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95章

躺赢的科举人生-第95章

小说: 躺赢的科举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殿下那边没有动静。”
  “那你为何吞吞吐吐?”
  下属战战兢兢,鼓起勇气道:“宸妃娘娘传信出来,说——说中宫有喜。”
  “什么?”
  二皇子猛地起身,一个头晕差点没直接厥过去。
  “殿下小心。”
  二皇子却一把甩开他:“这怎么可能,那老女人都快四十了,怎么可能有喜。”
  “母妃会不会弄错了?”
  下属苦着脸:“千真万确,陛下令太医院院正亲自诊脉,确定皇后已经怀孕三月。”
  愤怒不足以形容二皇子此刻的心情,前一晚,他还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可后一天,皇后有孕的消息,就像是一巴掌打在他脸上,打破了他的幻想。
  “三个月,居然已经三个月了。”
  显然,皇后定是早就知道自己怀孕,一直等到坐胎稳当了才公布。
  二皇子心底怀疑皇帝也早就知道,只是一直瞒着他们。
  恍然之间,二皇子忽然想起来,似乎就是从三个月前开始,皇帝对他与四皇子的态度,一下子和善了许多。
  那时候他光顾着高兴,顾着跟四弟争宠,只觉得父皇是想开了。
  如今看来,父皇哪里是想看,根本就是知道皇后有孕。
  二皇子安慰自己:“才三个月,她那么大年纪不知道能不能生下来,就算能生下来,也不一定是皇子。”
  说到这里,二皇子眼底闪过一丝狠毒。
  皇后并不是没怀过身孕,生过皇子,可上一个没能活下来,这个必定也不行!
  皇后怀孕的消息,如同一颗惊雷落入水中,激起千层涟漪。
  皇帝大喜,封赏不断,一时之间中宫风头大盛,用亲信将宫殿围的跟铁通一般,宸妃昭妃的人都不能进。
  朝堂内外议论纷纷,皇后若是能高龄产子,那这孩子便是皇帝唯一的嫡子。
  就如当年高宗一般,太后也曾高龄产子,可惜的是那孩子太过年幼,以至于皇位落到了当今的头上。
  那么这一次又会如何呢?
  蹦跶的欢实的二皇子与四皇子,一夜之间忽然沉寂下来。
  但这平静之下,酝酿着的必定是更大的惊涛骇浪。
  永昌伯府里,赵云安听见这消息也惊掉了下巴。
  “皇后有孕,真的假的?”
  赵云衢笑道:“太医院院正亲自把脉,自然是真的。”
  “可是……”
  赵云衢知道他的意思,解释道:“皇后虽然年过四十,但若是调理得当,这个年纪怀胎生子也不算罕见。”
  仔细一想,皇后的年级比宸妃还要小一些,怀孕却是不奇怪。
  但这毕竟是古代,这年纪放到现代也是高龄产妇,赵云安忍不住担忧起来:“若能顺利自然是好的,只怕多生是非。”
  赵云衢却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皇后能有孕,其余嫔妃未必不能有好消息。”
  在他看来,皇后想要有身孕,总不是她一个人能做到的,要知道皇帝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这些年宫中少有音讯,其中定是需要太医调理的。
  赵云安长长叹了口气:“今年各地遇灾,陛下不想着赈灾救民,倒是一门心思想着生孩子。”
  “别瞎说。”赵云衢瞪了眼弟弟。
  赵云安摸了摸鼻子:“本来就是。”
  “如此一来,后宫定会更乱,到时候……”
  赵云衢拍了拍他脑袋:“想这么多,也不怕长不高?”
  “大哥哥,我现在可已经比你高了。”赵云安站起身,用身高表示自己的不满。
  赵云衢哈哈一笑:“长得再高也是我弟弟。”
  “行了,这不是我们可以管的事情。”
  别说他们,就算是太后还活着都管不了,再者赵云衢看来,不管是二皇子亦或者四皇子,实在都不是为君王之相。
  若是皇帝能多活几年,皇后生下的嫡子能够长大成人,或许能破除现在的困局。
  赵云安鼓了鼓脸颊:“临近年底还有这么多事情,偏偏大伯今年又不能回来。”
  “大哥哥,你说过了年,我去边疆看一看大伯怎么样?”
