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42章

躺赢的科举人生-第42章

小说: 躺赢的科举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安正欣喜于大哥哥平安归来,这天晚上,他都没舍得回椒兰院,反倒是赖在了赵云衢屋内。
  赵云平也是如此,倒是赵云升犹豫了一下,还是觉得太过亲近,转身离开。
  刘氏怕他们吵着儿子休息,原本想劝,却被赵云衢阻止。
  是夜,兄弟三人躺在一张床上。
  赵云衢睡在中间,原本赵云安要在中间的,但赵云平一直捉弄弟弟,被赶到了最外头。
  拉着大哥哥的手,赵云安心安不已:“大哥哥,我以后会更加努力读书,这样就能帮上忙了。”
  赵云衢笑了一声:“好,我等着安儿。”
  另一头的赵云平也说:“大哥,虽然我不会读书,但我已经找到别的出路,肯定也能帮上忙,不会像这次一般束手无策。”
  赵云衢好奇道:“什么路子?”
  “我打算从军当武将。”赵云平说道。
  赵云衢一愣:“父亲怕是要揍你。”
  “揍我就揍我。”赵云平笑呵呵的说,“咱们祖爷爷不也上过战场,怎么子孙后代就非得走文考,我偏要去参加武举。”
  “三哥哥,难道不是你看不进书,才想着武举吗?”赵云安打趣道。
  他倒是觉得武举也并不差,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现在不打仗,武将升官可比文臣慢多了,在朝廷上的话语权也小。
  赵云平笑道:“这也是实话。”
  “大哥,你说父亲会答应吗?”
  赵云衢沉吟半晌:“你若是做了决定,明日我陪你一起同父亲说。”
  赵云平图的就是这个,顿时高兴起来:“谢谢大哥。”
  有大哥哥在,父亲要揍,总也不会揍得特别厉害。
  赵云安也跟着高兴:“这样的话,那咱家有文有武,以后谁也不敢欺负。”
  他猛地伸出手:“大哥哥,三哥哥,来,咱们约好了。”
  “孩子气。”赵云平吐槽道,伸手却比谁都快。
  赵云衢伸出手握住两个弟弟,他能明显的察觉都,看似跟自己差不离高的三弟,其实手也比他小一些,更别提手掌还软绵绵的七弟。
  这是他血脉相连的弟弟,赵云衢想,他会保护他们,守住永昌伯府。
  让赵云安没有想到的是,赵云衢回来后,时间却像是被踩下了加速器。
  隔了几日,赵云安便知道春闱重开,而赵云衢这次要参加。
  他心底很是奇怪,按理来说赵云衢刚从大理寺回来,遭了罪,人也瘦了一圈,正应该好好养养身体。
  赵骏却不顾赵老夫人和刘氏的反对,一意让赵云衢参与科考。
  这头赵云平果然挨了一顿打,却得偿所愿,赵骏专门为他请来了武师傅,只是书还是要读,读的变成了兵书。
  那头赵云衢过了会试,进了殿试,被皇帝钦点为二甲第一。
  永昌伯府便操持起赵卢两家的联姻来。
  赵云安心底不解,私下问过金氏:“娘,之前不是说三媒六聘至少也得走个一两年吗,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哥就要成亲了?”
  金氏笑盈盈的拉着他:“是卢家那边的意思,听说卢太师告老还乡,很快便要离开京城,想在临走之前看孙女嫁人。”
  这话赵云安不信,卢家又不是只有这个孙女,与钱家定亲的那位,如今不也还待字闺中。
  金氏见他拧着眉头,笑着说道:“大郎早些成亲还不好,等他成了亲,你就多了个大嫂,指不定明年就多一个大外甥。”
  “这也太早了吧。”他大哥哥才十六。
  金氏又说:“卢家姑娘比你大哥哥还略大一些,再说又不是明天就成亲,怎么样也得明年年初了。”
  “那也很快。”
  金氏笑道:“大郎的婚事,哪有你这个弟弟操心的份儿,出去跟棉花玩,别耽误我算账本。”
  赵云安叹着气走了。
  金氏看了直摇头:“这孩子,怎么还叹上气了,左右大哥大嫂做的决定,难道还能害了大郎不成。”
  “在勋贵人家,确实是略早一些。”白嬷嬷也道。
  金氏笑道:“我看他八成是怕新嫂子进门,大哥哥就不疼他了。”
  珍珠听了笑道:“夫人,咱们七少爷可不是那么小性子的人。”
  “那还能是为什么。”金氏笑着摇头。
  算了一会儿账本,她又想起另外一桩事情来:“不提大郎了,倒是你跟翠玉两个,到底想好没有?”
