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116章

躺赢的科举人生-第116章

小说: 躺赢的科举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府大人。”
  “大人,你可要为我们做主啊,那个黑脸的将军要独占紫叶茶。”
  “玉璋山明明是大家的,他偏不让我们采摘。”
  赵云安笑着安抚着百姓:“诸位稍安勿躁,等本官查看后再做定夺。”
  申金的目光落到赵云安身上,只见他穿着劲装,晨光洒落,越发衬托得他神采奕奕。
  “赵大人来的可真快。”
  赵云安笑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本官若是不快,怕惹出事端来。”
  说完,便亲自上前查看了那石碑,又让手底下的人一一盘问,无一例外,百姓们都说亲眼看见佛陀成仙,留下石碑和紫叶茶。
  人群中,张老汉偷偷拉住马贵,低声道:“石碑周围的紫叶茶肯定是精品,小哥,你让大人采回去自己喝。”
  马贵知道底细,但还是握了握老汉的手:“您有心了。”
  此刻天色已经大亮,晨光之下,一棵棵紫叶茶树叶上露珠萤光点点,显得分外有神韵。
  赵云安长叹一声:“没想法本官有生之年,居然能亲眼见证神迹。”
  申金瞧他一本正经的感叹,咂摸了一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据他观察,这位小知府实在不像是怪力乱神的那种人。
  赵云安却不管他,开口道:“既然天降神迹,这便是大魏的福运,来人,采摘周围几颗紫叶茶,炮制成紫金莲,本官要贡给圣人。”
  这话一说,百姓们固然失望,但也无可奈何,毕竟这么好的东西,先给皇帝也没什么说头。
  赵云安扫了周围一眼,又说:“佛陀恩赐,从今往后,这紫叶茶便改名为紫金莲,乃是漳州百姓的至宝。”
  “尔等既然亲眼见证佛陀成仙,那便都是有福之人,每人可采摘一斤茶叶回家。”
  “从今往后,这座玉璋山便受漳州府衙管控,紫金莲所得,将用于漳州民生,以偿佛陀恩德。”
  围观的百姓们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虽说一斤茶叶实在是不多,炒制之后只剩少许,但也总比空着手回去好。
  赵云安叮嘱衙役们盯着,采摘茶叶可以,但不允许他们破坏茶树。
  “老大,我们也去采一些带回去。”申金手底下的人也迫不及待。
  申金瞪了他一眼。
  赵云安倒是笑道:“说了见者有份,去吧。”
  反正紫叶茶树那么多,虽然现在采摘时节早了一些,但山头上人也不多,并不会带来多少影响。
  申金还未开口,手下人就欢呼一声,冲进了茶树林中。
  他恨铁不成钢的咬了咬牙,又看向赵云安,低声道:“赵大人,您是如何做到的?”
  赵云安惊讶的看向他:“申大人是什么意思,本官不懂?”
  申金笑道:“赵大人,你在我面前还卖什么关子。”
  他心底实在是好奇,那七彩佛光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山头上除了那大石头,只有一些碎冰,被人一踩都化成泥了,申金左思右想也想不通。
  赵云安笑了笑,只说:“本官正在发愁粮食的事情,漳州府已经拿不出更多的银子来,那些士族手里头或许还有,但逼迫太过,到时候也容易生出乱子来。”
