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若不是你长得美 >

第17章

若不是你长得美-第17章

小说: 若不是你长得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他可是这后宫的王,这消息一传出来,各个宫里的娘娘,纷纷都开始献上了殷勤。

    有送人参的,有送香囊的,还有送神医的,总之,送什么的都有。

    反之,那个小没良心的,什么都没送不说,连句问候都没有。

    景熙帝冷笑,他过着的,根本就不是一位帝王该过的日子。

    他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惶惶不可终日。。。。。。

    就像那画本子里被无情寡妇抛弃的可怜男人。。。。。。

    。。。。。。

    “娘娘,您别摔东西了,冯太医说陛下他是真的病了,并不是不来看您呀!”

    丽贵妃自从“那一日”后,刚刚趋于稳定的情绪就又不正常了。

    她是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那傅兮除了长得美,究竟有什么值得让他如此爱护的?

    她跟了他这些年,几乎是处处为他着想,为他而活。

    却从未敢叫出过他的名讳。

    那个贱人,她怎么敢!

    丽贵妃气极,她又无处发泄,只好砸了这些名贵的物件。

    “雪柳,本宫怀了孩子,都斗不过她!你说等本宫落了胎,是不是就更斗不过她了?”

    雪柳不敢说心里话,她生怕她说的哪句话刺激到这位主子。

    “娘娘慎言,小心隔墙有耳。”



    第50节

    

丽贵妃冷笑,猩红的双眼盯着雪柳,“雪柳,你不是对本宫最真心吗?你去给本宫杀了她吧,啊 ,怎么样?”

    雪柳吓得直接跪在了地上,“娘娘饶命啊,这样的事,奴婢是真的不敢做啊。”

    丽贵妃看着吓破胆的雪柳,终于笑出了声。

    看看,还是有人怕她的。

    阿弥陀佛。

    雪柳看着自己伺候多年的丽贵妃,心里是又惊又怕,这次,她真的觉得,嫉妒会吞噬一个人的心智。

    自从那惜贵嫔入了宫,她家主子,就再没正常过。

    。。。。。。

    话说皇宫里的日子,要是没什么掀起波澜的大事,就如那和尚敲木鱼一样,周而复始,毫无乐趣可言。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景熙帝按着太医说的方子调理身体,丽贵妃在宫里安心养胎,惜贵嫔在殿里养花养鱼。。。。。。

    总之,这后宫啊,随着景熙的这场病,像是按了暂停键。

    一切都安静的,不可思议。

    直到七日后,英国公府的马车进了京,才打破了这个局面。

    说到英国公府,那也是有一段让人捉摸不透的故事的。

    英国公府可以算是景熙的外祖家,按理说景熙帝登基,就凭这一层血缘关系,也应该是京城首屈一指的勋贵。

    可是难以想象的是,英国公此次进京,乃是景熙帝登基以来,头回进京。

    韩妃,也就是景熙帝的生母,本就是英国公府上的嫡出大小姐,一直被家族视为掌上明珠,就算入了这深宫大院,这位国公爷也是处处为这位大女儿考虑,从未又过什么嫌隙。

    直到韩妃出事的时候。。。。。。

    才让人察觉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韩妃离世的时候,萧景之还是个经不起摔打的三皇子。

    母妃虽然早早病逝,可若是说有国公爷的照拂,一个半大的孩子,是绝不可能在宫里被害成那个样子的。

    可惜,事与愿违。

    韩妃刚一病逝,英国公就请辞离京,连正三品中都督的官位都不要了。。。。。。

    英国公一走,三皇子显然就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有很多次都把差点儿没把命搭上。

    三皇子那时还属年幼,并不懂为什么外祖父定要在那时离京,只是傻傻的听成远帝说:“也许是因为定州有个万国寺,适合为你母妃祈福吧。”