  “不怎么样,你娘我二婶决不能答应。”
  赵云安抓了抓脸颊:“现在不去,以后就更难出门了。”
  赵云衢开玩笑道:“等你高中,大哥哥帮你谋一个外放,就放你大伯眼皮子底下,到时候你爱怎么看他就怎么看。”
  赵云安一听,眼睛亮起来:“这个主意好。”
  说着还拍了拍心口示意:“指不定这东西我用不上,大伯能用上。”
  “你啊……”赵云衢无奈摇头,他要真敢把弟弟外放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家里头祖母都能抱着他哭。
  兄弟俩正说着话呢,砚书脸色凝重的走进来:“大少爷,七少爷,小的有要事禀报。”


第89章 大事
  “珠玉郡主薨了。”
  赵云安不敢相信这个消息,下意识的反问:“这怎么可能。”
  禄亲王妃出殡之后,珠玉郡主便请命要回凉州,算算时间,此刻她应该才离开京城,正在返回凉州的路上。
  砚书沉声道:“是凉州刺史快马加鞭送来的消息。”
  “速去打探。”赵云衢脸色也是一沉。
  等砚书一走,赵云衢看向弟弟:“只怕与虎符有关。”
  赵云安下意识的按住心口:“难道消息走漏了?”
  他甚至来不及为珠玉郡主的死讯哀伤,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若是消息走漏,将会给永昌伯府带来的可怕后果。
  当初皇帝心中疑虑,便冷待永昌伯府数十年,如今若有真凭实据,定是不能容忍。
  要知道现在的皇帝,可不是当初被太后与老臣辖制,左右掣肘的新君。
  赵云衢显然也想到这个,皱眉道:“也许是我们多虑了。”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o_m 
  “如果陛下心中生疑,不可能放任珠玉郡主离京。”
  凉州刺史大张旗鼓的快马加急,珠玉郡主遇难一事并未瞒住人。
  很快,砚书便回来禀报。
  珠玉郡主是在回凉州的路上,遭遇山匪袭击,为保护独女丁傲儿被一箭穿心而死。
  赵云安首先不信:“什么样的山匪如此大胆,竟敢袭击郡主的车队。”
  更别提珠玉郡主回凉州的时候,身边还有皇帝派遣的侍卫随从。
  赵云安心底甚至认为,皇帝定然是发现手中虎符有异样,所以对禄亲王妃母女下了狠手,才让她们一前一后命丧黄泉。
  “先别急,让三郎去打听打听,他在兵部,定然比我们消息灵通。”
  赵云衢匆匆忙忙便出了门。
  赵云安皱了皱眉,叹息一声,每当这种时候他就帮不上忙。
  他忍不住想起那份账册名单,心底闪过繁杂的心思。
  等他回到椒兰院,金氏居然也得到了消息,拉住他问:“安儿,那郡主真的死了吗?”
