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贤妻生存守则 >

第146章

贤妻生存守则-第146章

小说: 贤妻生存守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夫人倒也不着急,还劝姜氏安心养身子。

    韩睿钦是韩家唯一要参加春闱的人,从去年冬天回来便一直埋头苦读,天儿暖和起来,衣裳穿得较少,卢氏的肚子已经凸显出来。

    春闱一共三场,有了一次经验,这一次韩睿钦要沉稳的得多,倒是刘氏紧张的不得了,忙前忙后地张罗。

    三月初六,庄亲王抵达京城,这一天一大早,姜氏便去了王府。王爷回京后未踏进王府,先去宫中面圣。

    安静茹在家里预备席面,只等庄亲王回府后便送去王府,权当是韩家为庄亲王洗尘接风。

    她不能出门,赵嬷嬷去街上瞧过,回来后就道:“王爷坐着马车进京看不见,倒是看到安大爷了!与朱师傅一道,骑在马上好不威风!”

    众人皆知安静茹担心安晋松的安危,听得赵嬷嬷这般说,笑道:“这一次大获全胜,圣上必然要大肆封赏,说不得咱们安大爷还要加官呢!”

    话音刚落,安家打发了人来传话,站在下面喜滋滋地道:“老太太请姑奶奶明儿若得闲回去一趟呢。”

    春香忙问道:“安大爷可到家了?”

    传话的婆子摇头,笑道:“虽然没回去,不过却打发了人送消息回去,叫老太太、夫人安心,总之今儿是一定会到家的。”

    与其安晋松在前线冒险立功,安家上下更希望他能平安回来,安静茹吐了一口气,打赏了传话的婆子,道:“明儿我一定回去。”

    送走婆子,姜氏也从王府回来,叫不用预备送去王府的席面,宫里设了宫宴为庄亲王洗尘接风。姜氏回来时,宫里来了人接了王妃及四个孩子进宫。

    隔天,皇帝一连下了几道旨意,第一便是许了庄亲王的折子,免了他身上的职务回府养病,另赏赐黄金千两。自此庄亲王便做了逍遥的闲散王爷,其余的圣旨,也多是犒赏奖励,其中朱师傅因护庄亲王立功封了蓝翎侍卫六品武职,叫人意外的却是安晋松,封了四等侍卫,四等侍卫却是从五品的武职。

    武职也分很多种,比如总兵,品级算不上特别高,但手里的兵权却不小。

    安静茹蹙着眉头,明明想到什么却又理不顺,皇帝如果忌惮庄亲王,那么这些与庄亲王有些关系牵扯的,他也该忌惮才是。侍卫虽不是特别有权利的官儿,但慢慢熬到御前侍卫,那就相当于皇帝的心腹了。

    韩睿华没想到安静茹竟能想到这些,微笑道:“庄亲王卸了身上的职务,看似对他不利,实则却免了圣上的疑心。”

    安静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大概是有些明白皇帝的考量了,担心庄亲王偷窥皇位,可也担心自己的江山到了儿子手里,却被外戚夺权,甚至改了姓,庄亲王虽卸了他身上的职务,但还有韩家。而庄亲王的人皇帝也没有出手打击,反而破格提拔。如此,年家、徐家、庄亲王形成三条线的三角形,看着好似庄亲王失势,实际上却是暗保庄亲王。

    “如你这般说,倘或王爷没有主动上折子会如何?”

    韩睿华目光微沉,不说安静茹也知道了,皇帝必然容不下他,韩家也会跟着遭殃。那么二老爷被派遣,到后来庄亲王请旨,其中必然有徐家和年家暗中操作,皇帝和庄亲王是不是联合起来演了一场戏也未可知。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皇帝生性多疑。庄亲王能抓住这样的机会避开祸头,得皇帝信任实属不易。

    ------题外话------

    好吧,今天晚了一些,谢谢大家的支持!
………………………………

146:防患于未然

    现如今的局势,徐家、年家、庄亲王三股势力互相牵制,庄亲王成了闲散王爷,是皇帝保住的。徐家、年家短时间内不会给予打击,两家会继续斗下去,到最后是不是要斗个两败俱伤渔翁得利的局面还未可知。

