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回到战神夫君战死前 >

第130章

重生回到战神夫君战死前-第130章

小说: 重生回到战神夫君战死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成年人的工钱,可比他们种地来得更多。
  只要他们勤勤恳恳,不犯错不偷懒,我们承诺绝对不会辞退他们。
  他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发现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比他们种田来得更好,他们也就不会再惦记田地了。
  前三家来跟我们签合约的人家,可以多得一间大瓦房。”


第321章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个好,有了对比自然有人想要这多出来的一间房。
  附近的这里和村庄里,能住得起青砖大瓦房的也就只有一家。
  只是,这一家恐怕就要难了。
  针对性的,还是要想些别的办法。
  比如,他们家的子孙后代的前途上,或者他们家有什么想要而又暂时不能实现。”
  贺元敬不愧是商人,一点就透。
  沈华柔却想到另外一个事,她看向孟婧瑶,“你说要跟闻县令商议?”
  只是这样的话,他们自己跟村民签合约不就行了,哪还用得上闻县令出面?
  “刚才二哥说的,不仅是对那一家,对别的不好商议的人家也可以实行。
  只是,我们也必须要地方保密,若是泄露的话别的村民也都有像学样,成本就大大的提高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沈华柔并不想刻意去揣测人心,但防人之心也不能没有。
  贺元敬也点头,“其实尽量不要开这个口才是与稳当的。”
  两人同时看向孟婧瑶,听她解释。
  孟婧瑶早就想好了,“我们要的是官府的支持,只是我们自己去跟村民商议的话,村民联合起来抬高价格,我们就被动了。
  但若是有了官府的支持,其实也不是要闻县令特别做什么,只要他发一张告示或者请几位村长去喝茶,亲口说出搬迁卖地的好处。
  就是为了百姓能吃饱穿暖,看在我们给的税收上,闻县令也会考虑。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竟然是为了这样,沈华柔都想看看她脑子里到底是怎么长的,竟然能想到这些。
  她从来没有想过官府能在这种事上支持他们,或者是与他们合作。
  但经过孟婧瑶这么提醒,她联想到闻县令的为人,贺元凌都说与他有共同话说,想来他会答应。
  贺元凌走了,这个事只能二哥去与闻县令交涉。
  她与二哥对视一眼,在对方眼里看到肯定。
  两人又看向孟婧瑶,“你在仔细的说说,我用纸笔记下来更清楚一下,有什么要删减的也能一目了然。
  还有几个村长里共都多少户人家,要盖多少房子,还有多少田地,这些最好都一一的列清楚。
  我在去找闻县令之前,必须所有的事和数据都理清楚。
  不然,万一闻县令问到我们有什么地方不清不楚,再回答不上来的话,失误带来的后果太大。”
  “嫂子说的对,现在就理,我把书桌收拾收拾。
  咱们要清要理的事和数据太多太杂,要摆的地方多,可不能弄混弄错。
  我这里有一些数据,但是不全,现在可以先用着,等再仔细的统计过后再对比。
  对了,二哥你现在出去让人去调查村里的人户,谁家有多少间房,有多少地。
  最好是能打过到什么小道消息和八卦都行,说不定,到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贺元敬当即就出去找人,又让阳春去取些热水糕点来,照这样下去一时半会儿是商议不完了。
  书房里只剩下沈华柔和孟婧瑶两人,孟婧瑶一边收拾一边问。
  “嫂子,你跟三哥说粮食的事没有?”


