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真千金重生日常 >

第11章

真千金重生日常-第11章

小说: 真千金重生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你下了帖子,这在从前都是没有的事,你大嫂和三弟妹都没有这样的殊荣。既然有两张帖子,那咱们就一起去。”
  还在给她挖坑?
  苏云遥笑了。
  “湘王和我母亲皆是先帝所出,是亲姐弟,湘王也是我亲舅舅。我作为他外甥女,若是不给我下帖子才比较奇怪吧?”说完,她又看向了姜氏和周氏,“大嫂和三弟妹觉得呢?舅舅府上有事,咱们做外甥女的去不是常事吗?”
  姜氏和周氏不是傻子,经过这几个回合,已经明白过来了。这是婆母和苏云遥在斗法。
  姜氏明哲保身,沉默了。
  周氏本是站在曹氏那边的,可惜曹氏今日不想带她,要不是苏云遥开口,她怕是去不成了,所以她也沉默了。
  苏云遥也不管她俩是什么态度,转头看向了曹氏,一脸惊讶。
  “难不成舅公家有事都不给母亲下帖子的?以前我在乡下的时候舅公家有事都会亲自来府中说一声的,没想到舅公家竟会这般……”
  不懂规矩!
  连乡下人都不如。
  后面的话苏云遥没说出来,不过,听那语气也知道要说什么。
  曹氏一口气堵在了胸口,好心情顿时消失。只是,苏云遥的母亲是长公主,不像另外两个儿媳一样娘家弱好收拾。她冷着脸道:“自然是要下帖子的,过几日咱们一起,都散了吧。”
  姜氏和周氏看着曹氏的脸色都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动。
  苏云遥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假装不知道曹氏是被她气着了,道:“母亲也不必为此事感到伤心难过,这样的亲戚何必在意。儿媳就先退下了。”
  说完,带着春杏回去了。
  姜氏和周氏也默默退出去了。
  几人一走,曹氏把桌子上新换的茶具摔了。


第16章 赴宴
  “乡野村妇,粗鄙不堪!”曹氏骂道。
  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跪了一地。
  月嬷嬷也很生气,但她先把屋里伺候的人遣了出去,在一旁安抚:“夫人千万别气坏了身子,为这样的人不值得。”
  曹氏深深呼吸了几下,咬着牙道:“怪不得长公主要留下养女嫁四皇子,把这个亲生女儿嫁过来,原来她是这等货色!”
  月嬷嬷继续安抚:“夫人莫气。三日后是湘王府的宴席,达官贵族都会去的,二少夫人这般上不得台面,还不知会闹出来什么笑话,又何须咱们动手。第一个丢的就是长公主的颜面,其次是世子的颜面。咱们只需静静看戏。”
  这番话说到了曹氏的心坎上,曹氏神色好看了许多,随后主仆二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说了起来。
  因为三日后是宴席,桂嬷嬷去为苏云遥找了找适合的衣裳。
  虽然琳琅长公主不喜欢苏云遥,但在钱财上倒也没亏了她,该有的她都有。不过,这也是跟普通的世家小姐相比,若是跟苏云婉比,那是万万比不过的。在公主府的一年,每一季苏云遥大概有六件衣裳,平时是没有的。据她所知,苏云婉有十件,这还不算平时节礼的衣裳。
  以前苏云遥是很满意的,但听下人说了苏云婉的待遇,去找长公主问过,可却被长公主狠狠训斥了一番。
  “你又不出门,要那么多衣裳做什么!”
