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167章

躺赢的科举人生-第167章

小说: 躺赢的科举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镜子与铜镜截然不同,能将人照的纤毫毕现。”
  李云衢惊讶道:“世间还能有这样的镜子?”
  “若真的能打造出来,这般制作精美的琉璃镜一定能卖出高价。”
  皇帝瞧见琉璃盏的时候,已经对侄子充满了信心,此刻更是说道:“安儿既然说了,那肯定就是有把握,朕就等着封赏吧。”
  赵云安笑了笑,又开口道:“陛下,等制造出琉璃镜后,不光是大魏境内的达官显贵,我们还能把这琉璃镜卖到更远的国度。”
  大魏自己的钱是钱,外汇就更完美。
  皇帝幻想着那样的场景,朗声大笑起来:“好,安儿是有志气的。”
  大殿之内,三人都是高兴不已。
  赵云安陪着大伯和大哥品鉴了一番那琉璃盏,又提醒道:“陛下,琉璃镜还未造出,不过有件事倒是可以提前准备。”
  “琉璃镜定是价值不菲,侄儿怕到时候达官显贵为了购买琉璃镜,转身变本加厉的压榨民脂民膏,若是如此,反倒是违背了本意。”
  这也是赵云安这几日才想到的。
  他总会忘记时代的不同,等瞧见琉璃时才想起来,达官显贵的银子好赚,但若是他们将压力转嫁在百姓的身上,那他岂不是好心办坏事。
  赵云安的担心,皇帝与太子自然也明了。
  皇帝脸色一冷,淡淡道:“此事朕会放在心上。”
  李云衢更是说:“当年在漳州,富裕人家赚的盆满钵满,普通百姓却流离失所,大魏境内又何止一个漳州。”
  若非为了稳定时局,皇帝恨不得将这些为富不仁的一锅端了。
  皇帝冷声道:“朕方才登基,各地官场变动也是正常,此事只能徐徐图之。”
  赵云安见他们心中有数,不再多提。
  踏出了第一步,琉璃坊就像是踩上了油门,飞快的进展起来。
  工部豢养着的工匠们,果然是各个都有真本事的,在镜子被捣鼓出来之前,他们将琉璃打造成各种各样的摆件,器具,每一样都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这些东西只有最好的,最精美的被留下,其余都会打碎回炉重造。
  工部下属们心疼不已,赵云安却严令禁止次品流出。
  这是为了保证琉璃的珍惜性,否则数量多了,这东西哪里还卖得出大价钱。
  就如眼前的这一对琉璃杯,只因为底下有一道凹槽缺口,就得被打碎了扔回去。
  赵云安并不可惜,反倒是说:“越严格越好,琉璃坊暂时只出精品。”
  老工匠一听,忙问道:“赵大人说暂时,那以后……”
  赵云安笑容淡淡:“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等到以后大魏的财政情况宽松了,不再依靠琉璃坊赚钱,那么将琉璃制作推广出去,甚至普及成日用品,那也不是不行。
  赵云安心底这么想,但看着烧窑的困难,制作的工艺,以及无数的投入成本,便知道一时半会儿,琉璃只能作为奢侈品流传。
  站在火炉之前,赵云安心思发散出去。
  琉璃都制造出来了,那肥皂还会远吗,比起琉璃来,肥皂的制作可简单多了。
  只是肥皂也有肥皂的麻烦,首先大量的油脂就十分难得,在这年头老百姓吃肉还是问题,用来清洁的肥皂也不那么必须。
  赵云安没有贸贸然的掏空自己的现代知识宝库,反倒是落眼于现实。
  百姓们的生存根本还是粮食,大魏有钱了便能反哺,百姓们有粮食了吃饱喝足,才能想着提高生产力。
  正胡思乱想着呢,常顺满头大汗的进来。
  “大人,府内传来的消息,说夫人要生了。”
  “什么?”
  赵云安心底一惊,也顾不得去看今天的琉璃成色了,火急火燎的就往外跑。
  等他骑马到了永昌公府,跳下马就往里头跑。
  一进院子就问:“夫人怎么样?”
