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医-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11章 论如何忽悠皇帝
垂拱殿中,内外空气都仿佛静默了下来。
江慧嘉说得似藏非藏,皇帝却听得心潮起伏。
在这个世上,越是权力巅峰的人就越怕死。
这是很好理解的事情,盖因拥有太多,既成至尊,又如何舍得再走下高台,亦如所有普通凡人一般,生老病死,百年而去,死后万事都成空?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枭雄,甚至是千古第一帝王秦始皇,都逃脱不了长生的幻想!
如秦始皇那般的人物,都曾为炼制长生不死药而疯狂。徐福东渡的故事流传了多少年,最终还不是因为那一个关于长生的妄想?
明明世人都知长生是不可能的事,可为什么偏偏如秦始皇那般人物居然会相信这种事情真的可以实现?
是因为他傻吗?
开什么玩笑,这可是统一六国的绝世狠人,他要是傻,那大概全天下都是傻子了!
说到底,这位始皇帝或许未必是真的就全盘相信了长生的存在,只不过是他宁愿相信此事当真存在,并可能实现罢了。不去相信,难道要他告诉自己,我虽然是皇帝,但我也是会死的?
这就是妄念!
是越强大的人越不容易摆脱的心魔!
昌平皇帝看似随意地在问江慧嘉,实则他双手放在御案下,却早不自觉地紧握了起来。
江慧嘉的医术就已经是达到了“生死人”的境界,她连心脏中刀的人都能就活回来!她如过有师尊,她的师尊会是什么样的?
只听江慧嘉顿了顿,道:“师尊的医术究竟强大到了何种程度,民女亦无法窥知全部。民女虽自幼跟随师尊学医,然而真正亲眼见到师尊出手的时机,却是极少的。”
这话又显得有些假了,皇帝听得微微皱眉。
跟师父学医,却基本上不见师父给人治病,这可能吗?
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有些常识他还是懂的。学医可不光是纸上谈兵就成,没有病例练手,再天才的人也不可能学出多大的成果来。
就在他又开始在心中暗暗质疑起江慧嘉的话时,又听江慧嘉道:“那时候民女将将五岁,单独分了房,住在后院小西厢里。夜间入睡,忽觉窗外风来,睁眼一看,竟是一名缁衣女尼,不知何时以何种方式出现在民女房中。”
这就有点说传奇故事的感觉了。
而更有意思的是,江慧嘉用词还挺美妙。
诸如那一句“夜间入睡,忽觉窗外风来,睁眼一看……”,虽然说不上多么文采斐然,可画面感却着实是太强了!
随着江慧嘉的话语,皇帝简直都能直接在脑中拟放出那一段画面。
虽觉荒诞,可莫名地竟有种听住了的感觉。
皇帝不由道:“这便是你师尊?她接下来便传授你医术?”
但虽然是很有兴致地接话来问,可实际上皇帝心中却基本上是不信江慧嘉的“故事”的。要说先前还有几分相信,更有几分期待,可这时他心里的想法却暗暗地变成了“信你扯淡”之类的。
“是。”江慧嘉道,“当时民女年纪还小,反倒胆子奇大,又听了不少志怪故事,还当是遇到了神怪一流的人物,甚至伸手去撕师尊的脸皮,想看看这面皮下头站着的是不是什么精怪呢!”
皇帝想象当时的画面,夜来风起,怪尼忽入房中,一垂髫女童虽惊坐而起,却非但不怕,反而还伸手去撕扯对方面皮!
简直不敢想象若真有这样一个尼姑,对方当时会是什么表情什么心态。
画面感确实太强了!