  赵云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凉州刺史应该不会虚报,不过此事实在是蹊跷。”
  金氏脸色有些恍惚:“是啊,大魏太太平平这么多年,怎么说有山匪就有山匪了。”
  赵云安看着她问:“娘,你……”
  金氏见他目露担忧,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发:“娘是很恨她,但这么多年过去我也想通了,她可恨,却也可怜。”
  “人死如灯灭,她既然都走了,我又何必再活在埋怨之中。”
  她叹息一声:“若是你爹还在,定是不希望我们反目成仇的。”
  赵云安搂住亲娘,不知不觉,他从只能靠在金氏怀中的孩子,变成了已经能拥抱母亲的大人。
  “娘,还有我一直陪着你。”
  金氏笑了笑:“是啊,有安儿在,娘就觉得每日都高高兴兴的。”
  她抚摸着孩子的后背,心底却想,等珠玉郡主到了底下,见到了赵弛,会不会替她告诉赵弛,自己给他生了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孩子。
  珠玉郡主的死,就如同一片落叶,在这一个寒冷的冬季几乎没有激起任何的涟漪。
  皇帝大怒,下令凉州刺史剿匪,最后却又淹没在各地灾情雪花一般的奏折中。
  比起赈灾大事、中宫生子、册立太子,珠玉郡主的死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赵家兄弟原本还担心珠玉郡主的死,与那虎符有关,但左等右等,也不见皇帝有动静。
  甚至皇帝一年年越发信重永昌伯府,赵云衢这才放心下来。
  只是一次次叮嘱赵云安要守口如瓶,除他之外,连忙赵云平都不能泄露。
  许多年后,赵云安回头再看,却发现大魏的衰亡,正是从这一年开始。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朝堂震动不断,却并未影响到四季轮回,赵云安又年长了一岁。
  又一轮春闱如约而来。
  二月初九这一日,天还未亮,永昌伯府便忙碌起来,椒兰院里更是忙碌不断。
  金氏非得亲眼盯着儿子的考篮收拾好,亲手检查了才算放心。
  虽然会试要求极为严格,考篮里头压根放不了什么东西,但金氏从头至尾依旧清点了足足十八遍。
  这几日家里头更是下了封口令,但凡是落
  地、孙山之类的词,都要用别的话来替代,否则便要挨板子。
  金氏如此紧张,相比起来,赵云安反倒是像个没事儿人。
  马车早已在门口候着,赵云安笑道:“娘,不过是几步路,我自己过去就成了。”
  “那怎么行,秋闱远在云州就罢了,春闱就在家门口,你若是不让我送,娘这辈子都睡不安稳了。”
  “别说下雪,就算是下刀子我也是要送你过去的。”
  赵云安无奈,只得答应了。
  等到了贡院门口,还未下车,一阵阵寒风便透过缝隙吹进来。
  金氏忍不住道:“这老天爷也太折腾了,都二月份了,怎么还这么冷。”
  可不是吗,刚下车呢,迎面而来的寒风都带着冰渣子。
  赵云安反过来安慰:“娘,幸好儿子身强体壮,并不怕冷。”
  他运气确实是一般般,秋闱的时候热得要死,最后两天还遭遇了冰雹暴雨,到了春闱又冰冷刺骨,前两天刚下过一场大雪,这会儿正是化雪最冷的时候。
  金氏这才笑了笑:“也是多亏了平时养得好。”
  “娘,儿子这就进去了。”赵云安行了一礼。
  金氏鼻头一酸,想要说些什么,最后却只道:“安儿,娘在家等着你。”
  赵云安笑了笑,进入了春闱的队伍中。
  “赵兄。”
  赵云安抬头一看,却是马蒙,他此次也上进赶考。
  “马兄。”
  两人打了个招呼,并未多说什么,赵云安打量了一眼,见马蒙大约不适应京城的气候,这会儿冻得嘴唇都有些发青。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能想到二月份还这么冷。
  马蒙抵达京城之后,还曾去永昌伯府拜访过,告诉赵云安小杨氏的消息。
  知晓小杨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如今村人还算照顾,又有赵家与马家扶持,日子不算简单,赵云安心底也为她高兴。
  当时赵云安也邀请马蒙住下,但马蒙想了想还是拒绝了,与云州来的考生住在一起。
  赵云安平日不怕冷,此刻在风口站了一会儿,也觉得脸上被吹得生疼。