第322章 孝道
  孟婧瑶想起那日上午,三哥让人来拉了辆车药材走。
  那几日她也忙着,直到现在她才有空问。
  “说了。”
  沈华柔又道:“我以为你知道。”
  既然他的人都来拿药材了,沈华柔以为她都清楚。
  就听她说,“我一想也是了,就是突然想起来问你一句。”
  沈华柔也没有想到,她和孟婧瑶处成了无话不谈,对对方最为信任的关系。
  而且她屯粮买药的事孟婧瑶一直都支持她,从来都没有问过为什么。
  孟婧瑶是觉得没有必要问,世道不太平,手里有粮可比有钱来得更稳当。
  她也跟家里说了多屯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没多久阳春就进来了,她又将窗户都打开透透气,换上新的火盆子。
  过了年后是没有之前冷了,但也不到暖和的时候。
  两人收了话转头说起别的来,直到贺元敬再回来,阳春又出去守着。
  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商议好,沈华柔索性就住在了庄子上。
  阳春和贺顺回去禀报去东西的时候孟氏还有些担心,接连叮嘱了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
  等阳春走了之后她又开始叹气,“元凌也是说走就走了,华柔这都怀着身孕,又要独自在家。
  这回元凌肯定来不及回来看孩子了,等他再回来小的这个都不知道多大了,雅雅怕是连爹长什么样都忘了吧。”
  当娘心里也难受,她哪儿就想过儿子会走上这条路?
  幸好,他媳妇儿是好的,没嫌他,也没有因为他这个决定而心有不满。
  谁能想丈夫长期不在家?
  贺老爷子虽然嘴上说妻子多想瞎想,但他自己还不是忍不住叹气。
  从前他一直都骂儿子不学无术,跟个纨绔无异。
  现在儿子上进了,他有时候又觉得,还不如像从前那样呢。
  至少,他做纨绔时天天都在家,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晃悠,气他几趟。
  到了晚上二儿子回来,孟氏还特意把二儿子叫到跟前儿来问。
  “你们是又在商议什么?怎么华柔还住到庄子上去了?”
  孟氏倒不是觉得儿媳妇儿不应该管那些什么事,她是怕累着了沈华柔。
  在父母面前贺元敬不觉得有什么需要隐瞒的必要,他相信就算是三弟妹在这儿也会如实相告。
  他也会叮嘱爹娘不往外说,爹娘知道轻重。
  听完儿子的话,贺老爷子一百个赞成,“你们尽管放手去做,但也要注意别让元凌媳妇儿累着。”
  孟氏也是这个意思,“要不你和你媳妇儿也搬到庄子上去住着,你天天这么来回的跑浪费时间。
  早些定下来,也好早些让华柔轻松下来。”
  贺元敬还能说什么反对的意见?回去后就跟媳妇儿商议了搬到庄子上去小住。
  “我们都走了,爹娘那里?”
  陈氏是怕万一家里有什么事?也觉得留爹娘在家有不合适。
  贺元敬却道,“是爹娘的意思,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再说了,还有淑惠丫头在家呢。
  真要有什么事的话离得也近,一刻钟的功夫也就到了。
  大不了隔上两天我就回来一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如此,陈氏也彻底放心了。
  她其实还喜欢到庄子上去住,景色宜人啊。
  也不是家里不好,但偶尔换换环境也不错。
  大半个月之后,终于将该准备的都准备好,由贺元敬带着去找闻县令。
  当夜贺元敬没有回来,想来是晚了就歇在县里了。
  第二日一早,沈华柔没有先等到二哥回来,倒是先来了郭家报喜的下人。
  “六姑奶奶,我们家夫人昨日午时发作,今日凌晨诞下一位小少爷。”
  沈华琅头一胎就是个儿子,这一胎又是儿子,她还想要个贴心小棉袄呢。
  得知消息的沈华柔高兴是高兴,但也疑惑。
  “还不到生产的时候,怎么会早产?”
  来人被问得神色有些不自然,但在沈华柔的注视下又不得不说,知道事情怎么都瞒不过去。
  “是老夫人说夫人孕期不方便,做主给姑爷纳妾。
  这事儿早就提出来了,老爷没有说要夫人也就一直没应。
  但这次是老夫人以孝道相逼,老爷没法子就应下了,夫人也为此动了胎气,这才早产。”
  来人是沈华琅身边的人,他自然是向着自家主子。
  沈华柔回想起来,好像没有这次早产,而四姐夫也从来没有纳过妾。
  那郭家老夫人这次又是为何?非得让儿子纳妾?
  孙子都有了,她何苦搅得一家子不安宁?
  沈家几个女婿,不说是要攀比什么,但事实就是郭家底子单薄些。
  也正是因为这样,郭家婆母待儿媳妇儿也都和善。
  头一胎的时候都没有出过这种事,现在她到底怎么想的?
  沈华柔不好问下人,只让他回去,说洗三的时候她不方便去,等满月时她再去。
  按照风俗,孩子洗三的时候有孕的妇人是不能去的,不然产妇没奶喂孩子。
  就算是请了奶娘,还是有人坚持这个说法。
  为了小侄儿,沈华柔也忍着等满月的时候再去。
  但她忍不住要想知道四姐姐在郭家的情况,又怕四姐姐被欺负。
  中午的时候贺元敬回来,带回了好消息。
  “闻县令答应会请几位村长去商议,也会出告示到每个村。”
  这对他们现在来说可是最好的消息,一切准备就绪就能闻县令那里的消息了。
  第二日,沈华柔乘坐马车回了娘家。
  她不能去看四姐姐,但娘家的人都要去,她只用在家等着就好。
  不只是她担心,娘家人都担心。
  常氏带着儿媳妇儿做足了架势要去给女儿撑腰,冯姨娘身为妾室去不得,眼睛都哭肿了。
  她好好的闺女,在家里是千娇万宠着的,低嫁到郭家去还受此等委屈。
  就连蒋家那样的人家都没说这样行事,他郭家凭什么啊。
  她是做妾室的,日子好不好先不说,但她也明白,若不是不得已,夫人也不会做主纳她进门。
  试问,这世上哪个女人愿意跟别人分享丈夫的心?
  郭家算什么?也敢起纳妾的念头?


