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赢的科举人生-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安满意点头:“你知道就好。”
说完翻开文书,刷刷刷就划出十户人家:“就这十户,你派人传唤过来。”
“记得,要客气一些,别吓着百姓。”
“是,下官这就去办。”刘知事退了出去。
离开之后,他却并未直接办事,反倒是先求见了曹清河。
曹清河一听,也是皱眉:“看来赵大人还是有所怀疑,所以才会召见乡民。”
“我看他八成是听书听腻味了,这才想别的法子打发时间,曹大人可别高看了他。”一段时间下来,刘知事对赵云安很是怨念。
曹清河一听,心底的戒备立刻松懈不少
:“若真的如此就好了。”
“大人,可要从庄子上选人过来?”刘知事提议道。
曹清河顿了顿,摇头:“一半一半吧,不能做的太明显。”
“剩下这一半,你尽管选粗俗不堪,乡音不通的过来。”
“既然赵大人要见,那就让他去见。”
刘知事立刻拍马屁:“还是曹大人有办法,如此一来,那位赵大人有的头疼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幕落到了常顺的眼中。
等刘知事出来,常顺才回到了赵云安身边:“大人所料不错,刘知事离开之后便去了曹大人那边,只是小的不敢靠的太近,所以并未听清说了什么。”
赵云安笑了笑:“没关系,明日便知道了。”
很快,十个人便被带到了赵云安跟前。
他们穿戴模样都差不多,浑身带着拘谨,很有百姓的样子。
赵云安扫了一眼,便朗声笑道:“诸位不必紧张,本官初来乍到,对漳州知之甚少,所以才特意请来诸位,询问一一。”
“来人,看茶。”
十个人面前都被摆上了小桌,桌上不只有茶水,还有点心,量还不少。
“来,别客气,咱们边吃边说。”
赵云安自己喝了一口茶,才和颜悦色的问起这些年的收成来。
“启禀大人,这几年气候反常,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又有雨雪,又有冰雹,所以地里头收成总是差一些,但勉强还能糊口。”
赵云安点了点头,看了这回话的人一眼。
手脚粗糙,面容焦黑,看着确实是农人的模样,只是这说话的条理很是分明。
赵云安面色不变,一个个询问下去。
第98章 漳州
一听这话,再看赵云安笑呵呵的模样,刘知事只觉得头皮发紧。
“赵大人有事尽管吩咐,下官可不敢当大人这一个求字。”
赵云安挑眉笑道:“自从本官到了漳州,刘知事鼎力相助,是本官的左膀右臂,自然是当得的。”
他一笑起来,很是风光霁月,容貌无双,只是刘知事见多了,知道他一笑肯定没好事。
刘知事忙道:“下官只是做了些微末小事,赵大人这般夸赞,实在是让下官汗颜。”
赵云安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刘大人太自谦了。”
他年纪虽小,个头却高,足足比刘知事高了一个头,这般动作很是顺手。
“刘大人就是漳州府的肱股之臣,漳州府可以没有本官,可不能没有刘大人啊。”
刘知事嘴角一抽:“还不知道大人所言何事?”
赵云安这才说道:“明日休沐,本官打算带着母亲和侄女到处看看,刘大人可知道漳州哪里的风景最妙,值得一去?”
“那自然是玉璋湖。”
刘知事夸道:“玉璋湖就在漳州城内,乃是城内最大的湖泊,可惜已经到了初冬,否则夏日时节,无边荷叶,最是美丽。”
“现在去,景致不算最好,但也能看看玉璋美景,山峰之下,宛如美玉。”
“刘大人推荐的,那自然是最好的。”
赵云安点了点头:“那就去玉璋湖吧。”
刘知事离开的时候,心底甚至有些不习惯,暗道赵云安今天这么省事儿,居然真的只是问问。
大少爷还有这么好伺候的时候?