    祈福。

    说句难听的,活着的孩子都不管了,还能为已经离世的人祈什么福。

    韩妃的生母走得早,当时的英国公夫人已经是英国公娶得续弦柳氏了,而这柳氏和韩妃的关系也只不过是没有什么龃龉罢了,并没有到了要舍弃一些,非要去离京祈福这个程度。

    所以,当时有不少流言传出,说这韩妃的死,八成和这后母也是有关系的。

    不过。。。。。。若是真的就这样,今日英国公也就没脸进宫了。

    这层关系的转折就发生在,景熙帝十二岁那一年。

    那一年宫里的七皇子因接触外宾得了天花,与他交好的三皇子萧景之没多久也就查出了天花。

    天花,那是要死人的病。

    别说是其他的皇子公主们都避而不及,就是连成远帝这位生父,都想过要不要将人移到宫外去。

    七皇子的病症最为严重,不出一个月,就离开人世了。

    剩下一个半疯了的宁昭仪,没多久,也就跟着去了。

    七皇子一走,这个几乎算是毫无背景可言的三皇子就更是岌岌可危了。

    墙倒众人推,记得当时有不少人向皇上启奏,说为了宫中安全,不如将三皇子移动到宫外去养病,待到痊愈,再接回来。

    送出宫,听起来,就和送出命没差多少了。

    而英国公夫人,也就是景熙帝的名义上的外祖母,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候请旨进了京,一举保住了他的性命。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c
    因着此举,京中的一些流言,也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毕竟,谁会为了扑风捉影的流言,去干刀架在脖子上的事。

    就当所有人以为英国公要回京的时候,三皇子病好了。

    可三皇子这病刚一好,英国公夫人隔日就又离开了。

    这风里来雨里去的,更是让谁都摸不清楚头脑。

    所以说,这景熙帝和英国公府的关系,才甚是微妙。

    说亲近,又谈不上,毕竟那么多年都没任何的来往。

    可说疏远,也谈不上,毕竟人家还在关键时刻救了他一命。

    景熙帝登基三年,英国公府,几乎从不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若不是这次进京的排面实在是又些大,好多人都忘了,这当今的圣人,竟然,还有这么一户嫡亲的亲戚。

    这位嫡亲的亲戚,刚一进京,就立马得到了景熙帝的召见。

    此时,城外的这受召见的英国公行人,还在马不停蹄地赶着路。



    第51节

    

英国公掀起马车的帘子,看着京城内繁华的街景,缓缓道:“夫人,我们不该回来的。。。。。。”

    柳氏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再怎么样,我救过他一命,这是事实。。。。。。更何况,你难道要让文哥儿一辈子待在那定州吗?”

    文哥儿大名是韩应文,是因柳氏多年未产下一子,才让府的一位姨娘生下的唯一一位继承人。而这位当今圣上的表舅,才年仅十六岁,比小他一个辈分的景熙帝,还要更年轻。

    由此可想而知,这英国公夫人,真真是磨到了最后一刻,自己实在生不出男儿,才给英国公府留了后。

    国公爷嗤笑:“我已逾花甲,怎会不知道你想的是什么,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你那位好侄女?”

    柳氏被戳中的心事,张口反驳道:“难道我,就不是为了这个家吗?”

    28。圈套
     八 零 电 子 书  w w w 。 t x t 8 0。 c c

    28

    柳氏出身于安定伯府,也是个十足的大家闺秀,年仅十六岁就嫁给英国公做了续弦。柳氏刚一进国公府,就为国公爷剩下一名女儿,名为韩嫣。

    可惜,柳氏生下韩嫣以后,身子就出了些问题,任她再怎么去调理,都无法再次怀胎了。

    柳氏为人要强,这些年牢牢把握着家中大权不说,还要管着其他姨娘的肚子,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家族的许多人就都对她产生了不满,毕竟她自己连个嫡子都生不出来。