  “没想到车到山前必有路,佛陀仁慈,见漳州苦楚,竟为百姓留下满山的紫金莲。”
  他转头看向申金,似笑非笑:“如此,漳州缺钱的问题定能迎刃而解。”
  申金微微挑眉,看着赵云安的笑容,也没有了追究下去的意思。
  不管七彩神光和石碑是从哪儿来的,得利的最后还是漳州百姓跟他手底下的兄弟。
  他娘的,只要能吃饱,管他是紫叶茶还是紫金莲。
  热热闹闹了还一阵子,山头上才终于安静下来,赵云安索性请申金帮忙,留下足足一百人守住山头,免得被破坏。
  事实证明他很有先见之明,城里头的百姓听说了紫金莲的事情,一个个都往这边来,若是放他们都上山,只怕再多的紫叶茶,到时候也给撸光了。
  而山脚下先到先得的百姓们,此刻却得意的很,别人没有,他们却采到了。
  眼看山头已经被围住,城里的百姓没法上山,纷纷开始想别的办法,其中便有向山脚下的百姓购买的,原本不值一钱的紫叶茶,摇身一变,成了价值千金的紫金莲。
  但问的人多,卖的人少,毕竟他们亲眼看见七彩佛光,信了这茶能治百病,长命百岁的传言,都想留着自家吃。
  见到石碑的人不多,但见人。
  赵云安却不管他,开口道:“既然天降神迹,这便是大魏的福运,来人,采摘周围几颗紫叶茶,炮制成紫金莲,本官要贡给圣人。”
  这话一说,百姓们固然失望,但也无可奈何,毕竟这么好的东西,先给皇帝也没什么说头。
  赵云安扫了周围一眼,又说:“佛陀恩赐,从今往后,这紫叶茶便改名为紫金莲,乃是漳州百姓的至宝。”
  “尔等既然亲眼见证佛陀成仙,那便都是有福之人,每人可采摘一斤茶叶回家。”
  “从今往后,这座玉璋山便受漳州府衙管控,紫金莲所得,将用于漳州民生,以偿佛陀恩德。”
  围观的百姓们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虽说一斤茶叶实在是不多,炒制之后只剩少许,但也总比空着手回去好。
  赵云安叮嘱衙役们盯着,采摘茶叶可以,但不好了。”
  “大人,我按照你的吩咐,将打碎的冰块都洒在茶树地里头。”
  赵云安笑起来:“多亏老天配合。”
  要不是突然袭来的冷空气,他也没办法用冰块制成巨大的三棱镜,更没办法弄出七彩佛光来吓唬人。
  忙完这一切,漳州府天气眼见着暖和起来。γuShugu。
  漳州的春耕已经开始,赵云安却另需抽调人手,上山采茶。
  这一次他并未因为人工为难,因为采茶虽然也是体力活,但讲究一个精巧,村里头的女人孩子都能干,上了年纪手脚利落的也行。
  相比起来,申金那边的人粗手粗脚,让他们守着山头容易,采茶却实在是糟蹋。
  赵云安给出一日五文钱的超低价格,就从周围村子招揽到足够的采茶工。
  不是他小气,实在是紫金莲还未开始售卖,漳州的财政吃紧,已经快拿不出钱来了。
  幸好,对于周围村子的女性而言这样足够了,她们有的力气小,春耕也帮不上什么忙,能够上山采茶也不错,一日能拿到五文钱,还包一顿午饭,当天晚上就能回家,这可比进城做工舒坦多了。
  忙完春耕与采茶制茶的事情,赵云安才终于有时间歇一歇。
  想到已经好多天没能好好陪着娘和侄女,赵云安大方的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拎着大金猫进了后院。
  大金猫不乐意去有棉花的地盘,刚进院子就跳到了墙头上趴着。
  “真不去?”