第323章 攀比嚼舌根
  她闺女和女婿这些年感情好,她闺女又投胎就得了儿子,蒋家万没有要女婿纳妾的意思才是。
  之前女儿怀第一胎的时候她就再三的问过了,女婿绝对是没有那个意思的,她婆母也不曾提过。
  为此她还高兴呢,觉得郭家虽然家境一般但为人还是不错,只要能对她女儿好就行。
  现在看来,是郭家藏得深。
  连着两个晚上冯姨娘都睡不着,老爷夫人答应会为她女儿做主,她当然相信。
  但就是担心女儿在郭家受委屈,再被欺负。
  当天大少爷就去了,回来说大人孩子看着都好,只是累得很了没精神。
  孩子因为是早产也有些瘦弱,好在大夫看过说以后好好养着也能补回来。
  她的心放了一半,但还有一半提着。
  她统共只得了这一个女儿,女儿就是她的命。
  在沈家半辈子她都没有想过争宠,凡事小心翼翼都是为了能讨得老爷夫人欢心,能让女儿日子好过。
  老爷夫人都是和善的人,对庶子庶女一视同仁从不曾苛待,娶妻出嫁也都费了心挑选。
  只要女儿能过好日子,别的她都不求。
  夫人去为她女儿撑腰做主,她以后半辈子做牛做马伺候老爷夫人,她心甘情愿。
  但,郭家婆母真一心要给女婿纳妾的话,谁也不能阻止。
  真到那一步没得选,冯姨娘只希望妾室的人选由她女儿来选,不是由郭老夫人选。
  提心吊胆了一天,去参加洗三宴的沈家人终于回来,一个个脸色都不是很好。
  一看他们这样,冯姨娘的心就凉了半截。
  她迎上去看着众人欲言又止,她生怕看到老爷夫人摇头。
  还好老爷看着她,对她点了点头。
  她这才敢开口问,“老爷,夫人,琅儿她还好吗?”
  沈华柔与她的心情相差无几,也都等着消息。
  常氏见冯姨娘太着急,便先老爷开口好让她放心。
  “你安心些,大人孩子都好好的,华琅看着也有些精神了。
  至于纳妾的事,华琅说女婿已经回绝了亲家母。
  女婿也当着我和老爷的面做了保证,不会纳妾,要好好和华琅过日子。”
  听到女婿是当着老爷和夫人的面保证,冯姨娘是彻底放心了。
  “这就好,这就好。
  辛苦老爷,辛苦夫人了。”
  说着又屈膝行礼,“妾身替华琅谢过老爷,谢过夫人。
  有老爷夫人的疼爱,有一家兄弟姐妹的帮衬,是华琅的福气。”
  上午六小姐回来都是她没有想到的,六小姐怀着身孕还为她女儿奔波,如何不是华琅的福气啊。
  “姨娘莫说这种客气话,华琅是沈家的姑娘,她就算是嫁了人也始终是沈家的人。
  我们是她的亲兄弟姐妹,自然要为她奔波。”
  于是作为长媳,她说这个话能代表一家兄弟姐妹。
  冯姨娘替华琅感恩父母操劳是应该,而他们是兄弟姐妹,受冯姨娘的谢就得有回应。
  孟氏接着儿媳妇儿的话又道,“说来这事就是亲家母听信了别人的蛊惑,看那跟女婿同期的李秀才纳了妾,她担心女婿被人攀比背后嚼舌根,这才糊涂了。”


