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贤妻生存守则 >

第100章

贤妻生存守则-第100章

小说: 贤妻生存守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夫人这回没点头,询问地目光落到姜氏身上。姜氏是明过来了,知道改规矩是个幌子,然而,她和沈氏之间的怨恨,太夫人也心知肚明。现在沈氏病成那样,按照人不知不觉都会同情弱者的前提下,沈氏的事儿她不想发言,也不想管。

    姜氏端起茶杯,不留痕迹地给安静茹打了眼色,安静茹想了想,才道:“不如就按照原来的价格盘出去?”

    这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刘氏满脸疑惑:“什么原来的价格盘出去?”

    太夫人看了安静茹一眼,安静茹也知道这并非是个好法子,兴许太夫心头已经有了主意,她一时也想不到好的,不过既然是商议,那还是得给个意见,“最好是将原来那些人都找到,然后盘给他们。”

    只是,人海茫茫估计也不好找。但也不一定,总是有人在外头闹过,传出了这样的风声,对方才能抓住把柄,继而上折子弹劾二老爷。那些放在桌上的房契,光铺子就有十间,肯定那些被沈氏强占的铺子原来的老板也有还在京城的,以前不敢闹,是畏惧韩家。眼下韩家惹上了事儿,还不乘机报复才怪。

    现如今,外头都在议论,韩家最大的依靠——庄亲王妃,成了人质留守京城。

    只是,即便把不该得还给人家,也未必能抹清了这些事儿,而那些人也未必会买韩家的账。且韩家还不至于到了变卖铺子的地步,这样做反而会惹来更多的笑话,活脱脱的掩耳盗铃。

    可比起笑话,将这些东西留在府里,会叫人更加不安。

    安静茹垂下头,沈氏闯下的祸,本该二老爷自己去处理。没想到二老爷会把这些全部交给太夫人,也可能是想明明白白地做给大家看,毕竟因为沈氏一人,就把所有人都拖下水。

    二老爷虽气沈氏,但不看沈氏的面儿,也要顾念一下韩睿龙,他是想写休书,可这休书却不是轻易能写的。沈氏在韩家生了儿子也生了女儿,没有谋害亲夫,要休她的理由虽然有,但却是将韩家推向另一个冰角。

    皇帝都不追究了,韩家自己把短处暴漏出来,那绝对是自寻死路。

    再想想,即便把这些强行拿来的东西物归原主,也一样是把短处暴露出来。

    要安静茹说,还不如皇帝下旨没收了呢,是死是活痛痛快快。

    太夫人沉吟片刻,刘氏这会子才明白过来,禁不住站起身,走过去拿起桌上的东西细看,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差点儿气得吐血。大老爷好转之后,姜氏开始料理一些要紧的事儿,也分担了一些给刘氏,不过刘氏并没有看过韩家的总账。

    心里明白沈氏这些年也没少拿府里的东西,她虽然没有理家,但韩家每年的收入多多少少她有眼睛能看到。刘氏也不是那养在深闺不识五谷杂粮的人,要说几位爷们的俸饷,那绝对是不能养活这一大家子。

    可几代人经营下来,不说南京那边的祖产,就是刘氏知道的,在东北的几个庄子,每年也是分为好几拨往京城送。府里开支确实很多,丫头的月钱也比别的府里高,但如果说每年的进项都被花掉了,刘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

    可总账上,却根本就没有剩余!

    这些银子都到哪儿去了?如果沈氏用这些银子置办产业,到底能置办多少?而她竟然还贪心地,自己置办产业,也要强行压价,甚至是掠夺。

    一间位于闹市街头的铺子,别说这几年,就是头几年也需要好几百两银子,沈氏却只用一百两银子就盘下一间铺子。

    刘氏缓了一口气,端起茶杯吃茶,她也无话可说了。

    太夫人瞧着下头三人的神色,望着安静茹道:“就照你说的法子办吧,总之这些来路不明的东西,别留在府里就行!”