    她最后实在是没办法,才让府里的姨娘生下了文哥儿。

    柳氏活到现在有两件事打击对她尤为深刻,一件事是韩应文的出生,另一件就是韩嫣的事。

    韩应文的出生的那天,让柳氏瞬间有了危机意识。

    记得那天,国公爷手里托着一个小小的男婴,平时那样严肃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她当时心想,如果哪一天国公爷突然走了,等文哥儿一个庶子接替了英国公的位置,只怕她自己,将会活的连姨娘都不如吧。。。。。。

    所以,自那以后,她费尽心力地去培养韩嫣,就希望她的嫣儿能争气,嫁个高门。

    万万没想到,自己苦心培养的女儿不但一生都未嫁人,最后还在万国寺落发为尼了。

    哪怕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都没能减轻柳氏心里的不甘,只要她想起来一次,就悲恸欲绝一次。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柳氏为了未雨绸缪,只好把眼光转回到了娘家。

    如今的安定伯,也就是柳氏的胞兄,有位掌上明珠,名为柳沛函,因着老来得子,生下来又有着不俗的面貌,所以自幼时起,就得了全家人的喜爱。

    瞧着,如今刚满十六,就琢磨上了婚事。

    不过呢,这位柳家小姐,到底是心比天高,伯夫人这一年给她张罗了好几门亲事,都因着她不喜,皆是不了了之。

    这样的一桩事,简直就是为柳氏量身定制的。

    自己的亲侄女摆明了想要攀高枝儿的心,做亲姑姑的,哪儿还有不帮的道理。

    她就想着,如果能把自己娘家的亲侄女送进宫去,那这后半生,便是谁也不能拿她怎么样了。

    况且,她这亲侄女的模样,也真真的好看。

     奇*书*网*w*w*w*。*q*i*s*u*w*a*n*g*。*c*c
    。。。。。。

    马车逛荡了足有两个时辰才入了宫门,此刻,英国公夫妇正在南殿里面候着。

    英国公对着她道:“一会儿陛下来了,你莫要再提以前的事,尽量。。。。。。少说些,再怎么样,都是我们对不起他。。。。。。”

    这边正说着话,就见有小太监回来通报,说景熙帝正往这来了。这前几天景熙帝生病,耽误了不少国事,好不容易身子刚缓回来了,那些落下的政务,纷纷都长了腿,又跑去找了他,真是好忙。

    英国公一听见人马上就要到了,那年迈却不缺威武的身板,还是僵了僵。

    毕竟,他是自己的亲外孙。

    当年做了那样的事,他真的是,没脸见。

    柳氏看着英国公的那一脸紧张的样子,心里却是有些不是滋味。

    她自认为,她们一家子,早就不欠这九五之尊什么了。

    更何况,他如今都成了皇帝,更是没有必要去纠结那些前尘往事了。

    景熙帝走进来的时候,英国公直接跪在地上,朝着他,行了个大礼。

    “外祖父起吧。”景熙帝声音从高处传来,这声音虽然如往常一样听不出情绪,但是这一声外祖父,却是如同那沾盐水的鞭子一样,抽打在了英国公的心上。

    他居然。。。。。。还认自己。

    英国公半天都没有起身,最后还是景熙帝给扶他起来的,他一抬头,正好就对上了景熙帝的眼,顿时就老泪纵横了。

    果然是他家的孩子,这双眼,当真像茵儿。

    英国公岁数大了,都说这越是岁数大的人,越是容易像个稚子一样感性的不行。

    这景熙帝就像是英国公的心结,平日里想着念着也就罢了,可到真的见了面,这位当年威风凛凛的中都督,竟是连话都不会讲了。

    柳氏看着这老头子不说话,也是干着急,急忙拿手在后边推了推他。

    景熙帝自然是看到了这小动作,于是眼神缓缓地移到了这位国公夫人的身上,他勾了勾嘴角,进而对这位相比之下年轻不少的夫人道:“这是外祖母?”