第324章 暂时安定
  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沈华柔自责不已。
  幸好四姐和小侄子都没事,不然沈华柔如何都不能原谅自己。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钱珠儿的行事已经影响了不少的人。
  如今怕是不少人家里都不太平,都是因为钱珠儿的贤惠大度。
  常氏又安慰冯姨娘,“你放心就是,就是看在两个孙子的份上,亲家母也知道轻重。
  关键还是在女婿的态度上,他既然是回了他母亲,又当着我和老爷的面做了保证以后肯定不会再发生这种事。”
  冯姨娘连连点头,又赶紧抹了要落下的眼泪。
  如今看来是虚惊一场,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当夜沈华柔肯定是在家里住下,她这两年回家来住的时候还真不多,趁此机会都要留她住上几天。
  只要哥哥嫂嫂不嫌她,她自然是千般万般乐意。
  着贺顺回去报信,阳春和玉兰也高兴能在家陪陪父母兄弟。
  贺争跟着贺元凌走了,玉兰还好几天都没精神。
  沈华柔和阳春把她的情绪都看在眼里,只是没有明说。
  看她跟贺争有感情沈华柔也就放心了,之前还怕他们俩争锋相对互不相让呢,后来沈华柔也看出来,还是贺争让着她。
  有一次沈华柔还看到玉兰耍小性子,贺争全程都陪着笑脸哄着她,被踢了也不变脸。
  不过真要说起来,在心眼上玉兰是比不过贺争的。
  最近沈华柔就比较注意着阳春,他们成亲几个月了,怀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也在考虑着从下面小丫头里挑两个稳当的来随时接手阳春的活计,也不是说就接手了以后都不用阳春。
  以后还是要她在身边的,只是她有了身孕再到照顾孩子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没个三年五年的也脱不了手。
  若是过上两年又有了好消息,又得往后推。
  还有玉兰,她也是迟早的事。
  也就是他们婆家都在府上,不然他们嫁了人之后就没有什么机会能在她身边了,他们自己家里还有一堆的事呢。
  她却不知道,阳春和玉兰早就跟婆婆商量好了,等他们谁有孕了婆婆就去老夫人跟前儿求恩典,到时候她就专门照看孩子。
  反正都是在一个屋檐下,喂奶也方便,她和玉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怀孕这个事上,贺长和赵氏也没着急,阳春他们的父母倒是着急得很。
  每次两人回来都要被问,贺争不在家倒是是让玉兰躲过了这次。
  而阳春是当夜就被父母叫去问话了,得知她还没动静,都开始着急是不是要找个大夫看看。
  其实他们也是被钱珠儿给影响了,就怕女儿没有将惜好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