  “喵。”
  看它一脸不耐烦的样子,赵云安嘲笑道:“原以为你俩也算同甘共苦过,已经握手言和了,谁知道还是这样。”
  也不知道这一猫一狗从哪儿来的默契,大金猫只待在前院,棉花只待在后院,很少越界。
  不过以现在院子的布局来看,大金猫的地盘足足有棉花的三倍大。
  见大金猫趴在墙头懒洋洋的晒太阳,赵云安也不管它,自己进去了。
  金氏见他回来果然高兴,招呼道:“安儿快坐,娘泡茶给你喝。”
  赵云安有些惊讶,他记得金氏向来不喜欢茶叶,更喜欢七宝茶、熏豆茶之类的。
  哪知道一低头,就瞧见白色的茶盏,紫色的茶汤。
  金氏忙不迭的解释道:“这可不是我从你那些宝贝茶叶里拿的,而是花钱从外头买的,你喝喝看味道怎么样。”
  赵云安无奈的喝了一口,紫叶茶喝多了,他如今只觉得寻常。
  “不错。”
  放下茶碗,赵云安笑道:“娘,你真喜欢喝紫金莲话,我让人送一些进来就是,哪里需要花钱去买。”
  金氏却说:“那不行,你那边都是好茶叶,要给圣人的贡品,怎么能给我喝。”
  “别因为一口茶叶,到时候被人参一本,娘可不当拖后腿的。”
  赵云安解释道:“都是紫金莲,炮制完的口感也差不多,等这一批茶叶制好就不稀罕了。”
  “那也不行,我宁愿自己花钱买,也不想让你被人捏住把柄。”金氏坚持道。
  赵云安无奈,又感动于金氏的维护,低声道:“那等明年,明年我给娘留下最好的茶叶。”
  金氏一听更是高兴,也压低声音道:“好,明年咱们留下一些自家瞧瞧的喝,安儿,你也多喝一些。”
  赵妤也道:“七叔,这茶叶喝了对身体好,喝多了能长命百岁,您每天那么忙,更应该多喝一些。”
  赵云安自己挖的坑,只能喝了一肚子的茶汤。
  金氏给儿子添了一杯又一杯,笑着说道:“李大夫喝了也说好,对身体肯定有益,娘知道你不信这些,就当是为了娘也每日多少喝一些。”
  赵云安能怎么办,只能含笑喝下去。
  金氏又道:“娘多买了一些紫金莲,如今已经给京城送过去了,到时候让你祖母也日日喝着,将来长命百岁。”
  “还是娘想的周到。”
  因为自己做的局,赵云安心底知道紫金莲压根就是普通的茶叶,并没有什么附带的作用,所以也没想起来要给永昌伯府送一些。
  可金氏不同,她是真信了外头的传言,自然想到了京城的家人。
  不光是永昌伯府有,金家也是有的。
  “你大舅来信,说伯学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这么大的生意他得过来亲自盯着才放心。”
  赵云安摸了摸鼻子:“倒是劳烦表哥受累过来这一趟。”
  “这有什么,多好的生意,要不是你开口,金家想掺和都难。”金氏很是有几分得意。
  金家这些年靠着永昌伯府,也算过得顺风顺水,如今又有紫金莲的生意,只怕将来能更上一层楼,堪比那些皇商。
  紫金莲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明眼人看着都知道是一桩好生意。
  丛家主这几天也不骂儿子了,逢人就夸赵知府,就差将赵云安夸上天。
  漳州府内,紫金莲的生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京城的东风才刚刚开始。
  由一百人护送的紫金莲,快马加鞭,终于在十二天后便抵达了京城。
  看着风尘仆仆的车队进城,百姓们都投来好奇的目光,心底猜测这是从哪儿来的将士,瞧着他们的神情倒不像是坏事。
  宫门之外,为首的军士下马跪下。
  “敬请通报,漳州府有佛陀升仙,降七彩神光,留遗世之碑,赐紫金莲,漳州知府赵云安敬献圣人。”
  一时哗然。
  层层通报入宫,接到禀告的时候,皇帝正在教太子写字。
  太子将将三岁,实岁才两岁,这会儿走路都不算稳当,但踩着小板凳站在书桌前倒是很像是一回事儿。
  “哦,是赵云安送来的?”
  马原躬身禀告:“正是。”
  “报信的人说,赵大人发现神迹之后,立刻就采摘了距离神碑最近的茶叶,炮制成紫金莲后便上贡陛下。”
  “嗤。”
  皇帝扔下毛笔,似笑非笑的问了句:“世间真有佛陀?”
  马原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皇帝早些年信佛,但近些年却痴迷丹药,与道教走的更近。
  “传进来吧。”皇帝又道。
  太子好奇的看向皇帝:“父皇,什么是紫金莲?”
  “皇儿待会儿见了便知晓了。”
  马原在旁却觉得心惊肉跳,随着年纪增加,皇帝越发的喜怒无常,多疑善变。
  他心底暗暗叫苦,怕这赵小少爷不知深浅,弄出所谓的神迹来,原本要拍马屁,结果就拍在马蹄子上。
  很快,送礼的人便进了宫殿。
  “参见陛下。”
  “起来吧。”皇帝脸色淡淡,还算和蔼,“这就是传说中的紫金莲?”