又因为这样强大的画面感,以至于本来荒唐的故事听起来倒显得有些真实起来。
江慧嘉编起了故事,故事节奏尽量加快,可细节却尽量清晰。
有道是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时候,一段话看起来是真是假,多半就是由这些细节决定。
她其实暗暗心焦,因忧虑宋熠的伤势,并不愿在皇帝这里浪费太长时间。
可语言确实是门很有意思的艺术,很多时候,说话的次序不同,语言的组织方法不同,甚至是营造的气氛不同,乃至于说话的对象不同、时机不同,等等,得出来的效果都有可能截然不同。
江慧嘉这时候的大脑早在高速运转,一步步计算着自己要怎么说才能引得皇帝相信她本来看起来十分荒唐的话。并使这种相信最大化,甚至更进一步引导事情的发展!
说了一小段细节故事,她又道:“师尊说,她自海外而来,多年来行走异域,偶使医术也并不留名,然而至今大限将至,忽忆及家乡,竟生忧思。”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
嗯,这是《神雕》故事里南海神尼的梗,虽然江慧嘉改变了很多,但根底上那所谓“海外神尼”,就是从南海神尼那里得到的灵感。
当年小龙女跳崖,黄蓉却骗杨过说,小龙女是被医术通神的南海神尼带去了海外。
这么假的瞎话,路人都不信,杨过那么聪明的人居然坚信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来这是人心妄念,二来这跟黄蓉的说话技巧也有很大关系的。
江慧嘉此时面对的是皇帝,情况不同,她还要更有技巧。
又道:“师尊言说,她虽是出家人,毕竟生于大靖,此便是因。修方外之佛,了红尘之果。而如今她回归大靖,择一女童为徒,传播济世之医术,而日后回报大靖,此便是果。”
昌平皇帝也是信佛之人!
他当年会将太子送到大相国寺去,足以证明,本代皇朝,在佛道之间,是更倾向于佛家的!
因此昌平皇帝虽然说不上是什么佛法大家,可至少,在这方面他具备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江慧嘉的因果之说使得皇帝不由暗暗点头,之前的*分不信,这时又转变成了五六分相信。
他又怎么能想到,有人能将佛家的事情都这么乱说,这样没有敬畏心?
江慧嘉没有给昌平皇帝太多细思量的时间,很快又将话题一转。
“师尊辗转海外,所见颇多,有风物教化,也有海外医术。”
她顿了一顿,心中暗暗整理语言。
真正的戏肉要来了!
第312章 有难题也找皇帝
江慧嘉没有详述自己童年究竟是怎么学医的,反而说起了海外之事。
“琉球以东是扶桑,扶桑如今实行庄园领主制,与我们大靖朝很不相同。”她根据时间段来推算,大致说了说同时期的东瀛国风。
诸如佛教与神道盛行,民生经济上服饰仿唐、手工业作坊兴盛,还有流行和歌,盛行书法……只是因为领主制的存在,各大势力争斗频繁,底层民众大多还是生活疾苦等等。
至于更详细的,江慧嘉本身也并不知道。一来不是研究历史的,更不至于详细关注到外国历史,二来在华夏这里,宋朝都能变成大靖,鬼知道东瀛那边会是什么样的。
说太多就容易露馅了。
不过大靖虽然不是宋朝,但历史总是存在其必然性。大靖国号不同,可要从政治、经济、民生等各方面来看,跟同时期的北宋其实又很相似。
因此只说海外风物的话,大略说一说,江慧嘉还是不怕错的。
就算小有疏漏,也可以推说是自己不曾实际去过海外诸地,因此理解有错。
皇帝果然没听出什么问题来,还配合地间或提问,或闲谈一般道:“扶桑国在唐时便常来朝京,秦时徐福东渡去的便是此地。”
江慧嘉道:“师尊修的是苦行,去了扶桑,又去了高丽。”
就说了东瀛,又说到高丽,然后说到交趾、占城、真腊、勃泥、天竺、大食、波斯等等。
这些江慧嘉也了解不多,但以前在现代的时候偶然看到过有关于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解说,也零散记了些东西,此时随便拿来一说,倒很像那么回事。
大靖朝并不闭关锁国,但在另一个时空,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繁荣在南宋,北宋时虽已经兴盛超过汉唐,可这个兴盛也是有过程的。
在如今的大靖朝,航海还大多是民间行为,官方并不曾对其统一管制。
汴京作为顶级的国际化大都会,海外商品虽然时常能见,海外商人却并不多见。关于江慧嘉说的这些东西,皇帝虽然偶尔也会召见外使,但实际上了解确实不多。
江慧嘉将世界说得这样瑰丽丰富,其中许多点又与本来对这些就大概算得上是一知半解的皇帝所知重合,有时候又能说出些新鲜的东西来,不知不觉间,皇帝对她说的竟然就信了*分。
她的出身很明显,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家女。
多年来养在闺中,虽不说过得是多么穷苦的日子,可要说接触到多么高端的教育,那也根本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奇遇,她又怎么能知道这许多?