  是了,刚到京城时她还随长公主出过几次门,后来闹得笑话多了,长公主便不再带着她了,日日把她关在府中。
  想到往事,苏云遥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很快又恢复如常。如今她看开了,衣裳多了也没什么用,够穿就行。
  “夫人,您是穿这件鹅黄色的袄子还是柳绿色的?”桂嬷嬷拿起来两件衣裳问道。
  苏云遥回过神来,瞥了一眼压在箱笼底下的那件衣裳,指了指,道:“穿那件大红色的。”
  桂嬷嬷和春杏皆是一怔。
  苏云遥很喜欢大红色这种艳丽的颜色,可惜穿过一次后就被长公主训斥了。母亲说她穿得艳俗,没有一丝贵族风范,土里土气,以后也不允许她穿。
  她偏要穿。
  她爱穿什么就穿什么。
  “这么喜庆的事儿穿那么素做什么,拿出来熨烫一下。”
  月嬷嬷面色迟疑:“可长公主这回应该也会去……”
  苏云遥道:“无妨。”
  母亲一直瞧不上她,不管她做什么都没用,又何必去讨好。
  春杏看了一眼桂嬷嬷,桂嬷嬷朝着她点了点头。只要夫人开心,爱穿什么穿什么。这一年长公主对夫人也过于苛刻了些。
  去赴宴的前一晚,海棠突然跪在了苏云遥面前。
  “夫人,奴婢知道错了,您这次赴宴能不能带着奴婢?”
  苏云遥瞥了海棠一眼,淡淡地道:“给我个理由。”
  海棠扯着苏云遥的衣服下摆,道:“奴婢出门次数多,认识的贵人多,能为夫人好好介绍众人,免得夫人在宴席上出丑。”
  苏云遥嘴角露出来一丝讥讽的笑。
  海棠见苏云遥根本就不听,只好使出来最后的杀手锏。
  “这次长公主肯定也要去的,您出嫁前长公主说过出门的时候让奴婢陪着您,这次若是奴婢不去长公主肯定要问的。”
  又拿母亲来压她!苏云遥微微眯了眯眼。
  “好,这次就带着你。”
  不过,出了门就别想再回来了。
  海棠顿时得意起来,看吧,夫人还是要听长公主的。
  三日后,苏云遥随曹氏去湘王府赴宴。
  武安侯府一共安排了两辆马车,周氏抢先跟曹氏坐了一辆马车,姜氏和苏云遥同乘一辆。
  姜氏话少,苏云遥如今也不爱说话,两人很是沉默。快到湘王府时,姜氏终于开口了。
  “谢谢二弟妹。”
  苏云遥看了她一眼。
  “谢谢你带我来湘王府。”姜氏又说得直白了些。
  武安侯府从武,而她丈夫要从文。武安侯府鲜少与文官来往。丈夫将来要为官,她得跟一些文官的夫人搞好关系。
  可惜曹氏一直不带她出门,她没有机会。
  虽然那日她没站在苏云遥这边,但也知晓这次多亏了苏云遥,她记着她的恩情。
  “举手之劳,大嫂不必放在心上。”
  不多时,湘王府到了。
  抬头看着湘王府门口的牌匾,苏云遥神色复杂。前世,这一次出门可让她在宴席上丢尽了颜面。母亲的训斥、婆母的口腹蜜剑、苏云婉的打压、侯府众夫人小姐的嘲讽……那些往事虽已过了许久,却又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苏云遥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在丫鬟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她今日穿了一件大红色的交领式短袄,下着鸭卵青色裙。袄子的领口处是鸭卵青色,袄面上绣着星星点点的石榴花,裙面上绣着绿色的石榴枝,点缀着一些石榴花。
  红配绿是世人不太敢尝试的颜色,两种颜色都是非常浓重的色彩,每一种颜色都扎眼,放在一起容易眼花缭乱,显土气,非常不配。
  可苏云遥这一身却丝毫不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大红色的袄子虽然鲜艳,但因为她本就肤色白皙,脸嫩,反倒是衬得人气色极好。上面点缀的石榴花也让大红色没那么呆板,多了几分可爱。
  至于下面的裙子,虽是绿色,但又不是特别浓重的绿,极淡的青绿色,并未夺了大红色袄子的色彩,又与袄子领口的鸭卵青色交相辉映。
  今日她没有像前世一样画特别浓的妆,而是擦了一点点口脂,看起来气色极好,又像是没化过妆一样。
  整个人看起来端庄中透露着一丝清新,清新中又透露着可爱。
  如今她换了妆容,腰背挺直,整个人的气场与从前大不相同。
  她一出现,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她。
  “这是哪家的夫人啊,长得好漂亮。”
  “不知道,好像没见过。”
  “好像是跟武安侯夫人一起来的。”
  “武安侯夫人旁边那个我认识,是她家庶出的儿媳。”
  “呀,难不成这就是上个月世子娶的夫人?”