  珍珠翠玉都到了年纪,该婚配了,金氏才会如此问。
  珍珠脸颊微微泛红,犹豫再三。
  白嬷嬷便在旁边笑道:“珍珠姑娘与夫人的情谊,大可直说便是。”
  “女儿家好时光就这么几年,你们是在我身边长大的,咱们说是主仆,实则比姐妹也差不离了,我心底也盼着你们能好。”
  金氏也拉住她的手。
  珍珠抿了抿嘴角,最后跪下道:“奴婢是想一直陪着夫人的,只是我家中哥哥送了信过来,说早年定亲的人家一直等着,想替我赎身。”
  她进入金家的时候也才七岁,却已经记事了,恍惚记得那是个憨厚的少年郎。
  金氏连忙拉起她:“说就说,怎么还跪下了。”
  “早前我就说过,等你们出嫁,便给你们置办一副好嫁妆,体体面面的送你们嫁人。”
  珍珠忍不住落了泪:“夫人,我舍不得你。”
  她是真心舍不得,但是家中父母说的也对,女人终归是要嫁人的,与其在永昌伯府随便配了人,还不如找一个知根知底的。
  那人愿意等她这么多年,可见也是有心的。
  确定了珍珠的心思,金氏又选了个时间,特意问了问翠玉。
  跟珍珠不同,翠玉早就记不得家人了,她只说:“夫人让我嫁人我就嫁人,但我不要离开永昌伯府,我想一直陪在夫人身边,我要一辈子伺候夫人。”
  翠玉平日嘴笨,话少,但此刻听了,金氏心底也是感动。
  “傻丫头,我身边难道还会少伺候的人,你也该为自己多想想。”
  翠玉却说:“男人能不能靠得住是未知数,可奴婢心底知道,夫人待我肯定是好的。”
  翠玉不但自己这么想,她还私底下劝过珍珠,一旦离开了永昌伯府,再想要回来可就难了。
  可珍珠有家人,有未婚夫,与她的想法不一样,虽然也有担心,更多的还是向往。
  一时间,金氏不知是该骂还是该笑。
  最后,到底是如了翠玉的意,打算等赵云衢的婚事结束,便找刘氏商量一番,从家里头选一个好小子婚配。
  风波过后,赵云安的小日子过得平静无比,每日吃吃睡睡之外,便是读书,偶尔被小金猫和棉花争风吃醋,亦或者被孟先生捉弄一番。
  只是他忽然发现,身边的婚嫁突然多起来。
  先是珍珠要出府嫁人了。
  金氏果然给她置办了一副嫁妆,比寻常百姓家的姑娘都丰厚许多,也不用她家人赎身,便将卖身契换给了她。
  赵云安记得珍珠的照顾之恩,也从小金库里翻出金银珠子来,给她塞了满满一包。
  有了这些东西傍身,不说荣华富贵,能保住珍珠一辈子吃喝不愁。
  珍珠哭着叩头跪谢,到底是离开了永昌伯府。
  随后,他惊讶的发现赵云衢身边常常伺候的两个大丫鬟,也都先后被嫁了出去。
  第二年的春天,赵云衢大婚终于被提上行程。
  赵云安还有幸充当了一把暖床童子。
  新入门的大嫂嫂卢氏长着一张圆脸,见人便笑,不只赵老夫人和刘氏喜欢,就连赵云安这样的小弟弟也觉得亲近。
  只是还没熟悉几天,赵云衢外放的调令便下来了。
  赵云安此刻才知道,为何赵家卢家急着成亲,原来打着这个算盘。
  赵云安只得依依不舍的送别了大哥哥。
  六年的光阴一闪而逝。
  一开始,赵云安还觉得时间太慢,远在他乡的大哥哥不能回京诉职。
  可一眨眼的功夫,他便从三头身,长成了翩翩少年郎,初具赵家人的风采,只是性子依旧有些惫懒,常因不能早起挨罚。
  这一日,赵云安特地起了个大早。
  只因有分外重要的事情要办!