如此一来,江慧嘉这样看起来似乎荒唐不可信的说法,竟然反过来显得最可信了!
当然,这也跟她言语本来就很细致,显得很有逻辑有关。
一开始她就给皇帝灌输了可信的观念,要不然,她这一身医术的存在本来就是世间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两种不合理叠加在一起难道就变成合理了?
说到底,就是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在作祟。人在愿意相信时什么都信,不愿意相信时,十成真话对方都会听成假话。
到这时,因为相信了江慧嘉那位神尼师父的存在,皇帝忽就急切起来:“江娘子,令师如今在何处?可能召入宫中来?”
作为皇帝,他居然问出了“可能召入宫中”这样的话,就可见他此时心情之激荡了。
正如他先前所问,假使说江慧嘉这样可以“生死人”的医术都算不过关,那她师父的医术又该到了什么境界?
是否不但可以生死人,还能够肉白骨,甚至是续长生?
江慧嘉只苦笑一叹:“回禀皇上,民女师尊自民女五岁起,到十五岁,十年之间,夜夜都在人定以后方才出现在民女房中,讲述医理,传授医术,偶尔也教些其它。然而不论教的是什么,师尊都从不许民女将此事泄露分毫,即便是对家中父母兄长,也都不许说的。”
她面现赧色:“说来惭愧,民女娘家人至今都不知民女还通晓医术。师尊曾言,叫我何时能真正将方死之人救活,何时才能真正宣扬自身医术。”
自来高人多有怪癖!
皇帝听得心潮起伏,忙道:“今日你救活那心脏中刀之人,便算是达成令师所言了罢?令师可是要出现了?”
江慧嘉道:“从前在宝庆府那一遭算是达成一半,如今才算真正达成。”
她又苦笑道:“回禀皇上,师尊行踪不定的。能否出现,何时出现,这些都未可知。说不得这时候,她老人家又游历去了海外,要再出现便更难了。”
皇帝面露失望,微微皱眉。
江慧嘉忙趁热打铁,将话题引到自己想要的方向。
“禀告皇上,民女夫君伤势仍重,箭虽已取出,然术后仍有难点。民女需求一物,求皇上赐下。”
说着恭敬地又负了福了福身。
江慧嘉不知道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下跪,但她见皇帝的时候已经跪过一次了,从内心深处来说,她是不愿意再跪的。
跪一回是尊敬,跪两回就未免显得她这神尼弟子太掉价了。
皇帝很亲和:“江娘子快请坐。不知要的是何物?可是珍稀药材?那库里有的是,尽可以去取。”
江慧嘉谢过皇帝,在凳子上捱边坐下,道:“此物我将其称之为水封瓶,因胸腔手术之后胸内会产生积液,需此物引导排除,否则怕再生积病。除水封瓶外,若能再有引流管那便更好了。”
说着,心又不自觉的高高提起。
方才与皇帝说这许多废话,还不就是为了这一刻提这一个要求?
皇帝好奇道:“水封瓶你引流管是何物?”
江慧嘉道:“此物乃民女师尊所创,规制稍微有些复杂。求皇上赐一纸笔,待民女画来可好?”