等到了外头,刘知事又嘀咕起来:“到底是个孩子,装了一个月就不装了,休沐就想着带老娘出去玩。”
“真是个没断奶的,爱玩也好,总比折腾我强。”
等到第二天,一大清早,衙门后宅果然热闹起来。
备车的备车,牵马的牵马,赵云安一身劲装,英姿潇洒,带着金氏与赵妤,后头还跟这儿丫鬟婆子,浩浩荡荡的朝着玉璋湖去了。
半路上,金氏便忍不住探头:“玉璋湖多有名,没想到这辈子还有机会看到。”
赵妤也说:“是大诗人都喜欢的玉璋湖吗?”
“就是那个。”
赵妤又说:“二奶奶,待会儿我们能看到荷花吗?”
“现在估计只有枯叶了,不过咱们要在漳州待几年,明年再来看也是一样。”
“到了。”
赵云安搀扶着金氏下车,又伸手抱起赵妤。
虽然这季节荷花败了,荷叶枯了,但玉璋湖依旧处处是美景。
玉璋湖依山而建,阳光之下,波光粼粼,确实像一块上好的美玉。
湖岸上是一簇簇的芦苇丛,此刻芦花飘扬,正是观赏的季节。
偶尔还能瞧见湖面上的游船,一艘艘船上乐声悠扬,让这一副美景越发动人。
“娘,我们从这边走,绕到那边的亭子里看湖景吧。”
赵云安指了一个方向。
顺着道儿过去,那凉亭三面环水,只有一面连接着一道回廊,坐在凉亭内很有几分遗世独立的感觉。
丫鬟婆子将点心茶水都摆好了,赵妤忍不住靠在围栏边,伸手将点心捏碎了喂鱼。
金氏也觉得心底畅快,笑道:“难得出来走走,这心底都觉得畅快了。”
赵云安便道:“娘若是觉得无聊,天天出来都是可以的。”
金氏笑道:“整日出来游荡那成什么人了。”
她到底是寡妇,就算不为自己,为了儿子,也不肯随意
乱走的。
“这有什么,如今在漳州,也不会有人非议。”赵云安并不在意。
“知道你孝顺。”
金氏领了这份情,却坚持不改。
“倒是这几日,娘收到了好几份帖子,都是邀请我过去看花赏景的,安儿,娘要去吗?”
赵云安点头:“娘尽管去,去了就好吃好喝好玩,若是有人为难尽管发火。”
金氏看了他一眼:“还能如此?”
赵云安靠在她耳边说:“咱们初来乍到,娘越是直爽的脾气,他们越是高兴。”
金氏懂了,戳了一下他的额头:“你啊,真是促狭。”
赵云安笑道:“总不能让娘千里迢迢的陪我过来,如今还要为我受气。”
“娘不怕受气,就是怕耽误了你的事儿。”
赵云安便道:“放心,耽误不了,还得谢谢娘的一臂之力。”
金氏点头道:“那我就知道怎么做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金氏抱着赵妤笑:“小妤儿,你是要把这湖里头的鱼都喂饱吗?”
赵妤有些害羞,脸颊红扑扑的:“二奶奶,我们一起喂鱼。”
“好,二奶奶跟你一起喂。”
赵云安见她们玩得高兴,索性打了个招呼,留下马贵和丫鬟们,带着常顺往旁边走。
他一边走,一边打量着玉璋湖。
“听闻这玉璋湖是人工湖,原本是为了漳州城内百姓吃水建造的。”
常顺惊讶道:“这么大的湖,就为了吃水吗?”
赵云安便问:“顺儿,我考考你,你可知道漳州城有多少人?”