第46章 陌上少年郎
  赵云安翻身上马,身轻如叶,一手挽着缰绳,很有一番从容潇洒的架势在。
  “三哥,你快点。”
  与唇红齿白,容貌俊美的弟弟不同,赵三郎已过弱冠,因常年练武显得虎背熊腰,是赵家几个男丁里头身材最为魁梧的人。
  赵云平一如当年,开口便是取笑:“天还没亮,你这么着急做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去接新娘子。”
  赵云安翻了个白眼:“大哥哥要回来,难道你不着急?”
  “知道你与大哥哥最要好,人还没回来,眼底已经没我这三哥哥了。”赵云平嬉笑道。
  赵云安扬起鞭子:“到底走不走。”
  “走。”
  赵云平一声驾,身下的骏马便奔腾而出,随风飘起他的朗笑声:“咱俩来比一比谁更快。”
  在城中,他们还得放慢马速,但等出了城门,兄弟俩便肆无忌惮的策马狂奔,倒是让随从们都快追不上。
  一直到看见京郊码头的踪影,赵云平才拉停骏马:“七弟,你又输了。”
  赵云安也不在意,笑道:“谁让三哥哥骑马第一厉害。”
  他们俩的骏马都差一个头,赵云安的小马还是赵云平那一匹的亲儿子,自然追不上。
  赵云平笑着下马,转身习惯性去接弟弟。
  赵云安翻了个白眼,避开他的手,自己利落的跳下来:“三哥,我今年十二岁,不是两岁,用不着这样。”
  赵云平哈哈一笑,仗着人高马大压着他肩头:“谁让你光长脑子,不长个子,哥哥我习惯了。”
  “你再这样我生气了,待会儿让大哥哥做主。”赵云安使劲想撇开他的手。
  赵云平习武多年,哪里是他能撒开手的,兄弟俩顿时纠缠成一团。
  等静书马贵带着人追上来,便瞧见两位大少爷衣服也乱了,发髻都快散了。
  “两位少爷,您俩可悠着点,待会儿大少爷见了,指不定要担心了。”静书笑道。
  赵云平一看,弟弟的发髻都被快被他弄散了,摸了摸鼻子笑道:“哎,怪我怪我,安儿,三哥给你梳头吧。”
  赵云安立刻捂住脑袋:“可别,让马贵来。”
  “你小子还敢嫌弃哥哥。”
  赵云安指责道:“上次谁说帮我梳头,结果扯下一把头发来。再多来几次我就成秃头了。”
  “我可是赵三郎,三哥愿意帮你梳头,那是你的福分,别人求都求不来的。”
  赵云安立刻道:“这福分还是给未来三嫂嫂吧,我不要。”
  一晃六年,已过弱冠的赵云平也早已定亲,婚期就在这年春天,赵云衢这时候回来,也是要参加弟弟的大婚。
  兄弟俩吵嘴的时候,马贵已经找了路边的摊子,让自家少爷坐下来整理发髻。
  赵云平大大咧咧的在对面坐下,喝了口茶寮的粗茶,皱了皱眉就放下了。
  “瞧你那臭美的样儿,又不是姑娘家,整日梳妆打扮算怎么回事儿?”
  赵云安压根不理他:“君子自当洁似玉。”
  赵云平嗤笑道:“小屁孩还君子,回头我跟父亲说,让你随我去军营锻炼锻炼,什么毛病都给治好了。”
  赵云安挑了挑眉,忽然招呼道:“大伯,您家这茶水不错,再来一壶,多放点茶叶。”
  茶寮的老板一看他们,便知道是富贵人家少爷,听见这话连忙慇勤的送了一壶浓茶过来。
  “小少爷您真有眼光,这茶叶是我自家种,自家炒的,不说多珍贵,但茶味更浓。”
  赵云安笑着给了钱,又把茶壶推到了赵云平面前:“三哥哥,您喜欢就多来几杯。”
  赵云平摸了摸鼻子,不再说话了。
  这茶叶都苦了,他是能吃苦,但现在实在没必要。
  一会儿功夫,赵云安就收拾整齐了,又变成了翩翩少年郎。
  他有些坐不住,时不时往码头的方向看:“大哥哥怎么还没来?”