    但只要庄亲王靠向任何一方,皇帝都容不下,如韩家这样跟随庄亲王的,只能继续紧紧跟随庄亲王。庄亲王失势,其他人就不能失势。三方实力均衡,方能达到平衡,一方做大都威胁他的政权。

    安静茹吐了一口气,皇帝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她都能看到这些,想来徐家和年家也能看清,到底谁是储君,就皇帝一句话,要上位就要好好协助皇帝治理天下。将来新帝登基是以后的话了,到底会如何现在谁也说不清楚。

    但只要没有错处被人抓住把柄,不做任人宰割的羔羊,韩家也不会有什么灭顶之灾。说不得新帝登基还要拉拢,继而巩固自己的政权,要达到这样的局面,韩家的人就必须有本事和势力。

    马车在安家大门外停下,远远地就能听到里头热闹的喧哗声,门口早停了好几辆马车,安静茹和韩睿华从马车里下来,就有婆子迎上来请安问好。

    韩睿华随着安静茹先去见陈氏和老太太,大老远都能听到安晋松趾高气昂的高谈阔论声,安静茹几乎能想象弟弟现在的模样,那绝对是意气风发的。

    两人到了内院,只见丫头婆子来来去去穿梭,比过年时不知热闹了多少倍,里面已经有几位安老爷同僚夫人们陪着老太太说话,这样的走动,一般都会带着自家的姑娘,因韩睿华要进去请安,姑娘们先回避开了,夫人们年纪大倒是不必。

    安静茹一进入,立马引来众人的目光,两人朝老太太见了礼,老太太受了便叫人领着韩睿华去前院。安静茹目送韩睿华背影离开,继而朝几位夫人见礼,几位夫人慌得忙站起身,“韩三奶奶客气了,今儿能见到韩三奶奶倒是我们的荣幸。”

    其中一位夫人趁机朝里间叫了一声,三位妙龄少女相继出来,各自的母亲随即叫三位姑娘见安静茹,又做了一番介绍。十分亲热的模样,三位姑娘打量安静茹,安静茹也打量她们,年纪差不多都在十三四岁左右,还有着少女的天真好奇。

    老太太笑呵呵道:“都坐下说话吧。”

    众人答应着,安静茹在老太太踏脚上坐下,老太太问起韩家上下众人是否都好,安静茹点头笑道:“太夫人年纪大,轻易不出门。我婆婆前些日子担着心,倒是没有大碍。”

    “这就好,总算是他们都平安回来了,可想着还有好些人不能回来……”老太太深吸一口气,眼里露出怜悯来。

    这一仗虽大获全胜,大周朝也损失严重。其他夫人见老太太伤心,忙劝道:“好在安大爷回来了,现在封了四等侍卫,以后总在身边。”

    老太太想着这几个月寝食难安终于过去,脸上复又露出笑颜来,安静茹趁机问:“母亲呢?”

    说罢,陈氏精神抖擞地从外头进来,安静茹忙站起身。陈氏今儿特意穿了一身新衣裳,几个月的阴霾一扫而空,看起来似乎年轻了许多。

    陈氏见到女儿也很高兴,美中不足的就是,“静初和静雯不在。”

    老太太故作嗔怪地道:“三丫头有了身孕,总要在家里好好儿养着的。”

    安静雯的丈夫杨皓倒是来了京城,住在安家预备大考一事,后天就要下场。

    “瞧老太太说得,儿媳那里不明白这些?”又正视安静茹,用眼神询问安静茹有没有喜脉。

    安静茹垂下头,卢氏第二胎都显出来了,她还没动静。陈氏也没追问,当下说起别话。内院热闹,外头前院也十分热闹。安晋松在洪大人的军营待了三年,自然也有好些战友,当初要派两千人前往前线,却是只有安晋松和朱师傅是主动提出的,如今二人平安回来,且一个是四等侍卫,一个是蓝翎侍卫,身份却比他们高了些。(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

    朱师傅是立了功才得到这个职务,安晋松如果没立功就得了这个职务,反而叫人心里不安。后来才知道,安晋松在前线曾带领一小队人马深入敌后断了敌人的粮草,其中的危险自然不消多说,他却把带着去的人都平安带回来归队。