  按照大魏会试的规矩,春闱会试只能穿单衫入场,所谓的单衫,便是不能有夹层,方便搜检杜绝作弊的。
  虽然最多能套上五件单衫,但薄薄的一层衣服实在是不保暖,尤其是不挡风。
  赵云安身上穿的是金氏特意定做的,乃是家中巧手的绣娘用柔软的羊毛制成。
  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价值千金,但保暖的效果确实不错。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例如他身前的考生,此刻冻得直打哆嗦。
  队伍缓缓前进,赵云安顺利的通过了搜检,进了贡院,有围墙当着风,终于不再是刀子似的刮着脸,赵云安也忍不住松了口气。
  京城的贡院修整的比云州的好一些,看着也新,但号房大小却差不离。
  赵云安这一年多又高了一些,如今跟三哥赵云平差不离,只是一个魁梧,一个斯文。
  他一进去,号军便来给号房上了锁,除了一个窗口之外,赵云安就得在这四四方方的号房里头待上九天。
  跟秋闱不同的是,这一次考完第一场,考生可回家休息半日,次日再进场。
  不过进场之后吃喝拉撒都得在这个小屋子里解决,决不可离开,不到考试结束,这把锁头是绝对不会打开的。
  赵云安检查了一番,还在号房的右上角发现一个漏洞,正在往里头灌风。
  堵住也没用,因为号房的小窗口也会漏风。
  赵云安还是迅速的将号房擦拭收拾了一番,幸好这季节天气冷,万物未曾复苏,倒是不用担心蛇虫鼠蚁。
  想起秋闱那会儿满地乱爬的蛞蝓,赵云安心想这边冷是冷了点,但也不是没好处。
  收拾完毕,略等了一会儿,赵云安便听见了脚步声。
  很快,外头传来三下扣门声,一份考卷从外头递进来。
  赵云安并未急着答题,反倒是从头至尾先行审题。
  春闱与秋闱不管是考制,还是科考的内容,都是极为接近的。
  考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和填榜的规矩,几乎与乡试一模一样,只是格外严格一些。
  不同于乡试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正副主考官都是皇帝认命。
  而这一次的主考官,正是赵云安的老熟人,翰林院大学士程青松。
  回京之后,两人的交集不多,程青松派人送来一份谢礼之后,似乎有意疏远。
  赵家自然也没法子上赶着,两家的关系平平淡淡。
  但是赵云安没想到的是,程青松居然被选为这次科考的主考官。
  翻阅完考题,赵云安眼神微微闪烁。
  只因为那日程青松送来的谢礼,除了贵重礼物之外,还有他亲手注释的四书五经。
  赵云安仔细翻阅过,从中可以摸透这位程大人的所思所想。
  难不成程大人早就知道,等到这一年的春闱,他定然是春闱的主考官,所以才特意为之?
  心底闪过这个念头,赵云安又觉得自己想太多。
  时隔近两年的事情,程青松怎么可能确定。
  他收回心思,仔仔细细的开始答题。
  一番做题,赵云安可谓是行云流水,得心应手,他心底忍不住感激大哥哥的考前特训。
  一气呵成的做完,赵云安才发现自己手脚都要冻僵了。
  他连忙起身活动了一下,想了想,将考卷收好,打开了贡院提供的炉子。
  炉子里头是放好了炭火的,能让考生这几日稍微暖和一些,顺带吃一些热乎饭。
  赵云安生炉子的功夫不到家,倒腾了好一会儿才算点着了。
  结果还未等他暖一暖手,先被炉子里的烟气呛得咳嗽起来。
  “怎么这么多烟。”
  赵云安仔细一看,贡院给的炭火是最差的那种,甚至潮乎乎的,怪不得点着了费力,燃烧之后还疯狂的冒烟。
  他忍了忍,没办法只能先给浇灭了。
  冷还能忍,这么大的烟他怕熏坏了眼睛,时间久了,号房面积又小,指不定还会二氧化碳中毒。
  比起中毒的风险,赵云安宁愿冻着。
  “也不知是不是有人中饱私囊,竟用了这么差的炭火。”
  赵云安捏了捏眉心,只能先忍着。
  会试要求极为严格,除了这一身单衫之外,笔墨纸砚都是考场提供,考篮里头只能放一些吃的,炭火自然也是不能带的。
  但是同样的,礼部那边会拨款,由朝廷来提供考生所需要的必备物品,只是三年一次,这里头油水去了哪里,自然无人能说清。
  白天已经寒冷难耐,等到了晚上,号房里头简直像一个冰窖子。
  赵云安只能将单衫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