  “正是。”
  皇帝笑着问道:“朕听闻紫金莲乃是神迹,具体如何,仔细说来听听。”
  为首的也是亲眼见证的人之一。
  此刻皇帝问起,他脸上便带上了几分激动,颤抖着说:“启禀陛下,那日清晨,太阳还未升起,忽然一道七彩神光从玉璋山而起,城中百万百姓亲眼所见。”
  “七彩佛光笼罩着玉璋山,有百姓说听到了梵音绕耳,也有人说亲眼看见了佛陀身影。”
  皇帝也有些惊讶:“百万百姓亲眼所见?”
  难道他猜错了,这神迹是真的?不是赵云安故意折腾出来的?
  “是,当日早期的漳州百姓都亲眼看见了七彩佛光。”
  “臣也亲眼所见,七彩神光从平地而起,登顶云间,只是臣当时在知府衙门,距离太远,并未能听见梵音,也未有幸见到佛陀。”
  言语之间,他脸上的可惜和懊悔真真切切。
  皇帝原本不以为然,此刻也忍不住人往前倾,继续问道:“然后呢?”
  “赵大人见神光降世,说一定是佛陀见陛下仁慈,所以才会现身玉璋山。”
  “他亲自带着我们前往玉璋山,想要求见佛陀,只可惜我们还是晚了一步,还未抵达七彩佛光便消失了。”
  皇帝听着,心底也忍不住可惜起来。
  如果他也在场,能亲眼看见佛陀那该多好,那不比丹药实在?
  “等赵大人带着我们上山,便瞧见青州营的兄弟和附近百姓都在山头上,正在哄抢佛陀留下的恩泽。”
  “是什么恩泽?”皇帝追问道。
  “是紫金莲。”
  他高高举起紫檀木盒子:“赵大人下令,将神碑附近的紫金莲全部采摘下来,烘烤之后送往京城,上贡陛下。”
  “赵大人说,大魏是陛下的大魏,定是陛下治国有功,后才有佛陀降下的恩泽,所以派我等快马加鞭,送到京城。”
  皇帝已经听不见其他了,连忙伸手道:“快拿过来让朕看看。”
  马原连忙过去接过盒子,呈给皇帝。
  他心底也是暗暗称奇,百万人都看见的七彩神光,难不成真的有佛陀降临到玉璋山?
  可佛陀若是觉得陛下治国有功,为什么不来京城,而去了漳州?
  盒子被放在龙案上。
  紫黑色的紫檀木散发着光泽,宛如黑色的犀牛角一般,散发着芳香。
  但皇帝却无心关注,他伸手打开盒子,红色的绸缎上有两个小小的凹槽。
  凹槽之内,金色的绸缎包裹住两个小团。
  打开金色的绸缎,里面是紫檀木做成的小盒子,拧开盖子,一股浓郁的茶香味便传来出来。
  “马原,泡茶。”
  马原接过其中一个盒子,亲自去泡了茶。
  等待的期间,送礼的军士又道:“紫金莲茶十分难得,神碑附近的茶树稀少,赵大人将他们全部采摘炮制,最后只得了两小罐子。”
  皇帝此刻心情好了许多,笑着问道:“他自己就没留下一些尝一尝?”
  “赵大人只尝了尝山脚下的茶叶,说确实是极品,又说神碑附近的茶树,只能为贡品,其余人等绝不可随意品尝,不然便是冒犯佛陀。”
  皇帝哈哈一笑:“那孩子小时候机灵,没想到长大了却是个死脑子。”
  太子好奇的看着他,在他的记忆中,父皇也很少开怀大笑。
  正在这时候,马原端着茶杯回来了。


第109章 抬价
  皇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身为君主,自然吃用都是最好,天下名茶都尝过。
  但是此时喝了一口,也忍不住微微吃惊:“味道果然不错。”
  喝完,他端着茶杯,喂了太子一口。
  太子瞪大了眼睛,惊讶道:“父皇,甜甜的。”
  皇帝朗声大笑道:“茶味浓郁,回味甘甜,是难得的好茶。”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皇帝喝了两口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