    敌方是做好了打长久战的准备,大周朝的将士不习惯北方的气候是其一,粮草方面的运送也相对困难一些,一连战了三个月,虽有些小胜利,却已经销了些士气。庄亲王从幕后指挥转移到前线,以此鼓动将士们的士气,敌方强悍狡猾,凭着熟悉北方地地形,深入我军企图活捉了庄亲王以此作为与大周朝谈判的筹码。

    庄亲王身边自有人护他周全,便是如此仍旧受了伤,庄亲王身边的长随,牺牲了好几个,朱师傅背着庄亲王撤退到安全的地方。眼看着就是一场败仗,因庄亲王受伤,士气大振,朝廷又送去了足够的粮草做后盾,前后不过十天的功夫,大周朝大获全胜,活捉了对方指挥作战的大将军。

    安晋松垂头丧气,“就应该一举歼灭了,那些人太狡猾,现在俯首称臣,天高皇帝远,谁知道他们背地里会不会搞鬼!”

    安静茹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的简单,你以为你有三头六臂?”

    安晋松不以为然,安静茹看着他还抱着纱布的手,又有些心疼,“伤口还疼不?”

    “这算什么?不过一点小伤罢了。”说着挽起撩起衣裳,露出后背才结巴的三道长长的伤口,叫人看着都心惊。安静茹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如果这些伤口再深一些,弟弟怕是就回不来了。

    正好韩睿华从外头进来,安晋松忙放下衣裳,见韩睿华蹙眉,笑嘻嘻地喊了一声“姐夫。”

    “这会子知道叫姐夫了,你认我这个姐姐,从此就安分些吧,你想建功立业,总要先让自己有足够的本事。”

    安晋松立马头疼地捂着耳朵,连连摇头叹息,道:“不知道姐夫怎么就受得了你,整日碎碎念,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安静茹没好气扬起拳头捶打,狠狠举起却是轻轻放下,生怕弄疼了他的伤口。安晋松不痛不痒笑嘻嘻地跳开,道:“姐姐和姐夫说话吧,我出去吃酒去!”

    “你有伤在身,还吃酒?!”

    安晋松一边摆手一边朝外头走,还一边不耐烦地道:“我不吃就是了,我看他们吃。”

    安静茹唯有叹气,韩睿华看着好笑,道:“小舅子性子开朗,到底行事比以前稳重多了。”

    “希望如此吧,以后他是侍卫,在宫里行走,若是莽莽撞撞的,早晚要出事。”安静茹说完也觉得自己未免有些婆婆妈妈,横竖他走到这一步,也只能继续往前,想要退下来,是不可能的,真不知是福是祸。

    韩睿华知道她心里想什么,挨着她坐下来,拍拍她的肩膀笑道:“小舅子虽看起来还像孩子似的,其实心里也是有计较的人。在洪大人的军营里,这是最好的出路,总算是他自己争取来的,而非旁人为他铺就的路。”

    听韩睿华这么一说,安静茹才明白,弟弟之所以要选择出征拼搏一次,就是不想完全依靠家里人在背后给他打点。这确实是弟弟能做出来的事儿。

    说了一会儿话,韩睿华道:“王爷传了话来,晚些时候我来接你。”

    安静茹点头,庄亲王及王妃和四个孩子昨儿夜里在宫中,论理安静茹也该去看看,不过今儿特意叫了他们爷们去,必是有事儿商议,她们女眷去了也是看望王妃,到不如不去免得给王妃添乱。

    韩睿华去外头书房辞别安老爷,骑马去了王府。

    春香端着茶碗进来,神秘兮兮地朝安静茹道:“方才奴婢听到几位夫人说话,像是说大爷和朱师傅的亲事。”

    这个安静茹早就看出苗头了,几位夫人那么热情,带来的三位姑娘也恰好到了议亲的岁数,弟弟确实该成亲了,成家之后身上有了担子,性情也能稳重一些。

    安静茹想着三位姑娘的模样,第一印象都不错,文文静静的。正想着,陈氏从外头进来,安静茹忙放下茶杯。陈氏看了屋里一眼,“松儿出去了?”