  听到这话,周遭顿时静了静。武安侯世子上个月成亲,娶的是谁人人皆知。
  一个人说出来大家心头的答案:“姐姐是在说琳琅长公主家的那个女儿?”
  说起来琳琅长公主,他们家两年前可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长公主府两年前突然放出来一个消息,他们府上的独女并非亲生,亲生的女儿在出生时被人掉了包,弄到乡下去了。长公主府找了多年,终于找到了。
  大家都对长公主这个乡下长大的亲生女儿非常好奇,只要她出现的宴席,定是会有很多妇人去参加。见了之后,众人私下可没少议论。
  那姑娘虽说投胎投的好,托生在长公主的腹中,无奈命不好。生下来就被一个仆妇掉了包,把丫鬟生的女儿换成了她,又把她卖给了人牙子。人牙子带出京城后,她又生了重病,被人遗弃了。后来被人抱了回去,就这样养了十几年。
  乡下长大的姑娘又能有什么见识?天天穿着鲜艳的颜色,恨不得把金银首饰挂满头,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跟长公主的养女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云泥之别。
  后来琳琅长公主也不带出门了,把她关在府中学规矩。听人说她规矩学得也不行,长公主对她很不满。
  随后很快传出来长公主要把她许配给武安侯世子的消息。对于这样的安排,武安侯府自是不满,毕竟之前要嫁给武安侯世子的可是才貌出众的婉姑娘,这两人相差极大。
  无奈长公主身份尊贵,而当年定下娃娃亲之人又是乡下长大的真女儿,不得已,武安侯府只好捏着鼻子认下了。
  “几个月不见她这变化也太大了吧?”一位妇人低声说道。
  “可不是么,这模样虽说还是原来的模样,可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却与上次见时完全不同了。”另一人说道。
  有人提醒道:“长公主本就长得明艳,驸马爷又是万里挑一的长相,这生出来的女儿不好看才怪。可是……大家可别忘了这位的性情……”
  一听这话,众人互相看了看,再看向苏云遥时就是一副看戏的神情。
  到了这里自然先去拜见主家,苏云遥随曹氏去见湘王妃。
  “武安侯夫人、武安侯世子夫人到!”
  “见过王妃。”曹氏在前行礼。
  苏云遥和姜氏、周氏在她身后行礼。
  湘王妃抬了抬手让她们起身,随后便跟曹氏寒暄了几句,说过话,众人落座,湘王妃的视线落在了苏云遥的身上。
  “遥遥,我瞧着你今日气色不错,可见在侯府日子过得不错。”话语中尽显亲昵。
  先帝共有三个孩子,长子是今上,长女琳琅长公主,次子便是湘王。琳琅长公主和湘王是一母同胞的姐弟,湘王妃前世就对苏云遥极为和善。
  苏云遥对她笑了笑,道:“嗯,侯府众人都极好相处。”
  曹氏说着场面话:“云遥是长公主的掌上明珠,我们侯府众人自是好生照顾着,不敢有一丝懈怠。”
  本是面上和谐,但这时有人出声了。
  “你们侯府自然是对世子夫人好,我听说世子因为夫人喜欢牡丹花四处搜寻名贵的牡丹花,种了满园。大冬天的院子里也是鲜花盛开,真是好生让人羡慕啊。”
  这话一出众人的视线都往苏云遥身上瞥。
  苏云遥卖花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几乎人人都知晓。
  既然是为了看苏云遥的笑话,这样的事情又怎会藏着掖着,定是要说出来的。
  “我怎么听说那花被世子夫人卖了?”