    别说大户人家,就是小户人家,有了钱也会置办一些产业,这些产业就是养活人的,但前提是,这些产业的来路一定要正常。无辜霸占他人的东西,大周朝也有衙门可以去告状。而位高权重的,多少会因为社会地位的缘故,置办这些东西更容易一些,也可能别人会赠送,但天下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送了东西就要替人办事,这和贿赂是等同的性质。

    这样的情况几乎当官的都会遇上,更何况韩家这样的望族,就好比捐官,那也是拿钱去买,可前提是别出错,别留下把柄也就不会有人去追究。

    不管怎么做,都是为了图个心安理得。安静茹暗自叹气,不知道后面还藏着什么隐患。当然,最好是没有,但沈氏那些钱都去了什么地方?

    太夫人仿佛也乏了,交代几句就挥手叫大伙退下,接下来的事儿,就让她们三人商议着办。可安静茹没想到太夫人会采用她随口说出来的法子,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办法,而且非常麻烦。

    回到荣恩轩,安静茹都想自己抽自己嘴巴子。赵嬷嬷见她愁苦着脸,又四下无人,想了想道:“不如请陈嬷嬷回来,陈嬷嬷伺候了二夫人这么多年,她知道的肯定不少。”

    “找这些人本来就困难重重,又如何恰如其分地物归原主,才真正叫人头疼。”即便是掩耳盗铃,也要做得像模像样。

    安静茹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如果她怀孕了,是不是也应该养胎?这样以来,她就不用去烦心这些事儿了。

    “大夫走了么?”

    赵嬷嬷点头:“早就走了,现在时辰也不早了,明儿奴婢去门上吩咐,叫请太医来吧。”

    安静茹摇头:“就请外头的大夫。”

    这些日子太医没少往韩家跑,仿佛韩家上下都病了似的。赵嬷嬷也觉得外头的郎中没什么不好,太医并非是人人都能请的,以前在安家,无论谁病了,都是请外头的郎中。

    “那奴婢明儿一早就叫子竹去,上次咱们屋里的丫头病了,就请的是以前给咱们老太太看病的徐大夫,子竹竟也是认识的,奴婢瞧他倒是有些真本事。”

    安静茹点点头,她也不确定,如果她怀孕了,会不会有那样的待遇。但眼下,她是真觉得累。

    春香领着子竹进来回事,安静茹打起精神应对。

    “三爷要晚些时候回来,请三奶奶不用等三爷。”

    安静茹略问了一句,子竹也说不清楚。韩睿华查办的差事,进展如何安静茹也不知道。如今韩家的压力看似是减去了,可问题终究还摆在那里。

    晚饭前去姜氏屋里请安,刘氏也在姜氏屋里。她虽然后知后觉,太夫人把话说的明白了一些,她也反应过来了。正和姜氏商议着,不如把那些东西归了官中,“……太夫人又不会细问,地契、房契都在咱们手里,换了人去打理,或者叫他们来认了主子,太夫人未必知道。”

    反正都是沈氏用官中的钱置办的,刘氏觉得归了官中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何况,归了官中,以后分家的时候,三房才有份儿。这些都不是随着爵位走的永业田和宅子,是三房能分到的韩家产业。

    姜氏没说话,刘氏知道这是不同意的意思,不免有些惋惜。刘氏这些年精打细算,也不过在嫁妆以外置办了两间铺子,虽然挨着闹市区,看似也没隔多远,可生意却完全是两码事。

    安静茹请了安,姜氏也不要她在跟前伺候,就叫她回去歇着。刘氏再没眼色,姜氏没留她下来吃饭,也知道该告辞了。

    从荣景园出来,刘氏就拉着安静茹说起话来,一边编派沈氏的不知所谓,一边试图说服安静茹。反正姜氏也并不打算真管这件事儿,可眼下府里的事儿,除了太夫人就是姜氏。太夫人丢给姜氏,姜氏理所当然就丢给安静茹,即便她们两人私下里做了什么,只要姜氏不细问,安静茹忙着隐瞒,都能瞒过去,或者……

    安静茹很无奈,“太夫人已经说了,这些东西不能留在府里。”

    刘氏笑道:“太夫人也没说过叫你二婶婶用这样的法子置办东西,不如,就盘给我吧!”