    景熙帝这声外祖母,着实是让柳氏受宠若惊。

    看来,这陛下确实没忘记当年的救命之恩。

    英国公夫人这些年能把英国公吃的死死的,也并不是没有原因,至少这“戏”是相当的足。



    第52节

    

柳氏闻言,不但没有露出喜出望外的表情,还挤出了几滴分外逼真的眼泪。

    “陛下真的是折煞老身了。。。。。。老身,老身只是。。。。。。”

    也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太过投入,这柳氏眼泪竟然大颗大颗地往地上掉。

    景熙帝温和的看着她,继续道:“外祖母慢慢讲。。。。。。”

    柳氏一听皇帝的态度显然是亲昵的,索性就直接又跪下了,一边流泪一边道:“陛下有所不知,老身实在是心疼国公爷,这些年。。。。。。国公爷虽不见得日日将陛下挂在嘴边,但是只要一提到和您有关的事,国公爷总是将自己闷在屋子里不出来。。。。。。老身是看得出来的,国公爷定是因为心里实在挂念陛下。。。。。。才会如此。。。。。。”

    景熙帝听她这么一说,大概是明白他这位外祖母是什么意思了。

    “外祖母请起,以后也莫要再跪了,既然外祖父祖母都回到了京城,那以后祖父想朕了,就随时到宫里来就是。”说着,景熙帝又拿出来一块令牌,交到了柳氏的手上。

    这下子,柳氏想要的,全齐活了,就是再想哭,都哭不出来了。

    此时此刻,只有英国公一个人心里如明镜一般,这短短几年内就能把虞家整个扳倒的帝王,是断然不会是这种性子的。
     奇!书!网!w!w!w!。!q!i!s!u!w!a!n!g!。!c!c

    不过罢了,既然入了京,他便是来还债的。

    景熙帝留了英国公用晚膳不说,还特意陪英国公下了棋。

    亲祖孙在旁下棋,柳氏自然是在一旁偷着乐的,她们家,可马上就不一样喽。

    说不准不但沛函的事儿可成,就连嫣儿兴许也能从那万国寺出来呢。。。。。。

    柳氏打量这富丽堂皇的皇宫内院,心里不禁还冒出了一些酸水来。若是当年嫣儿进了宫,也要能得个皇子,那她现在岂不是也有可能是皇太后了?

    柳氏一边摸着这触手生凉的白玉石柱,一边又开始怨恨那位已经被“贬”去龙安寺给先帝祈福的闵太后。

    过去的事,只要一想起来,柳氏就和吞了苍蝇一样。

    罢了,只要沛函能入宫,她这个当亲姑姑的,好处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了。

    这么想想,柳氏又高兴起来了。

    柳沛函虽然年纪小,但是要论起辈分,却要比景熙帝还要大了一个辈份。

    不过。。。。。。自古以来皇宫内院的腌臢之事便是最多,皇帝要是真的看上谁,都甭管是不是大了一个辈份,就算是以为他人妇,也一样能送进宫。

    若是沛函能得了景熙帝的喜欢,那这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英国公夫妇离开皇宫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

    养心殿的密室内:

    “徐进,你这几天派人,日夜盯着这英国公夫人,不得出任何差错。”此时的景熙帝又好像换上那副冷漠如冰的面孔。

    “陛下,臣刚刚去了一趟原英国公府邸,发现,这次来的还不止国公爷夫妇二人。”

    景熙帝眉毛微抬,漫不经心的出声:“哦?”

    “据线报,今日呆在英国公府邸里的,是安定伯的幺女,名为柳沛函,年十六。”

    安定伯的女儿,十六岁,呵呵,有意思。

    景熙帝: “还有呢?”

    徐进:“臣还在查。”

    景熙帝抬手,示意徐进退下,自己则闭上眼又沉思了起来。

    那一年,他记得很清楚,母妃在去世以前,是回过一次国公府的。

    他之所以能记得,是因为一般的嫔妃根本是无法出宫的。而且,韩妃回来的时候,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