  金氏见他跑得满头大汗,一边好笑一边又生气:“现在知道回来了,整日里忙得不见踪影,还以为你把媳妇老娘都忘了。”
  赵云安忙不迭道:“娘,你快说季夏怎么样了。”
  “好着呢,产婆刚进去,这妇人生孩子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你且等等吧。”
  赵云安这才松了口气,撩起帘子想往里头走。
  “公爷,使不得。”燕儿连忙拦住。
  “我去看看夫人。”赵云安解释道。
  燕儿为难道:“可是男人不能进产房,这是不吉利的。”
  金氏也拉住他:“你捣什么乱,好好的在外头等着,里头有产婆和大夫在,你进去那就是添乱,媳妇还得分心跟你说话。”
  赵云安坚持道:“我就进去看一眼,看一眼就出来。”
  顾季夏正疼得额头冒汗,听见外头了动静,朗声喊道:“夫君,你先别进来。”
  赵云安听到妻子中气十足的声音,总算是放心了一些,想了想站在廊下喊道:“季夏,我就在外头,你慢慢生不着急。”
  听见这话顾季夏一笑,疼的差点倒抽一口气。
  金氏更是掐住儿子的耳朵骂:“说什么混账话,生孩子是能慢慢来的吗。”
  “娘,疼疼疼。”赵云安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脑子一抽就说了。
  金氏瞪了他一眼,见他急得满头大汗也心疼:“你且歇一歇吧,儿媳妇刚发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生,我劝着母亲也别在这边守着。”
  赵云安总算是消停了一些。
  屋里头,顾季夏被丫鬟搀扶着慢慢走。
  产婆笑道:“老身给不少夫人接生过,但这么看中夫人的,永昌公算头一个。”
  顾季夏笑了笑,连肚子的疼痛都觉得好了一些。
  她抚摸着微微往下的肚子:“夫君待我最好不过。”
  下一刻又阵痛起来,产婆不许她一直躺着,还让她活动活动好生产,又让她趁着有力气多吃一些东西,免得待会儿疼起来没力气生。
  再一看,金氏早就准备好了人参,一看就是百年份的,必要时候能救命。
  一会儿功夫,又有丫鬟送了容易克化的面食点心进来,甚至里头还有一锅人参鸡汤。
  顾季夏趁着阵痛的间隙吃了一些,果然精神头好了不少。
  门外,赵云安却有些傻眼:“不是在生孩子吗,怎么还往里头送点心。”
  “生累了不得吃点?”
  金氏向来是疼儿子的,但这会儿儿子太碍事儿,以至于她有些嫌弃。
  赵云安摸了摸鼻子,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原来生孩子的过程中还能吃顿饭?
  想了想,他又站在门口喊:“季夏,你还有什么想吃的,我吩咐人送进去。”
  顾季夏刚吃饱喝足呢,捂着肚子有些微微发疼,一听这话就直笑。
  燕儿偷笑道:“夫人快说几个吧,免得公爷趴在门口不走。”
  顾季夏便道:“别的都不想,倒是有些想吃点芳斋的豌豆黄。”
  “好,我去给你买。”
  赵云安一听,立刻转身,准备套马出门。
  金氏看着直笑,也不拦着,等儿子走了才进屋。
  她看了看顾季夏的脸色,见她还算红润,精神头十足,这才安心,又笑话道:“安儿出门买豌豆黄去了,这孩子,平时挺稳重,这会儿急得不行。”
  顾季夏想笑,却又疼得抽气。
  “你快别说话了,一切听产婆的。”
  金氏怕自己在场反倒是耽误功夫,又拉着产婆交待:“务必要母子平安,到时候重重有赏。”
  等赵云安火急火燎,带着点芳斋的豌豆黄回来的时候,刚进来就听见一声惨叫。
  赵云安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此刻吓得一个哆嗦,好不容易买回来的豌豆黄就这么掉下来。
  幸亏跟着回来的常顺眼疾手快,一把接住了。