    安静茹惊愕地看了她一眼,京城早就繁荣起来,好的铺子还真是有银子也未必能置办的了。安静茹就没想过在京城置办铺子,目前只是打算在自己庄子周围再买些地,当然是手里有银子的前提下。

    刘氏见安静茹没有立马拒绝,紧接着道:“我倒不会像你二婶婶那样,外头是什么价钱,我就出什么价钱。也不怕你笑话,我手里是没多少现银可用,但等我赚了钱,一定会补上。”

    感情她还打算赊账,安静茹直摇头:“这事儿我做不了主。”

    如果行得通,安静茹自己拿过来经营,赚了钱再把银子补上且不是更好?但二老爷这样做,可能也是皇帝给了压力。

    皇帝是九五之尊,天下都是他的。可并非什么都是他说了算而不听大臣的意见,如果皇帝是这样的人,那么离亡国也不远了。皇帝要用一个人,这个人肯定有敌对的一方,取而代之的更不知道有多少,天天儿有人上折子弹劾,皇帝还怎么用?天下人都会说是个昏君。

    韩家社会地位高,根基深,家底丰厚。沈氏要置办自己的东西,走正常程序,就是有人说她什么,也不会惹出麻烦来。但沈氏就是不走寻常路线,就是要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去打压那些没社会地位的人。

    “如果三婶婶想置办产业,不如去三婶婶的娘家。”家里出了这样的事儿,刘氏大概也没胆子效仿沈氏的做法。即便她有这个心,三老爷也会阻止,但韩家的社会地位摆在哪儿,别说给不给外人好处,到了京城以外的地方,绝对不会有人故意刁难她。

    同样的道理,沈氏若要置办东西,给足了价格,就是别人不愿意,可也没什么好说的。

    目送刘氏离开,已经是掌灯时分,春香打着灯笼寻过来。安静茹回到屋里,吃了饭还不见韩睿华回来,少不得叫人去门上问问。

    又等了半个时辰,禁不住赵嬷嬷劝说,上床睡了。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韩睿华什么时候回来的,隔天早上醒过来的时候,韩睿华已经一身清爽。

    “昨儿没回来?”

    韩睿华摇头:“二更天才回来。”

    安静茹汗颜,自己竟然不知道。揉了揉还犯迷糊的脑袋,韩睿华欺身上前,将她拉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颈子,大掌从领子口钻进去。

    “还没完么?”

    什么没完?安静茹顿了顿才反应过来,拿开他的手道:“是还没来?”

    韩睿华微微怔住,诧异地盯着安静茹,手上的动作也停下了。这模样让安静茹有些无地自容,她知道韩睿华是用了什么法子才让她不孕的,不过韩睿华用的到底是什么法子,安静茹不知道,更不知道他现在还用没用。

    显然,安静茹是自己在给自己找麻烦,韩睿华惊喜地瞪圆眼睛,“你是说……你是说你有喜了?!”

    安静茹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也不是很肯定,还没来得及请大夫看看呢!”

    安静茹身上虽没几两肉,看起来单薄,但身体素质还不错。信期偶尔推迟,大体上是错不了的,成亲一年多,几乎不曾生病。韩睿华笃定地道:“肯定是了。”

    “那还要不要请大夫看看?”

    “自然要,你是头一胎,理应多注意着。”

    韩睿华还知道这些?安静茹古怪地看着他,“你不是大夫,你怎么知道?难道你已经有经验了?经验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该不会你也效仿过二爷吧。”

    韩睿华气得脸色铁青,道:“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安静茹也觉得自己的话似乎说的过分了,可她怀孕了,就又多了一事。在这个时代,妻子怀孕的时候,给丈夫身边安排人,是妻子的贤惠。安静茹很悲哀地发现,她没有这份贤惠。韩睿华在哪方面的要求,虽然不是特别的大,但很多时候也让安静茹吃不消。