常顺为难:“少爷,您这可考倒我了。”
“漳州府有四十里之围,光是城内,便居有百万百姓。”
“这么多人?”常顺惊讶道,“平日里真看不出来。”
赵云安笑道:“前朝时便有记载,漳州府井屋鳞次,烟火数十万家,极为繁庶。”
“且漳州之地,虽号称鱼米之乡,但并非平原,田地少,山地多,本地居民多有以商贾为业,南来北往熙熙攘攘。”
常顺笑道:“原来有那么多人,怪不得为了喝水,挖出来这么大一个湖。”
赵云安却忽然道:“但是你看着玉璋湖,风景虽美,却多有积淤,很是蹊跷。”
“我虽蠢笨,但也知道喝水最重要,一日不吃饭饿不死,可一日不喝水人就受不了。”
赵云安嗤笑道:“修缮玉璋湖的银子一年不少,可惜没落到实处。”
这看得到的地方,歌舞升平,豪华游船到处都是,可看不见的地方,却泥沙浑浊,水草蔓延,鱼虾不生。
两人一路走,一路闲聊。
忽然,常顺低声道:“少爷,那边有人
一直跟着我们。”
赵云安脸色不变:“可能看清是谁?”
“太远了,只看见穿着像是书生。”
赵云安点了点头:“等他们自己过来。”
可一直等他们逛了一大圈,打算回到凉亭,藏在暗处那人依旧犹豫不决。
“少爷,可要小的去把人拉出来?”
赵云安却摇头:“再等等。”
“一次不来,第二次,第三次,总有一次他们会忍不住。”
常顺这才打消了念头。
两人回到凉亭,赵云安见赵妤很喜欢喂鱼,就说:“到时候买几条回去,在后院养着,你想什么时候喂鱼就能什么时候喂鱼。”
赵妤却摇头:“他们在湖里自由自在的,比在池塘里痛快。”
“鱼哪里知道这些,只要有吃的,在哪儿都痛快。”金氏笑道。
赵妤笑着说:“可是养在池塘里的鱼总是木木呆呆的,肯定是被关傻了。”
赵云安便道:“那就下次再来喂,下次让人准备一条游船,咱们去湖上喂鱼。”
“谢谢七叔。”赵妤高兴了。
赵云安不但带着她们游湖赏景,回去时还特意去了漳州最有名的苍鹤楼用了饭。
金氏与赵妤吃了一顿实实在在的漳州特色,吃得心满意足。
回去的路上,赵云安还停下来买了不少特色的小点心。
牛皮糖、吉红糕、杏仁脯、山楂丁,回去的时候马车都装得满满当当。
吃着喜欢的,赵云安身边的小厮还会连着好几日出门买,也不知道他吃那么多,人为何还不胖。
消息传到了曹清河耳中,他可算是放心下来。
“这赵大人不愧是王公贵族娇养出来的大少爷,到了漳州也不忘游山玩水。”
刘知事笑道:“曹大人,既然如此,咱们是不是也不必那么紧张了。”
曹清河谨慎许多:“还是再看看。”
刘知事心底不以为然,暗道赵云安若是有心治理漳州,哪里会现在这般浪费时间。
于是浪费时间在这位赵大人身上,还不如查一查皇帝有没有派遣暗探过来。
曹清河与刘知事都觉得,赵云安只是明面上的幌子,这样的人过来干不了什么,皇帝在暗处肯定还派了人。
这藏在暗处的人,才该是
他们警惕的。
赵云安正如他们所愿,似乎一下子发觉了漳州的美景。
但凡是休沐,定是要带着家眷出行,不是上山,就是下河,连带着把漳州本地的特产都吃了个遍。
即使是平日,以前还会装装样子看文书,偶尔接见农户,如今也不装样子了,最喜欢躺在院子里,抱着他那只金灿灿的老猫晒太阳,打瞌睡。
那悠闲自在的模样,看得人心中憋气,羡慕不已。
别说刘知事,见他如此惫懒,就连曹清河也放松了警惕。
曹清河多了个心眼,即使如此,赵云安送往京城的信件,他也想着法子查看一二。
等看清信内多是诉苦抱怨,亦或者歌功颂德,曹清河才总算是放松下来。
围绕着知府衙门的视线,也被悄悄撤下。
常顺回来道:“原本一直守在附近的人都撤了,不过府内肯定还有钉子,防不胜防。”
第99章 后手
接下来几日,赵云安依旧每日吃吃喝喝玩玩,搂着大金猫很是悠闲自在的架势。