  赵云安只觉得脑子发晕,双腿发软,连声问道:“娘,季夏没事吧。”
  金氏瞧他这样也是担心:“她没事,安儿,你瞧着脸色可不大好。”
  “我没事,就是有些头晕。”说着还不忘让人将豌豆黄送进去,“新鲜出炉的,让夫人尝尝。”
  金氏心底无奈,暗道这孩子平时多聪明,怎么就看不出来这是媳妇怕他担心,故意把人支开。
  “快给公爷搬个凳子坐坐。”
  立刻有丫鬟搬来凳子,赵云安却哪里坐得下,一会儿往窗口站,一会儿往门口张望。
  金氏劝了几句劝不住,索性也不管他了。
  瞧着儿子这模样,金氏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当初她生产的时候,赵弛早已入土,屋外头只有刘氏等人等着。
  这些年来,金氏从未抱怨过,可心底也不是不遗憾的。
  如今瞧着媳妇和儿子感情极好,金氏微微有些心酸,但更多的还是高兴。
  里头时不时传出顾季夏压抑的痛呼声。
  赵云安在外心急如焚,恨不得以身相替,生孩子是生死关,他之前一直没什么感觉,到这一刻却害怕起来。
  “顺儿,你说夫人不会有事吧?”赵云安转头问道。
  常顺是个嘴笨的,这会儿只会说:“夫人吉人自有天相。”
  显然这句话不能安慰赵云安,他越想越是后悔:“这段日子我太忙了,都没能好好陪陪她。”
  “季夏怀孕这段日子事情也多,先是打仗,后头又是大伯登基,就没个停下来的时候。”
  “虽然季夏身体一直都好,但生孩子太危险了……”
  他念叨个不停,以至于丫鬟们都忍不住侧目,第一次瞧见温文尔雅的公爷这个模样。
  金氏也被他念得头疼,不得不咳嗽一声,提醒道:“别叨叨,省得季夏在里头听了还得担心你。”
  赵云安一听,立刻就闭嘴了。
  屋里头,顾季夏此刻也无暇他顾。
  阵痛一开始的时候,顾季夏觉得还能忍着,可随着时间越来越近,宫口打开,她人生第一次体会到这种极致的撕裂痛苦。
  产婆关注着胎位,一边喊道:“夫人,您的胎位很正,用力点,生出来就不疼了。”
  平日里极为坚强的女人,此刻也忍不住喊道:“我生不出来。”
  产婆只得喊:“夫人,想想公爷,再想想肚子里的孩子,一鼓作气往下,用力,对,我都能瞧见孩子脑袋了。”
  赵云安自然听见了里头的动静,忍不住又开始念叨:“怎么这么久,不会出事了吧。”
  “呸呸呸,我媳妇孙子好着呢。”金氏骂道。
  赵云安拍了一下嘴,又说:“娘,不如让太医进去扎一针,我听说有人难产的时候,扎一针孩子就出来了。”
  金氏连白眼都不想翻了。
  还是坐镇的太医解释道:“公爷不要听信谣言,扎针是可以,但那是刺激人体穴道,对母体的伤害极大,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的。”
  赵云安一听,果然不提了。
  太医见这位永昌公满头大汗,又好心的解释了一句:“方才下官进去把脉,国公夫人身体强壮,胎儿也养得极好,一定能够顺产的。”
  这一等又是小半日,从白天等到了黑夜,从黑夜等到了黎明。
  赵云安焦急不已,金氏好歹还喝了一碗鸡汤填填肚子,他吃什么都想吐。
  这般过了半夜,倒像是熬了一年似的,赵云安一惊一乍的,里头但凡有点动静都觉得担心。
  金氏就劝他:“你若是熬不住就回去歇着,这边有娘看着呢,不会让你媳妇有事的。”
  赵云安却只是摇头:“我要在这里陪着季夏,免得她害怕。”
  金氏也就不劝了,笑着说:“现在知道生孩子多不容易了吧,以后对你媳妇好一些。”
  赵云安看了看亲娘:“我知道娘生我养我,把我养得这么大也是很不容易。”
  金氏心底一暖,刚想夸几句,就听见儿子继续往下说。
  赵云安叹气道:“生孩子太难了,早知道这么难就不生了,娘,等几下生完这一个就够了,以后别生了吧。”
  金氏气得差点晕过去,不可思议的看着儿子:“你说的什么屁话,生孩子难就不生了,那人岂不是得死光了?”