    “嗯,三爷也有事儿先走了,母亲坐下吧。”安静茹扶着陈氏坐下来,陈氏想着安晋松的婚事,心情极好,拉着安静茹问那三位姑娘,那个好些?

    “我瞧着都不错呢,娘喜欢那个?”

    陈氏很为难,以前为了安晋松议亲的事儿,她没少着急,现在终于可以议了,却又不知道选什么样的儿媳妇,自己就这个一个儿子。

    陈氏叹道:“老太太全让我拿主意,倒想问问你,你却反过来问我。”

    安静茹虽然是姐姐,可这双胞胎姐姐也不过比安晋松大那么一点点,安晋松的婚事她可以给点儿意见,但却不能做主,“只要品行端正就好,娘喜欢什么样的,就选什么样的,选好了请老太太定夺,老太太见多识广,她的意见总是没错的。奶奶虽然说叫母亲拿主意,不过她从小就心疼我们,真问她,她不可能不管的。”

    “这事儿却要从长计议,也要慢慢打听才好。”说罢又有些心疼女儿,“若不是你父亲酒后失言,你也少吃好些苦头。”

    安静茹忙道:“并没有吃什么苦头,婆婆是极好的人,三爷也待女儿很好。”

    陈氏道:“那样的人家,穿得好、吃得好、住得好,可也有诸多不好。”又盯着安静茹的腹部,“快些再生个儿子才好,那样的人家,谁只有一个儿子来者?”

    安静茹明白陈氏话里的意思,大老爷只有一个儿子,那是没办法的事儿,沈氏当年那么强势,也有两个庶子。三老爷也有妾侍,没生出儿子,但有个庶出的女儿。安老爷除了陈氏,就只一个文姨娘,文姨娘的出现是因为陈氏多年未孕,她生了儿子,与韩睿华结成夫妻才几年光景,一辈子还那么长。

    说了一会儿闲话,母女两回到老太太的正屋,很快便与几位夫人攀谈起来。安家预备了小戏,众人相约去看戏,只热闹到旁晚时分,早早吃了晚饭,其他客人才相继离开。朱师傅和安晋松都喝得烂醉,被小厮背回房里,明儿休息一日,他们就要走马上任。

    韩睿华赶来安家接了安静茹回到府里,却已经天黑。隔天还要送席面去王府为庄亲王接风洗尘,两人早早便洗了睡。

    一夜无话,隔天一早起来,送走韩睿华,安静茹收拾妥当喂朝哥儿吃了早饭,赶去姜氏屋里,刘氏和卢氏已经到了,如意又过来传太夫人的话,今儿太夫人也要跟着去王府。

    后王氏带着秦氏、汪氏过来,一行人浩浩荡荡从韩国公府角门出来,今儿春闱的第一场大考,街上行人少了一大半,不消片刻便到了王府。

    众人齐齐一堂,场面可想而知。热热闹闹说了半晌的家常话,太夫人适当地提到韩睿龙的婚事,大有希望王妃出面的意思。王妃不置可否,只是考虑到韩睿龙是续弦,且还有怀哥,太过抬举贺三姑娘,怕是对怀哥不利。

    如此这般与太夫人分析一番,太夫人深觉有理,回到府里想了一晚上,隔天上午众人去请安时。太夫人朝刘氏道:“老大媳妇身子不好,现如今虽一日比一日暖和,她也确实不年轻了。西京贺家还是你去一趟吧。”

    刘氏惊愕的差点儿打翻了手里的茶盏,虽然刘氏也算是韩睿龙的长辈,可她是太夫人庶出儿媳妇,身份说起来和姜氏差不多,但到底低了一等。

    太夫人这个转变未免太急了,昨儿还想王妃出面来着,刘氏愣愣地反应不过来,以为自己听错了。其他人也惊讶了一番,连姜氏也没想到呢,今儿安静茹先她屋里请安,还说起出行的事儿来。

    太夫人眉毛一挑,就要发作,卢氏忙不留痕迹地扯了扯刘氏的衣角,刘氏回过神来,放下茶杯站起身道:“太夫人这样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