公认的。
江慧嘉便先给她开了一副药,嘱咐她喝三剂。
这三剂药算是试探,她要根据何老太太服药后的病况变化,而后随时更改药方,调整治疗。
第396章 宋熠政治上的大弱点
四月中旬眨眼即至,谢了杏花,开了芍药。
京西,周府。
赵太医携着一股怒气匆匆上了门,周局判将他迎在花园亭子里坐下。
“简直太也嚣张!”赵太医一掌拍在石桌上,“满京城都传她是神医,又将我等置于何地?吃相如此难看,亏我当初还以为她是个谦冲的!”
周局判老神在在,却半点也不为所动。
他亲自倒了一杯茶给赵太医:“老赵啊!能你我之所不能,难道不是神医?”
“不过是显了那一回能,焉知不是瞎猫碰上死……”赵太医到底有忌讳,忽地住了口,却又狐疑地看向周局判,“周大人当真能咽下这口气?”
周局判呵呵一笑:“什么气不气的?当初老夫且还提议要请这位江大夫入太医局呢!若非皇上后来……江大夫说不得都进了太医局,成为你我同僚了。”
赵太医眼睛滴溜一转,凑近周局判几分:“周大人当真是要结交示好这女子?”
“赵大人啊!”周局判捋了捋胡须,意味深长,轻轻一叹,“但凡她不出错,你我当然便只能供着她。毕竟她是救过太子的啊,皇上都看在眼里呢……”
赵太医轻舒一口气,瞬间领会了。
人家要是不出错,他们当然只能供着,可要是出错了呢?
江慧嘉暂时还没有出错,她为何老太太诊病数日,换了两副药,何老太太病状已有好转。
期间孔大奶奶主动来卖铺子,江慧嘉没有客气,她早等着孔大奶奶呢。双方一个有心,一个有意,这回的买卖是极速的顺利。
铺子的位置更是极好,就在任店街上,三间的门脸,因地处内城,四周俱是繁华所在,这样的铺子,要不是孔大奶奶主动来卖,江慧嘉还真是买不到。
这三间铺子的花费还不高,孔大奶奶本来开价两千两,江慧嘉这厢才表示为难,说自己买不起,孔大奶奶就十分“仗义”地降了价,最后只要了一千两!
天下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
汴京城中心地带,任店街上的三间敞阔大铺子,竟只要一千两就卖了,孔大奶奶真是下了血本了呢!
孔大奶奶告辞离去后,江慧嘉叫松风使人悄悄跟上了她的车架。
松风喜欢在街面上打转,颇认识了一些赖子帮闲。江慧嘉便特意支给他一笔银子,由得他去结交这些市井人物,也是多个消息渠道。
有大方的女主人撑腰,松风出手便也很大方。支使了几个机灵的小儿,往孔大奶奶车架后头一跟,既不起眼,又占了个熟知地形的便利。
晚间宋熠都回来了,松风终于也来回报消息,结果很有些意思。
先说孔大奶奶,松风道:“孔大奶奶并没有往旁处去,从咱们府上出门,就径直回他们孔家了。”
然后说到几个帮闲在孔家宅邸外头看到的事情,又道:“后来孔家大郎君带着小厮去了太平和乐楼,原来是与郑传胪相见!”
孔大奶奶并没有去密会谁,可是孔大郎却去见了郑锦逸!
至于松风叫他郑传胪,这称呼其实是带点讽刺意味的。
满京城谁人不知,当初会试场的头名会元郑大郎到了殿试上头,结果却连一个探花都没捞到呢?
郑锦逸与状元郎宋熠不和,那是早被传得纷纷扰扰的。
当日金殿之上,两人同殿辩论,句句精彩,至今还在士林间流传呢。
宋熠净了手,走到江慧嘉旁边坐下。
松风逗着趣儿说话,手臂画圈,摆着手势道:“孔大郎出了太平和乐楼,却往红姑巷去了……”
说着,他又嘿嘿一笑,语态竟莫名有些猥琐。
宋熠见他这赖皮样,顿时微皱眉。
松风连忙收敛神态,垂了眉眼,故作正经道:“孔大郎在巷口敲开了一扇门,那门后头飞奔着迎出来一个年轻女娘……小的后来叫人打听了,这女子原来是孔大郎置在那里的外室。”
孔大郎居然置了外室!饶是孔大奶奶何等厉害人物,可她竟也管不着孔大郎在外头置外室!
宋熠顿有所思:“既是外室,孔大奶奶想必不知情。何妨叫她知晓?一则使她不被蒙在鼓里,二则也叫她多多关心自身诸事,以免精力太多,倒照管起旁人家事来了。”
这是要松风把孔大郎置外室的事情捅出去的意思。
偏他说话还这样端着,神态与语意间的反差使得江慧嘉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再看宋熠,又觉得感动。
他一个大男人,居然连这种事情都要管,若不是对江慧嘉爱护极深,他又何必操心这个?