这个时期的欧洲还处在黑暗时代,西医外科根本就没有发展,相反,中医外科领先世界。
江慧嘉也就懒得再说什么这东西是神尼学自海外之类的了,索性假托是神尼所创。
拉扯虎皮拉大旗,给自己的身份在皇帝这里再套上一层保障。
第313章 行医东宫
江慧嘉原来只想到要自制闭式引流装置,可真正动手过后才发现,不是手工达人,果然别想干创造家的活。
闭式引流不同于之前的肺插管,肺插管简陋一点也还勉强能用,可做胸腔闭式引流的东西但凡有一点不合格,都有可能引起气流倒置,那结果绝不是江慧嘉能接受的!
专业的事情不妨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江慧嘉只负责画图,又将各种原理和要求写在纸上解说了一遍。
皇帝对这个东西很看重,他听江慧嘉说起闭式引流的原理,就立即道:“但凡胸前受的外伤,包扎缝合过后是否都有可能引发气胸血胸?”
江慧嘉心口一跳,又想起先前袁太医也提起过血胸,顿时有所猜测。
莫非太子如今伤势难愈,就是因为血胸?
传言中太子遭遇刺杀,受的是外伤,那如果止血没做好,引起血胸是很有可能的!
她一颗心晃晃悠悠提起,这时又悠悠荡荡落下,道:“的确是有可能的,血胸所指,即胸腔内积血难除。凡有血胸,倒也不全因外伤而起,也有无创伤血胸的。但外伤引起的几率或许更大。”
如果太子也是血胸,那又何愁皇帝不下严令,命人全力造出合格的闭式引流装置?
她心潮起伏,一直到出了侧殿的大门,又往宋熠所在的厢房那边走去,她胸中蕴藏着的那团情绪仍然复杂难明。
欢喜、期待、紧张,又强自镇定,而后又有些说不出的茫茫然。
以国家之力,由皇帝下令,她要的闭式引流装置真的可以做好吗?
她脚下忍不住加快了,没几步又进了宋熠所在厢房,只见那边有小太监端来药,宋熠身后垫着软枕,此刻正半侧躺着,眼睛微动,双福喂他喝药。
江慧嘉没有打扰,等宋熠喝完药,才又快步走到他身边去。
双福行礼退开。
“三郎。”江慧嘉轻唤一声,来为宋熠探脉。
查探脉象,除去虚弱,其余倒还平稳。
血胸并不是瞬息之间就能形成的,江慧嘉决定一方面等待皇帝那边的人做出闭式引流装置来,另一方面也要尽量用药物控制,放置血胸的形成。
双管齐下,不到万不得已,她自制的那种简陋装备还是不要用为好。
宋熠原来是半闭着眼的,这时大约是气息恢复了些,便轻声道:“娘子,为夫可以睁眼了么?你总不许为夫睁眼看,莫不是变丑了?”
话音里竟还带着调侃意味。
江慧嘉本来小心翼翼,这时却不由自主便嗔笑了:“我可是好端端的,受伤的是你呢,要变丑也是你变丑才是!”
说是这样说,其实对他心疼得不得了,当然不会因为他这一句调侃就真的生气。
宋熠唇角微扬,眼睛又动了动。
他睁开了眼。
幽深凤眸中,黑瞳是清亮的,柔和的,略显疲惫的。
他一定很累了!
江慧嘉问:“我开了两张单方,两碗药都吃过了么?”
宋熠道:“都吃啦,只是太苦,娘子也不叫人多加点糖放里头。”
江慧嘉抿唇微笑:“回头给你带糖吃,而今你要吃糖可不归我管,该求这位双福中官才是。”
双福忙道:“不敢。”
中官是对太监的抬高性称呼,算是十分客气的说法。
江慧嘉又道:“麻醉汤里我还加了助眠之物,不消多久,你犯困了便好生睡一觉。”
宋熠道:“好。”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