  自己说完又打嘴:“呸呸呸,瞧我被你气糊涂了。”
  赵云安还想解释一下,金氏扭过头不理他:“别跟老娘说话,有话憋着。”
  这儿子不成了,被吓傻了,她也懒得管,等儿媳妇生完了,自然有时间收拾这笨东西。
  金氏怀疑赵弛要活着,是不是也是这模样,总不能是像她,她可没有这么傻。
  赵云安很是委屈,转头再一次盯着那屋子。
  得亏他不知道金氏的想法,不然真得喊冤。
  就当金氏嫌弃儿子,赵云安恨不得冲进去的时候,忽然屋内传来一阵啼哭声。


第151章 弄璋之喜
  赵云安嫡长子出生于一个冬日。
  京城的这一个冬日清晨,茫茫天际弥漫着白雾,让一切都显得朦胧美丽。
  伴随着响亮的啼哭声音,朝霞扩散,白雾像是在一刹那就被驱散,显露出那一颗圆滚滚,可爱又柔和的太阳来。
  远处的天空上,金色的云霞、湛蓝的天空,交织出一副美丽的图画,而永昌公府中却无人有心欣赏。
  赵云安几乎是颤抖的接过襁褓,红色的襁褓内是他新鲜出炉的嫡长子。
  他低头去看,小婴儿紧闭着眼睛,整张小脸皱在一起,红彤彤的像一只小猴子。
  赵云安忍不住用指腹轻轻触摸孩子,手指下柔软的肌肤让他有些畏惧,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弄怕了,但更多的却是血脉相连的愉悦。
  “哇哇哇——”小婴儿却不给面子,他爹在外头站了一整晚,手指都是冷冰冰的,一碰就让他不舒服的啼哭起来。
  “快给我,别毛手毛脚的。”金氏这会儿只看到大孙子,连儿子都嫌弃了。
  她一把接过孩子哄起来,脸上是挡不住的笑容。
  赵云安也不在意,等里头终于收拾好,他便迫不及待的走进去。
  床榻上,被褥都已经换过了,但屋内还有隐隐约约的血腥气。
  赵云安在床边坐下,看向脸色有些苍白的妻子:“季夏,你还疼吗?”
  这话让顾季夏下意识的想笑,结果一笑就肚子疼。
  燕儿在旁边忙道:“公爷,您可别逗夫人发笑,大夫方才把脉说了,夫人只是有些脱力,并无大碍,只需月子里好好调养就是。”
  赵云安自然是知道的。
  方才生了孩子,他便让太医先进去把脉,这些话太医已经出来交代过了。
  “夫君别担心,我一切都好。”生的时候痛的死去活来,如今生完了,顾季夏看着夫君担忧牵挂的眼神,又觉得的一切值得。
  赵云安紧紧握着她的手:“辛苦你了。”
  两人对视一笑,很是含情脉脉。
  金氏抱着孙儿进来,瞧见这幅画面也是笑,甚至有些不忍心打破。
  但过了一会儿,再看儿子媳妇依旧手握着手依依不舍,金氏不得不开口:“安儿,让季夏看看孩子。”
  赵云安这才猛地惊醒,让开位置。
  顾季夏脸颊微微泛红,她方才眼里面只有夫君,连被抱出去的孩子都忘了。
  周围的丫鬟产婆都纷纷笑起来,心底都觉得这公府夫妻感情深厚,十分难得。
  等顾季夏终于看见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孩子,心底又是一软。
  她伸手摸了摸孩子,与对父亲的嫌弃不同,小婴儿闻到她身上的味道,吧唧吧唧小嘴巴,一副很是亲近的样子。
  “他好小。”
  赵云安挤过来,笑着说道:“像一只小猴子,你瞧他吧唧嘴的样子好不好玩。”
  顾季夏还没说话,金氏不乐意了:“什么小猴子,我孙子模样齐整的很,你瞧他现在红彤彤的,以后肯定白,比你小时候可爱多了。”
  赵云安忍着笑:“你瞧瞧,刚有孙儿,我娘就瞧不见儿子了。”
  三个人围着小婴儿左看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