宋熠见江慧嘉笑了,伸手便握住她的手,一面叫松风下去。
屏退诸人,两人从外厅回到正房内室。
江慧嘉道:“此等后宅事,我来吩咐就是,本不必你操心的。”
宋熠笑道:“不用分得这样清楚,内帷若不能修,又何以谈大事?我如今尚算空闲,便多插些手。往后若是忙起来,只怕就要多多劳烦娘子了。”
江慧嘉本来想说“有什么劳烦的”,又觉得自己跟宋熠根本就不必要说这些客气话。因此话到嘴边,她反而又咽了回去。
只心里升起暖融融,酸甜甜一片。
像是忽然插上了无数羽毛,又汇聚成翅膀,在心间飞翔。
江慧嘉立即问起宋熠在吏部学了些什么,又学得怎么样。
她跟宋熠没什么好忌讳的,也从不觉得男人在官场上的事情自己不能问。
宋熠道:“如今学的,无非是公文怎样写,政务处置有什么流程之类事体。再有一月,吏部将进行第一次拔萃考核,若是能过,便能授官了。”
顿了顿,仍是道:“我方才却思及一事。”
江慧嘉问他什么事。
宋熠道:“倘若此事背后有郑锦逸手笔,他应当知晓娘子医术,他何来这等自信,以为便一定能难住娘子?”
江慧嘉道:“医术上的事情没有绝对,这却是说不好的,未必没有失手时候。”
宋熠道:“不,我还有更大更明显的弱点存在。假如郑锦逸此番行事,明面上是为难娘子,实则声东击西呢?”
更大更明显的弱点!
是什么?
话说到这里,江慧嘉脑筋一转,悚然一惊。
第397章
宋熠有弱点吗?
这其实是一个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又很容易就能解答的问题。
宋熠出身寒门,来历清白。
他的老师萧谨是江南道名士,虽然文名在外,但他除了挂着一个宝庆府府学山长的名头,政治上却并无其它建树。他是名士,也是半个隐士,游离在朝局之外,徒有清名而无关权势。
由此看来,宋熠全无背景,虽然好打压,但同时他又能算得上是拉拢起来最合算的那种士子。
此外还有一桩最紧要的,相比起普通没背景的清白士子,宋熠曾被昌平帝当殿钦点,皇帝明显对他青眼有加。
只这一点,就足够树立起一枚最大的护身符,为初入仕途的宋熠保驾护航了。
因为没有其他背景,他反而可以做纯臣,做直臣。
所以说,从表面上看起来,宋熠是没有明显弱点的。
可外部弱点不明显,内部他却有一个无法真正割舍开的天然弱点。
他少年丧母,如今跟在宋柏山身边的余氏虽然根本就没上族谱,可她到底曾经担过宋熠继母的名头,她那么能作妖,但凡闹出点什么来,宋熠都有可能因此而受牵连。
这还只是一桩,除去余氏,宋家还有一个看似理智慈祥,其实更偏心,更能作的宋老爷子。
余氏不过是个假继母,实际上是宋柏山的妾,说起对宋熠的约束力,又怎么可能比得过宋熠嫡嫡亲的祖父宋老爷子?
宋老爷子曾经的确被宋熠深刻地警告过,双方近乎决裂,但实际上,这种决裂却是不具备任何真实效力的。
在双方都有意的时候,这种决裂可以持续,可一旦宋老爷子想要重新维持关系,至少从明面上,宋熠不能有丝毫反对。
一个孝字摆在上头,除非宋熠不想做官了,否则他能对宋老爷子怎么样?
江慧嘉脑筋转得快,再加上这个问题她曾经也是真正深想过的,这时便心惊得脱口而出:“郑家的根底在宝庆府,他若要查你我与老家的关系,那真是再轻松简单不过!”
她早将自己跟宋熠视作一体,因此说起话来,也是将自己与宋熠的立场摆放在一起说的。
宋熠这里中了状元,他虽然没有要回乡的意思,但于情于理,于宗法于道德,他都是应该要传信回青山村,与父老相邻同喜。甚至更进一步,请求他们帮忙告祭祖宗的。
状元圣旨下来后,宋熠也确实是着人往老家送了信。
这是状元的报喜信,各大驿站都要开方便之门。宋熠又寄了一百两银子回去,可用做修路修祠堂等,也是表示自己功成名就了,依然不忘根本之意。
说起这些事情,宋熠道:“便是没有别有用心之人煽动,如今不同往昔,我也早该设想到……”
设想到什么呢?
往常,宋熠虽然一步步在前行,可秀才也好,举人也好,都只能算是走在科举路上。
他每多考中一回,就多增加一些资本,被他压服过的宋老爷子与余氏等人就会更怕他。
然而这个“怕”,却又应该是有限度的。
当可能得到的利益,超过了当初的心有余悸,如余氏这等人,她能不蠢蠢欲动?
宋熠一叹道:“虽已分家,毕竟同根同枝,若是为五郎,只怕即便是老爷子,也未必不会再多破例几回。”
宋五郎也是读书人!
今年开春,宋熠这边考中了状元,宋五郎则也参加了县试。
县试他已经过了,自此也算是真正踏上了举业一途。
自周以来,华夏国情,尤其讲究宗族传承。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不论内里关系实质如何,在世人眼里,宋五郎就是宋熠的亲兄弟!