  苏云遥抬眸看向了说话之人。
  文玉琰,文昌侯之女,嫁给了曹国舅之子。五年后曹国舅下台,她被接回了府中。不过,当时文昌侯已经去世,她在府中也不好过,生了一场大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结局也很是让人唏嘘。
  前世文玉琰没少欺负她,处处给她使绊子,只要是宴席上定会讥讽她。初时她不明所以,后来见她私下跟谢彦逍说话的娇羞模样,她便明白过来了。
  一切都是因为谢彦逍。
  “世子夫人虽说没读过书没什么见识,但也不必如此糟蹋旁人的心意。”文玉琰又道。
  文玉琰着实看不上苏云遥。她从前输给苏云婉便也罢了,毕竟苏云婉长得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待人接物大方有礼。可她苏云遥除了一副好面孔什么都没有。
  不就是因为出身好么,凭什么啊!
  “听说?”苏云遥看着文玉琰轻声道,“听谁说的?”
  听到苏云遥开口,不少人默默看向她,一副看戏的神情。
  这一年来她们总结出来一个经验,只要有苏云遥在的地方就有好戏看。
  苏云遥仿若未觉,端起来茶盏放在唇边小抿一口,缓缓说道:“文姑娘还未成亲吧?养在深闺中的姑娘不好好读书绣花,净打听旁人房中之事。我从前听说文昌侯府是百年世家,书香门第,府中的少爷姑娘各个通晓古今,知书达理,没想到竟也会做这等事情,当真是好教养。”
  说到最后,茶盏放在了桌上。
  殿内顿时一静。


第17章 挑刺
  文昌侯府百年世家,历经两朝五帝,文化底蕴深厚,府中男丁多半在朝为官。文玉琰身为文昌侯府的小姐,何时被人这般当众说过。顿时脸涨得通红,气得快要哭出来了。
  她看着苏云遥,愤怒地说道:“我何时去打听了,我是听府中下人说的。”
  苏云遥冷哼一声,道:“府中下人?那你们府中的人可真够没规矩的,随便议论别人府中的事情。”
  文玉琰代表的是文昌侯的颜面,文昌侯夫人又是最重规矩的人,又岂会任由苏云遥这般诋毁自己未出阁的女儿和府中之事。当下便冷了脸,拍了拍女儿,示意她别说话。随后转头看向苏云遥,那眼神瞬间变得犀利。
  “世子夫人难道没做过此事?你既做了此事还怕被人说不成?”
  看着开口的文昌侯夫人,苏云遥笑了。
  刚来京城时,母亲带她出来参加宴席,她因为不懂什么规矩,被文昌侯夫人当众训斥。母亲很是生气,回府后就狠狠责罚了她,让宫里的教习嬷嬷教她规矩。学不会就不给她吃饭,还要打她。
  文昌侯夫人若是不开口,她也不会故意去找茬,可惜她今日开口了,还被她抓住了话柄。
  “侯夫人,我是否做了此事与你们府中的姑娘四处打听我与夫君房中之事并不冲突,我此事对错与否是我自己的事情,而你们府姑娘四处打听是你们的教养问题。”苏云遥道,“所以,侯夫人是心虚所以想要转移话题吗?”
  文昌侯夫人没料到苏云遥竟跟之前见时不太一样了,上次她训斥了她几句,那时苏云遥羞愧得抬不起头来,如今竟敢还嘴了?当真是乡下长大的,粗俗没教养。
  “世子夫人如今嘴巴倒是伶俐多了。”
  苏云遥笑了,其实说起来她在乡下的时候一向口齿伶俐。那时爹娘宠着她,兄长也护着她,十里八村没人敢欺负她。只是后来到了京城,处处被打压,渐渐没了自信。因为说着一口乡下方言,被人嘲笑,不敢在人前开口,而且自卑于自己的身世,抬不起头。
  现如今想通了,看开了,好像一切就变得简单了。大不了就是丢脸呗,面子值几个钱。谁欺负她她定要还回去,她不舒服了,别人也别想舒服。
  这般一想,苏云遥又添了几句:“多谢侯夫人夸奖。不过,侯夫人刚刚是何意?我何曾怕被人说了?我一直在府中待着,从未与任何人提及此事,我这不是好奇么,我与夫君房中之事竟连文昌侯府都知道此事了。贵府还真是……嗯,没规矩。”
  后面几个字苏云遥说的格外清晰。
  看着伶牙俐齿的苏云遥,众人心中很是惊诧。这姑娘怎么跟之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