  “坐船时间不准,早一些晚一些都有可能的。”
  赵云平心底也急着想见大哥,口中却又说:“这么大太阳,让你在家等着偏不乐意。”
  “那怎么行,我就要亲自来接大哥哥。”赵云安道。
  这一日码头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忽然,一艘大船靠近了码头。
  “是不是咱家的船?”赵云安站起身往那边看。
  赵云平抬头一看就摇头:“不是咱家的,咦,怎么像是顾家的船。”
  “顾家?”
  赵云安惊讶道:“顾家,难道是荣威将军府?”
  六年的时间,足够朝堂风云变幻。
  卢太师告老还乡之后,王首辅便成了首屈一指的重臣,连带着王皇后一脉越发显赫。
  皇帝流露出让王皇后择子的意思,明眼人都明白,皇帝这是为选太子做准备。
  四位皇子为这嫡子位置争破了头。
  那段时间,朝堂诡谲多变,各方势力相互扯后腿,不断有朝臣被贬。
  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三年之后,在四位皇子中胜出的,并不是身后站着太后禄亲王的大皇子,也不是备受宠爱的二皇子,更不是后来者居上,风光无限的四皇子。
  而是一直以来平平无奇,浣衣局宫女所出的三皇子。
  一场乱战,最后竟是让最瞧不上的一位兄弟上了位,几位皇子哪里能忍,一时之间倒是联起手来,要将三皇子拉下马。
  这时候他们却恍然发现,手中人马在相互扯后腿中折损殆尽,而三皇子身后站着皇后和王家,已经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揉捏的。
  皇帝又是一番连敲带打,扶持三皇子,倒是让其余皇子沉寂下来,安稳了几年。
  在帝后联手扶持下,三皇子倒是慢慢坐稳了嫡子的位置。
  听说这位三皇子才能平平,却极为孝顺,之前皇帝重病,三皇子扇枕温袭、卧冰怀橘,终于得到皇帝的认可,松了口。
  此次荣威将军进京,为的怕就是册封太子一事。
  赵云安有些疑惑的问:“荣威将军不是一直驻守在边疆,怎么会坐船来京城?”
  赵云平身在军中,倒是知道的多一些:“荣威将军原配早亡,继室和儿女都养在祖籍青州,也许他半路转道青州接了他们。”
  一个个大箱子已经从船上抬了下来,行李实在是不少。
  赵云安抬头去看,正巧瞧见一位姑娘站在船头,正在指挥下人们搬东西。
  大概是他的目光停留的久了一些,那姑娘回头,两人的目光巧合撞在了一起。
  赵云安微微一愣,下意识的露出个笑容来。
  船头的姑娘也是一愣,却大大方方的回了一个礼。
  她与京城娇生惯养的姑娘家不同,肤色微黑,个子挺拔,少了几分女儿家的娇柔,倒是有几分英姿飒爽。
  “姑娘,您瞧见谁了?”
  身边的丫鬟好奇道,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顾季夏只说:“只是个路人。”
  丫鬟却已经瞧见坐在码头边,茶寮里的人,惊讶道:“那边的小少爷长得可真好看。”
  顾季夏瞪了她一眼,教训道:“下了船就是京城,以后可不能口无遮拦。”
  丫鬟吐了吐舌头,压低声音道:“但是他就是长得好看吗,比咱路上遇到的那位赵大人还要好看。”
  赵云安并未将这一眼放在心上,转头又去看后头的船只,只是左右也见不着大哥哥的身影。
  忽然,一位穿着青黑短衫的女仆走过来:“赵七少爷,我家主子请你过去一叙。”
  赵云平眉头一皱:“你家主子是谁,怎么请人说话也不自报姓名?”
  女仆只说:“赵七少爷一见便知,是位故人。”
  “哪家的故人这么不懂规矩。”赵云平冷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