一个人,如果心冷到不认宗族,不理兄弟的程度,哪怕他学问再好,只怕也要被世人质疑人品。
官场上,同僚能不忌惮他?上司能不厌恶他?
放到宋熠身上来考量,他要是真冷到这种程度,只怕不用旁人攻击,就是原先表现得非常欣赏他的昌平帝,也要因此而对他生出不好的想法了!
江慧嘉眉头一跳,一下子道:“你担心……老爷子他们会上京么?”
宋熠道:“我原本并不担心,老爷子的性情,我十分明白。然则松风提及孔大郎去见了郑锦逸,我便不得不多虑几分。”
他自小心思周全,脑子不用多转,便总能想到常人想不到的点上去。这知一返三的本事,就是萧谨也很夸赞的。
宋熠又道:“希望是我多虑,不论如何,我应当再派一人回转老家,时刻为我探查动静,以免事有再变,使我们措手不及。”
江慧嘉没有异议,两人商定了,却又在派谁回去这个问题上多思量了一番。
先前派回去送信的,是状元府这边连宅子一起赏下来的一个管事。这管事还有家小留在状元府,也不怕他不当心办事。
这回宋熠道:“便叫松风去,他如今很能干,再历练一回,可以叫他到外院当大管家。”
又说:“他原本结交的那些人里头,也有独身的小乞儿,可以寻其中自愿卖身的,签了契回来,仍然做这结交帮闲、探听消息盯梢行踪的事情。”
他思虑一回总能想到很多,江慧嘉听罢了,没忍住叹息了一声:“三郎,你脑子里头总想这许多事情,你累不累?”
宋熠便是一阵笑:“这叫许多事情?娘子忒也将这简单事情看得太繁杂了!”
对他而言,大概真的只是脑子随便一动,一想的事。虽然周全,却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笑着笑着,他又将江慧嘉抱起来,凑至她耳边轻轻啜吻。
低声道:“娘子,这等小事不够我费万一之心神,不及娘子赏我一记媚眼呢……”
江慧嘉被他调戏得不知该恼火还是该心动,忍不住啐道:“什么叫媚眼?你俗不俗?我何时飞过媚眼给你了?”
宋熠笑道:“娘子什么样的眼神,在为夫看来都是媚眼。”
又亲到她眼睑上。
第398章 江神医与枯草堂
四月下旬这一日,宋熠休沐。
江慧嘉既从孔大奶奶手中买来了三间铺子,便将这三间铺子打通了,另请人简单快速地装修了一番,然后买来各种药材,打点起各种用具,正式开了医馆。
其中药材方面,因为是要大批量购入,在与药材商联系时,还需要通过太医院的批文。
太医院那边爽快得不得了,不论江慧嘉要办什么,他们都是大开方便之门。
江慧嘉没有特意挑日子,也没有准备什么大仪式,或请许多宾客来观礼。
开业做得很简单,她只就着宋熠休沐这一日,在医馆前树了一块牌子,上头写了神医扁鹊的名言“六不治”。
医馆取名枯草堂,左右两边悬挂对联,写道:“世上本无长生术,海外岂有不老丹!”
人家医馆起名,常以回春、济世、长生等字号相加,偏偏江慧嘉的医馆居然叫做枯草堂。
这并非她有意特立独行,而是因为上辈子江家世传的医馆,就叫枯草堂!
堂前的对联也是承袭前世,江家祖训,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生死之事,先能看淡,才能看懂。
江慧嘉自来大靖朝,倏忽两三年,而今终于在皇城的繁华地带开起了前世的医馆,一时竟有几分惆怅惘然,恍如隔世之感。
“娘子,揭匾罢!”宋熠站在门边,温声含笑。
江慧嘉扯住挂在牌匾上的红绸,红色的绸带如同一片红霞,从高处飘然而下。
劈里啪啦!
鞭炮声响起,有被这边动静吸引的路人停驻了脚步,忽惊呼:“这云裳阁何时竟变成了医馆?”
这三间铺面位置极好,原本在孔大奶奶手下,她是拿来开布庄的。
孔大奶奶为了让江慧嘉的医馆快速开业,可谓是下了血本,连自己手下最好的铺子都拿出来卖了。
任店街是汴京城中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江慧嘉在这里开医馆,就算事先不做排场,但只要她牌匾一挂,鞭炮一响,还是能飞速引起旁人注意。
鞭炮响过,路边已经引起不少人指指点点。
江慧嘉遥遥向着围观的路人们福了福身,便自顾进了医馆里头。
这是医馆,又不是旁的买卖,断没有主动招徕顾客的道理,她还要维持神医人设呢!
更何况,江慧嘉早在心里有预测,即便自己开业开得再低调,一直在后头盯着,连这样好的铺子都舍出来了的孔大奶奶,又怎么可能没有后续行动呢?
有孔大奶奶那样不遗余力地宣传,甚至是背后做推手,还怕开业会冷清?
果不其然,这厢江慧嘉才刚进了医馆里头,就只听到外面一个高高的声音忽然道:“枯草堂!江氏!这里是江神医的医馆!”
又一个声音惊呼道:“江神医?”
“便是打宝庆府来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