要是阳光好,他们定是要在院子里晒太阳,偶尔还有一只狗跟着。
他身边的常顺和马贵倒是被支使的团团转,整日不是去东边买点心,就是去西家买果子。
看得刘知事啧啧称奇,暗道这伺候大少爷的活儿也不好干。
每次出门,那定然是浩浩荡荡的带着丫鬟婆子侍卫,派头十足,看得周围的老百姓都避之不及。
曹清河仔细观察了一段日子,发现这位大少爷确实一门心思吃喝玩乐,倒是松了口气。
殊不知有丛白指路,常顺马贵趁着买东西的机会,在短短半个月内,竟是将漳州本地的情况摸得一清一楚。
很快,证据便堆在了赵云安面前。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赵云安翻阅一番,冷笑道:“他们的胆子倒是不小。”
马贵有些发愁:“大人,如今看漳州问题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多少有些牵扯,甚至就连丛家也是如此。”
赵云安也有些头疼。
法不责众,某种程度上表示因为要责众,引发的后果恶劣。
常顺气愤道:“难道就这么放任下去,漳州百姓岂不是没了活路。”
赵云安问道:“丛白那边如何?”
“丛举人倒是个深明大义的,他愿意为了百姓大义灭亲,不过……”
“不过什么?”
“怕只怕事到临头,丛家那边狠狠心,来一个壮士断腕。”
若是如此的话,害了丛白的性命,他们也陷入了被动。
“如今我们掌握的证据,足以取信陛下。”
赵云安开口道:“与其指望通过丛白,让当地豪族付诸,倒不如釜底抽薪,兵行险招。”
“可是咱们身在漳州,如今连封信都送不出去。”马贵发愁道。
常顺立刻道:“少爷,常顺愿意前往京城送信。”
谁知赵云安哈哈一笑:“等你送信去京城,这边的黄花菜也凉了。”
他沉吟一一,走到书桌旁落下一封信。
“一哥就在三日路程之外的衢州,冬至降临,本官要带着娘和侄女去探望,想必曹大人也不会阻拦。”
赵云安将这封信递给常顺:“等离开漳州,你便将信送到青州营。”
常顺一愣。
“三哥此刻应该就在青州。”
“三少爷在青州?”
马贵也是一惊。
赵云安点头道:“离京之前,我曾与大哥哥约定好,若是连着几封信都是报喜不报忧,且信中都提及当地美景,则此地有变,请他与陛下周旋,派遣三哥哥前来助力。”
“算算时间,三哥应该到了。”
马贵脸上一喜:“若是三少爷带着人马过来,我们还怕个球。”
赵云安笑道:“军营调动,想要瞒过青州府的人已经很难,再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前往漳州,更是困难重重。”
“所以少爷您才故作纨绔,让他们放松警惕?”
赵云安点了点头,又说:“本地豪族根深蒂固,及时有三哥在,此事也难办的很。”
不过,
现在他已经找到了突破点。
“幸亏还有丛白这般有识之士,心怀百姓,想必丛家为了保住嫡长子,定会愿意与本官合作。”
一旦漳州豪族的联盟出现了裂痕,那就不攻自破。
马贵愤愤道:“那岂不是便宜了丛家,他们也曾为虎作伥。”
赵云安却笑着说道:“水至清则无鱼,本官还要治理漳州,
若是漳州因此千疮百孔,到时候收拾起来也难。”
赵云安要出门寻亲访友,曹清河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消息。
曹清河忍不住皱眉:“他要去衢州?”
“说是带着亲娘和侄女去看望一哥。”
“会不会有诈?”
刘知事嗤笑道:“他若是往青州走,倒是有可能直接奔京城去找救兵。”
“可去了衢州能干什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