    只是,姜氏不是韩睿华的亲生母亲,屋里的事儿从来不会过问,有想法的品绣和紫苏,没得没了,嫁的嫁了。

    而当下,是男人出轨的最佳时候。何况还是在这个以男为尊的时代,男人本来就有权力拥有合法的小老婆。

    安静茹叹口气,韩睿华仿佛知道她的想法似的,郑重地道:“我以后每日按时回来。”

    也算是承诺吧,送走韩睿华,赵嬷嬷趁着给安静茹梳头的空隙,商议着请大夫的事儿,又商议着该如何把消息放出去。欧阳倩诊断出怀了身孕,太夫人立马就叫她养胎去了,现在孩子还没出世,卢氏还在月子里头,便是出了月子,她是三房的儿媳妇,按照太夫人的脾气,绝对不会把府里的权力全权交给三房。

    姜氏仍旧要打理府里的事儿,而作为儿媳妇,不可能就因为怀孕便不顾婆婆是否劳累了。

    眼下还有沈氏的事儿,安静茹没想过太夫人会因为她而叫欧阳倩立刻就出来处理,但这件事安静茹是真心实意不想管,没得最后没得好处,反而惹了一身腥。

    二老爷是恨上沈氏了,欧阳倩和沈氏的婆子关系也不见得多好,沈氏这一病也不知道能不能好起来。但安静茹、韩睿华、欧阳倩、韩睿龙这一辈子的路还长着。安静茹也根本就不想和欧阳倩把关系弄得更僵。

    只是,沈氏的想法,一直在安静茹脑海里徘徊。还是姜氏对晨哥儿未来的担忧和顾虑,怀孕的喜悦,还没有来就……

    “先请大夫看看再说吧。”安静茹站起身,仍旧照例去姜氏屋里请安。

    品菊正在服侍晨哥儿吃早饭,晨哥儿已经很少闹脾气了。确切地说,晨哥儿如今有了超乎他这么年纪的懂事乖巧。但今儿却闷闷不乐的,也不好好吃饭。

    安静茹走进去,没瞧见姜氏,依稀听到崔嬷嬷的声音。

    品菊低声朝安静茹道:“夫人今儿早上醒来便觉不舒坦,这会子还没起来。”

    说话间崔嬷嬷从外头进来,给安静茹行了礼就去开柜子取银钱和帖子,交给跟进来的丫头,吩咐去通知门上的人请太医。

    见崔嬷嬷忙完了,安静茹才走过去细问,“母亲怎么了?怎么也不打发人与我说一声?”

    崔嬷嬷一脸担忧:“可能是偶感风寒,前儿和昨儿一直担着心,夜里也不曾好睡。”

    “我去看看。”说着话到了里间,大老爷正和姜氏说话,姜氏躺在从床上,脸色看起来确实不太好。见安静茹便道:“你去太夫人那里请安吧。”

    顺道说说她的情况,免得太夫人以为她又怎么了。而这个时候,姜氏病了,无论如何,太夫人也会有些想法。安静茹略问了几句,大老爷在这里多少有些不方面,便退了出来。

    到了荣景园外头,赵嬷嬷叹道:“真是难为姑奶奶了。”

    姜氏病了,安静茹如果说因为怀孕要养胎的话,太夫人更不知道要作何想了。

    安静茹笑了笑:“我没那么金贵,平常注意着就行了,不用这样大惊小怪。”

    就这个时代而言,她现在怀孕年纪比卢氏当初大,也没有欧阳倩那样的经历。“我倒反而希望,怀孕了不用这般那般地降息着。”

    没有问题,又何苦去将养?话说回来,谁愿意自己怀孕的时候出问题?

    赵嬷嬷没说话,为人儿媳妇的,上面两层婆婆压着,确实不是她想怎样就能怎样的。好在姑爷是个体贴人的,到了太夫人屋里,太夫人说韩睿华出门前就来请了安,很是不经意地说起安静茹可能有喜的话。

    因为太夫人总会找韩睿华问问韩睿龙的事儿,韩睿华这些日子也经常来寿禧堂。

    此刻,太夫人一脸和蔼慈祥,问道“可曾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